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天灯奔月
八月中秋,正是赏月看灯的好时令。憋了好几个月的常风,总算可以下山「疯」一下了。
庄家很呆,赌客很蠢,常风神清气爽,手气不错,今天的过节费算是有了。
回到家中,已然月上柳梢头,瓜果糕点,清茶糖水,一应俱全。和母亲焚香拜月之后,常风哪里坐得住?自然要和小七到玄武湖边看看莲花灯船,再放两盏奔月天灯。
难得今夜不宵禁,百姓们簇拥而行,月华在天,灯影在地,应天府街市繁华,好一派盛世气象。
“来,许个愿吧,把灯放到天上去,你娘亲就知道了。”一位中年男子将一个刚刚做好的孔明灯拿到约莫6、7岁的小女儿面前。
“许好了?”
“嗯。”
“许的什么愿?”
“不告诉你!这是我和娘亲的悄悄话!”父女俩虽粗布青衣,却质朴温馨。
“呵呵,我闺女长大啰,有小秘密了。来,一二三…飞起来啰!”那小女孩欢呼雀跃,中年男子则在一旁虔诚地闭眼祈福。
眼见明灯升空,那中年男子抱起小女儿坐上车驾前排:“来,坐好了。今晚热闹,待会儿回到家你乖乖的,爹再去拉几趟活儿!”
“我不回去,我和爹爹一起!”
“听话,行车走马三分险,不能总这样!”
看样子,这是一个赶车人。人虽简朴,这车倒挺气派!两匹骏马轩昂挺拔,辔头崭新;看那轿箱,檀木雕花,帘幕整洁;轮毂周围也镶了铁片,稳固耐用。这马车恐怕是专供那些富家子弟使用吧?
常风看在眼里,心中不由遐想:“啥时候我也能坐坐这样的马车,哪怕像他那样在前排赶赶车也挺过瘾啊!”
“哎呀爹爹,那灯,灯被挂住了!”马车刚动,那小女孩尖叫起来。
不好,别再把树和屋檐给点着了!那赶车人心中着急,四下寻找长杆,得赶紧把它桶下来!
但那树冠疏阔高擎,五丈有余,哪来那么长的杆子?
哎呀!都怪自己,又不敢离车驾太远走到湖边去,只在路边随手这么一放,这下惨了,看来要酿成一场大火啊!赶车人心急得如同头顶上那即将焚烧的孔明灯,想走又不敢走。周遭的行人也阵阵骚动。
忽然一个身影如同飞鸟般跃起,站在枝干上,攀着树枝,用力拍打,那孔明灯到底焚着了,所幸只是在半空之中零散焚烧,落地成灰。
“常风哥哥好厉害!”小七在一旁鼓掌。
“多谢少侠相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那中年男子上前作揖,言罢要急忙离去。
“小事小事,我这「飞鸟术」…”常风正得意,想要好好解释一下这个「飞鸟术」的厉害,谁知那小女孩哭了起来:“天灯坏了,我许的愿娘亲收不到了!”
“咳,这有什么难的?我再给你做一个,这次,我们到湖边去放,保证飞上天去!”常风拍着胸口,一副大哥哥的派头。
“这…”赶车人有些犯难,大概现在正是热闹之时,王孙公子多有出行,可是拉活的好时机啊!再说,这车金贵,要自己和孩子同去,车马被盗或被损,这一年不白忙活了吗?
常风一眼洞穿赶车人的顾虑:“大叔,你就在这稍候片刻就行,我们带她到湖边把灯放了,马上又送她回来,怎样?”小七在一旁挽着那小女孩的手,乖巧地点头。
“爹还有活要干啊…”
“我许的愿,娘亲还不知道呢!”小女孩眼泪姗娑。
“这~唉~”常风和小七看着都是质朴单纯的孩子,赶车人倒也放心:“那好吧,十妹,放了灯就赶紧回来,可别贪玩啊,爹就在这等你,要快点,知道吗?”
“嗯。”有了小伙伴,十妹哪里还耐得住?立刻一蹦一跳地跟着常风还有小七往人堆里钻。
“哎!”赶车人不知是后悔了,还是话没说完,又想把女儿叫住,但此刻人声喧嚣,小女孩哪里听得到?只得静静看着女儿的背影。
对于时间,小孩子是没有记忆的,尤其在玩的时候。
放完天灯,又看了莲花灯船,常风还请小七和十妹吃了久违的糖葫芦、莲蓉月饼,不觉已经一个时辰过去。再回到之前车马的所在,十妹的爹爹竟已不在!
十妹急得哇哇大哭,常风和小七不知所措。
此时一位老者不露声色地从树后走出来,蹲在十妹前面。
“诚伯伯!”十妹总算止住了哭泣。
“走,我带你回家。刚才你爹爹有事先走了,让我来接你回去。”诚伯伯说罢将十妹抱了起来。
“等一下!”常风觉得事出诡异,一把拦住:“你是她什么人?”
那“诚伯伯”一脸疲惫,神情略显紧张,却不做解释。
“常风哥哥,这是我诚伯伯,我爹的好朋友,打小看着我长大的,你放心吧。”十妹倒是善解人意。
“你住在哪里,有空我们来找你玩儿啊?”小七追问道。
“我住在紫衣巷,门口有菜地的…”诚伯伯一步也不停,迅速离开,只有十妹的声音远远飘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