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笑看落花 > 第15章 洞中论法

第15章 洞中论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上回说到,有慧禅定中去到三十三天,观看了欲界六天的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和兜率天,并拜谒了佛母和未来佛弥勒菩萨,在忉利天聆听了佛母为自己讲述今世尘缘如何了断,在兜率天内院聆听了弥勒菩萨讲述《瑜伽师地论》,明晰了修行的次第和方法,但有些地方还不甚明白,遂收了神通,出了禅定,细细寻思起来。

    又不知过了何时,突然听到东西有动向,正准备起身一探究竟,遂看到一个和尚走进洞中,径直来到有慧跟前,合十作揖道:“大德在上,小僧有礼了。”有慧也连忙合掌作揖道:“岂敢岂敢,不知大师到此有何贵干?”那和尚言道:“小僧是这九华山莲花峰清凉寺的主持,法号智永,今日时常看到这后山此处有金光闪现,想毕定有大德在此修行,遂到此一探究竟,不想确实有大德居此,今生能与大德结缘,实乃三生有幸,还望大德不吝赐教,为小僧讲解正法。”有慧闻道:“即使如此,大师请坐,你我共同探讨。适才刚从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授《瑜伽师地论》而回,正寻思来着,既然法师到此,你我就共同探讨一下。”那智永和尚听闻,忙道:“善哉,善哉,愿闻详情!”有慧道:“吾听闻弥勒菩萨讲述《瑜伽师地论》,博大精深,不可思议。瑜伽师地,由六识地直至菩萨地,次第,终究得菩萨果位,由此成就佛果,此乃弥勒菩萨亲修亲证之修行法,为吾等指明了修行的方向和结果,真实不虚,吾等当谨守此修行宗旨,依教奉行,弘扬正法,光大佛教,普度众生。”智永闻言:“谨记在心。”

    有慧顿了顿,又接着言道:“弥勒菩萨讲述《瑜伽师地论》博大精深,不可只言片语就能言说清楚,大师可问,当为汝说!”

    智永道:“如此甚好。敢问大德,弥勒菩萨讲述《瑜伽师地论》主要内容有何,望大德赐教。”

    有慧言:“弥勒菩萨讲述《瑜伽师地论》共一百卷,以十七地为基础,讲述修行次第。概括而言,主要内容如下:《瑜伽师地论》开篇首先介绍了瑜伽修行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强调了瑜伽修行对于解脱和觉悟的不可或缺性。接着,论书详细解释了瑜伽修行的目标和路径,即通过十七个阶段的修行,逐步达到究竟的觉悟。”

    “其次,讲述十七地的主要内涵,何为十七地,概括而言,包含:

    1、五种姓地:首先介绍了瑜伽修行的五种基本条件,即五种姓,包括声闻姓、缘觉姓、如来乘姓、不定姓和无姓。这些条件决定了修行者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2、胜解行地:论述了瑜伽修行者在初步修行阶段需要培养的正确信念和行动,包括深信三宝、深信因果报应等。

    3、极喜地至无有地:从第六地开始,论书详细描述了瑜伽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所要经历的各个境界,包括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等。每个境界都有其特定的修行方法和成果,如离垢地要求修行者清除内心的烦恼和污染,发光地则要求修行者发出智慧的光芒等。

    4、菩萨地:在描述了瑜伽修行者所要经历的各个境界后,论书进一步探讨了菩萨的修行方法和境界。菩萨地详细阐述了菩萨如何以利益众生为己任,如何通过修行达到究竟的觉悟,并如何度化众生。”

    “依据十七地修行次第,菩萨亦讲述了修行的目的和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数息观、不净观等,旨在帮助修行者调和身心、增强自我认知、提高生活质量。而修行的目的则是达到究竟的觉悟和解脱,摆脱生死轮回的束缚。《瑜伽师地论》不仅具有深远的哲学意义,还具有丰富的实践价值。《瑜伽师地论》不仅是修行者的修行指南和宗旨,对世俗众生自由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瑜伽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身心修炼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瑜伽师地论》中的修行境界和瑜伽哲学思想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修行指导和心灵寄托。通过瑜伽修行,人们可以调和身心、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并培养慈悲心、喜舍心等美好品质。”

    智永闻言:“敢问大德,我们修行之人,又该如何学习和实践《瑜伽师地论》中的理论方法呢?”

    有慧答道:“《瑜伽师地论》详细阐述了瑜伽师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十七个阶段(十七地),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修行方法、目的和成果。论书从瑜伽修行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入手,逐步深入到各个修行阶段的具体内容,再到菩萨的修行方法和境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瑜伽修行体系。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次第学习,不可急功近利, 而应遵循以下方法:”

    “1、弄清楚瑜伽修行的核心理念

    要深刻理解了瑜伽修行的核心理念——通过调和身心、培养智慧、提升品德,达到究竟的觉悟和解脱。这一理念贯穿了整部论书,也是指导我进行瑜伽修行的核心原则。

    2、严格遵循十七地的修行过程

    《瑜伽师地论》详细描述了瑜伽修行者所要经历的十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修行方法和成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不断精进。

    3、透彻菩萨的修行方法与境界

    在论书的后半部分,详细阐述了菩萨的修行方法和境界。要深刻感受到菩萨的广大胸怀和无私精神,激发了向菩萨学习的决心和动力。

    4、知晓瑜伽修行的实践意义

    通过学习《瑜伽师地论》,应更加明白瑜伽修行的实践意义。瑜伽修行不仅可以帮助众生调和身心、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慈悲心、喜舍心等美好品质,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依照上述学习方法和过程,我们在学习和践行《瑜伽师地论》的过程中,方可不坠歧途,增长福慧,饶益众生。”

    智永闻言:“敢问大德,《瑜伽师地论》博大精深,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着重关注那些地方?”

    有慧答道:“对于初学者而言,或者初期瑜伽修行者而言,在学习《瑜伽师地论》这部深奥的佛教经典时,会遇到了如下几个主要的难点,以下是对这些难点的详细探讨:

    1、概念理解的难度

    《瑜伽师地论》中涉及许多佛教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如“五姓”、“瑜伽师地”、“胜解行地”等。这些术语在佛教文化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背景,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2、修行阶段的复杂性

    论书中详细描述了瑜伽修行者所要经历的十七个阶段(十七地),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修行方法、目的和成果。这些阶段之间的衔接和转换,以及每个阶段的具体修行内容,都显得相当复杂。初学者很难一下子把握整个修行体系的脉络,需要反复阅读、深入思考,才能逐渐理解并应用。

    3、深奥的哲学思想

    《瑜伽师地论》不仅是一部关于瑜伽修行的经典,还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思想涉及到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和思辨能力,才能深入领会其中的精髓。

    4、实践应用的挑战

    虽然《瑜伽师地论》为我们提供了瑜伽修行的理论指导和方法,但要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修行中,却需要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正确地进行数息观、不净观等修行方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如何平衡修行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4、文化背景的差异

    《瑜伽师地论》作为一部佛教经典,其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与我们现代社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我们在理解论书内容时产生一些困惑和误解。因此,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其中的智慧和精髓。

    为了克服这些难点,建议初学者或初期瑜伽修行者采取以下措施:

    1、反复阅读论书,结合上下文理解专业术语和概念。

    2、查阅相关资料和注释,加深对修行阶段和哲学思想的理解。

    3、积极参加瑜伽修行课程和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4、与其他修行者交流心得和体会,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5、保持耐心和恒心,不断精进修行之路。”

    智永闻言:“敢问大德,《瑜伽师地论》的主要哲学有哪些?”

    有慧答道:“以下是《瑜伽师地论》中一些主要哲学思想的举例说明:

    1、唯识无境的思想:

    《瑜伽师地论》强调,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只是内心意识的显现,而非独立存在的实体。这一思想在论书中通过阐述“五蕴皆空”、“诸法无我”等观点来体现。例如,当我们看到一朵花时,实际上是我们内心的意识与花的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这朵花本身并没有独立的实体存在。

    2、修行次第与证悟的过程:

    论书详细描述了瑜伽修行的十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修行方法和目的。比如,在初期阶段,修行者需要学习如何调伏身心、培养正念;而在后期阶段,则需要通过禅修等方式深入观察自心,达到更高的觉悟境界。这种逐步递进、层层深入的修行方式,体现了修行者的成长和证悟过程。

    3、菩提心的培养与实践:

    《瑜伽师地论》提倡菩萨的修行道路,其中重要的是培养菩提心——即愿意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愿。这一思想鼓励修行者不仅关注自身的解脱,也要致力于帮助他人获得解脱。举例来说,修行者可以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等行为来实践菩提心,从而逐渐积累功德并净化自心。

    4、中道实相的智慧:

    论书倡导中道实相的智慧,既反对执著有我,也反对断灭空,认为应通过正确的观察和推理来认识事物的真相。例如,在面对生活中的得失荣辱时,修行者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被外境所转,而是通过中道的智慧去理解和应对这些现象。

    5、心物一体的观念:

    《瑜伽师地论》认为心和物是一体的两面,没有绝对的界限。这一点体现在它对心识作用和外境关系的深刻剖析上。比如,当我们在欣赏美丽的风景时,实际上是我们的心识赋予了景色以美感,而不是景色本身具有某种固有的属性。

    以上例子仅供参考,实际上,《瑜伽师地论》的哲学思想非常丰富而深奥,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逐渐领悟其精髓。同时,这些思想对于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智永闻言:“《瑜伽师地论》对“五蕴皆空”是如何阐述的?”

    有慧答道:“《瑜伽师地论》对于“五蕴皆空”的阐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点表示和归纳:

    一、五蕴的定义

    五蕴:即五种聚合,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类的法,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构成了人和一切存在的基本元素。

    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其中“五众”指的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而“五阴”则意味着五种法遮盖住智慧之意。

    二、五蕴的具体内容

    色蕴:即物质的积聚,指一切物质以及物质的活动现象。色蕴中的“色”指的是有质碍、占有一定的空间,久后会变坏的事物。

    受蕴:指根尘相互触对后,接受所触对的尘境。如耳根对声音,就会接受各种声音。

    想蕴:指接受外界事物所产生的感觉,从而进行理解而得到的知觉和表象。

    行蕴:指对外界的事物产生的行动意志,包括无明迷惑的妄心和我法二执。

    识蕴:指人的意识效果,包括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三、“五蕴皆空”的阐述

    空的含义:在《瑜伽师地论》中,“空”并不是指事物不存在,而是指一切事物都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实体或本质,它们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没有固定的自性。

    五蕴皆空的意义:通过认识到五蕴皆空,修行者可以超越对自我的执着和执著,摆脱各种烦恼和困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解脱,达到涅槃之境。

    修行实践:为了证入五蕴皆空,修行者需要通过观照和深入思考,认识到人和一切存在都是无常、无我、空性的。他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这一观念,以达到转凡成圣的境界。

    总结而言,《瑜伽师地论》通过详细阐述五蕴的定义、具体内容和“五蕴皆空”的哲学思想,为修行者提供了一条通往涅槃的道路。通过认识到五蕴皆空,修行者可以超越自我,摆脱烦恼,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智永闻言:“敢问大德,如何理解“五蕴皆空”中的“无我”?”

    有慧答道:““五蕴皆空”是佛教中的重要教义,其中“无我”之源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理解。

    首先,“无我”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个体或自我,而是指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独立存在的实体性的“我”。在佛教看来,我们所认为的这个“我”或“自我”,实际上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和合而成的一种假象。这些元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生命体验,但它们之间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性主体存在。

    其次,“无我”之说的核心在于揭示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佛教看来,人们往往因为执着于这个虚幻的、固定的“我”而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当我们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永恒的实体时,就会产生对名利、地位等外在事物的贪求,而这些贪求正是造成我们内心不安和痛苦的根源。因此,“无我”之说旨在帮助我们认识到这种执着的虚妄性,从而放下对外在事物的过度追求,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最后,“无我”也体现了佛教中的平等和无我精神。当我们认识到没有固定不变的“我”时,就会意识到所有生命都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只是宇宙大生命中的一部分,与其他生命息息相关。这种认识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和利他精神,促使我们去关爱和帮助他人,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

    综上所述,“五蕴皆空”中的“无我”之源主要体现在揭示众生痛苦的根源、培养内心的平静与解脱以及体现平等和无我精神上。通过深入理解这一教义,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佛教的智慧和精神内涵。”

    智永闻言:“敢问大德,五蕴皆空中“无我”如何影响人的一生?”

    有慧答道:““五蕴皆空”中的“无我”是佛教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于人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无我”的观念有助于人们认识到自我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由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和合而成的一种假象。这种认识可以打破人们对自我的过度执着,使人们更加放下对名利、地位等外在事物的贪求,从而减轻内心的压力和焦虑,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其次,“无我”的思想也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慈悲心和利他精神。当人们不再将自我视为独立的实体时,就会更容易意识到所有生命都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在这种认知下,人们会更加关注他人的疾苦和需要,积极地去帮助和关爱他人,从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最后,“无我”的修行境界也是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之一。通过修行达到“无我”的境界,可以实现个人内心的彻底解脱和超越,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总的来说,“无我”的观念对于人的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对自我的过度执着,培养慈悲心和利他精神,同时也可以作为个人修行的重要目标之一,帮助人们实现内心的解脱和超越。”

    智永闻言:“如何通过修行达到“无我”的境界?”

    有慧答道:“通过修行达到“无我”境界是一个深入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内心的觉悟。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众生在修行的道路上朝着“无我”境界迈进:

    观察和认知自我:首先,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观察自己的情绪、想法和行为。认识到自我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组成的流动过程。通过觉察到自我的无常性和无我性,你可以逐渐放下对自我的过度执着。

    培养正念和觉知:保持正念是修行的重要基础之一。要学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事物上,感受当下的感觉和体验。通过培养正念,你可以更好地意识到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联系,从而减少对自我的过分关注。同时,要保持对内心世界的觉知,不断审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便及时调整和调整行为。

    修行慈悲和利他心:将注意力从自我转移到他人身上,培养慈悲心和利他精神。关注他人的需要和痛苦,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和关爱他们。通过为他人带来正能量和帮助,你可以逐渐超越个人的局限,体会到更广泛的生命共同体的意义。这有助于你认识到无我的真谛——我们都是宇宙大生命中的一部分,与他人息息相关。

    实践禅修和冥想:禅修和冥想在修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静坐冥想,你可以培养内心的平静和智慧,洞察到自我和外在世界之间的相对性。在禅修的过程中,尝试将思维放空,不陷入任何特定的想法或情感中。通过专注于呼吸或觉察当下的感觉,你可以逐渐摆脱思维的束缚,体验到一种更深层次的内在宁静。

    接纳和放下:学会接纳生活中的一切,包括困难和挑战。认识到所有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当遇到挫折或不如意时,不要过于自责或沮丧,而是从中汲取教训和经验,继续前行。通过放下过去的执着和欲望,你可以更加自由地面对现在和未来。

    需要注意的是,“无我”境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修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诱惑和挑战,但只要你坚持下去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最终你将逐渐领悟到“无我”的真谛并实现内心的解脱与超越。

    最后提醒一点,每个人的修行路径可能会有所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至关重要。在修行的道路上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成长,将有助于你更快地迈向“无我”的境界。”

    智永闻言:“敢问大德,对于初修者而言,有哪些具体的禅修方法推荐?”

    有慧答道:“《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详细讲述了修行的次第和方法,我们初修者应以此为宗旨,依教奉行。概括而言,有以下几种简易方便之法可供参考:

    1 调整身、语、意

    身:调整身体到最适当的状态,如通过毗卢七坐等方法让身体完全平静下来。可以选择全跏趺坐或半跏趺坐,双手可以结定印或扣放在膝盖上。眼睛可以看着鼻尖或前方的虚空。

    语:在禅修时,停止一切语言的表达,包括念经、念佛或念咒等。通过九次或三次排浊气等方法,调整气息,保持适当的状态。

    意:断掉世间的分别念,包括观佛像、坛城等好的分别念和要观察的念头等其他内在的、细微的一些分别念。让心保持它自己的状态,即很明了,但是也没有动摇。

    2 皈依、发心

    在禅修前,进行皈依和发心的仪式,这有助于净化心灵,增强禅修的效果。

    3 专注禅修

    凝视法:双目大睁凝视前上方的虚空,心里不着任何所缘,注意力特别集中,将心融入虚空中而安住。

    物质依托法:找一个物质对象,如石头、木头、茶杯或笔等,放在眼前,把一切注意力放在这个所依上面,眼睛盯着所依,心里也只想着这个所依。

    观想法:观想在自己的眉间有个像豆子一样大小,白色、透明、发光的光团。心专注于这个对境中不散乱。

    4 日常修行小窍门

    不评判地接纳:保持纯然的觉察,不对身心经验做好或坏的评判和取舍,如实观照并面对此刻的情境与身心状态。

    保持耐性和毅力:对身心的种种状态和外在环境,能持以平常心,与之和平共处。

    怀抱初心:面对每一个当下发生的情境,保有新鲜、好奇和开放的心态。

    信心与安心:对练习禅坐观修保有信心和兴趣,相信功夫时机成熟,相应的结果会自然而然地出现。

    无特定期待:不苛求结果或某种特定的经验,只是处于当下的观修,觉察当下此刻的鲜活状态。

    放下执着:随着练习的深入,放下对过去已经发生的情境的执着,只安住在生命当下状态中。

    5 注意事项

    禅修的时间不要过长,适时出定放松,然后再进入禅修状态。

    修持时,应保持精神集中但不过于紧张的状态。

    以上禅修方法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进行练习,但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和、开放和专注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领略禅修的魅力,逐渐接近“无我”的境界。”

    智永闻言:“敢问大德,《瑜伽师地论》中对八识是如何阐述的?”

    有慧答道:“八识的具体内容如下,现在它们也被佛教唯识宗用来描述人内心的八个主要识别或感知能力:

    1、前五识:

    眼识(caksur):视觉功能,能分辨色彩。

    耳识(srotra):听觉功能,能分辨声音。

    鼻识(ghrana):嗅觉功能,能分辨气味。

    舌识(jihva):味觉功能,能分辨味道。

    身识(kaa):触觉功能,能分辨身体的各种感觉,如冷热痛痒。

    这五识主要负责对外界环境的直接感知,与现代心理学中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相对应。

    2、第六识:

    意识(manovijnana):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智”或“思考”,能够分析前五识所接受的信息,并形成知觉、思维等更复杂的认知活动。

    3、第七识:

    末那识(manas,意译“意”):它是意识的根源,通常被称为“自我识”或“思量识”。末那识经常将第七识当作人我的自我意识,它涉及个体的主观体验和“我”的概念。

    4、第八识:

    阿赖耶识(alayavijna-na,意译“藏识”):被视为世界一切的精神本原,含藏一切现象的“种子”。它是最神秘的心识,像一台录影机一样,记录着个体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阿赖耶识也被称为根本识或如来藏,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概念之一。

    归纳而言:

    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主要对应感知外部世界的五种基本感官。

    第六识(意识)是心智和思考的能力,分析并整合前五识的信息。

    第七识(末那识)涉及个体的主观体验和自我意识。

    第八识(阿赖耶识)是精神本原,记录一切现象的“种子”,是最核心和神秘的识。

    这八识被看作是人内心世界的核心构成,是佛教唯识学理解个体和宇宙的重要工具。”

    智永闻言:“敢问大德,众生的自我意识是如何产生的,根源何在?”

    有慧答道:“在八识中,第七识末那识被称为“意识的根源”。

    具体来说,末那识(manas,意译“意”)是意识的根源,它恒常审查、思虑、量度,执持第八识为“我”,是意识产生的根源,所以又称为“意根”。如果末那识没有把前五识所认知的信息与阿赖耶识的种子进行“恒审思量”,意识就没有依据对外在事物现象进行判断并决定最后的认知。末那识也可以称为“思量识”,以“恒审思量”这个意思来说的。末那识作为“意识的根源”在唯识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末那识作为“意识的根源”,其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恒审思量:末那识的本质是恒审思量,即它不断地审查、思量、量度。这种思量并非仅仅是思考,而是一种深层次的、无间断的、对意识内容的持续关注和评估。

    2、执着于阿赖耶识:末那识执着于第八识阿赖耶识,将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执取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这种执着是末那识的核心特性,也是它成为“意识的根源”的关键因素。

    3、形成自我意识:由于末那识对阿赖耶识的执着,它能够将阿赖耶识中的种子转化为自我意识的内容。这些种子可能是一个人过去的经历、习惯、性格等,它们通过末那识的作用,成为个体自我意识的一部分。

    4、影响认知判断:末那识的恒审思量不仅限于对阿赖耶识的执着,它还会对意识的内容进行审查和判断。这种判断往往受到末那识所执着的阿赖耶识种子的影响,因此,个体的认知判断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偏见。

    5、循环往复的作用:末那识不仅可以从阿赖耶识感应个体生生世世的所作所为及习性、习惯,还可以将个体当前的所作所为所想通过末那识存储到阿赖耶识中。这种循环往复的作用,使得末那识在个体意识的产生和维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归纳而言:

    末那识作为“意识的根源”,主要通过恒审思量、执着于阿赖耶识、形成自我意识、影响认知判断以及循环往复的作用等几个方面来体现其重要性。它不仅是意识产生的关键,也是个体自我意识形成和维持的基础。同时,末那识的作用也揭示了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个体意识在形成和维持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智永闻言:“敢问大德,八识中的阿赖耶识是什么,有何作用?”

    有慧答道:“阿赖耶识是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中所说的第八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这些种子可能来源于众生过去的经历、行为、思想等,它们被储存在阿赖耶识中,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得以显现。同时,这些种子也包含着未来可能产生的行为和思想的潜能。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有多种具体表现。这些种子被执持而不失不坏,是宇宙万有之本,含藏着生起万法的潜能。它们在遇到适当的缘时会现行,产生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

    具体来说,这些种子的表现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起万法: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具有生起万法的功能。这些种子在条件成熟时,会现行并产生各种现象和事物。

    2、构成自我意识: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也与个体的自我意识有关。这些种子通过心理活动(如思维、感受、想象等)逐渐形成连续的自我经验,使个体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经历。

    3、塑造个性特征:此外,阿赖耶识中的种子还参与了个体个性特征的塑造。不同的种子现行会导致个体表现出不同的性格、兴趣和能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表现只是从一般意义上对阿赖耶识中种子的作用进行阐述,实际上,这些种子的具体表现和作用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在宇宙和人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构成个体自我意识和塑造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阿赖耶识是梵文alayavijnana的音译,意译为“藏识”,它含有执持诸法种子而不失不坏的特性。这种识被认为是宇宙万有之本,因为它含藏着生起万法的种子。这些种子在遇到适当的缘时会现行,产生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

    可以得知,阿赖耶识与善恶种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阿赖耶识中藏的种子,包括了众生过去的经历、行为、思想等,这些都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个体的未来行为和性格倾向,其中包括了善的和恶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既可能包含善的种子,也可能包含恶的种子。当这些种子在适当条件下被激发时,就会表现为相应的行为或思想。

    因此,可以说阿赖耶识与善恶种子的关系在于:阿赖耶识作为宇宙人生的本源,其内含的善恶种子决定了众生未来的可能行为和性格倾向。”

    智永闻言:“敢问大德,善恶种子在阿赖耶识里是如何生根发芽的?”

    有慧答道:“善恶种子在阿赖耶识中的生根发芽过程,实际上是指这些种子在适当条件下被激发、显现出来的过程。具体来说,当个体遇到与其善恶种子相应的外界刺激或内在动机时,这些种子就会被激活,进而影响到个体的行为选择和心理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意识、思维、情感等因素也会起到重要作用,与善恶种子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个体的复杂心理和行为表现。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阿赖耶识中包含了善恶的种子,但并不意味着这些种子一定会立即表现出来。实际上,善恶种子的表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修行、环境、教育等。因此,通过修行和觉悟,个体可以转变自己的善恶倾向,实现自我提升和超越。”

    “激发善恶种子在阿赖耶识中发芽的具体条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缘的具足:

    阿赖耶识中的种子要发芽,首先需要“缘”的具足。这里的“缘”可以理解为种子发芽所需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动机。就像一颗种子需要土壤、水分、阳光等外部条件才能发芽一样,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也需要相应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来激发。

    2、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是影响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例如,在佛法的环境中,通过听闻佛法、参与佛事活动等方式,可以激发善种子的发芽。相反,如果处于恶劣的、不利于善种子生长的环境中,恶种子可能更容易被激发。

    3、内部动机:

    除了外部环境,个体的内部动机也是激发种子发芽的关键因素。大乘师的引领、善愿和大悲心、乐善好施积德行善等内部动机,都可以促进善种子的发芽。而贪婪、嗔恨、愚痴等负面情绪,则可能激发恶种子的发芽。

    4、因果律的作用:

    在佛教中,因果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根据因果律,个体过去的行为(因)会产生相应的结果(果)。这些结果可能表现为善种子或恶种子的发芽。因此,个体过去的善恶行为会直接影响到种子发芽的可能性。

    5、持续的努力和修行:

    激发种子发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个体持续的努力和修行。通过不断的修行和实践佛法,个体可以逐渐培养起正念和正行,进而促进善种子的发芽和成长。

    6、反思和忏悔:

    对于已经激发出的恶种子,个体可以通过反思和忏悔来消除其负面影响。通过深入反思自己的过错并真诚地忏悔,个体可以逐渐消除恶种子的根源,为善种子的发芽创造更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激发善恶种子在阿赖耶识中发芽需要缘的具足、外部环境的支持、内部动机的驱动、因果律的作用以及持续的努力和修行等多方面的条件共同作用。”

    智永闻言:“敢问大德,阿赖耶识对众生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有那些作用?”

    有慧答道:“众生的自我意识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概括而言,众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熏染下,形成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六识幻影在第七识的作用和传输下,进入阿赖耶识之中,形成善恶种子,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又会在机缘巧合下不断转化,逐渐就形成了为众生的自我意识,这一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现象,但归根结底,众生的自我意识是建立在虚妄和幻象之上的,并非实相和本性。在佛教唯识学中,阿赖耶识被视为一切现象的根源,它含藏着众生过去所造作的一切善恶业种。这些种子在遇到适当的缘时就会现行,产生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

    要理解如何将阿赖耶识中的种子转化为自我意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种子的潜藏与激发:在阿赖耶识中,种子是潜藏的,它们没有直接显现为自我意识。然而,当这些种子遇到相应的外在刺激或内在动机时,它们会被激活并引发相应的心理活动。

    2、心理活动的连续性与自我意识的形成:被激活的种子通过心理活动(如思维、感受、想象等)逐渐形成连续的自我经验。这种连续性使得个体能够将自己的经历、记忆和情感整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自我意识。

    3、末那识的中介作用:末那识作为意识的根源,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中介作用。它通过恒审思量将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与意识相连结,使个体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经历。

    4、自我意识的塑造与变化:随着种子的不断激活和心理活动的持续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也会不断变化和塑造。这包括对自身身份、价值观、目标等方面的认识和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并不是线性的或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涉及到多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同时,自我意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外部环境、个人经历以及内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阿赖耶识中的种子转化为自我意识是通过种子的激活、心理活动的连续性、末那识的中介作用以及自我意识的塑造与变化等多个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过程体现了人类心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之一。”

    “阿赖耶识被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着生起万法的种子。关于自我意识的形成与阿赖耶识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阿赖耶识被视作执持诸法种子而不失不坏的识体。这意味着它含有形成自我意识的潜在因素或种子。这些种子在遇到适当的缘时会现行,进而产生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

    其次,阿赖耶识作为宇宙人生的本源,为个体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它可以被认为是自我意识产生的根本所在。个体的自我意识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虽然阿赖耶识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自我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不能简单地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归因于阿赖耶识的单一作用。

    总的来说,阿赖耶识中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可以看作是其所包含的种子在遇到适当条件时的现行结果,同时也是个体在宇宙人生中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之一。”

    智永闻言:“敢问大德,阿赖耶识对轮回而言又有什么作用?”

    有慧答道:“阿赖耶识对轮回理论的解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阿赖耶识是轮回的主体根本。在佛教的轮回理论中,阿赖耶识被视为能聚合业力的种子,是一种能力或业力的聚合体。当生命体投胎转世时,阿赖耶识最先投生。人们过去的行为(业力)储存在阿赖耶识中,这些业力决定了未来生的取向,善业牵引至天、人、阿修罗三善道受生,恶业则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受苦。

    阿赖耶识也解释了为何人们对于前世过往的事没有记忆。这被称为“隔阴之迷”,其中的“阴”指的是中阴身,自亡者断气,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中阴身。一般而言,人死后皆有中阴身,但大善大恶者可能没有。

    总的来说,阿赖耶识在佛教的轮回理论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是储存和决定人们过去行为和未来生的主体,也是连接前世和今生的桥梁。”

    智永闻言:“今日能得大德传道解惑,实在佛菩萨加持,三生有幸,感激备至,还望大德不辞辛劳,来日为坐下弟子讲道弘法,教诲弟子,普通众生,必定是莫大功德。”

    有慧言道:“义不容辞,义不容辞!”

    智永和尚闻言:“善哉,善哉!小僧就此拜别,大德稍事休息,稍后我遣弟子送些斋饭过来,还望大德笑纳!”言毕,合掌作揖,顶礼膜拜。

    有慧忙还礼道:“岂敢岂敢,有劳大师费心!”。智永复拜离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