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一统江山第三十八节武器
沈小西给杨玉郎所说的新武器,其实就是他一直琢磨的燧发枪。
燧发枪是利用燧石与铁砧撞击时迸发的火星来点燃火药的,它的出现标志着纯机械式点火技术时代的结束,随之而来的是爆炸式点火技术,击发枪也就应运而生了。
在点火技术发展变化的同时,子弹的出膛速度以及射击的准确性也在稳步提高。在枪膛内刻上膛线,便是其中意义重大的举措之一。
最初的膛线是直线形的,这也主要是为了装弹的方便,因为早期的枪都是前装式的,也即是说,弹药是从枪口处加装的。
螺旋形的膛线出现以后,人们发现使用这种膛线的枪支,子弹出膛后飞行更稳定,射击精度更高,射程也更远。
但是由于子弹装填很费时间,因而直到后装枪真正得到发展以后,螺旋形膛线才被广泛采用。
最早的后装枪是由普鲁士军械工人冯·德雷泽发明的。这种枪同时又是一种击发枪。
一扣扳机,一根长撞针便从弹药筒的底部穿过,插入炸药,刺穿雷管,引发炸药爆炸,将弹丸发射出去。
后膛迅速装弹兼之击发式枪击带来的高射速使德雷泽枪成了一种优越的武器,并于1840年装备普鲁士军队。
1866年,正是凭借这种枪的优势,普鲁士军队才在普奥战争中大获全胜。这种从后面装弹的武器才真正具有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射程、准确性和发射速度。
后装枪和击发式枪击的出现,标志着枪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现代枪械)。
自此后,战事频仍,先后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洗礼的枪械,在功能和性能上,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从手动单发到自动连发,从纸壳子弹到无壳子弹,从肉眼瞄准到激光瞄准,枪的种类从此不再单一,枪的家族也日渐壮大起来。
要想做到弹无虚发,必须得瞄得准。枪械上的瞄准装置就是服务于这一目的的。普通的枪支主要是利用枪支上的准星进行瞄准的。
当人眼、准星和射击目标连成一条直线时,也就意味着瞄准好了,这就是瞄准时必须牢记的三点一线。
而要对最重要的单个目标(如敌指挥员)实施精确射击时,则要使用具有光学瞄准具的枪支。
使用时,射手只须将瞄准具中的指示刻线对正放大了的目标图像,即能正确命中目标。
光学瞄准具的主要类型有望远式瞄准具、激光瞄准具、热成像瞄准具和自动跟踪瞄准具。
无论是过去,枪支始终是步兵手中基本的战斗武器。即使是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也仍然离不开步兵,离不开枪支。
由于战术条件的变化,现代军用枪支的品种及性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步兵装备的重点仍然是步枪、冲锋枪与机枪。
而军用枪械的另一大类--手枪,则因战争双方日益拉长的交战距离逐渐成为一种自卫用的武器。
步枪的英文是rifle,音译为&34;来复&34;,所以最早人们称步枪为来复枪。rifle的原意是膛线,因此,确切地讲,步枪是一种枪管内刻有膛线的、单人使用的长管肩射武器。
步枪是步兵手中最基本的武器,它主要是以火力来杀伤暴露的有生目标的。步枪种类繁多,各有千秋。按发射方式分类,步枪可分为非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
按作战使用分类,步枪可分为卡宾枪、突击步枪、狙击步枪和反坦克枪等。
世界上第一支完全装配“火器”军队我想应该是普鲁士军队在1840年他们就配备上了火枪。
由于有了初级机床,现在的加工精度已经提高了好多,除了培训人员以外,清静才几天闲来无事的沈小西,就已经琢磨出来了新机床。
另外,针对于目前钢铁冶炼,他也设计出来了更有效率的冶炼炉。这一次冶炼钢铁,第一次使用了加工好的钢炭。
杨玉郎他们出发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了新的冶炼,最近几天才刚刚有一点成色。估计还有几天就可以完成了。
在一个静谧的工作室里,工匠们正在专注地研制燧发枪。他们仔细挑选着优质的材料,金属的光芒在他们手中闪烁。燧发枪的结构复杂,需要精湛的技艺和耐心。
工匠们首先打造枪膛,确保其精度和坚固性。然后,他们精心安装燧石和点火装置,这是燧发枪的关键部分。
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和试验,以确保燧发枪的可靠性和射击效果。
在研制的过程中,工匠们不断改进设计,追求更高的性能。他们仔细测试枪支的点火速度、射程和杀伤力。
每一次成功的射击都让他们感到兴奋,同时也促使他们不断优化燧发枪的制作工艺。
经过好几天时间的努力,燧发枪终于研制成功。它成为了一种强大的武器,为战争和防御带来了新的变革。
工匠们的辛勤劳动和智慧,使得燧发枪在历史的舞台上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
比起来一般的散弹猎枪,这把枪射击的距离就比较远 ,燧发枪和散弹枪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枪支,各有其特点和用途。
燧发枪是一种早期的火枪,它使用燧石和火药来点火发射子弹。
燧发枪的射击精度相对较高,射程也较远,适合于中远距离的射击。它们通常具有较为简单的结构和操作方式,在历史上被广泛使用。
散弹枪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枪支,它可以发射多个小子弹或弹丸。散弹枪的射击范围较广,近距离杀伤力较大,适用于近战或自卫。
散弹枪的子弹散布范围较大,使得射击时需要对目标的距离和位置有较好的判断。
特训营的战士们都已经具备了近战的武器,但是还没有中远程的火力。这些燧发枪就是给他们研发的,估计杨玉郎他们会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