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并汉 > 第0070章 酝酿着一场风雨

第0070章 酝酿着一场风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0070§酝酿着一场风雨

    《东汉书·灵帝纪》:……光和六年,秋,金城河水溢。五原山岸崩。帝欲牡丹冬开,始置圃囿署,以宦者为令。时代地沤肥一桶数金。……

    光和六年,秋,金城河水溢。五原山岸崩。

    但刘宏想的不是安排救灾。

    他心心念念的是冬季牡丹花开。

    自从太学见董先献上以后。

    他就希望能年年见到。

    于是他让禁中向董先学习。

    并因此新设置圃囿署,以宦者为令。

    难怪工师要警告:

    不要制造过分奇巧的产品,以至于使天子产生讲奢侈图享受的念头。

    新任的圃囿令,自然找到高望。

    而有高望的介绍,董先也不好藏着掖着。

    于是一方面告诉他种植的方法。

    另一方面推销起自家的沤肥。

    人家新任圃囿令就是大气。

    一口气买下了千石沤肥。

    要问农业什么最贵。

    化肥最贵。

    主要是物流费贵。

    这下阿笑项目也有资金支撑。

    从灵丘往南有近近二千里。

    这一石沤肥,不算本钱也要二千钱。

    所以董先直接开出万钱天价。

    毕竟一路上臭气熏天,请人也不容易。

    扣除成本,每石有五百钱的业务费用。

    可以让高望和圃囿令自己分。

    这千石就有五十万钱。

    虽说不多,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没人会嫌弃。

    尤其是宦者。

    钱才能给他们安全感。

    给他们心理安慰。

    虽然董先开始安排避祸。

    但八万人的生活还是要过。

    所以钱还是要赚。

    只要人还活着。

    这事还是要做。

    但为了强化各地避难土楼坞堡的防守。

    让四位商团长专注于商团商队的协调经营。

    董先重新任命了西北营和东南营的管理团队。

    由田豫为西北营营长,马忠为营教员,高艾为营军师、副营长郭磊、赵兴。

    由吕岱为东南营营长,孙康为营教员,孙观为营军师,副营长吴敦、尹礼。

    并让他们加强对各避难坞堡的管理。

    田豫火烧王庭时跟随刘备到董家沟,但因羡慕先锋部曲而留下。

    吕岱则是董先入京为郎的那年府君日被推荐北上。

    两人表现较好,踏实认真。

    而当年跟随臧霸北上的孙康、孙观、吴敦、尹礼也终于能独挡一面了。

    马忠与吕岱是同一批加入的,武艺比吕岱还厉害。

    高艾是受渔阳高氏派遣,为感谢与董先合股买卖马而送到灵丘的。

    游侠义士郭磊和赵兴则是在董先受伤撤退的途中协助参与救治。

    这次终于也都得到任命。

    他们也都信心满满。

    收到指令,便立刻南下交接。

    履行使命。

    他们的难度大,因为没有骨干帮他们。

    全程只能靠自己。

    一个郡一个郡地去指导,传授。

    转眼秋收。

    一切按部就班。

    事情也都很顺利。

    尤其是在年初大旱的情况下,还能获得丰收。

    原本丰收粮贱。

    但偏偏今年有太多人在采购粮食。

    粮价竞不降反涨。

    可见平静底下,正在酝酿着一场风雨。

    灵丘诏阁城。

    县寺中,张光难得宴请赵重和刘恢。

    看着董先初得圣眷,他们很不甘心。

    说起这三人,大家都不陌生。

    赵重就不必说了,自从董先进入市集,两人之前就有多次交手。

    而刘恢一开始也是站在赵重这边。

    在董先受伤昏迷之时。

    他们二人曾动过安排族人到董先麾下。

    窃取秘密的心思。

    但被安排的刘石,被董先事迹所动。

    向董建泄露二人谋划。

    导致事泄不成。

    至于县长张光。

    自从邀请董先参加府君日的祭礼被拒之后。

    就看董先不顺眼。

    但无奈董先屡立奇功。

    又有郡守臧旻撑腰。

    他不顺眼也没办法。

    后来,他又觉得县尉董武自行其是,不听招呼。

    多次擅自为董先及其麾下办理各种手续。

    原本县尉的职责就是主盗贼。

    凡有贼发,主名不立,则推索行寻,案察奸宄,以起端绪。

    有董先的先锋部曲配合县尉董武。

    治安巡逻、追缉逃犯更不在话下。

    还真别说,人家董武每年八月都试课考,成绩都不差。

    这么一来,这个县尉董武,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更不需要他县长帮忙。

    这让张光更加生气。

    觉得都是董先在背后唆使支持的原因。

    当董先离开灵丘,灵丘赵氏家主赵重来试探他,拉拢他的时候。

    两人一齐吐槽,一齐抱怨。

    于是手牵手,心连心,决定共同给董先找毛病。

    当赵重与张光联合之后。

    赵重趁董先不在,又打起主意。

    先是派赵勾直取赵嗣。

    但赵嗣拒绝。

    而后通过赵嗣之父。

    赵嗣这才被赵勾说动,泄露洗洁膏配方。

    而张光和赵重在赵嗣事发之后。

    施压董畯,让其劝董建不要追究。

    而董建果然听从其父劝说。

    甚至为此,还与新来的幕僚闹得不开心。

    三人有了前面的试探成功,这才有今日宴会。

    县长张光率先开口:

    “二位都是灵丘豪右,某便开门见山,今日特地相邀,主要为灵丘董建。”

    “这董先已入京为郎,想来没那么快回来。”

    “这董侠乡独立于灵丘县之外,编户比县多。”

    “日后恐尾大不掉,届时诸位处境更加艰难。”

    “前阵子赵嗣之事,董建只能默默接受结果。”

    “若是换成那董先,相必不会如此善罢甘休。”

    “若是诸位有图谋,欲有所行动,要趁此子不在为好。”

    “倘若此子回乡,那时更不好办了!”

    张光这话已经挑明了。

    上次赵嗣的事,只是开胃菜。

    试验一下董建的态度而已。

    反抗强烈,便停手。

    没啥反抗,但可执行下一步计划。

    刘恢没说什么。

    但赵重就不一样了。

    他和张光早就勾搭在一起了。

    于是看着二人一眼,说道:

    “明廷,广仲,我倒有一计,不过需要诸位配合。”

    张光听了,眼睛一亮,问:

    “子厚尽管道来,是何计策?”

    赵重略带神秘,压低声音说:

    “此计先要拉拢董氏一个嫡子嫡孙。由他出面,陷害董建。”

    “我等从旁相助。最好令董建一家消失。”

    “然后派人通知董先,令其返家。于途中寻机,买凶杀人。”

    “董建一家消失,财物自然为其父董畯所有。”

    “事后明廷只需秉公办理。”

    “对陷害董建的董氏嫡子嫡孙痛下杀手。”

    “甚至还可屈打成招,诬其满门,令其满门为董建之死负责。”

    “董畯年纪那么大,突丧子孙,想必悲痛万分,也活不了多久。”

    “到时再罚没其家业。”

    “这样一来,无论是董先还是董武,甚至整个董氏,都将灰飞烟灭。”

    刘恢听了,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赵重。

    不得不说,这赵重的计策,也算是天衣无缝。

    如果不是当面看他说出来。

    刘恢都不敢相信。

    董氏毕竟是赵氏的臣仆。

    而且跟随了数百年。

    可是一朝要其死,就六亲不认。

    不仅要其家破,还要人亡。

    刘恢心中暗暗害怕。

    这赵重还真是心狠手辣。

    他虽然不会同情董先。

    但出于儒士的尊严。

    他也不会想到要这么害董先。

    最多只是贪图一点钱财土地而已。

    只为自己家族不落人后。

    刘恢心中叹息一声。

    但毕竟有些城府。

    他不露声色。

    县长张光就不一样了。

    每年当官的都还要交钱。

    他这小县长,三百石。

    按照刘宏规定,每年要交三百万钱。

    本来当官拿俸。

    谁想要倒交钱。

    这钱自然不能自己出。

    只能落在属地子民头上。

    这灭了董先一家。

    这钱够他交好几十年了。

    于是张光问道:

    “事成之后呢?”

    赵重听了,知道张光意动,于是回答:

    “事成之后,我和广仲,只要收回土地,佃户、奴婢即可。”

    “其它财物尽归明廷所有。百工堂技巧配方,咱们三人共有。”

    赵重存了拉拢刘恢一起犯罪的心。

    所以很大方的把刘恢拉了进来。

    要知道董建一家现有土地,已经不仅限于门头、嵬白山、嘉牙亭三个农庄。

    据灵丘原来啬夫赵钱说。

    董先这些年陆续又买了数十万亩土地。

    比如董家沟又新买十二万亩,达到十五万亩。

    桃花山五万亩,直接把南草甸给包了。

    嘉牙亭农庄新增十万亩。

    嵬白山农庄往山坡新增三万亩。

    这几处基本就把嵬白山包圈了。

    形成东到桃花山,西到董家沟,南以嘉牙亭,北到嵬白山的区域。

    中间或者有没被买下的地方,那也是实在不适合人行走,才没买。

    甸子梁五万亩,刁源泉一万亩。

    鹿角,太那水、可老水三个早期的点都扩大规模到三万亩。

    这些更是把这几处地方连在一起。

    形成一个从东到西的通道。

    还有灵丘二十几处私矿,每处二千亩。

    当然了,这数十万亩里面,多是山地、林地、坡地、草地。

    能当农田的没多少,甚至能开垦成陂田种植粮食的也不多。

    最多可以种种苜蓿养养牲畜。

    这灵丘本来山就多。

    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的说法。

    这数千顷山地真的不算什么。

    这山地虎狼多,山高路陡,交通不便,本来就不值钱。

    当初董先买地时,相当于变相给县寺送钱。

    要知道这价值也近亿钱了。

    所以当时张光也是欢迎的。

    现在,这张光听了,觉得更好了。

    自己也不是灵丘人。

    要这些地也没用。

    给钱,给技术,这才是正经的货真价实。

    边郡五营,秋收之后,便要备冬。

    因为冬季便是鲜卑南寇的时期。

    自从火烧王庭之后,鲜卑便没了动静。

    但本着不能寄希望于敌人仁慈的态度。

    每年还是要组织备冬。

    也就是进行坚壁清野。

    让城外的人进城过冬。

    或提醒城外的人躲避。

    如今有了先锋义从。

    备冬这个事情就顺其自然交到边郡五营手里。

    在保护各郡坚壁清野后。

    雁门营营长赵云和高柳营营长关羽各率两连,共一千人,秘密回到灵丘甸子梁。

    他们是奉董先锦囊秘信。

    准备彻底消除灵丘隐患。

    当然了,他们并不知道张光、赵重和刘恢的密谋。

    他们的目标是二万太平道匠人。

    张角增订太平经书十万册的消息,他们早已知道。

    所以他们还算踏实地听从百工堂和太平经项目组的工作安排。

    继续勤勤恳恳地劳作。

    赵云和关羽的目的就是以工作安排为由,把黄巾力士和太平道匠人骨干调出灵丘。

    跟随到边郡驻守。

    这样,剩余的太平道匠人就没人指挥,只能听从先锋部曲的管理和派遣了。

    不过何时行动,还需与太行褚燕商议。

    而为了防止张牛角与灵丘力士吴霸联系,下达指令。

    太行山的褚燕也接受了董先的锦囊秘信。

    信中要求他在光和六年除日前后,找借口扣留张牛角。

    扣留时间要在一年以上。

    董先并说,这是在保护张牛角,要求褚燕不要对张牛角透露消息。

    这对讲义气的褚燕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折磨。

    从光和元年起。

    褚燕与张牛角对接联系已近六年。

    这六年里,两人互相体谅,互相配合,也算是默契。

    甚至张牛角与褚燕私下里还以叔侄相称。

    关系很好。

    如今却要扣留张牛角,这让褚燕不是滋味。

    但这是董先亲手秘令。

    褚燕不得不遵守。

    除日前后,并没有写明时间。

    离除日还有不到三个月时间。

    褚燕还能得过且过。

    秋收后,太平道交付粮草更勤快了。

    他们动辄派数万人运送。

    剩余二千万石已经基本交付完毕。

    鉴于前期已经交付一千万石。

    那一千万石中已经有八百五十万石送到灵丘。

    所以董先指示。

    这次的二千万石,太行山一百五十个点,每个点留十三万石。

    连同上次一万石,每个驻点共有十四万石粮食。

    余下的五十万石北送泉州港。

    再由鲸蛟营安排二千料大船往北转运到辽东属国房县。

    而百料小船则在房县沿辽水转运至高显县梁辰储存。

    一来一回要二十天。

    全部运送完毕需要五趟。

    预计到明年二月全部运送完毕。

    光和六年,十一月,冬至。

    今年的冬天冷得特别早。

    冬至刚过,一九都还没过完,东海、东莱、琅邪的水井,就结了厚达一尺以上的冰。

    同样,心冷的还有褚燕。

    令他倍受煎熬的日子来了。

    该来的,迟早要来。

    该面对的,迟早要面对。

    这不,迟迟等不到交货通知的张牛角到了。

    他明面上来的目的,当然是催促褚燕履行约定。

    毕竟原本交完三千万石粮食,就要交印刷的太平经书。

    从这点上讲,褚燕绝对理亏。

    虽然人家张角没有催他。

    而且张角也不怪他。

    只是让他提前去灵丘跟吴霸他们说一下。

    适时发动计划。

    所以张牛角就借口迟迟未等到褚燕的交货通知。

    于是亲自到太行走一趟。

    褚燕面对张牛角有些心虚。

    但最终对董先的责任心战胜了自己。

    “张叔,你来了?”

    张牛角和蔼地回答:

    “是呀,阿燕。好久未见。这三千万石粮食已交付完毕,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交付增订的经书?”

    褚燕眨着眼,不敢看张牛角:

    “张叔,要不我们一起到灵丘吧,看看现在能先交多少?”

    “你知道的,我现在被调到太行山监督采矿,很多事我也不太了解。”

    张牛角心中也有要做的事,所以爽快地回答:

    “这样也行,我也很久没见吴霸他们了!是时候好好聊聊,这灵丘的美酒美食,我还真是想念呀!”

    两人议定,各自带着随从直奔灵丘。

    路上,褚燕借口要让灵丘方面提前准备经书,免得张牛角白跑为由,让孙轻骑快马先赶往灵丘。

    而张牛角不疑有他。

    太那水避难土楼坞堡门前空地。

    孙轻先到灵丘,与董固、强兵、赵云、关羽在此碰面。

    董固率先问孙轻:

    “孙副营长,褚营长已经决定啦?”

    孙轻立刻回答:

    “嗯,但褚营长不方便亲自动手,想麻烦三位营长协助。”

    董固是最早察觉褚燕和张牛角叔侄相称的。

    而且也是他向董先提起的。

    所以他自然知道,这件事对褚燕来说并不容易。

    他能理解为何褚燕不自己动手。

    于是他为褚燕解释道:

    “也是,褚营长与张牛角这么多年相处一直不错。的确有些为难!”

    强兵的资历比较久,而且又是第一批先锋部曲。

    算起来他当班长时,褚燕只是正兵。

    所以他挺身而出:

    “孙副营长,没事,这事我来干就成!”

    孙轻听了,揖手行礼:

    “那我替我们褚营长谢谢你了。”

    随后又说道:

    “按褚营长的意思,这趟过来,就不让他回去了,但为了要稳住广宗那边,需要先交一批货。”

    “事后,还需要强营长向嵬白山的匠人解释。”

    “另外,需要控制哪些人,可能也需要强营长安排。”

    强兵听了,笑着说道:

    “这没问题,从少主决定要接下订单时,我便让他们继续印刷了。”

    “一年下来,到现在也有五万册了,让太平道力士检查过的,没问题的也有三万多册。”

    “那些太平力士是一定要送走的,此外还有一些匠人头目。大约三百多人。”

    “不知关营长和赵营长可有难度?”

    关羽、赵云听了,不禁为强兵点赞。

    关羽代表自己和赵云回答:

    “强营长,真厉害!这么短时间就摸清情况了。我们没问题,这趟秘密南下,我们带了四连人手。”

    “另外,赵营长会押送北上,到时这三百多人将会随平城营作战。”

    “根据少主安排,我会留在避难土楼坞堡。”

    强兵略带骄傲地说:

    “这不算什么,比之前一年可以交十万多册,这五万册算少的了。”

    孙轻可不是来听这些的,他还要快点回到褚燕身边,免得张牛角怀疑:

    “诸位,那就这么定了,我先回去和褚营长会合,免得张牛角起疑。”

    “那接下来就要麻烦诸位辛苦了!”

    说完,孙轻向四人行礼,等四人回礼后。

    孙轻便快马远去。

    食时刚过。

    褚燕、孙轻和张牛角到达灵丘。

    乙丑营营长强兵亲自出来迎接。

    他接替丙寅营进驻嵬白山农庄。

    按董先要求,管理得更加严格。

    这让吴霸等太平道力士感觉很不好。

    自然会有怨言。

    此时见张牛角和褚燕来了。

    吴霸等人不由想凑上前来。

    但即使是有褚燕和张牛角在。

    强兵也坚持按规矩办事。

    “当下要先办正事。诸位想叙旧,等正事办完,我请你们宴饮!”

    强兵一句话就把他们拦了下来。

    随后他让吴霸等人把检查好的经书整理好。

    而张牛角本来就是带着目的前来。

    所以他用眼神示意吴霸不要着急。

    吴霸也只能无奈地按强兵指示办事。

    此次强兵安排先送经书三万册南下交差。

    张牛角让随从跟强兵交接完经书。

    三万册经书,每册十部,四册一石。

    这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完的事。

    好在嵬白山农庄人手多。

    灵丘物流队在得到董固通知后也做好准备。

    所以并未耗时过多。

    张牛角正等着强兵安排随从吃饭休息。

    没想到强兵,交接完经书后,便让张牛角的随从押送先走。

    说这是规定。

    不在嵬白山农庄生活的人不能在嵬白山长留。

    这下让张牛角有些尴尬。

    他看着褚燕。

    褚燕也摇了摇头,表示他也无能为力。

    张牛角无奈,只能让随从押送经书先行南下。

    并约定在嘉牙亭前等候。

    他此行就是为安抚诸位而来。

    同时,他还会向吴霸传达广宗的计划。

    所以再怎么难受,他也会忍下来。

    一切为了大贤良师的计划。

    不多时,董固派人通知强兵。

    宴会准备好了,就在太那水避难土楼。

    按强兵建议,上次项目结清,都没有宴请,犒劳匠人。

    这次应该挑些匠人代表参与饮宴。

    以示太平道没有忘记他们的功劳。

    张牛角听了,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于是就让吴霸等人去召集人手。

    吴霸得到张牛角的指令,并没有怀疑。

    包括张牛角、吴霸、白爵、白绕、罗市、于羝根、于毒、眭固、大洪、徐和、司马俱、丛钱、王营、李条、张饶、陈败、万秉、黄邵、龚都、王饶、郭家等全部力士,和二百多名匠人代表。

    基本就是按董先给他们分的二十大组来挑人的。

    每个大组都有代表到场。

    褚燕见状,以太行山还有事务未完。

    带着孙轻等随从便先行离开。

    只剩下强兵带寥寥数人跟随陪伴。

    张牛角见他们人多势大,而强兵势单力薄。

    于是彻底放下戒心。

    太那水避难土楼坞堡前空地。

    董固特意让人请益出手主厨。

    并调派规来协助招待。

    关羽的夫人胡氏,也帮忙准备宴会。

    二月时,益和张机、黄忠夫人、黄叙、李医匠一起回的灵丘。

    现在与典韦和黄叙等人住在门头农庄董先小院。

    而董固特意临时安排典韦驻守坞堡,以防有人闯入。

    数百人的宴会,酒水也不少。

    董固特意让人往酒水里兑了不少消毒用的酒精。

    就为了让他们尽快醉倒。

    同时还对规交代,重点关照张牛角和吴霸得太平道力士。

    张牛角近三百多名太平道匠人,这几年哪里有过这等待遇。

    酒过三巡。

    一个个诉苦连天,有思乡,有念亲,还有被约束,没日没夜做苦力。

    张牛角慢慢劝解,为了大贤良师伟大的致太平事业。

    这也是在中黄太一前证明自己心诚的机会。

    只有吴霸,他在等张牛角的吩咐。

    从光和元年董先与张角见面开始。

    他就知道太平经项目的全部始末。

    现在离大事只有不到两月。

    张牛角此时来到灵丘,一定有事要通知的。

    张牛角也是,但无奈诉苦的人太多了。

    等到众人渐渐醉去。

    张牛角这才与吴霸讲述接下来的计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