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曼妮读三国 > 第51章 刘备的先礼后兵

第51章 刘备的先礼后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且说刘备的军队抵达后,便立即拜见了孔融。孔融说道:“曹军实力雄厚,其首领曹操更是善于用兵,我们不宜随便出兵迎战。当下应当先密切关注敌军的动向,伺机而动,方为上策。”

    刘备深以为然,但同时也担忧道:“只恐城中粮草不济,难以持久。我打算派遣关羽、赵子龙二人率领四千精兵,归您调遣指挥;而我则与张飞一同率军直捣曹营,直奔徐州,与陶使君共商大计。”

    孔融听后大喜过望,随即与田楷会师一处,彼此呼应,互为犄角之势;同时,关羽、赵子龙亦奉命领兵在两翼策应支援。

    是日,刘备、张飞统率着一千精锐铁骑,风驰电掣般冲向曹兵大寨。正当他们奋勇向前时,忽然寨内鼓声大作,曹军的骑兵和步兵如决堤的洪水一般汹涌而出。

    只见当先的一员猛将,正是于禁,他勒住马匹,高声怒吼道:“何方狂徒!竟敢如此放肆!你们究竟想往何处去?”

    张飞见此情形,心中毫无畏惧之意,也没有跟他废话,拍马便直接冲向于禁。只见二人两马交错,瞬间便激战起来。双方你来我往,剑影闪烁,刀光交错,一时之间难分胜负。

    就在此时,刘玄德挥动手中的双股剑,同时大声呼喊着指挥身后的大军发起全面攻击。于禁眼见形势不妙,心生怯意,虚晃几招后拨转马头落荒而逃。

    张飞见状,岂肯轻易放过敌人,立刻催马紧追不舍。他一路追杀,直追到徐州城下。城头上的士兵们远远望见一面红旗迎风飘扬,上面赫然写着&34;平原刘玄德&34;五个大字。

    陶谦得知消息后,急忙下令打开城门,亲自出城相迎。刘备率领军队昂首挺胸进入城内,陶谦率众将恭迎大驾光临,并一同前往府衙。双方行过礼之后,陶谦设宴盛情款待众人,同时犒赏三军,以表彰他们的英勇战功。

    陶谦在宴会上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刘玄德,只见他气宇轩昂,风度翩翩,举手投足之间都流露出一种豁达大度的气质。陶谦心中暗自高兴,对刘玄德的欣赏之情愈发浓厚。

    此时此刻,陶谦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将徐州的官印交给刘备!

    陶谦目光坚定而诚恳地看着刘备,缓缓说道:“如今这乱世之中,天下动荡不安,朝政更是腐败不堪。玄德作为汉室宗亲,理所当然应该肩负起匡扶汉室、重振朝纲的神圣使命。我年事已高,身体也每况愈下,实在无力再继续承担这份重大的责任。因此,我愿意将徐州之地拱手相让给阁下。希望阁下不要推辞,勇敢地接过这个重担吧!”

    接着,陶谦又语气坚定地表示:“我会亲自起草一份表文,向朝廷呈报,请求陛下册封阁下为徐州牧。”

    他深知,只有通过正式的册封仪式,才能让刘玄德名正言顺地接管徐州,成为这里的统治者。陶谦相信,以刘玄德的才华和品德,必定能够带领徐州人民走向繁荣昌盛之路。

    刘玄德听到陶谦这番话,不禁大吃一惊,连忙起身推辞道:“承蒙大人厚爱,刘备实感荣幸至极。然而,此举事关重大,刘备恐难以胜任,还请大人另寻贤能之士担此重任。”

    刘备离开座位再次拜谢道:“刘备虽然身为汉室宗亲,但功劳微薄,德行浅薄,实在难以担当此重任。如今承蒙您的厚爱和信任,我深感惶恐不安。我此次前来相助,完全是出于对大义的追求。若您认为我有不良企图,那可真是冤枉啊!上天有眼,定会庇佑正直之人,如果心怀不轨,必将遭受天谴!”

    陶谦连忙解释道:“玄德公切莫误会,这确实是我的肺腑之言啊!”

    尽管陶谦再三劝说,但刘玄德始终坚持不肯接受。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糜竺站出来进言道:“目前曹军已兵临城下,形势紧迫,我们当务之急应是共同商讨应对之策,以保城池和百姓安全。至于其他事情,可以待战事平息后再做定论。”

    刘玄德点头表示赞同,说道:“糜先生所言极是。当下之计,我打算修书一封给曹操,劝其罢兵休战。倘若曹操不肯听从劝告,届时再起兵迎战也不迟。”

    主意已定,刘备立即下令将这一决定传达到三座营寨,并要求各部暂时按兵不动。同时,他派遣使者携带书信前往曹营,希望能够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一时间,紧张的气氛稍稍缓解,众人都期待着事情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却说曹操正在军中与诸将商议事情之时,有人报告道:“主公,徐州有战书送到!”

    曹操拆开一看,是刘备的书信。信中大致说道:

    备自关外得拜君颜,嗣后天各一方,不及趋侍。向者,尊父曹侯,实因张闿不仁,以致被害,非陶恭祖之罪也。目今黄巾遗孽,扰乱于外;董卓余党,盘踞于内。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则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曹操看完大怒,突然间,他怒不可遏地大骂起来:“刘备以为他是谁呢?竟敢写信来劝谏我!而且信中的言辞还带着讥讽的意味!”

    随后,他便立刻下令要斩杀送信的使者,并要全力攻打城池。

    就在这时,郭嘉赶忙劝谏道:“刘备远道而来支援他们,先是以礼数相待,然后才出兵攻击,主公应当用好话回复他,以此来稳住他们的内心;之后再进军攻城,这样城池就可以攻破了。”

    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热情款待并挽留了使者,等待对方回信。正当众人商议之际,忽然一匹快马如流星般飞驰而来,报告了一个惊人的噩耗。

    曹操急忙询问发生了何事,随后便得知吕布袭击并攻破了兖州,进而占领了濮阳。

    原来,自从吕布遭遇李傕和郭汜的叛乱后,他逃离了武关,前去投靠袁术。

    然而,袁术对吕布反复无常的行为感到恐惧,于是拒绝接纳他。吕布转而投奔袁绍,袁绍收留了他,并与他一同在常山打败了张燕。

    吕布自觉春风得意,便对袁绍麾下的将士兵卒态度傲慢无比。袁绍得知后心生杀意,但吕布却早已离开袁绍投奔了张扬,张扬欣然接纳了他。

    此时庞舒身在长安城,私自藏匿着吕布的妻儿老小,并将他们送还给了吕布。李傕和郭汜听闻此事,随即斩杀了庞舒,并写信给张扬,让他杀掉吕布。

    吕布因此又舍弃张扬转而投靠张邈。恰巧这时,张邈的弟弟张超带着陈宫前来拜见张邈。

    陈宫劝说道:“如今天下四分五裂,英雄豪杰纷纷崛起;您拥有方圆千里的兵马,却反而要受他人节制,岂不是太憋屈了吗!现今曹操出征东部地区,兖州空虚,如果能联合吕布这样的猛将一同夺取兖州,那么成就一番霸业就指日可待了啊。”

    张邈听后非常高兴,立刻命令吕布出兵袭击兖州,随后顺利占据了濮阳。只有鄄城、东阿、范县三地,因为荀彧和程昱巧妙地设下防守计策才得以保全,其他地方都已被攻破。曹仁屡次出战,均未能取得胜利,只能紧急向曹操求援。

    曹操闻报之后,脸色大变,惊道:“兖州若有闪失,我等便无家可归了,此事非同小可,必须尽快想办法应对才行!”

    此时,郭嘉站出来说道:“主公,我们不妨顺水推舟,卖给刘备一个人情,然后撤军返回兖州。”

    曹操听后觉得有理,立刻提笔给刘备回信,表示愿意撤兵回援兖州。紧接着,他下令全军拔营起寨,缓缓撤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