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封神榜之神魔之争 > 第12章 纣王震怒,苏护反叛

第12章 纣王震怒,苏护反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纣王震怒,苏护反叛

    在朝歌的皇宫中,纣王的心情异常沉重。他原本期待苏护能乖乖地将女儿送入宫中,满足他的一己私欲,然而苏护的当面折诤,让他颜面尽失,怒火中烧。

    “这苏护,竟敢当面顶撞朕,真是胆大包天!”纣王愤怒地拍打着龙椅,脸上满是狰狞。费仲和尤浑两人站在一旁,见状赶忙献上计策:“大王息怒,苏护虽然不敬,但也不必因此动怒。只需派遣大军,定能让他俯首称臣。”

    然而,纣王心中的怒火并未因此平息。他深知苏护的忠诚和勇猛,绝非轻易能够屈服之辈。正当他踌躇不决之际,一名内臣匆匆赶来,手中捧着一张纸条,神情紧张地跪在纣王面前:“启禀大王,臣在午门发现苏护题写的反诗,不敢隐匿,特来奏报。”

    纣王一听,脸色顿时变得铁青。他接过纸条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这十六个字如同针一般刺痛了纣王的心,他愤怒地咆哮道:“这贼子如此无礼!朕赦他不死,他竟敢如此侮辱朝廷!来人,速速传旨,命殷破败、晁田、鲁雄等人统领大军,朕要亲自出征,灭了他冀州!”

    鲁雄等人接到旨意后,心中不禁暗暗叫苦。他们知道纣王此举必定会引起天下大乱,但他们也明白君命难违,只得领命出征。然而,在出发前,鲁雄却向纣王提出了一个建议:“大王,苏护乃是忠良之士,素怀忠义之心。此次反叛,必有隐情。若大王能派遣一位仁德之君前去征讨,或许能避免一场无谓的杀戮。”

    纣王闻言,眉头紧锁。他深知鲁雄所言非虚,但他又怎能轻易放下自己的颜面呢?正在此时,费仲再次站了出来:“大王,冀州乃北方崇侯虎属地,可命侯虎征伐。”

    纣王一听,觉得费仲所言有理。崇侯虎乃是他的亲信,勇猛善战,定能迅速平定冀州之乱。然而,鲁雄却再次提出了反对意见:“大王,崇侯虎虽然勇猛,但为人贪鄙暴横,若他提兵远征,所经之地必将遭受残害。臣以为,不如派遣西伯姬昌前去征讨。姬昌仁德四布,信义素著,定能平息此次反叛。”

    纣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姬昌的仁德之名,也明白鲁雄的担忧。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他最终决定同时派遣崇侯虎和姬昌出征冀州。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彰显朝廷的威严,又能避免无谓的杀戮。

    然而,纣王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这一决定已经埋下了祸根。崇侯虎和姬昌虽然都是朝廷的忠臣,但他们的性格和行事风格却截然不同。崇侯虎勇猛善战,但为人残暴;而姬昌则仁德宽厚,以信义著称。当两人同时出现在冀州时,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即将上演。

    崇侯虎率领大军先行抵达冀州城下。他见城防坚固、兵士众多,心中不免有些畏惧。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决定先派遣使者进城劝降。使者来到苏护府上,向苏护传达了崇侯虎的话:“苏护将军,你若能献出女儿、归顺朝廷,则可保全家性命;否则,大军一旦攻破城池,你和你的家人将难逃一死。”

    苏护闻言,冷笑一声:“我苏护一生光明磊落、忠义两全,岂会为了苟活而背叛自己的信仰?你回去告诉崇侯虎,让他洗干净脖子等着受死吧!”使者见苏护态度坚决,只得灰溜溜地返回大营。

    崇侯虎得知使者无功而返后,大怒不已。他下令全军攻城、务必一举拿下冀州。然而,冀州城防坚固、兵士勇猛善战,崇侯虎的大军一连攻打了数日都未能攻破城池。反而被苏护率领的冀州军队杀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就在崇侯虎焦头烂额之际,姬昌的大军也抵达了冀州城下。姬昌见崇侯虎久攻不下冀州城、心知其中必有蹊跷,于是决定先不急于进攻,而是派遣使者进城与苏护谈判。

    使者来到冀州城下,被守城的士兵带进了苏护的府邸。苏护见使者到来,心中不禁有些疑惑。但当他得知使者是奉西伯姬昌之命前来谈判时,心中顿时有了希望。他深知姬昌的仁德之名,也知道姬昌一直对纣王的暴政持反对态度。因此,他决定与姬昌进行谈判,寻求和平解决之道。

    在谈判中,苏护向使者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苦衷。他说:“我苏护一生忠于朝廷、忠于国家,但纣王昏庸无道、宠信奸臣、鱼肉百姓。我若将女儿送入宫中,无异于助纣为虐;我若抗旨不遵,则必遭朝廷的追杀。如今我已走投无路、只能起兵自保。但我深知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因此我愿意与朝廷和平解决此事。”

    使者将苏护的话带回给姬昌。姬昌听后沉思良久,然后决定亲自进城与苏护面谈。他相信通过对话和沟通,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姬昌来到冀州城下时,苏护亲自出城迎接。两人相见后、姬昌首先表达了对苏护的敬意和赞赏:“苏将军忠勇双全、为国为民、令人敬佩。但如今朝廷昏庸无道、百姓受苦受难、将军起兵自保也是无奈之举。”

    苏护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泪光:“西伯大人明鉴、我苏护何尝不想为朝廷尽忠、为百姓谋福?但如今朝廷已被奸臣所控、纣王又昏庸无道、我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啊!”

    两人相谈甚欢、从国家大事谈到个人经历、从朝廷腐败谈到百姓疾苦。经过一番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他们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苏护将女儿送入宫中、但纣王必须保证不再残害百姓、不再宠信奸臣;同时、姬昌将向朝廷上书、请求纣王改革朝政、重振朝纲。

    这个方案得到了双方的认可和支持。苏护表示愿意将女儿送入宫中、以换取朝廷的承诺和改革;姬昌也表示将全力支持这个方案、并承诺会向朝廷上书、推动改革的进程。

    就这样、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被化解在了谈判桌上。冀州城的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后、无不欢呼雀跃、感谢姬昌和苏护的英明决策和勇敢行动。而纣王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虽然心中有些不甘和恼怒、但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个现实。他知道、如今朝廷已经失去了民心、如果再继续暴政下去、必将导致天下的反抗和动乱。因此、他决定暂时放下个人的私欲和面子、接受姬昌和苏护的建议、开始着手改革朝政、重振朝纲。

    这场谈判和妥协虽然暂时平息了冀州的战火、但也为后来的历史进程埋下了伏笔。姬昌和苏护的勇敢和智慧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誉;而纣王的改革和变革也为后来的商朝带来了短暂的繁荣和稳定。然而、历史的洪流总是滚滚向前、无法阻挡。纣王的暴政和腐败最终还是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和灭亡。而姬昌和苏护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质则永远镌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