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老走弯路的东吴
陆抗不慌不忙地站出,沉稳地说出了他精心谋划的上中下三个计策。
他声音沉稳地说道:
“上策,即刻让丁奉班师回朝,放弃攻打寿春,以静制动,坐等良机。
如今局势复杂,不可贸然行事,暂且退兵,可保实力,待时机成熟,再图进取。”
陆抗顿了顿,接着道:
“中策,许以蜀汉荆州三郡,让他们帮忙出兵寿春。蜀汉与我们可相互协作,一同谋取寿春,这样或可增加胜算。”
随后,他又说道:“下策,增兵丁奉,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寿春,但恐怕……”
陆抗的话还未说完,便被孙休愤怒地打断。
孙休面色涨红,怒目圆睁地吼道:
“你身为东吴之臣,不想着为国家效力,反倒灭自己威风!居然还说出割让三郡给蜀汉的建议,我看你是得了对方的好处了!”
孙休的怒火在朝堂上熊熊燃烧,他根本不给陆抗解释的机会。
在他盛怒之下,当即让人把陆抗推下去斩了。
然而,朝堂上一众大臣们都深知陆抗的为人,他们清楚陆抗一心为公,绝无半点私心,于是纷纷尽力求情。
大臣们纷纷跪地,额头触地,言辞恳切地说道:
“陛下啊,陆抗将军一心为国,他的计策皆是从国家大局出发,绝无二心啊。
他多年来为东吴浴血奋战,战功赫赫,其忠诚之心天地可鉴。如今贸然斩杀这样一位忠臣良将,会让众将士寒心,也会让东吴陷入危难啊。
还望陛下收回成命,让陆抗将军戴罪立功。”
有的大臣更是声泪俱下地陈述着陆抗过往的功绩,强调他对东吴的重要性,恳请孙休能网开一面,不要因为一时之气而损失如此重要的将领。
众人齐心协力,一同为陆抗求情,希望能改变孙休的决定。
在大臣们的苦苦劝说下,孙休才勉强改了主意,让陆抗回家反省,无诏不得入朝。
随后,孙休一意孤行,完全不顾群臣的劝阻,增兵 8 万给丁奉,并且下了死命令,要他务必拿下寿春。
丁奉接到命令后,率领着新增援的兵马,气势汹汹地向寿春进发。
然而,这场战斗的艰难程度远超想象。寿春的曹魏守军顽强抵抗,凭借着坚固的城池和有利的地形,与丁奉军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鏖战。
整整打了 1 年多的时间,丁奉军死伤无数,却依然无法攻克寿春。
而曹魏方面见东吴久攻不下,从周边又调集了几路兵马,对东吴军形成了围剿之势。
丁奉在这危急关头,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军事才能,他拼死作战,历经艰难险阻,才从前线勉强跑了回来。
当孙休得知这一惨败的结果时,他的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
他这时候才深深地意识到,当初陆抗的话是多么的正确。可此时,他的生命也已然走到了尽头。
在他临死前,将皇位传给了太子,并让濮阳兴为托孤大臣。他满怀着对未来的担忧和期望,离开了这个世界。
可惜的是,孙休所托非人。濮阳兴和张布这两个心怀叵测的人,以太子年幼为由,竟然直接改立他的侄子孙皓为帝。
孙皓其人,生性暴虐残忍,他上台后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
他一上任,便直接把丁奉治罪,全然不顾丁奉曾经为东吴立下的赫赫战功。
过了不久,他又对濮阳兴和张布二人起了杀心,找了个借口将他们二人杀死。
从此,东吴陷入了一个混乱而动荡的黑暗年代。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秩序荡然无存。
在这个黑暗的时期,政治腐败,官员们贪污受贿,欺压百姓。民间怨声载道,起义和反抗此起彼伏。
而孙皓却依然我行我素,沉迷于享乐和权力的欲望之中。
他不断地加重赋税,搜刮民脂民膏,使得百姓们的生活更加艰难。
军队也因为长期的战乱和内部的腐败,战斗力大幅下降。
东吴的国力在这种混乱中逐渐衰落,曾经辉煌一时的东吴王朝,如今已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然而,在这黑暗之中,仍然有一些有识之士,他们试图改变这种局面。
他们勇敢地站出来,向孙皓进谏,希望他能够幡然醒悟,重振东吴。
但孙皓却对这些忠言逆耳充耳不闻,甚至对进谏的人进行残酷的迫害。
在这样的情况下,东吴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前途一片渺茫。
……
与此同时,刘恳正于国内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自己那伟大的复国大业。
自从蜀汉成功打败曹魏之后已然过去了两年。
在这两年的时光里,刘恳不遗余力地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国内生产力的提升以及军队战斗力的强化之上。
在发展生产力方面,他积极推行各项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政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使得国内的农田一片丰收之景。
粮食产量大幅增长,仓库中堆满了金黄的谷物,仿佛一座小山般壮观。
在军事方面,他大力招募优秀的将领和士兵,加强军事训练,打造精锐之师。
此时的军队,士兵们个个英姿飒爽,精神抖擞,纪律严明,训练有素。
经过这段时间全力以赴地发展,蜀国内部此时已然呈现出一派兵精将广的繁荣景象。
粮食储备极为充足,那堆积如山的粮食不仅能够满足国内百姓的需求,还能为长期的战争提供坚实的保障。
在军备方面,更是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
各种精良的武器装备琳琅满目,崭新的铠甲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锋利的刀剑泛着寒光,强弓劲弩排列整齐,数量众多。
每一件军械都凝聚着蜀汉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散发着强大的威力。
现在,时机已然成熟,就是准备实现刘恳宏伟抱负的时候了,那就是率领大军进攻曹魏,一举克复中原,恢复汉室往日的辉煌!
刘恳神色庄重地端坐于朝堂之上,他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面的群臣,而后语调沉稳而有力地说道:
“诸位爱卿,想当年大汉无奈偏安于蜀地,至今已然过去了四十五载漫长岁月。
在这悠悠时光中,我们一直在等待时机,积蓄力量。
如今,时机已然成熟,正是我等肩负起重大使命,继承先帝未竟遗志,向着那中原大地奋勇进发,一举克服中原,重塑大汉辉煌荣耀之时!
此刻,我们当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而全力以赴,拼搏奋进!”
群臣顿首而拜曰:
“汉贼不两立!王道不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