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笑看落花 > 第19章 初禅三天

第19章 初禅三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上回说到,有慧禅定中转完欲界六天的化乐天及他化自在天,初禅定后把欲界六天的情形一一绘制出来,并标注清楚,感觉无比的殊胜,令人向往,心想,欲界六天就这么美妙,色界四禅十八天岂不更加美妙,我何不再去看看这色界里的天是什么情形。

    于是,有慧随即进去禅定,开启神通,轻易地就来到了色界四禅十八天的初禅三天中的第一重天,梵众天。

    这色界四禅十八天总体构成是怎样的,在这里先给看官们解释一下。色界四禅十八天,是佛教中对于色界天的一个详细划分,它依据众生禅定的深浅程度,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包含不同的天数,共计十八天。以下是具体的划分:

    初禅三天:

    梵众天:这是色界天的第一层,指梵天里面的庶民百姓。

    梵辅天:第二层,指梵王的臣佐官员。

    大梵天:第三层,是统摄梵天庶民的大王。

    二禅三天:

    少光天:色界天的第四层。

    无量光天:第五层。

    光音天:第六层。

    三禅三天:

    少净天:色界天的第七层。

    无量净天:第八层。

    遍净天:第九层。

    四禅九天:

    无云天(有时也被称为福生天):色界天的第十层,是四禅天的起始。

    福爱天:第十一层。

    广果天:第十二层。

    无想天:第十三层,通常被称为外道天,因为外道修无想定生到这个天。

    无烦天(有时也被称为无造天或无恼天、无热天):第十四层。

    善见天:第十五层。

    善现天:第十六层。

    色究竟天(也被称为阿迦腻吒天):四禅天的最顶层,是色界天天顶。

    这十八天,是佛教中对于色界天的一个细致划分,展现了众生在色界中因禅定深浅而达到的不同境界。通过禅定的修行,众生能够逐渐远离欲界的杂染,达到色界的清净,进而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那么,欲界、色界及无色界有何本质区别呢?

    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在佛教中构成了所谓的“三界”,代表了众生所存在的三种不同境界。以下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一、欲界:

    本质特征:以贪欲炽盛为其特征,包括情欲、色欲、食欲等。

    范围: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人间以及欲界六天等。此界众生多诸染欲,男女相参。

    形成:修上品十善而生,需要财、色、名、食、睡等“五欲”。

    后世意义:在后世中,欲界也用以指尘世或人世。

    二、色界:

    本质特征:虽离欲界秽恶之色,而有清净之色。此界众生皆无女形,亦无欲染,皆是化生。

    范围:从初禅梵天开始,终至四禅色究竟天,共有一十八天。

    形成:“禅悦为食”,为初禅以上的修行者所居。此界众生已舍离五欲,无饮食睡眠,心地清净。

    观念拓展:色界更多指的是人的七情六欲,其中七情包括喜、怒、忧、惧、爱、憎、欲,六欲则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生理上的需求或愿望。

    三、无色界:

    本质特征:无色质,只有心识存在。此界众生寿命极长,不闻佛法。

    范围:包括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等四天。

    形成:厌离物质之色想而修四无色定者死后所生之天界。要入于无色界天,必须修学对治物质现象(色法)的系缚,并除灭一切物质外境的感受与思维。

    观念拓展:无色界被视为三界中最高境界,主要指的是精神上的一种状态,看破了红尘,思想上的豁然开朗。能达到无色界的,通常被认为是圣人或神仙。

    综上所述,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在本质特征、范围、形成方式以及后世意义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它们代表了众生在修行道路上的不同阶段和境界。

    那么,众生如何才能进去欲界六天呢?

    众生进入欲界六天的条件主要基于其在修行和业力上的表现。以下是进入欲界六天的条件和特点,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分点表示和归纳:

    四天王天:

    居住位置:位于须弥山腰。

    众生特点:不能舍弃夫妇之间的情爱,在行房时没有邪恶的想法。

    寿命:人间五十年相当于其一昼夜,寿命皆为五百岁,因此他们的寿命约为人间的九百多万岁。

    身形与衣着:天人身长四分之一俱卢舍,衣长一由旬。

    修行要求:虽未完全断除欲念,但能在行房中保持清净。

    忉利天:

    居住位置:须弥山顶上的三十三天。

    众生特点:对夫妻生活的欲望微薄,但心中会有诃责这种行为的想法来抑制这种行为。

    寿命:以人间百年为一昼夜,寿命长千岁。

    身形与衣着:身高长四分之二俱卢舍,衣服长二由旬。

    修行要求:对欲念有一定的节制,但尚未完全超脱。

    夜摩天:

    居住位置:位于忉利天之上。

    众生特点:常受持快乐的果报。

    寿命:以人间二百年为一昼夜,寿命长二千岁。

    身形与衣着:身长四分之三俱卢舍,衣长四由旬。

    修行要求:在欲念上更加节制,体验更为清净的快乐。

    兜率天:

    居住位置:位于夜摩天之上。

    众生特点:对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的境界,能有所节制满足。

    寿命:以人间四百年为一昼夜,寿命长约四千岁。

    身形与衣着:身长一俱卢舍,衣长八由旬。

    修行要求:在欲念上达到较高的节制,体验更为深层的清净。

    化乐天:

    居住位置:位于兜率天之上。

    众生特点:可能在欲念上达到更高的超越,体验更为纯净的快乐。

    寿命与身形衣着:可能较兜率天更为长久和清净。

    修行要求:更高的欲念节制和修行成就。

    他化自在天:

    居住位置:作为欲界六天的最高层。

    众生特点:可能在欲念上达到完全的超越,体验真正的自在。

    寿命与身形衣着:可能达到欲界众生的最长寿命和最为清净的身形衣着。

    修行要求:极高的欲念节制和深厚的修行成就。

    综上所述,众生进入欲界六天的条件主要基于其在欲念上的节制程度和修行成就。从四天王天到他化自在天,随着欲念的逐渐减弱和修行的逐渐深入,众生所体验的快乐和寿命也逐渐提升。进入这些天界需要众生在修行上付出相应的努力,并达到一定的境界。

    那么,众生又如何才能进入色界四禅十八天呢?

    众生要进入色界四禅十八天,需要依靠禅定的修行来逐渐提升精神境界。以下是进入色界四禅十八天的条件和步骤,分点表示和归纳如下:

    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条件:已经脱离了欲界淫欲等粗重杂恶诸趣,达到色界寂静清净无染的梵地。

    修行:除了十善戒行之外,还需要兼修四禅八定等法。

    特点:心中喜悦快乐,称为离生喜乐地。

    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条件:在初禅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禅定。

    修行:需要更深入的禅定功夫。

    特点:每过七劫有火灾损坏,但居住者已超越物质色相。

    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条件:在二禅的基础上进一步精进。

    修行:需要更高的禅定境界。

    特点:每过六十四劫有风灾损坏,但居住者心灵更为清净。

    四禅九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条件:在前三禅的基础上达到最高境界。

    修行:需要深厚的禅定功夫和断除欲界九品思惑。

    特点:

    前四天(福生天至无想天)为实报凡夫天人所居。

    后五天(无烦天至色究竟天)为三果圣人所居住,称为五不还天或五净居天。居住者已经离却欲界染污,获得清净之身而居住于清净之处。

    归纳来说,要进入色界四禅十八天,众生需要逐步通过禅定的修行,从初禅开始,经过二禅、三禅,最终达到四禅的九天。在修行的过程中,除了基本的十善戒行外,还需要兼修四禅八定等法,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每个层次的天都有其特定的条件和特点,居住者需要在修行上不断精进,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那么,众生又如何才能进入无色界呢?

    众生要进入无色界四天,需要经历深度的禅定修行,超脱于物质世界的束缚,完全依赖心识而存在。以下是关于如何进入无色界四天的清晰说明:

    一、前提条件

    进入无色界四天,首先需要达到色界的最高层次——色究竟天。这要求修行者已经超越了欲界和色界的所有物质现象和欲念,心中只有纯净的精神状态。

    二、无色界四天的进入

    空无边处天

    条件:厌于色身系缚,不得自在,欣求虚空无边。

    修行:通过加行入空无边处定,修行者能够意念毫无分散,既无物质色法的缠缚,而且心念意识完全的澄静而且自在无碍。

    识无边处天

    条件:厌离空无边处天,由识无边之定所招感的果报。

    修行:修行者观察虚空所缘的受、想、行、识,是如病、如瘫、如疮、如刺一般不可爱乐,并且是无常、苦、空、无我的,进而入于识无边处天。在此境界中,不会见到任何的事相,只见到现在的心识,念念不住而且定心分明,无量无边。

    无所有处天

    条件:观察识无边处的过患,诃责识无边处定及观破识无边处定的境界。

    修行:修行者自心怡然寂静,决断诸众心念,一切心想皆不生起。此时连心相也不可见,因为心中无所分,所以名为无所有处天。

    非想非非想处天

    条件:此天的定心至极静妙,已无粗想,但尚有微细的心念。

    修行:修行者已经达到禅定的巅峰,灭除了粗想的心念,但微细的心念仍然存在,由于太微细了,所以无法运思并且难以觉察的缘故,称为非想;然而由于尚有甚深微细的心念,故又称为非非想。

    三、归纳

    进入无色界四天,需要修行者通过深度的禅定修行,依次达到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和非想非非想处天。每个层次都需要修行者克服相应的障碍,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这些境界的修行,完全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只有心识的存在,是修行者精神修为的极高体现。

    那么,什么是初禅,众生又如何进行初禅及初禅三天呢?

    初禅是佛教中禅定的第一个层次。

    当修行者进入初禅时,他们已经超越了欲界的杂染,心念逐渐变得安定,身体的触觉变得极其敏锐,能感受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甚至每一个细胞。在初禅中,修行者能够体验到一种身心的喜悦和宁静,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灵已经从外界的干扰中解脱出来,开始专注于内部的修行。

    进入初禅需要修行者具备深厚的禅定功夫,他们需要通过坐禅、呼吸控制、意念集中等方式,逐渐让心灵达到一种安定和专注的状态。在初禅中,修行者还需要克服各种障碍和干扰,如杂念、烦恼等,以保持心灵的清明和专注。

    初禅是修行者通往更高层次禅定的基础,只有经过初禅的修行,修行者才能逐渐进入二禅、三禅和四禅等更深的禅定层次。在初禅中,修行者已经能够体验到禅定带来的身心益处,如减轻压力、提高专注力、增强记忆力等。

    众生要修行初禅境界,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方法。以下是清晰且分点表示的修行步骤:

    一、准备阶段

    调整心态:修行者需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对初禅的修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和坚定的决心。

    选择适当的场所:选择一个安静、无干扰的地方进行修行,有助于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调整身体姿势:通常采用坐姿进行修行,如七支坐法(即双足跏趺而坐,双手结定印,脊柱正直,双肩放松,头颈端正,双目垂帘,舌顶上颚)。保持身体舒适且稳定,有助于心神的安定。

    二、呼吸调整

    观察呼吸:开始修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观察呼吸的进出,使呼吸变得深长、缓慢、均匀。

    调整呼吸:如果呼吸不顺畅或紧张,可以通过加强、加快呼吸来调整,直至呼吸变得平稳和舒适。

    三、进入初禅

    离欲及不善法:首先,修行者需要远离世间的欲念和不善法,如财、色、名、食、睡等欲念,以及五逆十恶等恶法。同时,也要避免在打坐时打瞌睡、打妄想等不善法。

    持戒清净:修行者需要持守清净的戒律,保持身心的纯净和正直。

    有觉有观:在修行过程中,修行者需要保持有觉有观的状态。即当心中出现杂念或烦恼时,要能够及时觉察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处理。这样有助于保持心神的清明和专注。

    数息法:可以采用数息法来辅助修行。即用心观照呼吸,从一到十地数,使心念变得专注和集中。

    四、巩固与提升

    持续修行:初禅的修行需要持续的时间和努力。修行者需要保持耐心和毅力,不断地修行和巩固。

    深入禅定:在初禅的基础上,修行者可以进一步深入禅定,探索更深的境界。如二禅、三禅和四禅等。

    归纳来说,修行初禅境界需要修行者调整心态、选择适当的场所、调整身体姿势、调整呼吸、离欲及不善法、持戒清净、有觉有观、采用数息法辅助修行,并持续深入禅定。这些步骤和方法有助于修行者逐步进入并巩固初禅境界。

    众生要进入初禅三天的每一天,需要经历一系列的修行过程。以下是清晰且分点表示的修行步骤和相关信息:

    一、进入初禅第一天

    1、准备阶段:

    选择一个安静、无干扰的修行场所。

    调整身体姿势,通常采用坐姿,保持身体舒适且稳定。

    调整呼吸,使其变得深长、缓慢、均匀。

    2、进入初禅:

    离欲及不善法:远离世间的欲念和不善法,如财、色、名、食、睡等欲念,以及五逆十恶等恶法。

    持戒清净:持守清净的戒律,保持身心的纯净和正直。

    有觉有观:当心中出现杂念或烦恼时,及时觉察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处理,保持心神的清明和专注。

    初禅的特点:

    觉支(寻支):心大惊悟,生身识,觉此色触,未曾有功德利益。

    观支(伺支):细心分别此禅定中色法诸妙功德境界分明,无诸盖覆。

    喜支:欣庆之心生,但分别未了,故喜心未成。

    乐支:怡悦之心生,恬然静虑,受于乐触怡悦之快。

    一心支:心与定一,微细之散,喜乐息后自然心与定一。

    二、进入初禅第二天

    在初禅第一天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禅定修行,进一步稳固初禅境界。

    1、深化禅定:

    持续保持身心的清明和专注,不受外界干扰。

    加强对觉支、观支、喜支、乐支和一心支的体验和觉知。

    2、体验十种善法功德:

    深入体验初禅带来的十种善法功德,如一定、二空、三明净等。

    三、进入初禅第三天

    在初禅前两天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禅定修行。

    1、稳固禅定:

    稳固初禅境界,使禅定更加深厚和稳定。

    加强对禅定中各种触法的体验和觉知。

    2体验更多触法:

    除初禅第一天的十种触法外,体验更多的触法,如痒、凉、暖、轻、重等。

    归纳:

    进入初禅三天的每一天,需要经历从准备阶段到深入禅定的过程。在每一天的修行中,都需要保持身心的清明和专注,远离欲念和不善法,持守清净的戒律。同时,要细心体验禅定中各种触法和善法功德,以深化和稳固禅定修行。随着禅定修行的深入,修行者将逐渐体验到初禅带来的身心变化和益处。

    那么,初禅三天的第一天梵众天有何具体特征,众生又如何进入呢?

    初禅三天第一天的梵众天具有以下具体特征:

    位置与层次:

    梵众天位于色界初禅天的最下一层,是初禅天的第一层天。

    在整个二十八层天中,梵众天属于第七层天。

    天人特征:

    天人身高半由旬,相当于五十里。

    寿命长达二十小劫。

    天人初生时貌如童子,身白银色,衣黄金色,衣冠具足,全大丈夫相,无男女之别。

    天人纯是莲花化身,微妙香洁。

    居住环境与感知能力:

    梵众天的天人已离欲界,不再受淫欲、食欲及睡欲的束缚。

    稍涉饥倦,即入禅定,以禅悦为食,出定则精神饱满。

    天人具备触觉和味觉,能够分辨气体和食物中的不同元素。

    修行要求:

    欲生禅天,须先离欲。不但离淫欲,而且须远离五欲(色、声、香、味、触或财、色、名、食、睡)才能超离欲界而生于色界。

    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

    与其他天的关系:

    梵众天乃大梵天所有、所化、所领的眷属、部等天众所居住之处。

    象征意义:

    “梵”者,净也,以离欲染而得清净。梵众天的天人已经超越了欲界的杂染,进入了清净的色界。

    归纳来说,初禅三天第一天的梵众天是一个清净、高贵、纯净的世界,居住着身高半由旬、寿命二十小劫的天人。这些天人已经远离了欲界的杂染,通过禅定修行达到了身心的清净和超脱。

    众生要进入初禅第一天梵众天,需要遵循一系列修行步骤和条件。以下是清晰且分点表示的修行方法:

    一、准备阶段

    选择环境:选择一个安静、无干扰的修行场所,保证空气流通且无异味。

    调整身心:晚饭要少吃,避免饥饿和饱食带来的不适;尽量不吃肉,减少肝火,使心绪宁静。

    准备工具:可点上一支檀香,帮助调服心神,但如对气味不适则不必强求。

    二、禅坐与专注

    坐姿调整:盘膝而坐,或选择舒适的坐姿,保证脊柱自然竖立,双手置于下丹田。

    开始禅坐:闭眼,全身放松,舌顶上颚,尽量用鼻腔呼吸,保持气息通畅。

    专注呼吸:将心神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心随气走,体会气沉于丹田、游历全身的感觉。

    三、修行与体验

    离欲与持戒:必须远离世间的欲念和不善法,如财、色、名、食、睡等欲念,并持守清净的戒律。

    有觉有观:当心中出现杂念或烦恼时,及时觉察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处理,保持心神的清明和专注。

    体验初禅特征:随着禅定的深入,可能会体验到初禅的种种特征,如寻支(思考)、伺支(分析)的心所,以及极大的内心喜乐和宁静。

    四、持续修行与深化

    保持耐心:进入初禅需要时间,少则二三天,多则二三年,需保持耐心和毅力。

    深入禅定:在初禅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深入禅定,探索更深的境界。

    五、归纳与总结

    进入初禅第一天梵众天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需要修行者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禅坐和专注练习,离欲持戒,有觉有观,并持续修行和深化禅定。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邪念和恶法,保持身心的清净和正直。只有这样,修行者才能逐步进入并体验初禅的种种境界,最终进入梵众天这一清净、高贵、纯净的世界。

    初禅三天第二天梵辅天有个具体特征,众生又如何进入呢?

    初禅三天第二天的梵辅天具有以下具体特征:

    位置与层次:

    梵辅天位于初禅天的中间层,是色界初禅的第二层天。

    居住者身份:

    梵辅天居住着修行初禅境界但更高级的天众,他们作为大梵天的辅弼属臣、讽诵经忏诸天所居之处。

    天人特征:

    天人身高一由旬(四十里),寿命长达四十小劫。

    他们如同世间上各阶层领域的主管、官吏,负起实际的督导工作,管理大众要增长知识多读书,管理大众为人要正派心不可以邪,管理大众要广结善缘多说好话,管理大众行为要正当多做善事,管理大众提升自我要精进用功。

    修行要求:

    欲生梵辅天,修行者需进一步断除欲习,使离欲心现。

    对于制定的仪规戒律,能够乐于遵受,随顺不犯,达到净戒成就,从而能够辅助梵主国业。

    象征意义:

    梵辅天象征着辅助和辅佐,居住在此天的天众都是为大梵天服务,帮助管理梵天的事务。

    与其他天的关系:

    梵辅天是大梵天的属臣,负责辅佐大梵天管理初禅天的庶民百姓(梵众天)。

    归纳而言,梵辅天位于初禅天的中间层,居住着修行初禅境界但更高级的天众,他们作为大梵天的辅弼属臣,负责实际的管理工作,以辅助大梵天弘扬德化。梵辅天的天人身高一由旬,寿命长达四十小劫,他们通过断除欲习、持守净戒,获得了进入此天的资格。

    众生要进入初禅第二天梵辅天,需要满足一定的修行条件和步骤。以下是清晰且分点表示的进入梵辅天的方法:

    一、前提条件

    离欲心现:修行者需要断除一切能够导致烦恼、痛苦的有漏欲望,特别是淫欲,使离欲心得以显现。这意味着要清除心中所有导致欲望和烦恼的习气,这是进入初禅以及更高禅天的基础。

    净戒成就:修行者需要对于制定的仪规戒律,能够乐于遵受,随顺不犯,达到净戒成就。这包括对清净戒律和威仪的欢喜奉行,通过禅定功夫形成定力,自然持戒清净。

    二、禅修步骤

    选择清净环境:修行者需要选择一个清净、无干扰的环境进行禅修,以便更好地专注于修行。

    调整身心:在禅修前,修行者需要调整身心状态,如通过呼吸调整、放松身体等,以更好地进入禅定状态。

    开始禅坐:修行者以正确的坐姿开始禅坐,专注于呼吸,使心念逐渐统一。

    深入禅定:在禅坐过程中,修行者需要逐渐深入禅定,通过定力来消除心中的杂念和欲望,使离欲心得以显现。

    三、修行程度与梵辅天的关系

    定力程度:每一禅天的不同分界取决于禅修者禅那的定力程度。如果修行者初禅的定力是中等的,在临终前有入定,就会投生到中等的梵辅天。

    五自在:修行者的五自在(即五神通的熟练程度)也是决定投生层次的重要因素。如果五自在是中等的,修行者会投生到梵辅天;如果五自在很熟练,则能投生到更高的大梵天。

    四、归纳与总结

    要进入初禅第二天梵辅天,修行者需要断除有漏欲望,显现离欲心,并达到净戒成就。通过选择清净环境、调整身心、开始禅坐并深入禅定等步骤,修行者可以逐渐提高禅定层次和五自在的熟练程度,从而有机会投生到梵辅天。这一过程需要修行者具备坚定的信念和持久的毅力,不断精进修行。

    初禅三天的第三天大梵天有个独特的特征,众生又如何进入呢?

    初禅三天第三天大梵天的具体特征如下:

    一、位置与层次

    大梵天位于初禅天的最高层,是初禅境界最高的天人居住的地方。

    在色界天的体系中,大梵天位于初禅第三天,统御着初禅天的人民及其辅臣。

    二、天人特征

    身高与寿命:大梵天的天人身高达到一由旬半(相当于一百五十里),寿命为六十小劫。

    清净与威仪:大梵天人以清净的思想、念头、言语、行为、生活环境和处事方式、领导风格来管理国家,使梵天的臣民能在清净安乐中快乐生活。

    三、角色与职责

    大梵天被视为初禅天的天主,其名尸弃,主领各天及大千世界。

    大梵天具有统摄梵天的大王角色,管理才能卓越。

    四、修行与境界

    大梵天的天人通过修行禅定而达到初禅境界的顶点,超越了欲界的欲望和烦恼,进入宁静和喜乐的状态。

    大梵天人以清净和慈悲的精神,展现了一般天神及其他教主所不具备的特质。

    五、与其他天的关系

    大梵天位于初禅天的最高层,统御着初禅天的人民及其辅臣,是初禅天的最高统治者。

    在大梵天之上,还有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等更高层次的天界。

    六、归纳

    大梵天作为初禅天的最高层,其天人具有显著的清净、威仪和慈悲特质。他们通过修行禅定达到极高的境界,管理着初禅天的人民和辅臣。大梵天的天人身高、寿命远超其他天人,展现了其在初禅天中的崇高地位。同时,大梵天也是连接欲界和更高层次天界的桥梁,体现了其在整个色界天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众生要进入初禅第三天大梵天,需要经历一系列的修行和达到相应的境界。以下是清晰且分点表示的进入大梵天的方法:

    一、前提条件

    离欲心现:修行者必须能够完全断除淫欲,达到“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的境界。这意味着修行者不仅要在行为上远离淫欲,更要在思想、意念上彻底摒弃欲望。

    净戒成就:修行者需对制定的仪规戒律乐于遵受,随顺不犯,达到净戒成就。这要求修行者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还要在行动上严格遵循戒律。

    二、禅修步骤

    选择清净环境:修行者应选择一个清净、无干扰的环境进行禅修,以便更好地专注于修行。

    调整身心:在禅修前,修行者需要调整身心状态,如通过呼吸调整、放松身体等,使身心达到最佳状态。

    深入禅定:修行者需要通过禅修逐渐深入禅定,消除心中的杂念和欲望,使离欲心得以显现。在禅定中,修行者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和警觉,不被外界干扰。

    三、修行程度与大梵天的关系

    定力程度:进入大梵天需要修行者具备极高的定力。如果修行者的定力达到初禅的顶点,且五自在(五神通)非常熟练,就有可能投生到大梵天。

    五自在的熟练程度:五自在包括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和宿命通。修行者需要熟练掌握这些神通,以便在禅定中更好地洞察和了解世界。

    四、归纳与总结

    进入初禅第三天大梵天需要修行者具备坚定的信念、极高的定力和熟练掌握五自在。修行者需要通过选择清净环境、调整身心和深入禅定等步骤,逐渐达到进入大梵天的条件。同时,修行者还需要在修行过程中不断精进,提高自己的禅修水平和修行境界。只有在具备足够的定力和五自在熟练程度后,修行者才有可能投生到大梵天,享受清净和喜乐的生活。

    初禅第三天大梵天的具体生活可以描述如下:

    一、居住环境

    清净之地:大梵天位于初禅天的最高层,是一个远离欲界污染和烦恼的清净之地。

    威德光明:此天具有独特的威德和光明,这是修行者通过修禅观招感而来的。

    二、天人特征

    身高与寿命:大梵天的天人身高达到一由旬半(约一百五十里),寿命为六十小劫。

    清净与威仪:天人身心妙圆,威仪不缺,以清净和威仪著称。

    三、生活方式

    禅定修行:大梵天的天人以禅定为主要的修行方式,通过禅定来体悟宇宙的真理和自身的清净本质。

    净戒成就:天人都已经净戒成就,能够乐于遵受仪规戒律,随顺不犯。

    清净安乐:由于已经远离了欲界的污染和烦恼,大梵天的天人能够在清净和安乐中快乐地生活。

    四、社会地位与职责

    大梵天王:大梵天是天主,主领各天及大千世界,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权威。

    统摄梵天:大梵天的天人具有统摄梵天的职责,管理着初禅天的人民及其辅臣。

    五、感知与体验

    五自在:大梵天的天人熟练掌握五自在(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和宿命通),这些神通使他们能够洞察宇宙的奥秘和了解他人的心意。

    清净心:大梵天的天人拥有清净的心,能够体验到无有烦恼和污染的纯净状态。

    归纳

    初禅第三天大梵天的天人生活在一个清净、安乐的环境中,以禅定为主要修行方式,具备净戒成就和五自在的能力。他们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职责,能够统摄梵天并管理初禅天的人民及其辅臣。大梵天的天人体验着清净和纯净的生活状态,远离了欲界的污染和烦恼。

    大梵天天人的禅定修行是一个深入、专注且高度清净的过程。以下是其具体修行过程的详细描述:

    一、修行准备

    环境选择:大梵天的天人选择一个远离世俗纷扰、极其清净的环境进行禅修,以确保心灵不受外界干扰。

    身心调整:

    身体:他们通过毗卢七座等方法,使身体完全放松,达到丝毫不动摇的状态。这包括选择适当的坐姿,如全跏趺坐或半跏趺坐,以及手结定印或双手扣放在膝盖上。

    语言:在禅修期间,他们停止一切语言活动,不念经、不念佛,甚至连默念的方式也放下,以保持内心的清净。

    二、禅修过程

    专注力培养:大梵天的天人选择一个所依物(如石头、木头、茶杯等)作为修行的焦点,通过眼睛盯着所依物,心专注于所依物而不散乱。他们将一切注意力放在这个所依上面,排除一切杂念。

    呼吸调整:在禅修过程中,他们非常注意呼吸的调整,保持呼吸的均匀和自然。通过调整呼吸,他们进一步放松身心,使心灵更加平静。

    念头观察与止念:他们开始观察自己的念头,但不进行延伸或分析。随着修行的深入,他们发现念头的生起速度逐渐变慢,中间会出现空白的间隙。接着,他们通过念诵佛菩萨名号或简短的咒语来覆盖从潜意识冒上来的念头,逐渐达到止念的境界。

    三、禅修体验

    清净与安乐:大梵天的天人通过禅修达到极高的清净和安乐状态。他们体验到无有烦恼和污染的纯净状态,内心充满喜悦和宁静。

    定力增强:随着禅修的深入,他们的定力逐渐增强,能够长时间保持专注和清净的状态。这种定力不仅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体验禅修的妙处,还为他们带来许多其他的益处,如增强智慧、提高洞察力等。

    四、归纳

    大梵天天人的禅定修行是一个专注于所依物、调整呼吸、观察念头并达到止念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他们体验到极高的清净和安乐状态,增强了自己的定力和智慧。这种修行方式不仅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世界,还为他们带来了无尽的益处。

    有慧观察完色界四禅十八天的初禅三天,内心升起了无比的赞叹之情,赞叹初禅三天的天人们都可以断绝欲望,修习禅定,喜乐无比,暗暗下定决心,也要向天人们学习,精尽修行,不断提升禅定境界。遂收了神通,出了禅定,返回原位。

    此时,清凉寺主持智永和尚差遣小沙弥送来斋饭,有慧食毕,闲来无事,就出洞四处走走看看,此时正是阳春三月,山花浪漫,有慧心中不免也舒畅欢喜起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