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并汉 > 第0127章 一切按计划进行

第0127章 一切按计划进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0127§ 一切按计划进行

    《并汉春秋》:……初平元年,二月,时先锋军后军师程昱,奉先主之命,率丁卯、己巳二旅驱逐河东相国董卓部曲。时校尉李傕与贾诩驻守河东。昱与河东郡守王邑设计,使河氏敬氏以酒图傕。傕、诩丧师还陕。昱遂据河东,行新政。卓闻傕败,丧军传闻四起,便遣军到阳城。时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卓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云攻贼大获,称万岁。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其凶逆如此,民皆惧。……

    韩馥确认要起兵之后。

    便派人去家乡接族人。

    当时荀彧也有离开颍川的意思。

    于是率族人跟随韩馥派来的人,一起到冀州。

    不过这是数月之后的事了。

    河东大战在即。

    但在弘农陕县。

    杨奉受困陕陌。

    终于受不了了。

    他向牛辅坦白。

    这也怪不得他。

    牛辅按贾诩的计策。

    将他们困于一地。

    吃穿住均受限制。

    还不得与外界沟通。

    每日都是强度训练。

    不让休息。

    吃也吃不好。

    睡也睡不好。

    还要魔鬼训练。

    再加上迟迟没有董先的消息。

    这任谁也无法受得了呀。

    于是杨奉才会选择彻底投向牛辅。

    但他有个要求。

    不能与董先对上阵。

    否则他麾下部曲,便有阵前反叛风险。

    牛辅自然没有不允。

    因为杨奉透露的信息实在骇人。

    河东战场。

    绛县绛山横岭,浍水华池,城郭冰封,川原雪绕。

    浍水位于县南三里,发源于太行山东乌岭,经县河底里、韩村里等西流入于汾水。

    当年晋平公与齐景公曾乘至于浍水之上。

    可如今轮到程昱。

    他乘座雪橇。

    他们在河东郡守王邑的支持下。

    跨过浍水,正式进入河东腹地。

    这次,没有船被破坏。

    因为数九寒冬未过。

    用雪橇代替。

    这次,没有人在解县埋伏。

    因为王邑已经让人梳理过一遍。

    也要感谢李傕太过贪婪。

    令河东郡没人敢当面说其好话。

    一切按计划进行。

    这时就轮到程昱的第一件秘密武器出场。

    他便是河东郡守王邑,河东敬氏,这个灵丘李氏的姻亲。

    一人出力,一人出钱出酒。

    以二月社为名,请李傕宴饮。

    二月社,又称龙抬头、龙头节、中和节、社日等。

    虽然叫法不同,但都体现了风俗的多样性。

    比如需要祭土地神、祭日神、迎龙。

    有些还要社日祭社、春分祭日等。

    这可是一个热闹的日子。

    飞熊军自然不能缺席。

    如今河东郡守王邑亲自出面邀请,又有利可图。

    李傕举全家的手表示支持。

    他让儿子李式、从弟李应、李桓、侄子李循、李利、李暹六位五百主参与进来。

    配合王邑和敬氏筹备。

    毕竟飞熊军喝酒不好出营地。

    营地好歹有人守着,喝酒也比较放心。

    再说了,三千人的酒,三千人的场地。

    还有哪里会比在营寨中喝更为合适呢?

    不得不说,陇西李氏族人备受董卓宠信不是没有理由的。

    文有博士李儒。

    武有李傕,及一票李氏亲友团。

    李傕全家上下把这事安排得妥妥当当。

    同为李氏,灵丘李氏选择不一样。

    他们的家主李俭让女婿敬信与其本家河东敬氏联手。

    早就为王邑提供足量的董氏美酒羊肉,交给飞熊军。

    要知道宴请李傕三千飞熊军。

    所需的肉和酒便不是一个小数目。

    靠王邑一人根本没办法变出来。

    只有地方豪右愿意支持才有可能办到。

    按程昱计划。

    这场宴席要举办至少三天以上。

    这是沿涑水到蒲坂的时间。

    也是让程昱所率的丁卯和己巳二旅。

    能按时抵达战斗位置,并进行战斗准备。

    所以,敬氏一天没看到先锋军到来。

    便要宴请一天,提供一天的酒。

    三千人,按每人每天二斤高度蒸馏酒。

    一天就要六千斤。

    时间越久累积越多。

    不得不说,敬氏果然是私盐贩子,就是有钱。

    人家早就准备好了。

    这也是灵丘李氏和河东敬氏想更进一步的表现。

    他们并不笨,他们已经看到了董先的潜力。

    只有参与到董先的大业中。

    立了功,他们才有机会。

    还好,只有三天。

    他们有些庆幸,付出终归会有回报的。

    宝池往东,中条山下,飞熊军营寨。

    大门朝西,面向宝池里,方便收取盐利。

    此外,北与南也分别有一侧门,方便飞熊军快速出动。

    反而是东边,因为靠山,不利骑兵,所以并未留门。

    有飞熊军五百主亲自出面。

    飞熊军各自以伍、什、队、屯为单位。

    领取酒肉享受。

    互相敬酒滥饮。

    在寒冷的冬天。

    还有什么比一斤烈酒更让人温暖的呢?

    谁也没有想到凶险即将到来。

    除了几队看守门户的士卒。

    他们正窃窃私语。

    聊着交接下哨后。

    也可以畅饮一番。

    不由精神就来了。

    按程昱的计划。

    当第二天夜幕降临,酒过三巡之时。

    关羽和于扶罗的己巳旅出现在宝池飞熊军营寨边。

    按关羽战前部署。

    关羽、关平率己巳营坐镇营寨大门,守住出入口。

    于扶罗自兵分三路。

    控制营寨三个方向。

    这是要全歼飞熊军的节奏。

    连围三阙一的战术操作都不管了。

    看到关羽他们出现。

    飞熊军看守营寨大门的人立刻大叫,并传递敲响钟鼓,燃起烽烟。

    大醉的人还在醉梦之中。

    小醉的人立刻收拾装备,跟随李傕和各自五百主突围。

    但大门有关羽带着关平镇守。

    炮声一响,马匹吓得屁滚尿流,根本无法战斗。

    李傕等人无法从大门突围。

    于是他改从其余三侧。

    但于扶罗的三营轻骑早已久候。

    说实在话,这是他们最轻松的一场仗了。

    那大门的炮声早就传遍营地。

    他们正庆幸没有跟关羽在一起,不然自己的马匹也受不了这惊吓。

    于扶罗早就让人拆除营寨侧门和围栏。

    打开营寨缺口,骑马纵兵营寨之中。

    面对大醉之人,他们不废吹灰之力,绑上即可。

    在董先这里,俘虏比首级值钱。

    遇到反抗,自然是杀无赦。

    但能活捉自然要活捉。

    因为可以送去采矿。

    抓获一名俘虏。

    只要这名俘虏在干活。

    抓获者就可以按月领取一定数额的五铢钱。

    钱当然不多。

    但胜在细水长流。

    这在不用五铢钱来支付工资的董氏集团内部。

    可是很稀罕的。

    面对跟随李傕突围的人。

    于扶罗只能小心应付。

    这批飞熊军卒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再加酒后性起。

    战斗力比平常还高。

    这给于扶罗造成一定的损伤。

    导致于扶罗未能如愿,堵住李傕南逃之路。

    关羽有些难堪。

    于是他重新组织己巳旅。

    留下兵马看守俘虏和营寨。

    并留下于扶罗的伤兵。

    带领重新编组的九千人继续紧追李傕。

    而李傕的目标是雷首山。

    他知道贾诩为他们留了一条后路。

    便是从雷首山往东到大阳县。

    所以他们从南门突围后便沿中条山往南。

    奔逃一夜,人马皆疲。

    可他们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前方又有一营人马。

    原来是张辽和呼厨泉的丁卯旅。

    他们分三面围困雷首山。

    一来堵住李傕南逃之路。

    二来防止牛辅兵下山接应。

    难怪没人来增援。

    就如同当初贾诩堵杨奉一样。

    如今轮到张辽堵贾诩。

    李傕当机立断。

    令人弃马。

    他想从山中樵道,翻过山岭。

    虽然时间会久些,但比自投罗网强。

    另外,他还让人把马向不同方向驱赶。

    飞熊军用的都是好马。

    他不相信敌人不喜欢。

    趁着敌人收拢马匹,收获战利。

    给自己逃跑争取时间。

    李傕清点了一下跑出来的人手。

    自己的家人都在。

    但飞熊军只跑出来不到五百。

    几乎人人带伤。

    这些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李傕不能再失去他们。

    不然无法向董卓交代。

    就在宝池飞熊军营寨被袭之时。

    程昱的另一件秘密武器出场。

    他请黑山师褚燕协调。

    让驻守轵关陉和淆函古道的轵关旅出手。

    占领河东最南端的两个县。

    大阳和河北。

    当然还有最大的津渡。

    茅津和茅亭。

    大规模的登陆需要从这里摆渡。

    占领之后便要封锁河面。

    禁止弘农派兵增援河东。

    黑山校尉兼轵关旅旅长杨凤受令,率两营人马帮助程昱。

    河东各县早就得到郡守王邑指令。

    明着两不相帮,但暗中驱逐董卓。

    所以杨凤接手大阳县北吴山上的虞城和县东北的下阳城都不曾遇到问题。

    但就在他们想占领县西茅津和县南茅亭时却遇到了抵抗。

    这里驻扎着贾诩的兵马。

    虽然人数不多。

    但据地利而守。

    这是贾诩第二次守卫津渡。

    上次还是任河南的平津都尉。

    但今天他感到有些心慌。

    他想撤离。

    但他不敢。

    因为董卓心头最爱飞熊军还在宝池。

    就这样撤退,到时只会被发泄怒火。

    于是贾诩向西撤退。

    大阳县,他有五百人,河北县他同样留下五百人。

    这是保证后路的畅通。

    但没想到被人从东面来了一刀。

    谁也没有想到,敌人早就埋伏。

    趁着夜色,贾诩让人绑羊击鼓。

    迷惑杨凤。

    然后率五百人沿河遁走。

    杨凤初次进攻茅亭受阻。

    他们手上并没有新式装备。

    或者说还没领到新式装备。

    所以无法像关羽那样所向披靡。

    加上一夜接手虞城、下阳城和大阳本城。

    已经疲惫。

    所以也就借机让麾下休息。

    这也给贾诩顺利逃走的时间。

    杨凤休息一夜后才发现贾诩营中已无人。

    只剩几只羊累了一夜,咩咩直叫。

    便留下一营留守大阳。

    自己率另一营继续追贾诩。

    贾诩比杨凤早撤离。

    他在前面跑。

    杨凤在后面追。

    两方都是步兵。

    但相隔数个时辰。

    杨凤一时也追不上。

    双方你前我后,奔袭一天一夜。

    终于到了河北县。

    贾诩让驻守的五百人与自己汇合。

    然后又裹挟河北县黔首。

    众人以布衣遮盖甲胄,冒充流民。

    这样汇集了近二千人。

    几乎一名牛辅兵的手上便有一名黔首当肉盾,作掩护。

    贾诩打算。

    一来人多势众,可以用此迷惑敌人。

    二来真到撤离时,可以以民为盾,争取时间。

    又过一天,贾诩与李傕等人在中条山南相遇。

    双方各自谈起这几天所遭遇的情况。

    不由为眼下的情形担忧。

    双方汇集清点。

    约有五百飞熊军精锐,一千牛辅兵,还有一千河北县民。

    往东,有杨凤追兵。

    往西,有张辽围困雷首山。

    贾诩见到李傕,心中稍安。

    能把主将带回去也不算失职。

    于是他建议,趁此时机,过河。

    大河冰封,还需一月才会解冻。

    这为他们撤离提供机会。

    三千飞熊军,只剩这五百。

    李傕有些不甘心。

    他还想反击。

    至少打通到弘农的津渡。

    让牛辅能派兵增援。

    还可救下雷首山那二千人马。

    贾诩和李傕虽同为校尉。

    但人家李傕还是董卓的部曲督。

    所以他很无奈,只能听从。

    但关羽的追兵到了。

    杨凤也到了。

    不得不感谢李傕扔下的马匹。

    让关羽关平的己巳营能步兵换骑兵。

    虽然只换五个连。

    但也有一千多人。

    而且里面还有燧发枪连。

    他们的提早到达。

    令还在犹豫的李傕慌了。

    尤其是关羽下令,燧发枪一响。

    有如天雷,便有人倒下。

    比起当天的大炮,这枪声小了些。

    但也让他们恐惧。

    贾诩见势不妙,不再等李傕反应过来。

    他当即下令。

    以民为盾。

    掩护飞熊军,尤其是李傕及家人撤离。

    当然了还有贾诩自己。

    面对衣着破烂,面有惧色,泪流不止的黔首。

    关羽、关平和杨凤也犹豫了。

    他们不想伤害黔首。

    这是先锋部曲的宗旨。

    于是关羽下令,不再攻击。

    众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傕和贾诩撤离。

    而剩余看押黔首当肉盾的牛辅兵也很无奈。

    他们看见打败仗的飞熊残军护送李傕等人先撤退。

    然后是自己的同伴保护贾诩撤离。

    结果剩下他们,无人掩护,无法撤离。

    于是便集体投降了。

    说实话。

    只用五百人押着一千黔首当肉盾。

    后面有依靠还好。

    但西有关羽燧发枪连震慑示威。

    东有杨凤追兵。

    他们是跑不掉了。

    被他们裹挟的黔首也获得释放。

    他们都很高兴。

    这几天的经历,大起大落。

    本来以为没办法生还了。

    结果还有了转机。

    碰上了关羽。

    还有奉行黔首为先的先锋部曲。

    投降的还有雷首山上的二千牛辅兵。

    本来是可以向三面支援的。

    硬生生又被堵在山上下不来。

    如同当初杨奉一样。

    在没有补给后,也投降了。

    张辽、董奇、呼厨泉在没有消耗一兵一卒的情况下赢得了胜利。

    雒阳禁中。

    董卓半卧于席上。

    听着牛辅派来的人汇报工作。

    其中就有归降后杨奉所交代的内容。

    比如:

    白波贼是由并州刺史董先所支持的。

    黑山贼也是由他所支持的。

    弹汗山有他的境外基地。

    最近刚覆灭了扶余。

    并州早在前刺史丁原托付给他后,他便全面掌握。

    成廉、张杨早被控制在并州,无法随意活动。

    另外雒阳武库太仓也是董先设计盗取的。

    他借执金吾丁原封部曲为执金吾别部时。

    利用执行大将军何进命令的便利而得手。

    这武库丞卜稠还在他的手上哩。

    与卜稠关押在一起的还有两人。

    不过董先让人严守秘密,所以不清楚是谁。

    听到这一桩桩一件件骇人听闻的消息。

    董卓不由坐起身来。

    他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董先这小子。

    藏得很深嘛。

    又是养寇自重。

    又是监守自盗。

    又是绑架勒索。

    这样的小把戏。

    日子久了,一定会露出马脚的。

    看来这并州需要好好理一理了。

    要让他知道这并州是谁说了算的。

    他打算安排牛辅率兵从河东杀入并州。

    不求收复并州。

    但至少要给董先一个教训。

    老玩这种小把戏。

    终有一天要失败的。

    准备失败的还有一位。

    司徒黄琬,想征辟谯县名医华佗。

    但却找不到他的踪迹。

    便去问太医令脂习。

    脂习透露。

    去年公卿不让华佗为先帝诊治。

    这华佗在太医令府中待了数月。

    与他一同探讨医术。

    得知中山灵丘出现有种新药。

    这华佗表现出浓厚兴趣。

    所以可以派人往北寻找。

    但华佗正享受使用新医疗器械的乐趣。

    再加各种新药的研究。

    他根本不想回去那个倍受歧视的京师。

    只有在灵丘。

    在桃花山,在百工堂。

    医匠才不是卑贱的百工。

    董卓给牛辅的命令刚下。

    这边便有人急匆匆跑来汇报。

    关东兵反,打着拥立刘辩,杀死董相国为旗。

    董卓急忙喊回要给牛辅传信的人。

    让他改让李傕率飞熊军坐镇雒阳。

    而由牛辅率军北上河东。

    随后董卓唤来李儒问计。

    李儒提示,既然新帝已立。

    关东妄图拥立旧帝。

    这便是谋逆。

    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一时要诛关东不易。

    不如诛灭他们拥护的对象。

    其次再关东的后方下手。

    那么多郡县。

    总有人不想附逆。

    只要给他们相应的利益和手段。

    就可以在关东后方打下楔子。

    董卓想想也是。

    你们不是拥护刘辩吗?

    我让你们拥护个毛线!

    你们不是向西征吗?

    不如给你们的后方制造矛盾!

    比如徐州刺史陶谦,好像控制不住广陵。

    比如荆州刺史王叡,好像与武陵曹寅不和。

    还有并州刺史董先,好像本州都已控制,不过幽州代郡郡守王泽,与他有杀兄之仇。

    这些任务交给谁?

    谁提的就交给谁!

    弑帝,哪怕是先帝。

    这罪名也不小。

    也可以顺便试探这李儒的心意。

    李儒自食其果。

    他摸摸鼻子,不得不照做。

    初平元年,二月初三,癸酉。

    董卓让人将弘农王刘辩安置于楼阁之上。

    然后要郎中令李儒进献鸩毒。

    并对刘辩说:

    “喝了这碗药,可以帮你辟除恶秽。”

    刘辩不从,试图反抗:

    “我没有生病,这只是你想杀我罢了!”

    刘辩看来不想服用。

    但董卓以兵威强迫。

    横竖都是死。

    刘辩不得已。

    于是提出要与妻子唐姬及宫人饮宴告别。

    在行酒过程中,刘辩心感悲哀。

    他流着泪,轻声唱道:

    “天道变了呀,我为何这么艰难!”

    “不仅丢了万乘之尊,还退守为藩王。”

    “如今逆臣逼迫我呀,让我的命无法延长。”

    “我将离你们远去呀,到那幽冥玄渺的地方!”

    唐姬听了,潸然泪下。

    她举袖而歌:

    “皇天将要崩塌呀,后土将要倾颓。”

    “虽然身为天子呀,但却命短夭摧。”

    “如今即将生死异路呀,你我从此背离。”

    “怎能留我孤独一人呀,让我心中悲哀!”

    边歌边抽抽噎噎。

    就连在旁边服侍的人也唉声叹气。

    刘辩对妻子唐姬留下最后的遗言:

    “你曾是王者的妃子,却不可再成为官吏庶民的妻子。”

    “希望你能自尊自爱,你我就此别离!”

    说完刘辩拿起装鸠酒的耳杯。

    一饮而尽。

    恍惚之中,他回忆一生。

    他虽生在繁华的宫中。

    却没有一日能安下心。

    他虽养在自由的道观。

    却未曾体会家庭温暖。

    他虽未被册立为太子。

    却有太后和强力外戚。

    他虽然贵为天下至尊。

    却没有自由无力自主。

    小时享受惯了自由的他。

    因此却成为这笼中之鸟。

    成为被别人把玩的玩偶。

    刘辩仿佛回到道观之中。

    那无忧无虑的生活。

    爬树捉雀赤足踩泥。

    哪怕被父皇不喜。

    说自己轻佻无仪。

    但他也不曾后悔。

    还有那玩伴高望。

    不知他身在何处?

    即位之时他已被绑。

    这都快过一年了。

    不知他是否安好。

    可惜自己不是当年那个皇长子。

    也不是他期望中的好皇帝。

    无法给他什么。

    甚至连他被抓。

    自己也无能为力。

    因为无人听从自己的话。

    愿意安排人去寻找!

    想着想着。

    刘辩思绪飞到了很远很高的地方。

    那个连父皇都不曾登上的地方。

    据说是张让、赵忠说的。

    天子不该登高远望。

    登高远望会致叛变。

    其实他知道。

    这话可以理解为规劝天子不要劳民伤财。

    不可大兴土木,加重黔首负担。

    但其实是宦者豪宅比皇宫更好。

    他们怕被父皇知道。

    若是有机会。

    到天上遇到父皇。

    他也想让父皇知道。

    这天下,终究不姓刘了!

    可怜的史侯,少帝,弘农王,刘辩。

    就此离世,时年才十八岁。

    二月,董卓让人将弘农王刘辩葬于故中常侍赵忠现成的墓穴中。

    谥为怀王。

    按史书上标注,正月为壬寅朔,并无癸酉。

    因此要么只能往前一月,要么只能顺延。

    以董卓得知关东依然尊刘辩为天子。

    并以此为借口起兵讨伐自己。

    一时气急败坏,起了杀了刘辩的心。

    行釜底抽薪之策。

    让关东诸侯失去可拥护的对象。

    这也不是不可能。

    再加上历史上的二月份。

    董卓就像变了一个人。

    堪称人间清醒。

    是他终于醒悟过来了吗?

    知道这一段时间里,是受袁隗等人的欺骗。

    所以才会有接下来的很多事情发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