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全性
道衍每日与老者学习阴阳家手段,这一住就是三个月。
道衍的悟性之高,令老者连连赞叹。
一日,老者对道衍说道:“你如今之手段,可称上佳,但将来想有所作为,必须得有地方实践,毕竟纸上谈兵,毫无用处。”
道衍一笑:“如今天下之势渐明,哪里还有我展身的地方呢?”
老者道:“有个组织,你可多作接触。”
“什么组织?”
“全性。”
“全性?”
见道衍疑惑,老者解释起来。
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则归于墨。
墨子和杨朱是战国时期流传最广的显学,弟子众多。
如果可以自由流传的话,直到今天,流传最广的肯定也是墨家和杨朱学派,其他流派会湮灭。
利己思想,可以从墨子和杨朱找到源头。
杨朱是个人保守的祖师,强调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朝廷不能打着利天下的名义拔老百姓的毛,反对多征税。
墨子是劳苦大众的祖师,强调联合起来,与压迫自己的人斗争,强调公平。
但杨朱肯定是会被朝廷打压,你不让我拔毛,我怎么怎么让老百姓做苦力、当兵?
怎么征税当军费,我哪来的钱去享受?
所以秦始皇打压杨朱学派,汉朝也如此。
孟子说杨朱和墨子是禽兽,当儒家一统天下之时,孟子地位极高,所以杨朱学派消失了。
杨朱的思想,隐隐约约在其他学派的著作里可以看到一点,比如《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等。
杨朱作为当时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思想家,思想通过变形方式流传下来。
墨子思想演变成狭义和工匠精神,而杨朱被道教思想继承 ,但是也已经被后学修改了,庄子的一大部分的思想都来自杨朱。
杨朱学说的前提是,是个人都会死。
这个前提相当冷酷无情,冷冰冰的,不给人以幻想,什么成仙,拜神,禅修都跟杨朱无关,杨朱只承认最真实和普遍的真理。
在这基础上,杨朱表示,一个人无论是成为尧舜一样的圣人,还是成为盗跖一样的恶徒,最后都是要死掉的。
也就是,说无论你道德是否高尚,你最后都是要死的。
同时,成为一个尧舜一样的人,去追求名利,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
杨朱表示,大禹治水一辈子一直到死都很痛苦,虽然获得了万世的名声,但对大禹活着的时候有什么好处吗?
没有。那为什么不趁活着的时候多快乐一下呢?
如果嫌麻烦的话,还可以引用《淮南子》里的论述。
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保全自己生命中的本真和天性,不因为对外物的追求而劳累自己的形体和心灵。
如果还是嫌麻烦的话,可以总结成两个字,贵己。
人生的快乐就是如此简单,对自己好一点就得了。
注意这里的贵己,不等同于自私。
杨朱是一个什么都放下了的人,只追求自己天性中所渴望的东西。
杨朱在自己的文章里特地的骂了贪得无厌的人,杨朱甚至认为连活着这件事都没有必要特意的去追寻,自然而然就好,去顺应自己的天性。
杨朱这种放之任之的生命观和方法论,跟道家有相当大的关系,这也是杨朱后来被认为是道家的一支的重要原因。
放之任之的生命观和方法论,向来是不是被某些人看好的。这个时候就会有人出来骂了。你们这群杨朱的信徒啥都不干,如何发展?国家如何稳定?
骂声很激烈,杨朱的反驳很理性。
杨朱用两个事情来反驳。
首先杨朱强调了一个叫做名实的关系。
这个名实关系表述论证都相当复杂,但如果简单来说就只有一句话。
嘴上都是道义,那心里呢,全是生意。
所有的什么利益大众、利益别人、兼爱天下,这种事情的本质都是一个名,去掩盖背后的真实的目的。
就拿儒家来说吧,你努力的去想要管理这个国家,让世界变得更好,难道你不需要跑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去衣食荣辱吗?
你成为一个道德的标杆,难道不是因为有什么更大的利益在吸引你吗?一切行为,本质上都是私利,而并非道德。
杨朱提出的第二个关于治理国家的观点,就是每个人都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每个人都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全国就好了,就没有那么多乱事儿了。
社会动荡,国家混乱的根本原因,就是总有一群人打着道义的名号,去做为了私利的事情。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那句替天行道。
反贼就是这么出来的。
造反打仗一直强调什么?师出有名。不就是得找个由头去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吗?
利益既得者需要由头去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追求利益的人也需要一个由头去达成自己的目的。
杨朱这个人,他很现实,他不想什么奇奇怪怪什么成仙飞升的之类的事情。
他也比较敢说,他把人性中最基本的渴望和欲求给讲的明明白白。
但为什么杨朱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成是邪魔歪道呢?
这个事情,还要怪那些没有学明白儒家的腐儒,整天要求别人这要求别人那儿整天乱搞,非要人这样,又要人那样。
一个无法面对杨朱学说的人,其实是无法面对自己的本来面目。
其实大众也没那么多讲究跟理想,崇信杨朱的人,只是一群追求真实的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