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笑看落花 > 第18章 再探天界

第18章 再探天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上回说道,有慧应九华山清凉寺主持智永和尚的邀请,为座下弟子,九华山其他寺庙闻声而来的大小信众,以及众多,以及众多旅游者,善男信女,香客讲解《瑜伽师地论》,用了两天时间终于深入浅出的讲解完毕,还至本处。随意用完斋饭,稍事休息后,有慧心想,日下也闲来无事,前两天逛了天界中欲界六天的前四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拜谒了帝释,摩耶夫人自己弥勒菩萨,亲自聆听了他们的预言及讲法,收益颇多,何不趁此时光再去天界看看,或许会有更大的收获。

    这天界的组成结构如何呢?这里再为看官们重复一下。佛教中的三界二十八天,结构如下:

    一、欲界天:包括六层天,分别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或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些天界的神灵和人间一样,有身体形相,并有物质生活的需求与精神生活的享乐,尚且耽溺于饮食男女的欲望之中,因此称为欲界。

    二、色界天:包括十八层天,从初禅到第四禅,每一禅都有对应的天界。色界的天神虽然没有财、色、名、食、睡等欲望,但是还有殊胜的形色、精神上的爱情、国家的型态、社会的组织等现象,此天以禅悦法喜为食。

    三、无色界天:包括四层天,即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无色界的天神已经完全超越男女饮食、身体形质的障碍,不执着于任何的形色,只有纯粹精神的存在,和色界一样以禅悦法喜及识为美食。

    总的来说,三界二十八天在佛教中代表了不同的修行层次和境界,每一层天都反映了众生不同的修行程度和所达到的果位。

    于是,有慧上到石床之上,结跏趺坐,闭目塞听,瞬息就进入了禅定之中,心念一转,神通一动,就来到了天界之欲界六天的第五天化乐天。这化乐天又有什么独特殊胜的特征呢?

    在欲界六天中,化乐天(又称化自在天)作为第五层,具有独特的特征。以下是对化乐天特征的详细描述:

    1、位置与层级:

    化乐天位于欲界天的第五层,位于兜率天之上,他化自在天之下。

    2、天众特性:

    化乐天众生于己身诸欲贪念自然不生,得自在乐。他们于己诸欲不生贪着,常保自在。

    若生贪着,即被缠缚;贪着越重,缠缚越强;缠缚越强,则不自在。化乐天人比兜率天人福报更大,成就事业的能力更强。

    3、生活环境与方式:

    化乐天依空而居,天人以禅悦法喜为食,无有物质欲望的牵绊。

    他们的欲望是以“亲笑”为表现形式的,这可能与他们内心的喜悦和自在状态有关。

    4、修行与成就:

    兜率天人若能常思维善法,不生不善念,勤修众善业,积累善根,即可命终(当前业报身结束)生至化自在天。

    在化乐天中,天人们继续修行,追求更高的境界,为往生色界和无色界的天界做准备。

    5、与其他天界的比较:

    与兜率天相比,化乐天人福报更大,成就事业的能力更强。

    与他化自在天相比,化乐天人在欲望的贪着上更轻,更能保持自在的状态。

    6、总结:

    化乐天作为欲界天中的一层,其天众以自在乐为特点,于己诸欲不生贪着。他们通过修行善法,积累善根,得以生至化乐天,并继续修行追求更高的境界。在化乐天中,天人们以禅悦法喜为食,无有物质欲望的牵绊,生活环境纯净而自在。

    兜率天与化乐天在修行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修行环境与目标:

    兜率天:作为欲界的第四天,兜率天有内外两院之分。内院是菩萨住的,主要是等觉菩萨在此说法,为即将成佛的众生提供修行环境。外院则是凡夫所居,环境会因业报而有所变化。兜率天的修行目标主要侧重于菩萨道的修行,追求成佛的境界。

    化乐天:作为欲界的第五天,化乐天主要以“化”为特点,这里的众生已能将五尘境界(色、声、香、味、触)变化成自己的快乐,他们的修行更加注重于对“化”的理解和体验。化乐天的修行目标虽也追求更高的境界,但更侧重于对“化”的体悟。

    2、修行方式与内容:

    兜率天:兜率天的修行方式主要围绕菩萨道进行,包括听闻佛法、思惟佛法、实践佛法等。修行内容涵盖了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对众生苦难的同情与救度、以及自身心性的磨练与提升。

    3、化乐天:化乐天的修行方式则更注重于对“化”的体验和实践。他们通过变化五尘境界来体验快乐,进而理解“化”的深刻含义。修行内容可能包括了对“化”的领悟、对变化的适应与运用、以及对快乐本质的探究等。

    4、修行成果与影响:

    兜率天:由于兜率天主要面向菩萨道的修行,因此修行成果往往表现为菩萨的慈悲与智慧的增长、对佛法的深入理解与运用、以及对众生苦难的救度能力的提升等。这些成果将直接影响修行者在成佛道路上的进程。

    化乐天:化乐天的修行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化”的体悟与运用上。通过修行,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化”的本质,更自如地运用变化来体验快乐。这种体悟与运用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心境与行为方式,使他们更加自在与快乐。

    综上所述,兜率天与化乐天在修行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修行环境与目标、修行方式与内容以及修行成果与影响等方面。兜率天更注重于菩萨道的修行与成佛的追求;而化乐天则更注重于对“化”的体悟与运用以及对快乐的追求。

    兜率天与化乐天的修行成果在佛教中各有其特点,以下是对两者修行成果的异同进行的详细分析:

    一、相同点:

    追求更高境界:无论是兜率天还是化乐天,其修行者都追求更高的修行境界和心灵境界,致力于摆脱欲望和烦恼,向更高的精神层面发展。

    二、不同点:

    1、兜率天:

    菩萨道修行:兜率天的修行者主要围绕菩萨道进行修行,他们致力于听闻佛法、思惟佛法、实践佛法,通过菩萨的慈悲与智慧来救度众生。

    成佛预备:兜率天被视为成佛前的预备场所,释尊和未来的弥勒佛都曾在此居住和修行。这里为修行者提供了清净庄严的福乐环境,有利于他们继续深化修行,直至成佛。

    修行成果:兜率天的修行成果主要体现在菩萨的慈悲与智慧的增长、对佛法的深入理解与运用、以及对众生苦难的救度能力的提升等方面。

    2、化乐天:

    化境修行:化乐天的修行者主要围绕“化”的体悟与实践进行修行。他们能将五尘境界(色、声、香、味、触)变化成自己的快乐,体验变化带来的喜悦。

    快乐体验:化乐天的修行者通过变化来体验快乐,这种快乐不仅来源于物质世界的变化,更来源于对变化本身的理解和接受。他们通过修行,更加深入地理解“化”的本质,从而体验到更深层次的快乐。

    修行成果:化乐天的修行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化”的体悟与运用、对快乐的追求与体验等方面。修行者通过体悟和实践“化”的智慧,提升了自身的心境与行为方式,获得了更加自在和快乐的生活状态。

    三、总结:

    兜率天和化乐天在修行成果上的主要差异在于修行的方法和目标。兜率天主要注重菩萨道的修行和成佛的预备,而化乐天则更注重于“化”的体悟与实践以及对快乐的追求。虽然两者在修行上都追求更高的境界和心灵层面的发展,但具体的修行方法和目标有所不同。

    有慧开启天眼,四维巡视了一番,看到化乐天的天人们个个于境变化自娱自乐,想什么便化现什么,变化无穷,快乐无比。这里的天人寿八千岁,一日相当于人间的八百年。看完化乐天,有慧心念一动,又来到了欲界六天的最后一重天-他化自在天。

    欲界六天中的他化自在天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名称与含义:

    他化自在天,又称他化乐天、他化自转天,是佛教欲界六天中最高的一层天。此名称意味着居于此天的众生,不用自己乐具变现,而利用下天化作,假他之乐事,自在游戏。

    2、位置与层级:

    他化自在天位于欲界六天的最顶层,超越了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和化乐天。

    3、天众特性:

    此天众不用自己变化出欲乐来享用,但能随意受用其他天人化现出来的欲乐目标。

    天子魔罗(màra)为此天界的天子(devaputta),因此有时也把此天界称为魔天。

    天子能随其他天的天子所造化之业而得喜乐自在,并且能因思考为其改进之心而得喜乐自在。

    3、时间计算:

    他化自在天的一日一夜相当于人间1600年。天人的寿命为16000岁,其一年有十二个月,一月三十日,故其寿命相当于人间九十二亿一千六百万年。

    4、修行与业力:

    他化自在天的天人可随其余五层欲界天业力所有所得乐而乐,即能享受其他五层欲界天众的业力所带来的快乐。

    5、与其他天界的联系:

    作为欲界之主,与色界之主摩醯首罗天共同有天之天人与上天护持佛法之天魔。

    释迦摩尼证道时,来试障害者,亦为此天魔。

    6、总结:

    他化自在天以其独特的修行方式和特性,成为欲界六天中的最高层。天众能随意受用其他天人化现的欲乐,且寿命极长,体现了其高度的自在和喜乐。同时,作为欲界之主,与色界之主共同护持佛法,显示了其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

    他化自在天的修行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独特的享乐方式:

    他化自在天的众生不用自己乐具变现,而利用下天化作,假他之乐事,自在游戏。这意味着他们不依赖自己的变化来创造欲乐,而是能够随意受用其他天人化现出来的欲乐目标。

    2、与业力的紧密联系:

    他化自在天的天子能随其他天的天子所造化之业而得喜乐自在。这显示了他化自在天的修行者与下界天人的业力紧密相关,他们的喜乐自在来源于其他天人的业力所造化的快乐。

    3、寿命极长:

    天人寿命一万六千岁,一日一夜为人间一千六百年,故其寿命相当于人间九十二亿一千六百万年。这种极长的寿命为他化自在天的修行者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来深化修行,体验更高层次的快乐。

    4、以他之乐事为乐:

    他化自在天的修行者以其他天人的快乐为乐,他们的快乐来源于对他人快乐的体验和欣赏。这种修行方式体现了他们高度的慈悲和智慧,能够以他人的快乐为乐,而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的欲乐。

    5、与佛法护持者的联系:

    他化自在天作为欲界之主,与色界之主摩醯首罗天共同有天之天人与上天护持佛法之天魔。这意味着他化自在天的修行者与佛法的护持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的修行受到佛法的庇佑和指导。

    6、对修行心念的考验:

    尽管他化自在天的天人生活极为舒适,但他们也面临着修行心念的考验。由于他们生活在充满欲乐的环境中,容易沉溺于享乐而难以产生修行的心念。因此,他化自在天的修行者需要克服这种诱惑,保持对修行的专注和执着。

    综上所述,他化自在天的修行方式具有独特的享乐方式、与业力的紧密联系、寿命极长、以他之乐事为乐、与佛法护持者的联系以及对修行心念的考验等特点。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他化自在天修行方式的独特性和深刻性。

    有慧看完他化自在天,心中感叹不已,这欲界六天每一重天都如此殊胜,如此美妙,天人之果报和人相比,真是应了一句老话:一个在天上,一个地上。相差太大了,地上的人们倘若都能够稍稍修行,甚至平时能够多行善少作恶,死后也能够往生天界,享受天人果报,而不用在世间受苦受累。我应该把在这欲界六天中看到的情景整理出来,这也是教化众生绝好的素材。有慧本欲再去色界十八天看看,心想再找时间吧,先把这欲界六天的特征情景整理出来再说。说干就干,有慧遂收了神通,出了禅定,就开始在大脑中整理起来,然后在草纸把欲界六天每一天的情景状况都一一的绘画出来,并附上文字说明。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