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朱元璋:于谦是个英雄!
慈禧太后:『如果要更先进的税收制度,我大清的,也是很好的,雍正皇帝的摊丁入亩,也是一等一的。』
鸿宇:『这个我可以证明,雍正的法子,是在明朝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效果挺好的,引来很多人黑他。』
慈禧虽然说了摊丁入亩,但是并没有讲述细节,归根结底,她不希望大清之前的朝代,实现整体水平的提升。
因为这意味着,大明朝将有国家强大的力量,遭殃的必然是周边的草原。
鸿宇却没有这方面的顾忌,直接搜索了摊丁入亩的详细处理方法。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整体比较宽容,所谓的宽容,就是对官绅比较友好,或者说对官绅比较放纵。』
『因为几十年的宽仁放纵,使得土地大规模兼并,穷人无立锥之地,富人良田漫山遍野连成一片。』
『长此以往,清朝的税收将成为问题。』
『到了雍正手里,决定整顿吏治,加强清朝的管理能力,适当的限制土地兼并的速度。』
『只是能限制一些,没有办法完全阻止。』
『雍正所采取的手段,是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这两套方案并行,达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
大秦帝国,咸阳宫。
嬴政听完了全程,无奈的摇了摇头。
清朝雍正所采取的一些制度,的确有可取之处,但不太符合大秦朝的情况。
秦朝时期,存在大量的世家大族,尚未经过改革的大秦,仍然在运行耕战体质。
税收方面的问题,只是细枝末节。
真正有问题的,是要通过不断的战争,把耕战体质继续运行下去。
耕地,打仗,军功,上升渠道。
在大秦敌国,耕战体质一旦停止运转,必然会产生一种可怕的结果。
没有仗打了,没有上升的渠道了,没有办法获得军功,也就没有办法获得土地。
整个秦朝的地基,必然会崩塌。
嬴政沉默片刻,说道:“找个地方做试点,不要搞得太大,一步一步的来。”
嬴政的目光最终还是落在了地图上。
想要解决大秦的问题,恐怕还是无法避免大规模战争。
不断的向外扩张,扩张到生产力所能支撑的极限。
由于鸿宇提供的杂交水稻培育方法,以及汉阳造枪械,使得始皇帝有信心,在自己死之前,大秦帝国都不会停止扩张。
耕战体制,配上粮食增产,加上枪械的助力。
会达成什么效果?
画面太美,简直不敢想象。
…………
鸿宇的脑海突然想起了提示音。
『历史出现巨大变动,增加额外奖励。』
『现金5000万。』
『黄金500两。』
『白银5000两。』
『秦淮八艳顾横波的卖身契。』
鸿宇的房间里,堆满了钱,黄金和白银也都是满满当当的。
除此之外,他的手里有好些人的卖身契了。
柳如是。
顾横波。
陈圆圆。
董小宛。
卞玉京。
秦淮八艳中的五个奇女子,卖身契在鸿宇的手中。
“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
鸿宇有点不太明白。
难道要把八个奇女子的卖身契集齐,就像七龙珠里那样?
鸿宇摇了摇头,不再去想这个问题。
继续刷短视频。
『所以,历史的悲剧和遗憾是什么呢?』
『大明朝正统年间的于谦,或许就是最悲痛的那位。』
『由于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的大败,50万明军精锐,一朝丧尽。』
『此时此刻,大明的京城变得岌岌可危,皇帝被草原上的敌人俘虏了,应当如何是好?』
『当时的京城人心惶惶,朝堂之中冒出了很多南下的说法,宁愿舍弃京城,甚至舍弃黄河以北,也要想办法保住大明朝的半壁江山。』
『要不要守京城?』
『朝堂之上的达官贵人,大多希望弃守京城,快速南下,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富贵。』
『对于他们而言,京城虽然很重要,但显然没有自己的家族重要。』
『至于京城乃至北方老百姓的安全,并不在这些达官贵人的考虑范围之内。』
『于谦作为坚定的主战派,坚持防守京城,临危受命,担任兵部尚书。』
『为了坚定信念,团结众人,于谦高调的宣布,任何建议南迁的人,都是可以杀掉的。』
『除此之外,大明不可一日无君,于谦扶郕王即位,人心稍微安定了一些。』
『于谦率兵22万,整个大明朝,能在短时间内调动的力量,全部都被他部署,用来保卫京师。』
『大明朝与瓦剌部的大战持续了5天,在坚定的防守下,最终击退了草敌人原的多次进攻。』
『保住了京师,也就保住了北方,阻止了南下,也阻止了大明朝成为半壁江山。』
……
鸿宇刷到这一些内容,虽然有些感慨,但是已经不太忍心看下去了。
于谦的下场,鸿宇事先是了解的。
作为大明朝的传奇人物之一,于谦的知名度极高。
在那个时期,要击败外敌,同时稳定人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应的视频内容,同步到历朝历代。
…………
朱元璋发现,关于大明朝的事情,还真是不少。
很多遗憾的事,也都发生在大明朝。
事实也确实如此,大明朝,可以说是汉人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朱元璋:『看来那个朱祁镇,真的是给大明朝带来了很多问题。这个于谦,是个英雄好汉!』
朱棣:『短时间内丧失50万精锐,大明朝的能战之军,已经非常少了,相当多的将门家族,估计也都一蹶不振了。』
这父子二人,简直是天生的皇帝,对于局势的发展,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
朱元璋:『咱大概能明白,为什么到了万历皇帝期间,会出现一个张居正,为什么万历皇帝会一直待在宫里,多年不愿意上朝。』
宋徽宗赵佶:『是因为什么?』
朱元璋叹息一声:『土木堡发生的灾难,导致大量将门家族没落,文臣的膨胀和发展,也就没有了任何阻碍。长此以往,文臣的权力必然会蔓延到军事层面,到那个时候,皇帝没有了制衡的能力。』
朱棣接着说道:『万历很有可能是玩不过那帮臣子,所采取的软对抗方式,一切的根源,都在土木堡的巨大失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