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秋风不扫梧桐叶 > 写在八万字

写在八万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ps:本章部分内容含有剧透,建议看到江梧桐篇:我的独白之后再回来。)

    如同标题一样,这章是本书在八万字开始推荐时写的,算是我个人的想法吧,至于为什么在这个位置,主要就是当初水字数感觉太敷衍了,也懒得改,干脆全删了重新写。

    这章呢也就是我跟大家随便唠唠,也顺便解释一下我认为存在的问题。

    因为我这个人嘛,唉,真的很喜欢鸽,一周一章呢其实我很满意了,这本书在半年的时间里就有八万字了,这是我有史以来最效率的一次,上一本书写了两年才十二万(可能有高中住校没有手机码字的原因在里边吧),相比而言这本书我真的效率高不少了。

    开始的时候也说了嘛,马上八万字了,要开始分流量推荐了,所以我也想着试试摸个全勤奖搞点外快,这月还有一天,所以看到这章的时候应该是在三月初(不鸽的话)。

    然后就来说说这本书吧,一个很经典的问题,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我在朋友圈里给这本书写了这样的一段话:

    “她叫江梧桐。

    22年11月4日,在疫情封控的大时代,我们拥抱在荒芜的河畔,她是我生命中昙花一现的梦,短短的两万字便匆匆结束了我们之间的故事。

    23年11月,忽来的一缕秋风,让我偶然在纷杂的生活里寻得她的踪迹,于是我想起我们草率的结尾,决心要把我们的故事写下去。

    11月9日,我签下这本书,带着这缕风来到了这里,江北。”

    江梧桐是我上一本书《梧桐叶的梦》里的角色,或者直接说是女主,这本书是我在高三疫情回家上网课前后写的,只是当做了不想学习的消遣,可对里面人物的情感却是真挚的。

    江北这个地名也陪我走了很久,我很喜欢这个地名,这里有梧桐树,有我的生活,有我的象牙塔,还有那个叫梧桐的人,那个我一直爱着的人。

    这个名字我寄予了许多许多,像是我的梦中情人,像是我的初恋。

    江梧桐这个人,在书里表现的很鲜明,至少写到现在是这样的,大学时的她是领先于罗阳的,她开朗,活泼,一举一动都牵扯着罗阳的内心,所以大学的时间我以她为主视角,来阐释初见时青涩却美好的热恋。

    但她们的爱是沉默的,没有轰轰烈烈的豪言壮语与山盟海誓,更多地把这种爱融入到日常的点点滴滴里,像是罗阳惹得她生气,道歉时反而拉着她说了一晚上的废话。

    这很像我,最初的什么也不懂,朦胧着却想把最好的留给对方。

    这就是我着重要表现出来的大学时的江梧桐。而到了现在,生活里的江梧桐,在时间与社会的冲刷下,曾经的性格也有了些许转变,她爱笑,有时很严肃;她喜欢把话留白,也会当着面和罗阳说在乎他。

    很奇怪,这样的性格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在一个角色身上,崩皮了吗?其实我认为并没有,因为这就是江梧桐,同时也是她的原型,她们的性格总是在变,我从来没有猜对过她到底想干嘛,有时候她会拐着弯的和我讲话,有时候又直言不讳,她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着,却在矛盾中愈加鲜活的形象。

    这就是江梧桐,故事的原型,拥抱在荒芜河畔的,我的昙花一现的梦。

    我留不住她。

    江梧桐讲完了,现在要讲讲另一位主角,罗阳。

    故事开篇便是罗阳被炒了鱿鱼,从我的描写里就能明显感觉出来,这个人的思想有问题,对生活没有期望,没有目标,总是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无所谓,嗜酒,烟不离手,可能有人会批判我将这样一个负面的信息带给读者是别有用意,可你没有看见大学时的罗阳是一个多么腼腆乐观,甚至说幼稚的“孩子”。

    罗阳更像是个混蛋,比蒋风豪还要混蛋,一个败类。终日把自己沉浸在无意义的思考中,始终不愿意行动,然后自暴自弃。

    可这就是真实的罗阳,我的射影,只不过他把我的负面放大了很多,为什么开篇就是以他为主视角,因为他承载着我的思想,对人生,对未来,对社会的种种种种,他都有过思考。

    所以说现在的罗阳更像是一个活在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者,他总是把生活看得很重——这个世道没有钱便活不下去,我要努力上进替父母分担压力等等等等,可他却厌恶生活的恶趣味,厌恶人们的“你要这样你要那样”,甚至反问出一句凭什么?

    “生活把我逼进了死角,我偏偏不按他的想法来!”

    这便是前期罗阳的精神状态,他厌恶一切的说教,喜欢过自己独来独往享受的生活。

    喜欢在城市的霓虹里买醉,然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安静黑暗的小屋。

    这就是在生活与感情种种压力之下自暴自弃的罗阳。

    后来呢?江梧桐回来了,罗阳用发脾气的方式一股脑的倾诉了四年来他的心酸,他还是在用这些年的混蛋思维解决着问题。

    直到后来两个人慢慢的接触,再熟络,罗阳也逐渐正视了自己的内心,可他心中始终有个芥蒂:不论我们怎么关系好,举止怎么暧昧,我们终究不是从前,我们还没有确定关系。

    这应该是贯穿到底的一个思想,迫于面子,迫于自尊,这是一句始终问不出来的话。

    破镜难重圆,浅显易懂的道理。

    所以你会很清晰的感觉到,上一秒罗阳还在信誓旦旦的说我要追她,下一秒他就再次沉闷,这种转变正是它在捣乱。

    你可能觉得很荒唐,但对于罗阳这种喜欢瞎想的人来说,未必不正常。

    所以我的主线推的很慢很慢,用大量的笔墨去描写罗阳的心理活动,这也正是我这本书着重突出的地方,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爱情,赞美爱情,歌颂爱情的书,更是一本承载了我对世事的思考与揣摩。

    两位主角讲完了,剩下的就是北海,小优,蒋风豪这些人物,他们各有各的特色,便是人间风华百万种,各领风骚。他们就是人间的缩影,一个小型社会。北海是罗阳最好的兄弟,也是共患难值得深交的兄弟。小优呢,是我作为一位旁观者,集我对另一位女性的印象塑造的一位并不能在现实找到完美原型的一位女性。

    或许我对小优寄托的情感并没有江梧桐那样的纯粹,江梧桐的感情里,只有爱,而小优,她是一位独立,有思想,懂得人情世故的女性,我对她的情感很复杂,但终归是正面的。

    现在的人物讲了很多,主线推动的剧情却没有多少,我也明白对于一本书来说,跌宕起伏,“冲突”一直是吸引眼球推动剧情的一把手,可我并不想这样为了故事的发展而故意制造冲突,但没有冲突的文章就好像一潭死水,你可以说很多文学巨匠的小说的重点是思想内核,是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探讨,可我的小说终究还是一本叙事性质的,过多的思考会让文章显得冗杂,剧情无力,一味的制造冲突又让这本书显得十分单薄,这便是我的矛盾点。

    我是一位喜欢平淡的人,喜欢那句“从前的时间很慢,爱一个人要用一生的时间”。我崇尚的爱情便是陪伴,所以这本书里少有什么轰轰烈烈,这也就缺少了一份浓厚。

    所以话归正题,我写一本书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出名,为了流量,只是我喜欢,我想,便将自己脑海里奇奇怪怪的东西一溜烟的摆在字面上,就像罗阳爱着江梧桐,没有理由。

    我想写平平淡淡的日子,想写两个人在冬日的下午,慵懒地依偎在窗边的沙发上,暖暖的阳光透过玻璃,折射出各色的光,罗阳眯着眼,不动声色地向江梧桐身边挤了挤,后者白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允许了他这种幼稚的行为。

    我喜欢这种平淡的,温馨的,普通的生活,我,罗阳,江梧桐,我们都不是生活的主角,我们都只是这偌大世界里的芸芸众生,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多么的波澜起伏,只是这样的,平淡。

    这就是我,罗阳,江梧桐普通的一生,就像罗阳曾经也是胸怀壮志想要在毕业后闯荡出一番事业,让江梧桐过上物质富足的生活,可最终还是接受了生活赋予我们的平庸,成为了普通人中的一员,开始在生活的洪流中摸爬滚打。

    所以这本书总得来讲,贯穿了我的人生观,爱情观,算是我个人精神象牙塔的写照吧。

    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字,其实也没说什么有用的,只是把自己一直想说的,一股脑的倾诉出来,或许有人看,或许没人看,但总比我自己闷着好受了许多。

    这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各位能和罗阳、江梧桐这二位一样,找到值得自己坚持一生伴侣,也能在生活的洪流中,觅得方寸清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