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墨菲定律会成真?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陈言青心里一颤:“希望不是这样,虽然对里面的山很好奇,但目前系统没正式绑定,自身实力也不强,不是个好时机。”
捡起一截掉落在地的树枝,往背篓里一放,他皱着眉头思索着:“墨菲定律最好失效,要不然的话,越不想什么越来什么。
“如果是这样,就麻烦了。”
“初级射手的等级会直接被卡住,箭术的精进空间也会被锁死。”这么一想,陈言青瞬间没了心情打猎。
他背着装着满满木柴的背篓,走出山后,回头凝视了一眼嘎旯子山。
美丽的景色反而加重了他心中的忧虑。
走在熟悉的回家路上。
陈言青想了许多,最终想到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等等看吧。要是实在碰不到三百斤以上的野猪,到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往里闯了。”
“不过在此之前,准备工作要先做起来,尽量将拥有的技能等级提升到最高。”
“大家都说里面的山危险,即便要进去,也得以最强的姿态进去。”
决定下来后,他没有继续为这事发愁、烦恼。
日子如流沙般从指尖滑过,晨曦和夕阳在无声中诉说着时间的流转。
逝去的时间,将田里变成金黄碧绿的海洋。
今天,温度适宜。
阳光不燥,微风正好。
距离他起床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
陈言青没有进山打猎,而是和母亲董小香一起,头戴斗笠,脖子上围着一块布,手里拿着收割小麦的工具——镰刀。
他的另一只手上拎着个小木桶,桶口处盖着一块湿漉漉的布。
好似有什么神秘的东西放在里面。
母亲董小香的另一只手上拿着一捆草绳。
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
两人迈着坚毅的步伐,向着战场(田里)走去。
收割小麦,需要跟未知的天气赛跑。
今天是个好天气,但保不齐明天或者后天突然一场大雨落下。
毁天灭地的雨一旦落下,那时候,哭爹喊娘都没有用。
趁着好天气,快点收割完田里的小麦,才是正理。
毕竟这世界不是陈言青生活的地球上,这里没有天气预报这种东西。
虽然它并不是那么准确,但有总比没有来的强。
阳光下。
沉甸甸的麦穗在微风中微微摇曳,散发出令人陶醉的麦香。
此时。
已经有村民在自家田里,弯着腰,收割着小麦。
至于家里田多的,更夸张。
上至五六十岁的老头,下到十来岁的小孩,家里但凡能动弹的,全都出动了。
田间一番忙碌的景象。
间接印证了农民靠天吃饭,这亘古不变的真理。
除非科技真的变态发达,能操纵天气。
来到自家田边。
陈言青把小木桶放在一处阴凉的地方后,接过母亲董小香递来的半捆草绳。
走到一方田的田埂处,放下手里攥着的许多草绳。
母亲董小香则是往另外一边走去。
他弯着腰,一束束的收割着小麦。
割完一束,往身边地上的一根草绳上一放,方便等会捆绑起来。
一边割的过程中,两人会大概看一眼麦穗的情况。
从中挑选出颗粒饱满、有光泽、色泽偏黄的,放在田埂上。
以便和田里的区分开。
这些特意挑选出来的小麦,是来年的种子。
慢慢的。
陈言青的身后,堆起了一坨坨的小麦。
身体素质虽然经过了三次强化,天也不闷热,但长时间的弯腰,简单且重复的动作做多了。
汗水一滴滴的从他的脸上滴落到田间。
陈言青时不时的直起身,舒展下腰的同时,用脖子处围着的布,擦擦脸上的汗水。
继续弯腰,重复着动作。
“儿,休息会,喝口水。”
他还在弯腰干着,听到母亲董小香的声音,连忙回答了声:“好。”
直起身,陈言青双手扶着腰,扭动了几下。
看着身后的田里,一根根草绳上堆起的一坨坨小麦,心里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一处田埂上。
两人坐在上边,身旁放着从阴凉处拿过来的小木桶。
他掀开桶口盖着的布,将放在井水里冰着的两个装水葫芦取了出来。
递给了母亲董小香一个后,拔掉手里的水葫芦塞子,“咕噜噜”的喝了几口。
休息片刻,两人刚准备继续下田割小麦。
“娘,大哥,吃馒头。”二妹陈小玲一边走过来,一边喊道。
她手里还拿着个竹篮,里面装着母亲出门前热好的馒头。
“儿,吃馒头,等会再干。”说完,母亲董小香从小妹手里接过竹篮,放在身前的地上。
馒头就咸菜,越吃越有爱。
吃完喝了口水,两人继续下田干活。
二妹陈小玲头戴小斗笠,加入到干活的队伍当中。
她手脚并用,把割好放在草绳上的小麦,一一捆绑起来。
不知不觉间,时间过去了几个小时。
二妹陈小玲在早些时间已经回去,照顾应该快午睡醒来的弟弟陈草。
不过田里割好的小麦,被她捆绑了一大半。
陈言青割完面前的最后一束小麦,直起身,往四周看了看。
他割的田里,留下长短不一的一截截麦秆。
母亲董小香割过留下的麦秆比他整齐的多。
愉悦的心情让腰处的酸痛感减轻了许多。
仔细一瞧。
这一方地,两人割的地盘差不多大。
陈言青靠的是强化过的身体,基本没怎么休息过。
母亲董小香是靠着日积月累下来的熟练动作。
两人坐在田埂上休息了会,喝过水。
然后进行分工。
母亲董小香进行捆绑小麦的工作,陈言青则是回家将借来的木轮小板车推出来。
回到家。
他拿过院子里放着的两把木杈和准备好的麻绳,放在小板车上。
推着它,沿着小道,停在自家田的边上。
陈言青手拿木杈,将田里离得不远的一捆捆小麦,叉起,轻轻的放在板车上。
母亲董小香捆绑好小麦后,捡起小板车旁边地上放着的另一把木杈。
把田里远处的一捆捆小麦,叉起,放到他的附近。
分工明确,配合的相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