第30章 六佾舞于宫
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
——《春秋·隐公五年》
隐公五年季秋九月,
中原还在混战厮杀。
曲阜城里,却是难得别样的安详
万叶染霜,如披霞光。
在国家宫殿和周公庙的另一侧,居民区外十八里处,被称为“仲子之宫”的庙宇式建筑,在阳光沐浴下,其高度虽然无法与周公庙相提并论,但建筑的设计和用料,却一点都不比国家宫殿差。
这里,是在曲阜都城西,
去往宋国的路上。
这天一大早,仲子的儿子,鲁桓公姬允,将率鲁国公族和百官,在这里为自己的母亲,国母仲子薨逝三周年,举行盛大的祭奠活动。
这一次,子息还是没有参加。
他这个“隐公”,看来是要隐到底了。
与此同时,子息在居住的社圃里,一个人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摆起仲子的铜镜,左边供上仲子留给她的玉钗;右手,是当初送给仲子的聘礼:金簪。
一转眼,居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而仲子离开,也已经快三年。
岁月,改变了容颜。
记忆,却依然那么清晰!
“仲子,放心去吧,我会照顾好允儿。我答应过你的!”
铜镜中,仲子似有若无,咋有咋现。
一直知道,是仲子回来看她了。
子息还知道,
然后这一别,就只能来生,再见啦!
《春秋·隐公二年》: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而此刻,三年丧期将满,子息安排组织为仲子建祭宫的宏大工程,也完毕了:
九月,仲子的祭宫落成。初次采用“六羽”的舞队伴舞。
只见仲子的祭宫,内外墙都设计了“宫垣”;“宫”,还包含了建筑本体和周围的空地。
《公羊传·文公十三年》有这样的记载:“周公称大庙,鲁公称世室,群公称宫。”
祭祀周公的地方称为太庙,祭祀第一代鲁公的地方叫做世室,祭祀之后的各位鲁国国君的地方都叫做“宫”。
也就是说“仲子之宫”享受的是国君待遇,是专门祭祀仲子的地方。
子息没有让仲子和父亲合祭。
这是他答应了仲子的。
仲子之宫到底在哪?
后人有文章分析,认为殷商时期,纪念、奉祀先人的建筑“宗”,一般就建在埋葬先人遗体的地方。
而鲁国的国家防山墓群,就位于曲阜城东8公里、济宁防山乡宋家村北。防山墓群为周代鲁国至鲁隐公的诸公墓地(墓群内另有部分汉代墓葬),虽有零星盗扰和破坏,但大多数未经发掘,是目前周代诸侯国国公陵墓中保存较好的墓群之一。
在该区域曾采集到鼎、豆、盘等陶器残片及几何花纹方砖等遗物。大墓中还曾出土有春秋时期的黄色玉磬、玉璜。
但是,“仲子之宫”,却不在其中。
子息向公族朝臣解释,这是仲子自己的心愿,她要建在自己回国的路上。
考仲子之宫
考:“凡言寿考者,此字之本义也。引伸之为‘成’也。”
考宫:宫室落成典礼。
六羽:即六佾,以八人为一列,谓之一佾。舞时,文武执翟。
《诗经·邶风·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鼓声擂得震天响,盛大万舞要开场,正是红日当空照,舞蹈领队站前方。
舞师健壮又英武,公庭上面演万舞。动作有力如猛虎,手握缰绳似丝足。
左手拿着龠管吹,右手野鸡翎毛挥。红光满面像赭涂,公侯连说快赐酒。
右手秉翟:翟是雉(野雉)羽,树之于杆,执之而舞,故称为羽,也称佾。
周礼制,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
这时不由人又想起后世孔老二对鲁三桓季氏说的那句名言: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这首描述公庭万舞盛大场面的诗歌,其实是从一个女粉丝的角度来写领舞者的。
一个年轻的女子坐在公庭的一个角落,她看到威武雄壮的万舞场面即将拉开帷幕。
这时,首先映入她眼帘的是,红日当头,那个让她心仪或颤栗的伟男子就在正前方最显眼的地方,他已经站好了位置,准备开始跳舞。
先是武舞。只见他勇猛有力,动如猛虎,气势撼人,时而表演驾驭马车的情景,执辔自如,张弛有度,宛如真正的驾驭场面接下来是表演文舞。
只见那个男子左手执笛,奏出悠扬美妙的清音;右手持漂亮的雉鸡翎,脸上涂抹着厚厚的红泥,他的表演得到了公侯们的赞赏。
隐公五年,
作为摄政的子息,
要祭祀一下差一点成了自己媳妇、
最终却成了自己老妈的仲子
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六佾有什么问题?
六佾是一种祭祀规模等级,
鲁国是侯爵国,比公爵低一个档,仲子作为惠公的老婆,如果用侯爵的祭祀等级,也就是四佾。现在子息用了六佾,这就是逾制了,
这是对“差序格局”社会的挑战,也是对周天子的藐视。
用我们今天的话说,
就是违背了公序良俗,
挑战了道德底线。
这话说得好,直透人心。
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四个字,把我们的社会模式点透了。
可是问题在于这个祭祀仲子礼仪等级主张,到底是谁提出来的呢?
《左传》上说,子息问的是上卿众仲的意见。
《谷梁传》认为是子息自作主张。
《公羊传》认为是成全了子息的意愿。
《谷梁传》:初,始也。初献六羽,始僭乐也。
《公羊传》:考犹入室也。桓未君,成公意也。
《公羊传》有这样的记载:
“周公称大庙,鲁公称世室,群公称宫。”
意思为祭祀周公的地方称为太庙,祭祀第一代鲁公的地方叫做世室,祭祀之后的各位鲁国国君的地方都叫做“宫”。
历经三年,
仲子的庙终于建成了,
将要举行万舞仪式,
公问众仲万舞时当有多少执羽舞者。
众仲对曰:天子用八八六十四人,诸侯用六六三十六人,大夫四四一十六人,士二二得四人。
乐舞,是用来节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行八风(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阊阖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融风),唯天子得尽物数,故以八为列,诸侯不敢用八。
我国唯文王、周公庙可用八。
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
为了尊崇桓公允,仲子庙用了六佾之舞乐。
初献六羽。
此与考仲子之宫虽相关,但是两回事。
考仲子之宫是为庙称而举行落成之祭,所祭为门、户、井、灶、中霤(liu)之神。
考宫之礼不用乐舞,故知初献六羽与上句不相蒙。
初献六羽者,仲子神主入庙,献六羽乐舞也。
左传说,这年九月,祭仲子庙,又准备在庙里献演万舞。
子息向众仲询问执羽舞的人数。
众仲回答说:“天子用八行,诸侯用六行,大夫四行,士二行。舞,用来调节八种材料所制乐器的乐音而传播八方之风。所以人数在八行以下。”
子息听从了。从此以后献演六羽乐舞,开始使用六行舞人。
“将万焉”,万,一种舞名,包括文舞和武舞,文者手持羽毛,武者手持干戈,是一种祭祀大典。
诗经有言:“硕人俣俣,公庭万舞”。羽数,是指手持羽的人数。
按照礼法,天子用八列,诸侯六列,每列八人。
所以,表原因。行八风是因为节八音。
佾,就是列的意思。
根据考究,鲁国向来祭祀礼都是用八佾,这里反而降级,不知子息作何考虑。
按理说他不应该不知道八六之别,
可能是他并不想用八,
才闹了一出:“问数于众仲”。
子息没有参加白天的祭祀活动,
他当然不会忘记仲子。
是夜,
当月色沉沉,
他独自一人来到了仲子之宫。
今天,他要在这里,和仲子确认一件一直困扰着他的大事。
吩咐值夜的宫人打开宫门,子息进入宫内。他来到仲子的神主下,闭目默默站立。
时间过去了半个时辰
子息从“仲子之宫”走出来,
他已经找到答案,
这个答案令他满意,
但他却谁也没有告诉。
桃子还没睡,还在等他回来。
“看过仲子了?”
“嗯,你咋还没睡。”
“你没回来睡不着,你还好么?”
“桃子,如果仲子说允儿是我的儿子,你会相信么?”
“姐姐说得没错啊,如果仲子心里一直把你当丈夫,那她的儿子,不就是你的儿子么?”
“桃子你怎么知道的?”
“知道啥?”
“知道仲子是这么对我说的啊!”
“嗨,你们男人啊,整天就知道打打杀杀的!”
“我们也不想这样,谁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可是没有办法啊。不是有句话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么?”
“说不过你,快上来睡吧,都几点了还在巴啦巴啦!”
“差点忘了一件大事。允儿回来了。还给你带了礼物,还说改天要来向你请安呢!”
“啊,这怎么敢当!这孩子也真是怪可怜的。打小没了父亲,半大孩子又没了母亲,心里得多难受啊!”
“那也没办法,谁不是该吃的苦还是得吃。老天爷都是安排好的!”
“也是,不早了,睡吧。”
“好!”
子息准备睡觉,一抬头却发现月亮也沉下去,睡了。
白天的事,是就像过电影一样,在他脑海里来回穿梭。
六羽舞于仲子之宫。
爱谁说什么,就让她们说去吧!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睡吧!”
子息在心里,和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