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故地重游
(十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本书纯属虚构,尊重历史,尊重人民成果。)
岁安带着希望来到了犹如世外桃源的长沙城。
人们在大街上自由自在地行走,不必担心突如其来的炮火。空气中弥漫着的应该是食物的味道,而不是火药和灼烧。巡逻的官兵和百姓互不打扰,各自安好,而不是担心会被恶意欺压。
岁安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她觉得从今往后的中国就该是这样,也本该是这样。她似乎看到了很多年以后的中国。
她在心里想,如果中国都变成长沙城的样子,如果让她现在就壮烈了,她也是不愿意的。
对,就是不愿意。
因为她记得她说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只是她不记得什么时候说的。
为什么一定要在不朽的事迹成功前,选择殉葬呢?
为什么不继续为了让她变得更好而奋斗终生呢?
岁安就是要活下去,她要活着看到新中国成立的那天,她要活着看到新中国变得更好,变得最好的那一天。
不仅是她要活下去,她还要拉着周围人一起活下去。
岁安比他们所有人都要乐观,尽管岁安自己都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乐观,但她就是乐观,甚至是盲目乐观。
不,这才不是盲目,岁安不允许有人玷污她崇高的理想。
岁安很开心,她在连队里遇到的都是真正志同道合的同志。她们、他们都支持岁安的理想。所以岁安从一个又一个的战场上活了下来,带着她们的希望活了下来。
所有人都在默默保护这个理想的小姑娘,并不是因为教过他们的指导员都说过这么一句话:岁安一张嘴啊,就知道她天生就是干指导员的料。而是想把火种保留下来。
就像军需处的冻死,炊事班的饿死,当班长的操劳死,他们只是想在自己职责范围内保护想保护的人。
岁安想先汇报完工作,再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打量起长沙城。
就在她在路上走着,突然一个背着刀的人,出现在她面前。
他是从陕西逃难来的刀客。因为刀耍的厉害,所以被队伍找到,说可以给他报酬让他教生兵蛋子练刀,也教老百姓练刀。
不过教了几年后,他突然不想教了。然后不管不顾地冲到议事处,找起了当年找他的人。
他没有提刀杀到议事处,只是强硬蛮横地闯进去。周围的人都严阵以待,用枪抵着他,他才停下了脚步。
当年还住在医院旁边的小棚子里的孩子已经长大了,看到他和他身后的刀,出声打断了他们的对质。
“你不是那个刀耍的很厉害的那个吗?你怎么来这里了,这里不能随便进来。你有什么事情出去跟我说。”
她似乎职务不小,因为周围的人没有多说话,只是整齐划一地把枪收起来,卸了他的刀,押着他跟在她身后,来到了一个房间。
来到房间里,她先给他倒了一杯水,对他说先喝点水,然后拉开凳子坐下。
她听说过他,也知道他很少说话。所以选择先开口。
“你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吗?”
“走。”
“你想走吗?可以告诉我为什么吗?是报酬没有按时发,还是同志之间有矛盾,还是一些其他原因?可以告诉我吗?”
“我的刀不厉害,她的刀才最厉害。”
钟为国一瞬间就想起了钟岁安,她总是来医院那边去看她们,总能解决她们所有的问题。虽然他没说名字,但她就是知道,他说的是她。
“那你不想变得和她一样厉害,甚至是比她还厉害吗?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好好操练又怎么认定一定打不过她呢?”
“再说了,现在外面那么乱,你走了你能保护好自己吗?还不如就在长沙城里留下,有一份正经工作,成为公家人。不说大富大贵,平安有命还是可以的。说不定她什么时候回来,看到了你,还想和你比划比划呢。”
钟为国开解他,随后他也继续干着重复的工作。
话回当下。
其实他刚开始并没有认出岁安,他只是在看到每一个背着刀的人,都想上去和人家比划比划。
等走上前来,就发现这是他认为把刀耍得厉害的钟岁安。
“同志你认识我吗?”岁安觉得面前的人应该认识自己。
但他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像是说了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刀换了。”
岁安意识到他真的认识自己,语气诚恳,“我要先去汇报工作,我们能约个时间,让同志你给我讲讲我以前的事情吗?”
他木然地点点头。
“同志是干什么的?我要怎么找到你呢?”
“我在城西教人练刀。”
“好的同志,我们到时候再一起详谈,同志再见。”
“再见。”
等了几天岁安打好报告,暂时来到大刀队也教人练起了大刀。因为资料要审核,因为审核需要时间,因为岁安没有钱。
下班后的岁安和刀客一起坐在某一个小饭馆里吃饭,她们开启了第一次聊天。岁安囊中羞涩,这一顿饭当然是刀客请的。
“同志你叫啥啊?”
“他们有的叫我刀客,有的叫我老刀,有的叫我唠叨。”
“要不我给你背一句诗,你自己好好想一个名字?”
刀客就静静地看着岁安从口袋里拿出一本有些残旧的小本子,开始写写画画。
队伍里能人辈出,有人教刀,有人教枪,有人教炮,有人教雷,有人教字。刀客当然也上过扫盲班,也算是识得好些个大字。
纸上洋洋洒洒地写下“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岁安写完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这是写剑的,他背的是刀。但她第一反应就是这句话。
她有些尴尬的捂住小本子,“那个,我写错了,我再想想,我再想想。”
可是岁安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也没能想到比李白这首更能体现江湖侠气的诗句。
最后还是刀客说很好,就用这个,选了满和霜两个字。
至于姓,刀客说谁写的和谁姓,“这是李白写的,你要姓李吗?”
刀客没说话,但岁安以为他这是默认了。
“你好,李满霜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