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队员们的选择
还有高悠成立的“高峰文化艺术传媒公司”, 除了主要跟合作的艺术家,帮她们组织艺术展览、演出、音乐会等活动外。
还包括接洽广告业务,和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杂志和户外广告等渠道合作,给客户提供推广、广告拍摄、广告设计等服务。
另外还包括项目策划、艺术家管理、场地安排、票务销售等。
之前因为给李羲烟拍的那个舒梦卫生巾广告,在春晚播出后,来找“高飞影像”拍广告的公司,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尤其是在上次在玻璃厂搞慈善接力活动后,“高峰文化”在业内的知名度,直线上升,各种业务,全面开花,接都接不完。
目前这个公司是她最赚钱的,尤其拍摄和策划广告的收入,占了大头。
因此,需要的人才也最多。
高悠已经把柴曼宁给挖来了。
柴曼宁之前的公司就和文化传媒有关,工作经验丰富,能力上佳。
在水灾后不久,她就和互助小组的两个伙伴,邹夏云和宋皎,一起辞职,来帮高悠了。
经过之前性扰骚的事后,公司虽然没有冷藏或解雇柴曼宁,但是发展潜力,几乎一眼望到头了。
邹夏云也是差不多情况。
宋皎就是那个告发了何亮的女员工。
她在柴曼宁和互助小组的帮助下,心态上好了很多。
现在她也是互助小组的成员,经常给其她女性提供一些帮助。
不过她一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一直在打零工。
高悠的邀请,给了她们另一个选择。
现在柴曼宁是“高峰文化艺术传媒”的项目经理。
邹夏云是销售经理,宋皎是策划经理。
这三人能力都相当不错,给高悠帮了大忙了。
人手充足,让高悠拓展了更多业务,尤其是广告和营销方面的。
这年头,商家和厂家都慢慢意识到打广告的重要性了,但是大部分人还没有营销的概念。
所以高悠除了拍广告,还接营销业务,而且收费不低。
但是因为有过成功案例,比如之前她帮原衡县日化厂拍的儿童沐浴露广告,加上一系列的宣传促销推广活动,让日化厂这款沐浴露成功打开了儿童沐浴露这个市场。
屠主任最近更是因为主导开发这款全国大卖的儿童沐浴露,升任副厂长。
有了舒梦和沐浴露这两个例子在前,不少厂家在考虑拍广告时,高悠这个广告公司自然就成了首选。
不少精明脑子快的商家,比起拍广告,还很看中高悠公司提供的营销方案。
有个财大气粗的老板,还一下花了十万块,让高悠给他厂子生产的洗衣机出点子。
只要点子好,效果好,他愿意再出十万。
结果当然是高悠笑纳了这二十万的营销费,把这个老板的洗衣机推广到了全国知名的程度。
高悠除了广告公司,还和金老六开了“步步高电子科技公司”,主要是软件研发和设计,还有二手计算机组装、售卖和维修。
请的都是相关专业的大学生。
目前这个公司主要还在投入阶段,没什么收益。
另外还有“高升旅舍”和“第二食堂”,以及一个“高效文印室”,这几个的目的不是盈利,但是也提供了一些岗位。
高悠的计划是,这些队员们,如果有想留下来发展的,可以到她这些公司工作。
不会的,她可以给她们提供学习的机会。
未来,她打算成立影视培训学校,培训导演、演员、编剧、摄影、美术、灯光、录音等台前幕后的影视从业人员。
等积累到一定程度,还要建立影视基地等。
当然这些还比较遥远。
现在电影市场,还不算特别繁荣,国内电影院每年不增反减,限制也比较多。
这是大环境的问题,不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个她急不来。
在此之前,她打算先从基本的影视人员开始培养。
比如这些退伍老兵们,可以干武打演员、特技演员等,还有替身、群演等。
她要慢慢培养她的“高家班”,从制作班底开始,编剧、摄影、美术、武术、音乐等。
人才总是最缺的。
当然,也看她们的意愿。
不喜欢这些的,去留自由。
熊大妮对她的这些队员们比较了解。
大部分退伍女兵,过得都不算太好,也不如退伍男兵。
一部分被分配当公安,一部分被安排到学校当体育老师,或村里的妇女主任,这些都算很好的了。
还有人迟迟没有安排,或者安排到了很差的岗位。
也有不少人退伍后,就被家里逼得匆匆结婚后,在家种地。
这次救援,很多人都是排除万难,才能赶过来的。
回去后,还不知道要遭受多少家里的责难和埋怨。
不是每个家里人,都能理解她们这种行为的。
有人会说,那都是男兵干的事,一个女的有必要凑那热闹吗?
显得你能耐吗?
老实种地带孩子很委屈你吗?
女人就该做女人该做的事。
她们不一定知道,这叫实现人生价值,只知道,她们是军人,军人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为人民服务,解灾救难。
这跟性别无关。
可是,当完成救援,踏上归途,却有很多人不安。
害怕家里男人不满、孩子抱怨,父母责怪。
说她们丢家弃儿,跑出去白白帮人几个月,到头来,得到什么了?
女人好像天生就该操持家务,生娃带娃,做好男人的后盾。
可是当她们冲到前线的时候,却往往很难有一个愿意为她们做后盾的男人。
熊大妮回到旅舍,跟她们好好聊了聊这个事。
有人想留下来。
有人想回去跟家里人商量。
也有人放不下家里的,要再考虑考虑。
熊大妮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说只要她们愿意,救援队随时欢迎她们归队,有什么困难,也可以来找救援队。
救援队不仅救灾,也救她们自己。
“好,谢谢队长。只要救援队需要我,我立刻赶到。”有个队员笑着擦去眼角的泪。
救别人的救援队也可以是救她们的救援队,真好。
两天后,一部分队员决定留下,一部分回家了。
高悠和熊大妮买了一些吃的和用的,送她们上了火车。
留下来的,高悠也都安排了住处和工作。
现在玻璃厂很多地方都需要招人。
安保工作,当然不能只有沈大爷一个了。
高悠让熊大妮组织了一个保安巡逻队,在两个厂里,二十四小时轮班巡逻,检查防火和用电安全、维持治安等。
有人对维修电脑感兴趣,高悠就安排她们去学习。
有个队员对服装感兴趣,就在高爽的铺子里,当起了学徒。
喜欢摄影的,就跟着俞似蓝学习摄影。
柴曼宁也给公司找了几个助理,都是能干能打的姐姐,而且学习能力也很不错,稍微指点一下,就能很快上手。
高悠还买了一些健身和训练设备,安装在玻璃厂的运动区。
可以让这些姐姐们,工作闲暇之余,也有地方训练和放松,保持她们的体能状态。
一旦有什么需要,就可以立刻奔赴前线进行救援任务。
高悠和《香江华文报》谈好连载事宜,目前已经连载了近一个月,从周编辑那边给的反馈来看,成绩喜人。
《香江华文报》因为连载这篇小说,已经从原来销量十多万份,涨到了二十多万份,而且每天都在刷新销量。
《香江华文报》的主编对这个成绩也很满意,主动和周编辑提了,如果销量能破三十万,就可以跟那边联系加稿酬了。
毕竟这是她们的翻身仗,打漂亮了,她的位置才能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