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并汉 > 第0007章 接下来该怎么办

第0007章 接下来该怎么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0007§ 接下来该怎么办

    《董汉春秋》:……先主曾言:古耒耜者,圣人作也,天下国家,此其本也;古者,耜一金,两人并发。今之耜岐,三人两牛,耦犁也,与古异矣。然今犁,费牛费人,惜哉。故先主,改其犁,省其力,增其益;时族长畯,为彰其迹,拜其为,族中匠头,参与百工;……

    五天,很快的。

    董先从被撞死到重生,不包括前后,只有五天。

    如今,相里器改犁,到试犁,同样用了五天。

    当相里器率领手下弟子扛着曲辕犁来到指定的田间时,不知有多自豪。

    对的,他三天前就做好了,董先看了以后,跟前世记忆对照了一下,没啥区别。

    然后按计划,安排实践。

    于是相里器带着自己的弟子们,拿自家的地试耕了两天。

    家中两头牛,轮流用,一天能耕五亩。

    还好说的是五天交货。

    唉,当时怎么不说七天呢。

    再来两天,家里那二十亩田就全都耕完了。

    今天扛出来前,还特意维护了一下,把上面的用过的痕迹擦掉。

    董氏农庄,指定试犁的地方,离滱水不远,而且场地也比较大。

    四周早有董氏农庄的人维持秩序,接待迎宾。

    滱水哗哗向前,众人喧哗在场。

    灵丘董氏,近二百户族人,几乎家家都有代表在此,与班固这句“一家有吉,百家聚之”相契合。

    这样的成果归功于族长董畯。

    他在承诺让董先改犁的第二天,就让人通知灵丘各处的族人了。

    有的是从常山关北的嘉牙亭赶来,一去二回就要六天,农耕时的六天,妥妥的天天黄金呀。

    另外,董畯还亲手书信,邀请了灵丘五氏的代表。

    如今五氏家主,辈份都比董畯低,跟董凯一辈,所以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出席。

    刘氏由家主刘恢出席。

    灵丘刘氏祖先为前汉代王刘恒家奴,被赐姓驻守灵丘白马刨泉救主的祥瑞。

    赵氏家主赵重则是安排嫡子赵谨出席。

    美其名曰,让后辈人好好见识。

    这赵谨今年才十三岁,倒是经常带着董富玩。

    看来是为董富撑场面的。

    李氏家主李俭则安排李医匠代表出席。

    当然,这是李医匠搭着脸皮,硬说自己救下董先,想来看看情况,这才得来这个机会。

    燕氏由家主燕敏亲自出席。

    董先的亲祖母便是燕氏嫡次女,更是燕敏的姑姑。

    大家都说,当年燕氏老家主是不是赌输了,才会把嫡次女与人作妾。

    但董先祖母却一句不满也没有。

    就如同当年看中相里器,便想为家族拉拢人才。

    隔没多久便将随身侍女嫁给相里器一样。

    始终果决而又识大体。

    除了灵丘当地人外,董畯还邀请了几位外乡人。

    他们是当时帮助董先骑马入城找医匠的赵峰和祈干,以及折树枝固定的束显。

    凭当天的仗义相助,又有赵峰为保,祈干和束显也顺利租下董氏农庄靠近诏阁城门的院子,来作为行商的中转之地。

    这是他们今年第二次携带货物来到灵丘。

    前天才到,今天正好被董老爷子邀来做见证。

    董畯邀请他们也有自己的打算:

    一来是为了感谢他们当时的帮助;

    二来也让他们看看被救下的董先已经无碍;

    最重要的是三,他们能来参加试犁,也能在董氏族人面前显示族长董畯的人脉。

    简单来说,就是倍有面子!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董畯小小的目标:

    往大了说,是为了灵丘董氏的声誉。

    往小了说,便是为了自己那信守承诺的人设。

    不成,自己对一个龆齿小儿都重信守诺,更何况你们成年人呢?

    成了,自己对一个龆齿小儿都重信守诺,更何况你们成年人呢?

    对吧,没毛病。

    最关键是,成了,那省牛省人的功劳就是自己的了,是自己组织,发动,乃至推广。

    现在二牛三人的方式,人和牛是关键。

    很多族人没条件用牛耕,只能用二人前拉后推的耦耕,一天能拉完一亩已经算不错了。

    如果一牛一人成了,那董氏农庄农耕水平就能领先其它家族,在有限的时间取得更好的农耕效率。

    董先在父亲的陪伴下,拄着拐杖,任由董玉珠扶着走,心里不知在想什么。

    枝和益被母亲留在农庄,帮忙准备招待众人的伙食。

    虽说东汉时女性的地位远比朱子时期宽松许多,但《礼记·内则》里的规范却也不少。

    像什么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行路时,男子由右,女子由左等等。

    因此这种场合,如无必要,有身份的家族,是不会让女子参加的,他们只能在后宅做些保障工作。

    董富和董利兴高采烈,心想,这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这竖子的脸还不得丢尽呀!

    董凯站在董畯身旁,还是一如既往的农家打扮。

    他在想,这半天工夫,少耕多少地呀?!

    这么多家,每家少耕一亩就近二百亩地。

    真想不通父亲董畯的决定。

    指定的试犁地点,放眼望去,近二百户族人站在田周土埂上,前面空出四步宽,二百四十步长的田地,大约三亩多。

    站在田埂上的族人,踮足伸首,唯恐错过这族中的盛会。

    非族人则跽坐在帷幕内的草席上,旁边几案上董氏农庄的奴婢一旁执壶侍水,自然会有人通报试犁情况。

    这么热闹的场面,只在过年,祭祖,扫墓还有府君日时才有。

    董畯见人来得差不多了,站上早已准备好的牛车,一改和蔼可亲的形象,换上族长的威严。

    只见他两手抬起,缓慢下压,示意噤声。

    众人看了,嘘声顿起:

    “安静,安静,族长要讲话了”

    没一会,现场已经安静。

    “诸位家主,本族长邀请诸位前来,是因为本宗庶孙董先,与畯有个约定,原本龆齿小儿的话,不当回事也便罢了,但,畯当时承诺了,所以才让大家前来做个见证。”

    “是什么约定呢?”

    “董先,是不是被撞死的那个吗?小一辈当中,除了他以外,其它的都是族长二位嫡子所生。”

    “听说没死,又活过来了,原本都要除名了。”

    董畯见议论又起,又抬起权威的两手,再次示意噤声:

    “此次约定,便是庶孙董先,夸下海口,说可以制作出比先祖董安国农书中更厉害的农具。”

    “今天正是验收之日,我将亲自挽犁,众人作个见证。”

    “验收后,若庶孙赢了约定,我将让他参与农庄匠事。”

    “最后,试犁后,下妻在农庄内准备有便饭,用后再回。”

    董畯说完下了牛车,牵了牛,来到空地,靠近人群的一端。

    而相里器知趣地指挥弟子,昂首挺胸,为董畯牵牛抬犁,准备试犁。

    开始了。

    董先一点也不关心,好像这事跟自己没关系一样。

    董玉珠扶董先的手,有些紧张,手心冒了小汗。

    这么热闹的场面,她也不多见。

    董富和董利,还陶醉在人群的热闹中,想像自己将来会像爷爷那样,在众人面前说话。

    甚至,这两兄弟,还学董畯,抬起手往下压,示意噤声。

    尤其是知道了赵谨到来,心想一会要让董先连皮带肉掉下一块。

    牛动了,犁动了,董畯也动了。

    作为以农兴家的族长,这一切都是他熟悉的。

    但今天他熟悉地,熟悉牛,却有些不熟悉犁。

    或者说,这不是他所熟悉的那张犁。

    而是一张全新的犁。

    轻了,轻了,比原来的犁轻了。

    这是董畯上手后的第一个感觉。

    没了肩轭,犁辕也短了,这是董畯的第二个发现。

    慌了,怎么用?

    相里器见状,心中暗笑,当初自己也是这样的。

    于是他主动上前在旁指导董畯,这里就数他用新犁的经验最丰富。

    “家主,这个是犁梢,主要要把握好它,可以上下左右操作,来控制耕地的深浅和耕垡的宽窄。往上可以深耕,反之相反。”

    董畯试了试。

    边上的人发出了赞叹:

    “瞧,一头牛还能犁得这么深!咦,也能犁得浅!”

    “你还别说,能犁窄,也能犁宽!”

    “以前要调整,还要停下来,这犁就不用了,这样速度就会快一些了!”

    “看,土能往两边翻,草根都翻出来了!”

    “到头了,看看如何转过来。”

    “家主,摆动犁身,便可回转。”

    “不会吧,不用停下来。这也可以?”

    董玉珠看得眼睛发直,扶着董先的手微微发抖。

    董先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笑着让她不要紧张。

    董玉珠看着他,言不由衷地狡辩:

    “我不是担心你输,我是担心拿不到我的木觚!”

    “安啦,一会第一件事就是给你拿木觚。”

    “你如何确定能赢?”

    “从王父答应的那一刻,就注定我赢了。”

    这笔装的,好吧,我认输。

    董富和董利,那表情别提多精彩。

    一开始看到董畯不熟悉犁时,两人嘴角都快裂到耳根了。

    然后看到相里器悄声说完,董畯露出了微笑,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十年厌胜钱十万钱,二人就是二十万钱。

    相当于两人加冠前,所有过年的压胜钱都没了。

    还有那说是亲妹胜是非亲妹的妹妹。

    趁火打劫,虽说一个木觚,我也不在乎。

    但输给那竖子,总有些不甘心。

    偏偏他还总不想认输,害得我好辛苦。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董畯扶犁,越扶越上手。

    等第二次站在始发点时,他已经不需要相里器指导了。

    站在边上的董建,陷入了沉思。

    站在边上的董凯,也陷入了沉思。

    一个在想,阿虎怎么啦,如何能有这奇思妙想?

    另一个则是在想,阿虎怎么啦,如何能有这奇思妙想!

    日上三竿,已耕完两亩多。

    现场沸腾了,二牛三人,一天也才四亩,而一牛一人一上午就能两亩多,一天就能耕五亩。

    省下来的牛和人怎么办?

    吃肉打屁吗?

    不!

    省下的牛可以租,省下的人可以做其它的事。

    甚至还可以同时耕其它的地。

    这样,同样的二牛三人,一天就可以耕十亩地了。

    什么叫效率,这就叫效率!

    族人们兴高采烈,果然是好族长,好东西说拿出来就拿出来了,而且还搞了这么大的场面,肯定是不想藏,也藏不了的。

    赵峰,祈干和束显,他们也有想法。

    这太它马的震憾了!

    灵丘是山地,地里沙石多,地不好耕。

    但是如果是放到冀州去,放到天下九州大汉十三刺史部去,推广这犁,那要节约多少牛力人力呀。

    商机,妥妥的商机!

    这个可以有,必须有,一定要有。

    董畯也有些累了。

    召唤相里器收犁。

    并低声嘱咐:

    “切记保密,勿让人知晓!切记切记!”

    他也没想到,这庶孙瞎搞一通,竟然成了。

    早知就不邀请那么多外人了。

    这玩意儿留着自己用不香吗?

    随后董畯又高声交待:

    “相里大匠,待会送犁回去,这一路就不用肩扛了,放牛车上吧,太阳大,拿些干草盖着!”

    说完还使了使眼色。

    相里器知道,这么务实的人,与自己理论相近。

    没有付出,怎么能学会珍惜呢?

    况且这是一件“牛犁相联”的神器呀!

    小郎君把这个传给自己,摆明了是看在燕氏祖母的情份上,下次年节,必须上门致谢。

    董畯稍做休息,在儿子们的服侍下,喝了口水,擦了把汗。

    然后再次站在牛车上,再次示意噤声

    “诸位家主,都看到了吧,这是我们灵丘董氏再次兴旺的标志,天降神犁,天赐神童。”

    “我宣布,此次试犁,我,灵丘董氏,庶孙董先,胜!”

    “胜了,啥,胜了!”

    董富和董利差点瘫坐田里。

    “阿虎,你赢了!不仅赢了两位兄长,还赢了王父,你真是太厉害了!记得帮我要木觚!”

    董玉珠兴高采烈,赶紧催促董先兑现承诺。

    而董先呢,示意还没结束呢。

    让子弹再飞一会。

    随后他悄悄开启冰鉴之眼,奇了怪了,这么大的事,竟然还掉粉。

    原本以为亲人一定是红色的,可如今看来不是这么一回事。

    那父母是红的,董玉珠离自己近也是红的,爷爷也是红的,伯伯只是紫的。

    而那两个倒霉蛋竟然从紫色掉为绿色了。

    看来这二十万钱对他们的打击太大了。

    董畯稍微平复心情,继续宣布:

    “从今天起,庶孙董先,就任左匠头,可参与灵丘董氏百工事宜,各处农庄,庄内奴婢,佃农门客,族中匠户,涉及工匠之事,需听其差遣,如族长令。”

    董畯说到这,顿了顿,听到在场众人掌声如雷。

    董先听到爷爷如约让自己当了匠头,虽说加了左字,但好歹是当众宣布的,改不了了,不禁裂开嘴角。

    他偷偷兴奋:我如今也当上小头了!不容易呀,这都过了一个月了,才混到农庄匠头。

    可是董畯又继续说道:

    “另遣族中管事董固,董敬安,兼右匠头,辅佐董先,进行教导族中百工之事。”

    董先一脸黑线。

    不带这么玩的,这算什么回事?

    就一个小小匠头,还分个左右?

    隐在人群中,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个青年默默地抱拳行礼。

    他就是董畯口中的管事,董固,字敬安,弱冠之年,嘴角上方刚长出淡淡的绒毛。

    他明白,自己这个管事,是为了配上那个匠头而封的。

    自己生为董氏户下奴产子,从出生那天就注定是董家人了。

    跟随父亲董忠为家主奔走至今,从小便被教育要忠于家主,忠于职责。

    而父亲也正因此得以被赐姓,并取字巨和,免去奴婢身份,还编户入市籍,继续为家主做事。

    如今,轮到自己了。

    从今天起,他便被族长分配给了董先。

    是福是祸,是悲是喜,就要看董先能走多远。

    还有自己能尽多少心力,希望大力能出奇迹。

    随后董固带领众人山呼:

    族长重信守诺,族中神犁,天赐神童,万胜,万胜,万胜!

    毕竟站了一上午,也累了。

    早点喊完,大家可以早点吃饭休息。

    再说了,这犁确是好东西,可以一时也造不了这许多呀!

    一切只能从长计议。

    所以会议开完了,赶紧吃饭去,吃完饭回家,早点回去,近一点的,还可以利用下午干点活计。

    董畯宣布完,接受完欢呼,便在一众家主的陪伴下,返回农庄。

    董先见会议开完了,便让董玉珠把董富找来。

    既然老爷子说话算话,那我两世为人,更不能说话不算话吧!

    不管你掉到啥色,我也不管。

    董富假装镇定,一脸不屑,不就是个木觚嘛,再削就有了。

    董玉珠要的其实不只是木觚,还有上面董富练习时写的字,她也有些好奇,想自己试试。

    满足了董玉珠这个小小愿望,董先内心也是很高兴的。

    因为他又收获了董玉珠给他的肯定。

    尤其是看向自己的目光,在同情和怜悯中,又多了丝赞赏。

    “玉珠姊姊,我还折着,不方便,能不能帮我召集族中匠户,我有话想跟他们说!”

    虽然董先认为自己才是哥哥,董玉珠是妹妹。

    但董先不想让她不高兴,哄也得哄着,自己只是吃点嘴巴亏而已。

    “诺!”

    董玉珠十分干脆,用她破风的,但是像银铃的声音,大声呼叫:

    “左匠头董先,让族中匠户留下。”

    董先听了,又是一阵,寒风吹过,只留下凌乱的心情。

    众人逐渐散去,只有族中匠户留了下来,本来这事与他们的关系最大。

    改犁成功,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打造足够多的犁给灵丘董氏的各家使用,他们的任务将会是最重的。

    当然了,不会是免费的。

    世上哪有免费的饭!

    相里器带着他的弟子们也留下了,他也是属于族中的匠户。

    董固看见董先召集匠户,于是也留下来看看情况,同时内心也开始为董先打分,看看能辅佐到什么程度。

    董先对族中匠户,并不熟悉,一是董建婚后分家独立,二是年纪太小,六岁就到矿上生活。

    看着聚拢而来的匠户,以及其弟子,董先有些头疼。

    这几十号人,有老有小,叫啥名?有啥特长?是啥性格?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