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神的变化
伏羲一提出这个计划,便遭到了当时所有人的反对,而根本原因则是,人对神的畏惧。
在人类的历史中,神在人类心中的形象发生过好几次变化,这就导致各个时代人们对神的态度也大不一样。
太古时代神灵的消失和太谷的出现,都使得人们几乎忘却了神灵是什么样的。而直到神农氏时代迎来的修炼大爆发之后,人们完全掌握了修炼的完整体系,才结合历史残存的信息,大致描述出了神的样子。
而在伏羲所在的这个时代,则恰恰是人类对神极度畏惧的时代,在此时人族的眼中,世界上神的蓝本大概便是之前战争时代传下来的兽祖的形象,毕竟在此之前,人类对神的能力的认识,都来源于虚无缥缈的传说,而兽祖的出现,使人类真正认识到了自己想象之外的力量,人们自然而然的将其归置为神的力量。虽然人族内部将其称之为兽祖,但从心而论,大多数见证过这段历史的人,都将其视为存在于世间的神。
而在此之后的灵族,则是被当时大多数人称为最像神的种族。兽族虽然强大,但毕竟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但灵族是大多数人知道的,虽然不清楚具体的来龙去脉,但灵族的身影还是给人族留下来可怕的回忆。
强大的力量,纯粹的冷酷,都让生命感受到了不同于生命的感觉,无论是人族,还是与其打过交道兽族和精灵一族,都对其有着不是生命的评价。
再加之灵族的突然消失,渐渐的,灵族的形象与历史上神的形象发生了重合,毕竟在缺少佐证的情况下,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听到的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并且,在人类早期对于神的记载当中,神灵也确实没有主动帮助过人类的记录。
于是,此时的大多数人并不太认为神会自然而然的帮助人类。反倒是灵族的阴影使得人们更愿意相信神对人的威胁。
在这样的情况下,伏羲的造神计划一提出了,便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人们根本不愿意相信这个看起来疯狂的计划,人们更加惧怕这个计划会产生灵族那样的神灵。
而伏羲则拼尽全力的向所有人解释什么是自己想造的神。
伏羲通过自己的修炼感悟认识到,神并不是什么生命,而是一种特殊的产物。神不是生命,而是被一种特殊意志所引导的强大力量,没有思想,但却有一定的驱动方式,如果合理运用就可以满足相应的需求,其特点就像人类所运用的阵法一样。人类只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去造神,就可以让这无欲无求的神来为人类服务,从而去除人黑暗面对社会的影响。
但这样的解释并不能说动当时的人们。在当时,气运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只有修炼到一定层次的人才能理解气运的存在,从而运用气运的力量。
而人只要感悟过气运的存在,就能够通过气运的运行来理解到伏羲所想造的神,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虽然这些人战力强大,但面对气运的力量,也难保有人会胡说八道,从而来维护自己现在拥有的奢靡。
在这样的情况下,伏羲的造神计划被一拖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