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宗室无能,朱元璋第章 朱棣之责!
《周易》载道:德薄者居高位,智微者图大事,力弱者负重责,鲜能幸免。
“天子守天门,王者赴国难此语,他功不可没。”
若朱由检屈膝或逃遁,后人对大明的评判必逊色于此。
“他确实不适宜,换做他人,或许更适合皇位。”朱元璋评述道。
朱元璋言即定,便是祖训。
“崇祯年间,谁来亦艰难!”诸多困厄皆降临于朱由检任内。
天地灾祸接踵而至!
“小子,你说过灾患频发,究竟荒谬至何境地?”朱棣询问萧然。
“非亲历者难以置信,即便是史书记载,后人读来也觉匪夷所思。”
此类事实,无需篡改。
“崇祯年间竟有十一回冰雹之灾,其中最大一次,发生在崇祯十年四月。”
“武乡、沁源降下冰雹雨,‘其大者若象,其次犹牛’。”
朱元璋双目圆瞪,“若象若牛?这竟是冰雹?”
朱元璋骇异不已。
与天降巨石无异,遭其击中,人畜难逃一死,屋舍建筑亦将化为废墟。
“是啊,不光你们,后世人听闻亦难以置信,实太过离奇。”萧然颔首。
如此巨大之物,光想便令人心惊胆寒。
“崇祯一朝几载?”朱棣问:“怎会有如此多次冰雹!”
“崇祯一朝,共十七载!”萧然答道。
朱元璋与朱棣皆感麻木!
十七年崇祯,冰雹记录竟达十一回。
三分之二的时光笼罩冰雹之灾,骇人听闻。
朱元璋与朱棣听闻,皆感崩溃。
百姓困苦,朝廷帝王亦深感无力。
此刻的朱元璋与朱棣,皆有此感。
萧然续言:
“最大范围的一次冰雹,发生在崇祯十二年八月,千里冰雹持续半日方止,白水、潼关、雒南、陇西等地深受其害。”
“天意难违啊!”朱元璋头痛欲裂,“频次已够多了,灾祸还重,波及面广,真乃天谴于大明!”
“大姨夫,这还只是冰雹而已,你就承受不住了!”
“还有其他?”朱棣惊诧。
如此冰雹,朱元璋朱棣已觉难以接受。
萧然点头:
“崇祯十六年,最诡异雷击降临,亦是大明王朝消亡之始。”
“五月一晚,电闪雷鸣不绝,次日,太庙供奉的神像崩塌,庙内所有铜器化为灰烬。”
“一月后,又遭雷电袭击,奉先殿屋脊上的神兽破裂,大殿的门窗铜环皆毁。”
古人迷信,此事若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影响恶劣无比。
宗庙损失尚可忍受,但所造成的舆论影响实乃不祥。
“这竟有这等事!”朱元璋摇头,“为何会如此!”
国将倾覆,必现异象!
其负面影响,较之冰雹有过之而无不及。
唯恐民心离散,届时国将无回天之术。
“崇祯年间,还历五次大蝗灾,所至之处,树木作物尽被吞噬,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深受其害。”
“期间更有九次洪涝,江河决堤,良田房舍毁于一旦,数十万百姓溺亡。”
朱元璋几乎难以承受。
“五次蝗灾九次洪灾崇祯不过十七年而已!”
此情此景,远超朱元璋与朱棣想象。
他们以为冰雹已足够可怕,岂料尚有雷电、蝗灾、洪涝。
频次繁多,波及范围广大。
“此种局面,确是难矣!”朱棣未料至此。
“朱由检即位初年,全国便遇大旱,千里焦土,寸草不生。”
“连续三年大旱,颗粒无收,朱由检亲祭苍天祈雨。”
“崇祯十年后,连年多地干旱。”
朱元璋神情凝重,“三年再加上后来七年,干旱总数达十次。”
朱元璋与朱棣神情益发严峻,此局远超二人预期。
“小子,还有吗?”朱棣已不愿再听。
闻者心痛,听者垂泪!
“还有!”萧然道。
“胖虎,你等等,让我平复一下!”朱元璋震惊不已。
这种困境,朱由检尚且难以应对,更莫说朱元璋与朱棣。
一两件尚可,如此多自然灾害,且无法抗拒,实属艰难。
彼时的大明已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连天公也施以重压。
朱元璋与朱棣暗自思量,若处朱由检之位,该如何应对这些灾厄。
冰雹、雷击、蝗灾、旱灾、洪涝
每一项都令人头疼,如今一并袭来。
灾难太过频繁。
无可救药!
任何人面对此状,恐怕亦无力回天。
朱元璋与朱棣长叹一声。
此状比土木堡之变后更为绝望。
“胖虎,接着讲吧!”
萧然点头:
“崇祯七年,鼠害猖獗,不止噬食作物,连皇宫奏章也饱受其害。”
“鼠遇人,竟毫无惧色,不避不让。”
“传言秦州关山中,老鼠化作鹌鹑,榆林、定边则有虾蛙产下鼠崽,‘啃食苗稻如割’。”
朱元璋连连摇头,“祸不单行!真是祸不单行!”
元末未曾有此恐怖景象。
“朱由检在位期间,全国发生地震三十一场之多。”
“为何如此频繁?”朱棣忍不住出声。
原先不过十次左右,转瞬增至三十一次!
“这个我难以解释。”
若是常态尚可理解,崇祯年间如此频繁,实属离奇。
地震多因地壳活动,无法抗拒,但次数之多,实属过分。
“其中崇祯十七年,秦州有两座相距遥远的大山,山下居住百万民众。”
“一日地动山摇,两山合并,山下居民尽被吞没。”
如此程度,地震级别必高。
朱元璋倒抽一口冷气。
此刻已无言以对,唯有震撼,唯有震撼!
“崇元六载,太行山脉突发异象,疫气弥漫,三年间蔓延至秦国与蒙疆,死伤者逾八九成。”
“崇元十二年,江南水域突遭魔疫肆虐,疫疾横行,所至之地,十室九空,甚至有阖门灭绝之惨状。”
“崇元十四年,疫气北侵燕地,京城人口凋零近半,百姓惊惧,纷纷逃离。”
“崇元初年,秦地妖黄肆虐,饿殍遍野,流民四散,或化作山贼,横行乡野。”
此等异象逐年加剧,妖黄所及,秦、晋、豫、浙、赣、鲁之地灾厄不断,竟有骨肉相残之悲惨事。
山贼流民,无疑是加速大明陨落的催化剂。
恶性轮回,如斯境地!
朱元璋与朱棣面露绝望之色,此况比预想更为棘手。
若复元末乱世,尚有应对之策,却未料天灾如此凶猛。
“大明气数,果真已走到尽头!”朱元璋感慨道,无可奈何。
“面对灾厄,朱由检开仓济民,奈何国库空虚,储备匮乏,百姓难以得到及时援手。”
“连年灾害,贼寇四起,民不聊生,各地爆发大规模的草民起义,与此同时,关外的幽冥大军兵临京城。”
“内忧外患,天地人祸,加速了大明的倾覆。”
“李自成在其《天启令》中,如此评价朱由检:帝非昏庸,孤立而妖焰常炽,臣皆自私,朋党而忠贞稀闻。”
尽管朱由检行事荒唐,朱元璋也无法苛责于他,毕竟在如此境地,多数人早已颓废。
朱由检尚能励精图治,即使加速了大明的陨落,朱元璋也无法责备。
实乃不易!此般处境,朱由检还能坚持政务,实属难得。
抛开能力不论,朱由检的用心,无人可否认。
“胖虎,若是这些灾厄发生在当今,有何解法?”朱元璋问,“是否有良策?”
“冰雹之灾,确难抵挡。”
“雷击亦然,天威不可违,人力微弱。”
“旱灾可借天工降雨,然大规模难施。”
“水患可预知预防,实在不行,可让百姓迁徙。”
“蝗虫之害,尚可遏制,灭虫之法总有。”
“鼠害亦然。”
“瘟疫之疾,现代医术易解。”
“地震无计可施,降雪亦然,唯有预警,助百姓疏散。”
妖黄之患,尚可化解。
未来穿越之时,自他界调集海量物资,尤其粮食。
“小子,后世之人可曾寻出大明末年灾厄频发之因?”朱棣问萧然。
“据言大明恰逢微型冰河期,气温骤降,引发诸多问题。”萧然答道。
“微型冰河期?”朱元璋初次听闻。
“指的是相对寒冷的时期”萧然解释:“历次微型冰河期皆致地球温度大幅降低,粮产大减,社会动荡,人口锐减。”
“微型冰河期的一大特征便是气候剧变,极端天气频繁。”
“原来如此!”朱元璋与朱棣首次闻此说法。
萧然续道:
“查阅华夏气象史可知,历次华夏社会动荡大潮与四次微型冰河期密切相关。”
“并非全因吏治败坏所致。”
“殷商末至西周初为第一次微型冰河期。”
“东汉末、三国、西晋为第二次。”
“唐末、五代、北宋初为第三次,明末清初为第四次。”
每逢王朝末年,乱世纷呈。
气温剧降,北方干旱,粮产骤减,催生数十载社会动荡与战乱,长久的妖黄是战乱蔓延的根本。
前三次微型冰河期,华夏人口锐减逾四分之三。
明末最后一次,人口仅减半,得益于来自美洲的旱地高产作物——马铃薯、玉米与甘薯。
殷商末年与周初的人口变迁,史书鲜有记载。
东汉末,汉人人口六千万,经数十年妖黄与大战乱,西晋统一时仅剩七百七十万。
继而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汉人仅余四百万,人口锐减惊人。
唐末汉人六千万,北宋初剩两千万。
明末汉人一亿二千万,清初社会稳定时仅剩五千多万,幸得美洲作物救命。
“天命使然,大明不幸遭遇!”朱元璋无奈感叹。
“大明国运已近末路,内外矛盾与问题无法化解。”
“二十七十六载仅二十七十六载。”朱元璋心有不甘。
“大姨丈,二十七十六载已不短。”萧然道:“两汉、两宋国运逾三百年,皆因中断,实为利益再分配。”
“大唐、大明、大清,未中断者,未超三百年,此乃王朝更迭之规律。”
自明代中叶,皇帝多消极无为,朝臣勾心斗角,百姓失控。
百姓失控表现在皇族、亲王、勋戚、宦官等人。
他们倚仗政权,掠夺社会资源,兼并土地。
无地农民,生活难以为继,聚众起义,恶性循环上演。
即便朱由检有能力,也只是拖延时日,挽救大明无望。
“昔日之孽,于崇祯一朝彻底爆发,大明宗室罪孽深重。”
“百姓暴动,首当其冲者便是宗室。”
“宗室成为全民公敌,大明贪官污吏搜刮民脂,同样加剧百姓对大明的怨恨。”
天灾人祸交织,
在混沌的时空中,朱元璋曾是九族秘境的主宰。
朱元璋或许不会对朱由检下手,但贪腐之徒必定难逃一劫。
崇祯帝的时代,超过八成的官僚或将陨落于风暴之中。
“斩除贪腐,足以安抚民心动荡。”萧然沉声道。
“正合我意……”朱元璋颔首,“至于那些不争气的宗亲,我也不会留情。”
“王朝末世,大明的宗亲只能作壁上观,无力回天,实乃沉重的枷锁。”萧然感叹。
明末万历年间,朱氏皇族的繁衍数量,已逼近四十万大关。
连同家属,皇族之众,百万之巨亦非虚言。
然而,在大明消亡的历程中,竟无一朱姓英雄挺身而出。
历史上的末代王朝,西汉末有刘秀崛起。
东汉末有刘备崭露头角。
西晋再颓废,也有司马睿力挽狂澜。
北宋再屈辱,赵构亦能立国江南。
“大伯,此责不能归咎于宗亲,这是您先祖的训诫,他们皆遵从您的教诲。”萧然直言。
朱元璋指向自己,“我?这是我的训诫?”
萧然轻轻点头。
论及明末未能涌现救世朱氏子弟,这责任实在不应苛责后辈不肖,根源仍在朱元璋自身。
朱元璋登基为皇前,曾是僧侣,也是乞丐。
因此,他担忧子孙会重蹈其贫苦之路。
同时,他也忧虑家族血脉疏远后,权柄集中将引发内乱。
为此,成为帝王的朱元璋创立了一套严谨的宗藩体系。
不仅限制藩王权力,更秉持着养尊处优的原则,慷慨供养普通宗亲。
在《皇明祖训》中,朱元璋明文规定:
六世孙以下,世代承袭奉国中尉,享年米二百石。
二百石米意味着什么?
以当时的产量换算,大致相当于一百二十亩良田的收成。
灾年降临,土地产量锐减,所需田地则更多。
对庞大的帝国而言,一百二十亩的产出或许微不足道。
朱元璋显然计算过这笔账,他认为这份俸禄足保子孙衣食无忧,且不会过度重压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