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从川藏线到青藏线
七月十八日,我们的行车路线是从拉萨市途经当雄县和那曲县至安多县,行程约六百三十八公里,途中游览纳木措湖。纳木措湖是西藏地区的第一大神湖,也是中国的第二大咸水湖。它地处藏北高原东南部的断裂沉陷地带,形似长方形,具有冰川作用痕迹,东西长七十多公里,南北宽三十多公里,湖中有三个较大的小岛,湖面面积一千九百二十多平方公里,湖面海拔四千七百一十八米,湖水含盐量每升一点七克,湖水深度超过三十三米,古湖岸线高于现在湖岸线八十多米,周围共有大小湖泊一千五百多个。在藏语中,纳木措一词具有天湖之意。这一名称不仅非常美丽,而且也非常贴切。因为,从纳木措湖的海拔来看,这座湖泊已经名列世界首位,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一座湖泊能够高于这座湖泊了。假如真有天堂存在,纳木措湖就是一座最接近天堂的湖泊了。站在湖边,望着碧波荡漾的湖水,听着拂过湖水的风声,似乎真的可以听见来自天堂的声音。
离开拉萨市之后,我们的车队就从川藏公路驶入了青藏公路。青藏公路的沿途风光与川藏公路截然不同,这里不仅一路都有青藏铁路相伴,而且很少看到地势陡峭的高山深谷,经常看到地势平缓的高原盆地。由于这里的地形变化比较小,所以这里的植被变化也比较少,几乎看不到任何树木,只能看到一些长满垫伏植物的草甸,草甸下面是季节性冻土,季节性冻土下面是常年性冻土,冻土平均厚度七十至八十米,最大厚度可达四百米。在没有草甸覆盖的地表,时常可以看到冻胀缝、冻胀斑、冻胀圈、冻胀丘等冻土地貌,呈现出季节性冻土反复消融冻结的痕迹。不过,这里的地形对于驾驶车辆很有好处。在叶叔叔的带领下,我们曾把车辆开下公路,在平坦开阔的原野上尽情飙车。不仅体验了自驾游的乐趣,而且也走了一条节省时间的近路。傍晚七点多,我们的车队到达了安多县的县城所在地帕那镇。在到达这里之前,我们路过了一个河谷,这个河谷是怒江源流水系的发源地,里面布满了许多纵横交错、蜿蜒曲折的河流,在落日的映照下泛着绚烂夺目的光彩,景色非常迷人。
七月十九日,我们的行车路线是从安多县直达格尔木市,行程约一千多公里,途中要翻越唐古拉山和昆仑山,前者垭口海拔五千二百三十一米,后者垭口海拔四千七百六十七米。唐古拉山是长江、澜沧江和怒江的发源地,也是印度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的分水岭。它横贯青藏高原中部,西接喀喇昆仑山,东连横断山,北依青海高原,南靠藏北高原,东西长一千三百公里,南北宽一百五十至二百公里,平均海拔五千五百至六千米,雪线海拔五千三百米,最高峰各拉丹冬峰海拔六千六百二十一米,地质构造为褶皱断块构造,岩石组成以红色碎屑岩和石灰岩为主,现代冰川发育,冰蚀地貌较多。昆仑山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也是中华民族的第一神山。它横贯青藏高原西部,西接帕米尔高原,东连青海高原,北依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南靠藏北高原,东西长三千多公里,南北宽一百三十至二百公里,平均海拔五千五百至六千米,雪线海拔五千三百米,北部最高峰公格尔山海拔七千七百一十九米,西部最高峰克里雅峰海拔七千一百二十米,东部最高峰布格达板峰海拔六千八百六十米,地质构造为褶皱断块构造,岩石组成以岩浆岩、变质岩和碎屑岩为主,现代冰川发育,冰蚀地貌较多。
翻越了唐古拉山,就可以看见沱沱河了。沱沱河是通天河源流水系的主要来源,通天河又是长江源流水系的主要来源。因此,沱沱河不仅是长江的源流水系之一,而且是长江源流水系的正源。它发源于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发源地雪线海拔五千五百米,全长三百四十六公里,流域面积三百多平方公里。沿着沱沱河往前走,我们就来到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它位于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的一块高山台地上,总面积十二万三千一百平方公里,冻土面积占总面积百分之九十,湖泊面积占总面积百分之三,平均海拔四千六百米,土壤组成以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和高山寒漠土为主,高等植物约有十三科一百零二属二百零二种,哺乳动物约有五目十二科二十属三十种,鸟类动物约有十目二十二科五十六种,鱼类动物和爬行动物分别为六种和一种。令人兴奋的是,我们在路过这里的时候看到了藏羚羊!藏羚羊是一种偶蹄目牛科羚羊属动物,背部呈红褐色,腹部为浅褐色或灰白色,成年雄性有角,身高八十至八十五厘米,体重三十五至四十公斤,成年雌性没有角,身高七十至七十五厘米,体重二十五至三十公斤,目前野生种群数量约二十至二十二万只,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翻越了昆仑山,就可以感受到自然环境的变化了。昆仑山南麓可以接触到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属于亚寒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可达四百五十七厘米。昆仑山北麓不能接触到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属于暖温带荒漠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不到五十厘米。由于两边的气候不一样,所以两边的景色也不一样。那边的山峰白雪覆盖,这边的山峰岩石裸露。那边的山下还能看到草甸,这边的山下连草甸都看不见了,只能看到一些长在戈壁滩上的荒草。不仅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人文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走了这么远的路,我第一次看到了一组具有汉族风格的大型建筑物。这组具有汉族风格的大型建筑物,就是用汉白玉和花岗岩修建的昆仑山口标志碑,其中包括主碑、副碑、陪碑、雕塑和底盘,气势非常雄伟。看到这些建筑物,我才感觉自己已经从西藏藏族自治区来到了青海省,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种回家的感觉。在越过昆仑桥的时候,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青藏公路的险峻。虽然这座桥只有四米长,但是桥下的悬崖峭壁却有四十多米深,汹涌澎湃的格尔木河水从狭窄的深谷中呼啸而过,令人十分震撼。傍晚七点多,我们的车队到达了格尔木市的市区所在地。格尔木市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地处格尔木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二千七百八十米。格尔木河既是一条内陆河,又是一条穿山河。它发源于昆仑山南麓,又从昆仑山北麓流出,流入柴达木盆地的东达布逊湖,全长三百二十三公里,流域面积一万八千六百四十八平方公里。
七月二十日,我们的行车路线是从格尔木市途经都兰县和乌兰县至青海湖,行程约一千多公里,途中游览茶卡盐湖。茶卡盐湖地处鄂拉山和青海南山之间的断裂沉陷盆地,东西长十五点八公里,南北宽九点二公里,湖面面积一百五十四平方公里,湖面海拔三千零五十九米,湖水主要来源于河水和泉水。鄂拉山是昆仑山的支脉,东西长一百五十公里,南北宽二十至三十公里,平均海拔四千五百米,最高峰虽根尔岗山海拔五千三百零五米,地质构造、岩石组成、冰川发育和地貌特征与昆仑山基本相同。青海南山是祁连山的支脉,东西长三百七十公里,南北宽五十至六十公里,平均海拔三千五百至四千米,最高峰哈尔科山海拔五千一百三十九米,地质构造、岩石组成、冰川发育和地貌特征与祁连山基本相同。祁连山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西接阿尔金山,东连秦岭,北依黄土高原,南靠柴达木盆地,东西长八百公里,南北宽二百至三百公里,平均海拔四千至五千米,最高峰疏勒南山团结峰海拔六千三百零五米,地质构造为褶皱断块构造,岩石组成以侵入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为主,现代冰川发育,冰蚀地貌较多。
茶卡盐湖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具有密切联系,青藏高原的形成又与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具有密切联系。因为,青藏高原所在地区和喜马拉雅山所在地区一样,都曾经是古斯提特海的一部分。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不仅使喜马拉雅山所在地区从海底隆起,而且也使青藏高原所在地区从海底隆起。青藏高原所在地区从海底隆起不仅形成了青藏高原,而且使遗留在低洼地带的海水形成了咸水湖。青藏高原的许多咸水湖都是这样形成的,茶卡盐湖当然也不例外。但是,茶卡盐湖又与其他咸水湖有所不同。因为,茶卡盐湖不仅是一个咸水湖,而且是一个可以开采结晶盐的卤水湖。它的湖底沉积了厚厚的石盐层,平均厚度五米,最大厚度九点七米,只要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石盐层中开采结晶盐。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有人在这里开采结晶盐了。现在,这里已经兴建了一个年产量几十万吨的盐场,可以生产原盐、再生盐、洗涤盐、粉洗盐、加碘盐、营养加锌盐等结晶盐产品。这个盐场在从事生产的同时,还开发了一个旅游景区。在这个旅游景区中,游客可以踩着石盐层步入湖中,观看湖面上的各种倒影。这些倒影通过石盐层的折射,可以变得像镜面上的倒影一样清晰。不过,倒影再好,也不如这里的结晶盐好。这里的结晶盐是蓝黑色的,又称青盐。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是一种纯天然的营养保健食用盐。我在石盐层中采集了许多结晶盐,打算带回家去亲口尝一尝。
傍晚七点多,我们的车队到达了青海湖。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它地处青海南山和大通山之间的断裂沉陷盆地,湖面呈现椭圆形,周长三百多公里,最大直径一百零四公里,最小直径六十二公里,湖区面积四千三百三十七平方公里,湖水容积七百三十九亿立方米,最大水深三十一米,每升湖水的矿化度和含盐量,分别为一二点三二克和一点二五克。大通山也是祁连山的支脉,东西长三百公里,南北宽五十至六十公里,平均海拔三千至三千五百米,最高峰桑斯扎峰海拔四千七百五十五米,地质构造、岩石组成、冰川发育和地貌特征与祁连山基本相同。我们到达这里不久,月亮就早早地升起来了,明亮的月光洒在深蓝色的湖面上,景色十分美妙。这一天的晚饭非常令人难忘,烤牦牛肉!我一口气吃了二十串烤牦牛肉,还喝了两大碗西红柿鸡蛋汤。这是我一路上吃得最好的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