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并汉 > 第0089章 面子还是要给的

第0089章 面子还是要给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0089§ 面子还是要给的

    《东汉书·刘虞列传》:……前中山郡守张纯欲行谋逆。召属县于郡寺议事。席间不附从者当场被诛。时安喜尉刘备,借尿遁走。平城令董先席间晕厥,被纯扣押。次日方准其离开。后纯与前泰山郡守张举及诸乌桓大人共连盟,攻蓟下,燔烧城郭,掳略百姓,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众至十馀万,屯肥如。举称天子,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移书州郡,云举当代汉,告天子避位,敕公卿奉迎。纯又使乌桓峭王等步骑五万,入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杀害吏民。……

    因为是中山郡守有请。

    这是灵丘的直属上官。

    所以灵丘县长孟光、县尉董武不敢怠慢。

    而董先乃是中山灵丘籍。

    虽不是中山下属官吏。

    但却是郡中人氏。

    所以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为路上安全。

    由典韦随行。

    一行四人,快马南下。

    卢奴郡寺,堂前大院,灯火通明,坐无虚席,莺歌燕舞,热闹非常。

    郡守张纯,位于当中主位。

    主位之下,陈设四列。

    每列五席,每席四人。

    再加往来服侍酒水,席间跳舞倡家。

    近百人齐集院中。

    灵丘县小,又地处偏僻。

    所以离主位较远,离院门最近。

    而董先、董武、孟光、典韦四人,刚好一席。

    见人已聚齐,郡寺中人便将院门合拢。

    倡家也向两侧散去。

    主位张纯率先开口:

    “诸位都是来自中山下属诸县,和郡中名门望族代表。”

    “此次邀请诸位前来,一则乡饮酒礼,欲请诸位力荐贤人。”

    “二则……”

    张纯说到此处,稍微停顿,环视四周。

    众人见郡守开口,都立刻停下正在做的事,认真听。

    张纯见大家都在安静倾听。

    于是他继续说道:

    “雒阳上西门外,刘氏再生两头共身之子。此为何意?”

    张纯并没继续说清邀请诸位前来的第二个目的,反而跳开说了一个八卦。

    众人不由互相看了看,满脸疑惑。

    这是何意?

    尤其是刘氏生两头共身之子。

    这谶语之事,可大可小。

    事关朝政时局。

    谁也不敢乱答。

    张纯见状继续说道:

    “两头异肩共匤一身,实乃不祥。”

    “就如同政在私门,上下无别,二头之象。”

    “乌桓未至即返,袭扰边郡,此乃叛乱之迹;西凉叛军蜂涌而起,历时两年,朝廷不能制止。”

    “成败之事,由此可知。”

    “如今雒阳上西门再生两头共身之子。”

    “这民有二头,天有二日之象已成。汉室福祚将要走到尽头。”

    “天下会出现两个君主。”

    “先起事,便可以成就王霸大业。”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天下并非一定要为刘氏所有。”

    当张纯一口气把话都说出来后,他自己也轻轻叹了一口气。

    但底下的人都惊呆了。

    话已至此,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这张纯想借机造反。

    一时间,与座中人,无不大惊失色。

    席前有人不愿跟随。

    起身怒斥张纯。

    “这天有二日,人有二本,家有二尊,国有二统。府君莫不是要逆天理,乱人伦?”

    “府君,这名不正、言不顺。不可以萌于心而出于口呀!”

    这些人话音还未落下。

    “啪”的一声,院门被打开。

    院外立刻冲进数十人,将其拖出。

    顷刻之间,便没了气息。

    众人见状,一时竟鸦雀无声。

    唯有呼吸与心跳。

    离院门最近的董先四人这席。

    他们感受到空气中飘来的血腥气息。

    典韦闻血腥而喜。

    董武和孟光相对冷静。

    他们看向董先。

    董先强压心中震惊。

    这就是鸿门宴呀!

    还好是夜间,人影不是很清晰。

    自己在院门边,靠典韦应该可以夺门而出。

    外面不知埋伏多少人手?

    出了院门,又该如何是好?

    这卢奴城,想必也已封闭。

    难怪要安排在夜间宴饮。

    因为夜间宵禁。

    方便控制。

    想跑也没处跑。

    这张纯,果然是处心积虑。

    唉!

    自己早该想到的。

    按历史进程。

    这西凉叛军连年无法剿灭。

    于是张纯张举携手乌桓,为祸幽冀。

    唉。

    很久没用冰鉴之眼了。

    很久没开启记忆了。

    这才造成失误。

    都怪这平城令。

    这段时间,初任县令。

    办交接、行礼仪、访乡士、清寺库、修垣墙、定规矩、走乡里、视民情、立邻长、度田地、断公平、增户籍。

    事无巨细,太忙碌了。

    董先还在想着自己的心事。

    又有几人不想听从张纯指示。

    被拖出去杀了。

    孟光也想怒斥张纯。

    他刚起身。

    便被董先拉住。

    他用眼神示意孟光,不要轻举妄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席上三人以董先为首。

    见董先不动,他们也不动。

    可眼下,董先也没好的办法。

    他只能顺着大流。

    别人不表态,我也不表态。

    反正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

    等你砍到我这。

    估计天也快亮了。

    还真别说,有一个高个子跳出来说话了。

    那声音震耳欲聋。

    “府君,俺尿急!”

    然后同席又有一人,起身行礼:

    “府君,这是我随从,不懂礼数,请见谅。”

    “但酒喝多了,想寻个方便之处!”

    “府君可否放行?”

    声音那么大。

    在场的人都听见了。

    张纯身边的人听了,在张纯耳边私语。

    大概是看座席排列,告诉张纯,是谁在说话。

    张纯听后,和颜悦色地说道:

    “原来是安喜县尉刘玄德呀。”

    “去吧,溷轩就在后院。”

    这刘备起身拉着高个子向张纯行礼:

    “谢谢府君,我二人去去就来!”

    说完就走向后院。

    董先听见刘玄德的名号。

    不由借着油灯,聚焦二人。

    如此说来。

    那声音洪亮的,应该是张飞张翼德了。

    另一位手长耳大。

    应该就是刘大耳。

    当年刘备听从陶谦劝告,到灵丘响应侠论。

    但来迟了,遇上董先重伤。

    两人未曾见面。

    而这刘备以董先怠慢游侠为由。

    拉着一众游侠走了。

    但田豫留了下来。

    按道理,董先应该想要认识刘备的。

    毕竟季汉的开创者。

    又有自比乐毅管仲的诸葛丞相。

    蜀中好歹相对安全了数十年。

    但董先想起刘备前期的坎坷,不由退缩了。

    自己不是关、张那样的万人敌。

    实在不想卖在那里。

    正当众人还等着后续时。

    结果没有结果。

    然后没有然后。

    后续没有后续。

    二人没有回来。

    人家借尿遁跑了。

    这也行。

    有人立刻明白了这二人的意思。

    他们恨没有早点想到。

    董先也想效仿,刚想碰碰典韦,让他也学一学张飞。

    但还没传达完意思。

    场上形势又有变化。

    那张纯见刘备迟迟没有回来。

    于是派人去寻找。

    来人汇报,这才知道刘备二人竟翻过溷轩,跑了。

    这下把张纯气坏了。

    他让人拿来虎子、粪桶。

    放在席周,需要者自取。

    不再让人离开他的视线。

    玩犊子了。

    唉,这刘大耳。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接下来,时间更加难熬。

    但张纯似乎很悠闲。

    他耐心地等着场内诸人的答复。

    一点也不着急。

    董先突然好像想起什么。

    他使劲向孟光和董武使了使眼色。

    然后压着声音说,一会我装病。

    你们送我去休息。

    这思路,没得说。

    你装尿急,我装昏迷。

    咱俩不是一路人。

    说装就装。

    反正守孝三年,董先营养不良。

    光长个,不长肉。

    那感觉就是一阵风也能把他吹飞了。

    这时装晕倒,估计没人会怀疑。

    众人见有人晕倒,恍然大悟。

    失策,又让人抢了先!

    张纯身边的人再次跟张纯耳语。

    原本大家以为,按这种情况。

    张纯会让董先直接躺在草席上。

    让大家大跌眼镜的是。

    这张纯竟让同席三人把董先送进堂屋休息。

    没想到呀,真没想到。

    众人为自己错失一个机会而惋惜。

    但这张纯也不傻。

    他让人守在门口。

    进屋的董先装着晕,但心里哇凉哇凉的。

    这下真没辙了。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

    董先安慰三人。

    睡吧!

    好好休息,才有精力周旋。

    就当真的晕了。

    当晚院中随着尸体增多,顺从的人也增多。

    能留下的人,皆大欢喜。

    次日,董先率先醒来。

    他推开门。

    门外张纯部曲,便把他送到张纯屋前。

    张纯听了部曲禀报。

    穿着里衣就出来查看。

    见到董先,于是问道:

    “平城令,可想好了?”

    董先心想,逃不了了。

    不如想想怎么保全自己吧。

    于是他行礼答道:

    “府君,我想好了!”

    张纯听了,让董先到屋内答复。

    董先跟随张纯到了屋内。

    然后对张纯说:

    “我平城地处雁门关外。”

    “愿为府君挡住太行北三陉以西的朝廷兵马。”

    “太行北三陉以东,府君自便。”

    “太行北三陉以西,有我为府君守住!”

    “今天回去以后,我将安排联络人手,到你身边随时传递消息!”

    “请府君给我名刺信物,到时持凭名刺信物找府君报道。”

    张纯听了,也觉得董先言之有理。

    幽冀腹地,才是最为富裕的地方。

    有此为基,南下过河。

    以乌桓铁骑,踏遍中原。

    一马平川,这不是梦想!

    而是真的可以做到的现实。

    而河东从兵,必要走汾水北上。

    然后一路出雁门关,和乌桓营合兵,可从居庸关进入幽州。

    一路则从广武、卤城经平刑关进入灵丘。

    到时可直接南下,过常山关,或从广昌到五阮关。

    都会进入幽冀腹地。

    想到此处,张纯又问:

    “那灵丘如何?”

    “平刑关何人防守?”

    董先回答:

    “灵丘光我的董侠乡,一乡抵得了一县。”

    “请府君不必担心。”

    “灵丘必与我心意相同。”

    “灵丘周边关塞,皆是我叔父董武昔日下属。”

    “他们念我叔父救命之恩,必不会为难。”

    “到时若有需要,我便让人诈取关隘。”

    张纯看了看董先的眼神。

    不似作伪。

    他接着问道:

    “那董平城欲求何事?是否也要一将军之位?”

    按张纯的想法。

    无利不起早,尤其是商人出身的董先。

    做这么多事,但却别无所求。

    那今天早上的话就无法令人相信。

    董先自然也明白这点。

    他压着声音说:

    “府君知道我先锋义从配合度辽将军部,在北境剿灭入境鲜卑之事吧?”

    张纯点了点头。

    董先接着说道:

    “我不仅剿灭入境的鲜卑,我还突袭了弹汗山王庭。”

    “但还很多残余,未得到清剿,尤其是鲜卑西部,实力犹存!”

    “府君在境内举事,我在王庭自立,咱二人互为背靠。”

    “为争取平息王庭余孽,我只求府君莫管太行北三陉以西以北之事。”

    “此外,府君属冀州,我身为并州雁门平城令,并不隶属,因此府君不可对我发号施令。”

    “否则太行以西之事无法应允!”

    董先对张纯说的话,半真半假。

    真的部分自然就是让张纯不要管太行北三陉以西以北的事。

    还有董先刻意与张纯保持距离,甚至提出让张纯不要明着指使他做事。

    但假的部分涉及弹汗山的布局。

    王庭早被铁军和黄龙剿灭。

    而东部和中部鲜卑也通过扣押在灵丘的素利和育延进行控制。

    铁军和黄龙以素利和育延的部落为主,指令他们去清剿并吞的其它部落。

    而所有的东部中部鲜卑部落,过不了多久都要跟黄龙到扶余。

    鲜卑与乌桓是世敌。

    带到扶余,对日后平定辽东辽西乌桓有所助益。

    董先还为东部和中部鲜卑立了素利和育延这两位虚君。

    只要向鲜卑部落出示的凭证信物书印是真实的。

    部落的人也只能选择遵从。

    而且董先还有铁军义从师和黄龙黄天师在后。

    不从也不行。

    董先还从桃山书院已经长大的孤儿中挑选得力之人,让他们深入这些鲜卑部落。

    以他们为骨干,设立部落长老会,用来控制部落。

    长老会代替素利和育延行使权力。

    长老会重用奴隶,排斥贵族。

    不仅会为部落奴隶,主持公道。

    还禁止贵族随意殴打、残害奴隶。

    长老会还让奴隶可以成家,自由来去。

    鲜卑贵族若有不服。

    即刻会被长老会剿灭。

    这让长期受压迫的鲜卑奴隶很高兴。

    要知道这些奴隶很多是逃亡的南人,被俘的丁零人,月氏人,乌孙人,康居人,贵霜人,甚至还有倭人。

    他们在鲜卑人的淫威之下没有任何权力。

    甚至在缺粮的时候,还会被当成粮食吃掉。

    由董氏孤儿组成的长老会,无疑成为他们的救星。

    就像檀柘、秃瑰、劭提一样。

    自从火烧王庭时被董先救下,便死心塌地。

    为董先做事。

    而像教授汉家语言文字。

    行汉家礼仪。

    用汉家五铢交易。

    这些同化的事,董先也没落下。

    甚至还让投降的人穿当年让枝做的服饰。

    如今盛夏,一个个短裤背心,在草原干活。

    变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短裤背心省布料,穿着凉快,又方便穿脱。

    这男女老少,大家也都很喜欢。

    他们并没有刘恢那种病态偏执。

    而这些孤儿骨干算起来都是董先养大,并送到书院接受教育。

    董先还为他们冠以董氏。

    孤儿所有的一切都是董先给的。

    他们对董先自然是忠心不二。

    他们听从董先的命令。

    就如同莫氏十二肆者服从莫逊指令一样。

    不管指令是什么。

    都会坚决执行。

    张纯听了,选择相信董先的话。

    这董先占着王庭,又不交出给朝廷。

    如果让朝廷知道。

    到时西北有鲜卑残部,内有鲜卑余孽。

    南有朝廷从河东而上的兵马。

    而东有自己北上。

    的确是个危局。

    反之也是一样。

    自己反叛,若董先舍弃弹汗山王庭,全力攻打自己。

    到时自己也要面临危局。

    什么叫平衡。

    互有把柄,互有需求。

    张纯自以为拿捏住董先的弱点。

    这才相信董先合作的真诚。

    况且他也曾调查过董先。

    不然又怎么会邀请董先一同前来。

    他知道今天杀董先一行人,很容易。

    但要对付董先后面的先锋义从,就没那么容易了。

    到时自己大业未成,反惹一强敌。

    实在不值得。

    这也是昨晚见董先装晕。

    自己不加理睬,也不催促的原因。

    甚至还让他们四人安安稳稳睡了一觉。

    反正从昨夜开始,能从郡寺出去的。

    甚至能从卢奴城出去的。

    除了那两个尿遁之人外。

    要么是尸体。

    要么是自己人。

    到时,即使没有附和张纯的行为,那也解释不清了。

    尤其是有那两个尿遁之人的证词。

    到时就是攻击他们最有力的武器。

    而董先也害怕这张纯真封给自己一个什么将军。

    到时还怎么苟下去。

    真是有理说不清。

    董先见完张纯。

    拿着张纯给的信物。

    立刻以要回去部署为由。

    叫上孟光、董武和典韦。

    快马北上。

    路上他问孟光三人。

    “二三子,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们想先听哪个?”

    孟光三人正有些不解。

    于是回答:

    “先听好消息吧?”

    董先说:

    “灵丘暂时没有风险了!”

    典韦问:

    “那坏消息呢?”

    董先笑着说:

    “我们从贼了!”

    孟光和董武有些不解:

    “从贼?这是何意?”

    董先把跟张纯的交易说了一遍。

    也就是相当于张纯把太行山以西交给董先和孟光。

    而董先需要保证,没有朝廷的军队能过太行八陉。

    以此为代价,换来灵丘的安稳。

    三人听后都不明白董先的决定。

    董先为此又向他们解释。

    张纯不管如何,是铁了心要反的。

    所以无论如何选择,都改变不了。

    但如若坚持原则,那四人当场就死了。

    到时灵丘这片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乐土,就没了。

    而且要死更多的人。

    而四人虚与委蛇的话。

    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在这场反叛中存活下来。

    至于朝廷。

    也能受到更多的教训。

    否则就像徐璆、盖勋、羊续、傅燮这样的人。

    还将继续死得没有价值。

    还将继续成为牺牲品。

    只要朝廷中枢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那天下黔首,没有安身立命之所。

    而董先说,他们此时所做的,正是希望能坚守最后一片属于黔首的安宁。

    董武和典韦一向以董先马首是瞻。

    所以董先花了这么长时间解释。

    他们早就认同。

    但孟光还是有些想不通。

    董先只能说一句: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孟光一听就懂了。

    当年,董先也是如此劝孟光的。

    如今还是如此劝解。

    四人回到灵丘以后,就开始安排戒备。

    灵丘六营,前出三营,助守居庸关、五阮关、常山关。

    其余三营,一营灵丘,一营驻广昌,一营机动。

    李弘的信鸽营开始又携带鸽子分赴四方。

    同时带去的还有董先家令。

    他让所有先锋部曲、商团商队、港口船队提高警惕,以保全自己为第一要务。

    寻机赚钱,但不要把命搭上。

    必要时,退守避难土楼坞堡。

    如同中平元年一样。

    而鹰鹞营的王政,董先安排他持张纯的信物,找张纯报到。

    但董先说,张纯活不过三年。

    因此,不要被他当刀子。

    只需如实传递信息即可。

    如果说李弘的信鸽营是通信,解码。

    那王政的鹰鹞营就是情报,暗间,卧底。

    这可是董先受当年赵重之事启发,而建立起来的监控网络。

    这时也该发挥作用了。

    五阮关程普,居庸关韩当,常山关小狗子,直谷关大牛还有平刑关尉。

    他们也知道,这些年没什么大事发生,都是有董先的先锋义从在前方撑起。

    比如当年五阮关的程普。

    要不是有先锋义从及时救援。

    程普就关破人亡了。

    还有韩当也是如此。

    有灵丘董氏先锋部曲作为靠山。

    比朝廷州郡兵马来得便捷有力。

    关键是人家先锋义从不争功。

    甚至也不要求回报。

    因此从中平元年黄巾起事后,他们或向董先,或向董武表达过归顺之意。

    如今先锋部曲派人前来帮助守关。

    他们也很乐意,并愿意提供便利。

    在他们看来。

    这或许就是董先的召唤之意。

    中平四年,六月大暑,大雨磅礴。

    中山郡守渔阳张纯与同郡前泰山郡守张举,联合乌桓部落首领丘力居等人起兵造反。

    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将宁县防线交给上谷营。

    自己率乌桓营南下平叛。

    结果不敌张纯张举。

    两张叛军抢劫蓟县,杀死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郡太守刘政,辽东郡太守阳终等郡县官员。

    一时间部众多达十余万人。

    张举称皇帝,张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

    他们驻扎在肥如县。

    并发布公文露布,通告各州郡县乡里,宣称将取代朝廷,要求刘宏退位,还命令京师公卿奉迎张举。

    为筹措军费。

    他们让乌桓铁骑,横行幽冀腹地。

    太行以东,一时之间,人间惨剧。

    不仅如此。

    张纯还派乌桓峭王苏仆延等人,率领步骑五万,攻入青州,将战火往南延烧。

    唯有太行之西,有黑山师和灵丘董氏先锋义从驻守。

    一切风平浪静。

    实现了董先给孟光和董武的承诺。

    为黔首守住一方和平天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