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刷历史悲剧视频,始皇帝震怒 > 第59章 君王不上朝,历史罕见

第59章 君王不上朝,历史罕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嬴政说的很有道理,也符合历史的判断。

    历史,对大多数人的评价,是看其一生的功绩和过错。

    始皇帝嬴政:『后来呢,后来万历皇帝,有没有建立出什么功绩?』

    面对这个问题,崇祯皇帝朱由检沉默了好一会儿。

    要怎么回答?

    朱由检:『后来万历皇帝有几十年不上朝,彻底放弃奋斗了,基本上不过问朝廷内发生的事。』

    嬴政看到这个回答,也同样沉默。

    几十年不上朝。

    这是什么奇葩皇帝?

    不对。

    应该有原因。

    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人能拒绝权力,权力能深刻的改变一个人。

    身为皇帝的权力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了。

    始皇帝嬴政:『为什么他这几十年都不上朝,凡事总有原因的吧。』

    崇祯皇帝朱由检:『有很多原因,主要是嘉靖皇帝开了个头,再加上,万历皇帝在国本之争上,与群臣之间,发生了剧烈的矛盾,而最终万历皇帝失败了。』

    随着朱由俭的讲述,关于明朝中后期,帝王和大臣之间,残酷的权力斗争,逐渐浮出水面。

    事情比较复杂。

    所谓的国本之争,主要问题是在立谁为太子上。

    万历皇帝想要让老三当太子,未来继承皇位。

    群臣希望让老大当太子,未来继承皇位。

    更深层的去思考,让谁当太子可能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谁说了算。

    围绕着这件事情,万历皇帝和那些臣子们斗了20多年。

    结果呢,万历皇帝无奈的妥协了。

    由此可见,当时的臣子之间,已经形成了稳固的同盟。

    在这场斗争中,臣子们进退一致,无论如何都不松口。

    反倒是万历皇帝,斗了20多年,经历过多任首辅,最终无奈的败下阵来。

    皇帝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君臣相争,为的是权力!

    汉高祖刘邦:『倒是挺有意思的,看样子明朝的皇帝,也没有那么容易当。』

    朱元璋:『什么时候这帮文官,权力那么大,居然能够逼迫皇帝退让?』

    不得不说,刘邦和朱元璋,都是皇帝中的佼佼者。

    也正因此,他们只是通过描述,就弄明白了,万历皇帝不上朝的原因。

    宋徽宗赵佶:『有点看不明白,为啥万历皇帝不上朝。』

    唐玄宗李隆基:『那是因为,万历皇帝在斗,通过不上朝的方式,进行软对抗,大概就是,斗不赢这帮文臣,干脆不上朝了,让大家都没那么舒服。』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确如此,万历皇帝确实在通过这种方式抗争,但是他也做了很多错事,总之很复杂。』

    慈禧太后:『开国的时候,设想的再好,到了中后期,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文臣们可没那么简单对付。』

    …………

    大明王朝,紫禁城。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理顺自己的思维。

    万历皇帝上不上朝,已然是不重要的。

    真正重要的,是万历皇帝时期的首辅张居正,这个张居正所提出的很多策略,经过时间的验证,说明是成功的了。

    朱元璋一直想要约束文臣武将,形成一道标准的考核制度,同时改善目前所有的税收制度。

    但是他一直没什么办法。

    朱元璋在行军打仗方面,可以说是非常厉害,在行政管人的方面,也可以说得上顶尖。

    然而,在考核制度和税收制度方面,朱元璋的认识就很不足了。

    明朝时期的很多财政方面的政策,是严重落后于时代的,甚至比元朝都要落后很多。

    至于其中的原因。

    朱元璋不懂这方面,有一些官员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但是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选择知情不报。

    最终形成的财政税收政策,就显得尤为落后。

    朱元璋:『崇祯皇帝,你再跟咱说一说,张居正的那些改革,都是什么样的内容?』

    朱棣:『倒是很好奇,其中的内容,能不能拿到这边来,在大明朝建立之初使用。』

    崇祯皇帝朱由检:『应该是可以用的,很多方法内容非常好,大明朝的很多措施,在前期就有问题。』

    随后,崇祯认真而又细致的,讲述了关于张居正改革的各项措施。

    十分先进。

    当然了,这个先进是对于洪武年间说的。

    朱元璋大受启发,很多没弄明白的事情,豁然开朗。

    朱棣也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

    与此同时,朱元璋皱眉说道:

    “这有很多法子,按说早就该知道的,那些官员们,必然有人知情,是故意不跟咱说。”

    朱棣叹道:“若是采用了更先进的措施,他们能钻空子就少了,如果我是那些人,也一定希望税收财政方面出问题。”

    …………

    张居正改革的措施,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历朝历代。

    颇具启发性。

    从元朝以前,1000多年的历史中,各个朝代的税收和财政制度,其实都是比较落后的。

    经过这种方式,完成了一次快速科普。

    秦始皇找到了丞相李斯,开口询问:“你跟寡人说说,张居正的那些法子,在我们这里可行吗?”

    “启禀陛下,有一些法子是可行的,微臣建议,在咸阳城附近,挑选一个地方,划定了,推行张居正的策略。”

    丞相李斯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嬴政说道:“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寡人相信你的能力,也相信你一定不会让寡人失望。”

    “必然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

    李斯接了这事。

    …………

    类似的谈话,在历朝历代都有发生。

    成功的改革经验,肯定要进行吸收采纳的,但是也不能直接拿过来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几个试点。

    如果在试点里推行了,并且运行的不错,就可以考虑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再经过一番验证,如果效果仍很可以,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历朝历代的君主们,都不是省油的灯,也都清楚这种大规模的税收制度改革,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想当然。

    鸿宇确实感到十分惊讶。

    这些皇帝们,还有顶级的文臣武将,个顶个的聪明,对有用的东西,疯狂的吸收。

    各个朝代的历史发展,全部都被搅乱了,但是有一点没变,那就是灭绝倭寇的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