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累了,让大佬来攻略我吧[快穿] > 第38章 第三十八章红楼38

第38章 第三十八章红楼38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桑语这边同意后, 宫里就打发了人来,是皇后身边的崔尚书,带着两位教养嬷嬷, 分别是李嬷嬷和刘嬷嬷。

    她们在宫里也是有品级的,一个是正四品女官礼教司仪,专门教导宫廷女眷的礼仪,一个是正六品的惠侍, 是内廷的管事嬷嬷, 和桑语身边的张嬷嬷一样的品级。

    不过因为桑语现在是郡主了, 张嬷嬷跟着水涨船高,成为正四品宜人, 是公主郡主身份的女官。

    皇后赐下这两个嬷嬷的目的,是为了安林如海的心, 礼教司仪在林黛玉长大后, 肯定要回宫的, 但有了她的教导,即便林黛玉是丧母长女,也不会被人诟病礼数,毕竟这可是教导宫廷女眷的嬷嬷。

    而惠侍刘嬷嬷则是一直会跟在林黛玉身边,也就意味着,林黛玉会和桑语一样,被恩旨为县主, 保障了她一辈子的富贵无忧。

    这份恩赏对皇家而言,是惠而不费的买卖,但肯定能叫林如海不用再操心独女的未来,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桑语接手了这两位嬷嬷,打发她们现在郡主府住下, 然后准备了吊唁礼,派桑平夫妻过去吊唁。

    既然是吊唁,那自然要快马加鞭,走陆路半个月就抵达了。

    风尘仆仆不好上门,桑平就安排两位嬷嬷先回桑家休整,等到第二天才去的林府。

    此时的林府,丧礼差不多快要结束了,灵堂摆了七七四十九天,随后就要送到姑苏老家安葬,他们恰好来得及上炷香。

    林如海对于他们的到来,有意外也有惊喜。

    他原本就是个忠君之人,更何况在其位谋其事,他身为巡盐御史,配合皇帝进行盐政改革,本就是他的分内之事。

    只不过这件事干系甚大,牵扯的背后势力繁杂,即便之前太子已经除了一批禄蠹,也不可能除尽盐税上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

    林如海已经做好了准备,也有了鞠躬尽瘁的决心,只不过他担心独女黛玉的安危,原打算送到京城荣国府,相信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没人能对女儿动手。

    现在皇家送来恩赐,给了两个教养嬷嬷,甚至还暗示,假如他牺牲了,会给女儿县主之位,就像之前的桑县主一样。

    能成为皇家县主,林黛玉就不怕被人欺负了,完全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自己再给她留下可傍身的遗产,一辈子就不用愁了。

    林如海心里高兴,叫来林黛玉细细叮嘱。

    林黛玉何等的七巧玲珑心,即便现在只有六岁,也明白了当下的处境,眼泪顿时就下来了,“父亲,我必须要离家吗?”

    林如海看着孱弱的幼女,心下怜惜心痛,“父亲也想离你在身边,但你母亲去后,你无人教养。你外祖母是超品国公夫人,也是侯家小姐大户出身,有她的教养,往后你的名声也不差什么了。再说家里独你一个,难免孤单了点,你外祖家就不同了,有姐妹嫂子作伴,甚是热闹。为父只盼望着你能健康长大,切莫多思多虑,伤了心神。”

    “可我舍不得父亲。”林黛玉抽泣几声,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要是想念为父了,就写信让林管家派人送回来。此次你进京,父亲会先派林管家带人去打扫京城的住宅,以后他就会常年在那,你想要什么打发了人让管家置办就是。”林如海安慰女儿道。

    “那父亲您呢?”林黛玉觉得这样不妥。

    “无妨,为父身边还有其他人照顾,你不必忧心这个。另外有事嘱托你,桑郡主也是姑苏人,父亲桑同知和为父是同僚,两家是世交,此次你进京,要代为父拜访一下郡主。在京城她也是孤家寡人一个,虽然现在贵为郡主,又是未来的瑞王妃,不需要你多照拂什么,但你们毕竟是同乡,可以相互慰藉。”

    林如海不能把自己即将要做的事,告诉幼女,更不能让她知道这件事的危险程度,免得她担心过甚,影响了身体,就只能假借林家和桑家关系好,让林黛玉和桑郡主多接触。

    反正皇家也是通过桑郡主来照拂女儿,自然要更亲近才好。

    林黛玉点点头,答应下来。

    林如海说完,心里还是难过不舍,又提点道,“那两位嬷嬷是为父请桑郡主帮忙请来的,李嬷嬷是教导你礼仪规矩的,等你结亲了就会离开,你要敬着她,她教导的东西你也认真学,假设有什么你不适应的,也别反驳,记下来就是。我不是要教你必须规规矩矩,而是你得了解这些,才能利用这些。”

    林黛玉不明白,眨着迷蒙的大眼看父亲。

    林如海顿了顿,“就像四书五经,你身为女子不用考科举,但为父依然让你学这些,是因为这些学问会让你受用无穷。那些规矩礼仪也一样,或许有的并不是那么合理,这个需要你自己去分辨,我相信玉儿聪慧,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不懂,你也可以问问你外祖母,或者……桑郡主。那个孩子不同于其他人,聪明又果敢,也有自己的想法。玉儿可以攫取她们的想法,然后自己思考。”

    林黛玉点点头,表示明白,同时心里对这位同时被父母夸赞的桑郡主提起了好奇心,究竟是怎样的人,让父母如此夸赞?

    听说她凭借一己之力,为父亲翻案,为父兄报仇,真的很厉害呢。

    林如海不知道林黛玉的心思已经飘了,继续道,“那些规矩礼仪,你了解之后,才能运用它们,让自己过得更好。所以李嬷嬷在的时候,你记下就是了,不必反驳。不过你也无须完全按照那些规矩生活,为父还是能护你随心长大的。至于刘嬷嬷,以后会一直跟着你,你把她当奶嬷嬷一般看待就是了。刘嬷嬷无儿无女,无依无靠,以后只能靠你生活,她会忠心于你,她的建议你可以多听听。另外,她会教导你管家理事的本事,我知道玉儿一贯不喜欢这些,为父也不强求你打理这些俗事,但你得做到心里有数,免得被下人蒙蔽了。”

    林黛玉认真地点头,表示这些他都记下了。

    父女俩絮絮叨叨说了很久,林如海见天色晚了,这才让女儿回去休息。

    第二天他们顾不得说更多,收拾好匆匆忙忙回了姑苏,给贾敏选墓地,下葬,然后祭拜祖先等一系列的事忙完,林如海又要马不停蹄地回扬州了。

    能请到假送妻子回老家安葬,已经是皇恩浩荡了,他不能再耽搁了。

    而林黛玉就此和父亲分开,直接从姑苏出发,前往京城。

    此次入京,并没有贾雨村的跟随,因为除夕那晚的事,朝中空出了很多位置,关键地方自然有事先看好的官员安排上去,但他们原先的位置也需要补上空缺。

    因此新帝登基没多久,就下了恩旨,征调上位做官的进士与同进士,以及以往被罢免,罪责较轻的官员重新上任。

    贾雨村是因为刚当上官时恃才傲物,不同流合污,被诬陷而罢免的,这时候的他,算得上是清官,查清楚后也就有了机会。

    因此在得到消息后,他当即辞别了林如海,去了京城候缺,现在估计已经上任了。

    林黛玉这边,是和林家族人桑家族人一起进京了,新帝登基势必要开恩科,今年又这么特殊,哪哪都需要人,因此这一刻需要的进士尤其多,最少也在三百以上。

    考中后基本都会安排官位,而不是等候空缺,再加上是新帝登基的第一场,是新帝培养心腹的大好时机。

    因此,今年的科举绝对不能错过,林家有三位举人进京赶考,桑家也有四位,有了桑平夫妻的居中联络,正好一起包船进京。

    有他们在,林如海也放心很多,这才先回了扬州。

    这么一来一回间,等桑语确定林黛玉进京后,已经是两个多月后的事了。

    此时的京城春衫越发简薄,很快就能换成轻薄的夏装,桑语回了郡主府,先检查了一下两小子的功课,然后见了已经回来的桑平夫妻。

    桑平家的说了一路上的见闻,最后说到一行人入京的安排,“到了通州码头后,荣国府就派了轿子来接,林姑娘跟着离开了。林家族人也回了他们在京城的住宅,桑家族人那边,说是要去度老爷置办的宅子,我拦了,说郡主您留他们在郡主府住下,他们不肯打扰,只说安顿好再来拜见您。”

    这次桑家来赶考的族人,都是辈分比较小的,要么是桑语的同辈,要么就是她下一辈。

    介于她现在已经是郡主了,即便是同辈的族兄,也只能是他们过来拜访她。

    桑语点点头,吩咐桑平道,“你再辛苦一下,赵管家准备了各色物品和吃食,你带着人给族兄他们送去,顺便看看那边环境怎么样,仔细留意一下,要是缺什么回来告诉管家,让他帮着置办。”

    桑平和他们一道回来的,路上想必已经混熟了,他过去桑家族人也不会过于拘谨。

    桑平立刻点头答应下来,“是,奴才马上就去。”

    桑语又拿出一封请帖,递给桑平家的,“平嫂子,您明白帮我送到贾府去,就说我知道林姑娘来了京城,我甚是想念家乡,请她过来做客。我们本就是世交,贾老太君不必太担心,留林姑娘下来多住几日。”

    “好的,奴婢明日一早就去。”桑平家的明白郡主的意思,今日林黛玉刚到贾家,人家要招待远客,自然不好打扰,明日去是为了给主人家方便,也是显示重视的意思。

    两人领了差事就下去了,桑语又吩咐张嬷嬷安排打扫三个院子。

    一个在内院靠近桑语的正院,是留给林黛玉过来住的,另外两个在外院,诚哥儿和谚哥儿院子的旁边,给四个进京赶考的族人住。

    他们不肯过来是一回事,自己这边准备着又是另外一回事,万一遇到什么意外呢。

    说意外,意外还真就来了。

    桑平去了没一会儿就回来了,过来给桑语回禀那边的情况,“乱糟糟的,统共不大一两进的小院,住了十来个人,再加上下人,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奴才带过去的东西都没处放,只能暂时摆在院子里。”

    “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桑语一愣,桑家不是只来了四个族人吗?

    “奴才问过了,原是族人在回府的路上碰到了同窗学子梁举人,知道他家贫,又意外被偷了银子,只能暂借在城外的破庙里。谭少爷心善,就做主请他来家居住,随后他们拐了个弯,去了城外破庙帮着梁举人收拾东西,发现那里除了梁举人以外,还有好几个贫困学子。少爷们想着,本是同科,能帮一个是一个,于是就邀请了他们一起。再加上原本桑家的亲朋,人就更多了。”桑平回道。

    这事桑语知道,桑度离开的时候,特意花钱在京城置办了宅子,就预备着族人来京赶考的时候居住。

    但这一次赶考的人实在太多,桑家在姑苏又是大族,亲朋故旧遍地,有那不差钱的,也有拮据的,秉着多结善缘的想法,桑家让一些困难的举人要是找不到居住的地方,就去桑家的宅子。

    本来桑家新买的宅子就不大,住进去六七人后,本就非常吵闹,现在又加了几个贫困的学子,那难怪连落脚的地都没了。

    “正好,我让张嬷嬷收拾了两个院子,你和赵管家一起过去,就说我邀请族人过来居住,也好空出位置给其他人,读书需要安静,这么吵吵嚷嚷的怎么能静得下心来,别耽误了科举。少了他们和他们带来的下人,想必是够住了。”桑语道。

    果然未雨绸缪是正确的,这不就派上了用场。

    族人来后,桑语就见了一面,也没多谈,直接打发他们回院子休息。

    今天折腾了一天,来来回回的,肯定累了,再加上他们男女有别,说是族人,也已经出了五服,也不好多加接触。

    不过她也安排好了晚宴,让诚哥儿和谚哥儿出面招待他们。

    虽然两孩子还小,但他们在族里长大,想必和这些哥哥侄儿们是熟悉的。

    再有管家居中策应,也不算失礼了。

    晚饭过后,桑语坐在院子里休息,诚哥儿带着谚哥儿兴奋的跑过来,“姐姐,姐姐,谭哥哥他们要在京城住三个月,直到科举结束,我可不可以去找他们?”

    自从度叔他们离开,诚哥儿和谚哥儿是第一次见到老家的族人,难免激动。

    谚哥儿眨巴着眼,“姐姐,想和哥哥和侄儿玩。”

    桑语失笑,古代的辈分有时候真的挺尴尬的,那是个族人年纪最小的也有二十多了,偏偏辈分小,还得喊四岁的谚哥儿叫叔叔。

    古代不像现代,桑家又是读书人,把礼仪看得重,所以那年长的侄儿,见到诚哥儿他们,还得恭恭敬敬地行礼。

    估计他们是不愿意见到这两人的,于是她笑道,“他们是进京赶考的,在考试之前,需要复习功课,诚哥儿和谚哥儿不要去打扰他们好不好?”

    “哦,”诚哥儿失望的低下头。

    谚哥儿不明所以,拉拉诚哥儿的袖子,又撒娇地扑到桑语的怀里,“谚哥儿乖,不打扰的。”

    “是吗?可是你们去了就是打扰啊,就像你们在上课的时候,姐姐去了也是打扰了你们夫子上课。”桑语笑着解释。

    诚哥儿眼珠子一转,“我不会打扰谭哥哥他们的,我和谚哥儿是去请教功课的。”

    “对,请教功课。”谚哥儿点点头,小模样懵懵懂懂的,可爱极了。

    “谭哥哥也说,要检查我们的功课,看我们学到了哪了。”诚哥儿极力地找借口。

    “这样啊,”桑语故作迟疑。

    “姐姐~”诚哥儿撒娇般地摇晃她的手。

    谚哥儿有样学样,在桑语怀里摇啊摇,“姐姐。”

    “你们自己去问谭族兄,询问他们什么时候有时间,要是他们答应了,才可以过去。”桑语最终松口。

    “好!”两个家伙欢快地应声。

    谚哥儿手脚并用的从桑语身上爬下来,拉着哥哥一溜烟跑了。

    见他们这么活泼的样子,桑语满心安慰,看来两个小家伙已经从被母亲抛弃的阴影里走出来了。

    而且最近他们的学问长进也不少,这都多亏了范先生。

    提起范先生,桑语打发人给范家送点东西过去,顺便问问范先生有没有科举的意愿。

    此一时彼一时,当初范先生的儿子体弱,家里生计艰难,他才放弃继续科举的。

    但现在他孩子已经调理好了,这中间还有桑语偶尔送的吃食的功劳。

    虽然灵泉水的事不能让外人知道,但叫她眼睁睁看着一个孩子受罪,她也无法忍心。

    人不在跟前,她可以当作看不见,可虎子和诚哥儿谚哥儿是同窗,也是玩伴,经常跟着两人过来玩。

    见得多了,桑语还挺喜欢这个小孩的。

    虎子是个小名,范先生至今还没给他取大名,就怕留不住。虽然叫虎子,但他并不虎,文文静静的,说话细声细气,体现了良好的教养。

    明明虎子和诚哥儿一样大,体力却比谚哥儿还差,玩耍了一会儿就气喘吁吁。

    桑语有一次见到他满脸艳羡的拦着诚哥儿和谚哥儿在打闹,自己只能坐到一边休息,乖乖巧巧,不哭不闹的模样,可怜可爱极了。

    后来她就会时不时送一些用了灵泉水的吃食过去,不过量不大,范先生夫妻都没觉察出什么。

    只以为她送去的味道好,小孩子喜欢,就全让给虎子了。

    再加上精细的调理,现在虎子已经全好了。

    在这个基础上,范先生重新开启科举之路,也是应有之义。

    再说,这次科举真的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仅录取的人数多,还是天子第一届门生,只要考上了,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桑语虽然觉得他的教学很好,非常适合两个小家伙,但也不能因此耽误了人家的前程,怕他们受了自己的恩惠,不好意思提出来,于是派人过去,主动提了这事。

    让他们不必有顾虑,她可以再为两个孩子请别的名师。

    谁知道下人过来回话,范先生居然拒绝了。

    “范先生的意思是,他已经放下了科举,以后不打算再考了。他觉得教学非常有意义,诚少爷和谚少爷又是少有的聪慧之人,再加上范先生的公子,如果三人都能考中,那他将成就一代名师。”

    看来范先生真的换了目标了,既然如此,桑语也不再说什么,派人告知桑家族人居住在郡主府的消息。

    都是读书人,也都是举人,虽然一方在备考,一方已经放弃,但想必他们有很多的共同语言。

    不说别的,范先生已经在京城近十年,考过两次,有一定的经验可以给桑家族人借鉴。

    对此,范先生没有推脱,很快就和桑谭等人熟络起来。

    族人这边安排妥当,桑语就等着荣国府那边的消息。

    桑平家的去送了帖子,见到了贾母和刑夫人王夫人,三人知道她是郡主府的下人,非常热情,听完了她的来意后,立刻打发了人去请黛玉。

    黛玉进贾府后,和原著一样,直接住到了贾母的碧纱橱里。

    不过这次有两位嬷嬷在,贾母也不敢大剌剌把贾宝玉放在外间,打发了他去西厢房,这样两人就隔了一个厅堂,一个贾母正屋,算是比较远了。

    不过西厢房的屋子比较小,不像碧纱橱那边分内外两间,小小巧巧的就放了一张床,一个桌子,宝玉那么丫鬟,就只能袭人和晴雯跟着伺候。

    这样的屋子,暂住一晚就算了,肯定不能让大家少爷常住的。

    于是贾母就面临了一个问题,是把宝玉挪出去,还是另外给黛玉找个住处。

    这时候两位教养嬷嬷的作用就出来了,她们表示需要场地教导林黛玉礼仪,以及最好有个独立的院子,让她学着管家。

    这两位一个是宫里出来的,一个是内廷的嬷嬷,贾母也不好当听不见,当即叫王熙凤去收拾一个院子给林黛玉居住。

    最好离她近一点,不拘是在她的前院还是后院,都可以的。

    荣国府是一整个建筑群,由大大小小很多院子组成,光贾母的住处,就是一整个五进院,找一个地方安置黛玉,那是极容易的。

    王熙凤得了指示,当即就带着人去收拾了。

    恰好这会儿,桑平家的拿着桑语的帖子登门拜访,说是要请林黛玉过去做客。

    之前桑语已经和贾家打过一次交道,贾母等人也知道,桑郡主和林家有旧,闻言也只是惊讶了一瞬,没多想就让人叫来了黛玉和王熙凤。

    互相见礼后,贾母表示,等这边收拾好,就让王熙凤亲自送林黛玉过去。

    王熙凤笑语盈盈,“好久没见郡主了,想必郡主现在的风采,一定超出之前许多去,此番我有机会再去见识一番,真是天大的幸事。”

    桑平家的也笑着回话,“上次琏二奶奶拜访,郡主就说和二奶奶相谈甚欢,您能来,郡主一定高兴。”

    “没打扰了郡主的亲近才好。”王熙凤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上次之后,她也给郡主府送了帖子,想再巴结巴结这位贵人,可都被回绝了。

    这次倒是托了林姑娘的光,没想到两家渊源这么深。

    王熙凤眼神闪了闪,决定收拾院子的时候,再用心几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