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诗会余韵
作为三教圣地之一的儒家圣地,稷下学宫其实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一心只读圣贤书。
很多时候,稷下学宫的学子们完成课业和修行后,也会进行一些休闲娱乐的游戏。
比如说,投壶,木射,蹴鞠,汤匙令,曲水流觞等等。
当然,他们最爱的还是飞花令,以及研习诗词歌赋。
像教坊司诗会这种热闹,他们虽然不能出去,但一向也不会错过。
上完晚课后,便有一名学子快步跑到了学宫门口。
从一名仆从手里接过一沓纸笺,上面便是仆从从教坊司诗会抄写回来的词作。
学堂里,散学未走的学子们都聚在了一起,谈论着纸笺上面的词句。
只有一名学子,依旧站在座位上,安静地收拾着自己的书本。
收拾完后,头也不抬便要走出课室。
同伴好奇叫住他道:“苏子湛,你平时不是最喜欢诗词一道吗?怎么不来看看?”
那名被唤作苏子湛的学子挥了挥手,随意应道:“这种诗会出来的词,能有什么好看的?”
同伴讪讪一笑,这才想起,当初这位可是曾在长安城里公认最有份量的临川诗会上夺过魁。
随即洒然,埋头继续和其他人讨论去了。
“你们看,这几首好像勉强还行。”
有人拿着魏远的《浣溪沙》、何禾子的《望海潮》以及陆无奚的《扬州慢》起身吟诵起来。
只是很快便又被同窗驳了回去:“魏远、何禾子、陆无奚几人也算是成名已久了,但这词写得还是和以前一样……浮夸得很。”
“看来这一次的教坊司诗会,一如既往的没有什么好作品……还是子湛有远见,早早走了啊!”
学子们有些兴致阑珊。
正准备各自散去,这时,有一名学子忽然喊住了众人。
“诸位同窗且慢,我这里还有一首好词!”
“这可比魏远的《浣溪沙》,何禾子的《望海潮》以及陆无奚的《扬州慢》都要好上一些。”
“哦?”众人皆知这学子的性格,赶紧嚷道:“别卖关子了,快念出来听听。”
那人哈哈笑道,“你倒是心急,我这是田员外的《苏幕遮》。
田员外?
众人一愣,这是那个在各大诗会上多次夺魁的田员外?他也去了?
听到这名字,众学子纷纷转过头来,显然对这个田员外的词还是比较期待的。
“快念!”
在众人的催促下,那名学子清了清嗓子,终于开始念起来了。
“……”
“……”
他念完上半厥词后,众学子纷纷点头。
“比起那魏远三人的词,确实还可以。”
“这首应该就是今晚教坊司诗会的魁首了。”
“别急,还没完。”那名学子拿起酒壶,喝了一口酒,正准备开口继续念下半厥词。
却看到了刚刚走掉的苏子湛匆匆从外面赶了回来。
一边走着,还一边默念着什么,神色有些古怪。
与他相熟的学子看到了这一幕,纷纷出言调侃道。
“子湛,你这是遇到先生们随机抽查学业了?这么狼狈……哈哈哈哈哈。”
“小心被先生们看到了,还要说你一句,有失君子之风。”
众人哄然大笑。
被先生们逮住,随机抽查学业,这可是稷下学宫的学子们一向最为头疼的事。
答得上来还好,答不上来,少不了要听一番大道理,回来后还要抄写上几遍。
“以我的才学,即便遇上先生们随机抽查,又能如何?”苏子湛哈哈一笑,随后收敛神色道。
“不过……我要收回我刚才说的那句话,教坊司诗会还是有好词的,比如我手上的这首《苏幕遮》。”
“哦?苏幕遮?可是田员外的?”
“那你来得正好,我们正好在读着田员外的这首《苏幕遮》。”
“《苏幕遮》是《苏幕遮》,但却不是田员外的。”
苏子湛摇了摇头,卖了个关子。
“那就先听完田员外的吧。”
苏子湛等那人念完,点头说了句:“还过得去。”
然后才拿起自己手中的纸笺,“诸位同窗,我这里也有一首《苏幕遮》,请大家品评品评。”
众人听到他这么一说,顿时来了兴致。
方才准备要走的几名学子,也坐回了自己的座位。
苏子湛清了清嗓子,不再故弄玄虚。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随着苏子湛的声音在学堂内轻轻回荡,原本嘈杂的学堂里渐渐失去了所有的交谈声。
稷下学宫的学子们在诗词上的造诣都是非常人能及。
听完了上半厥词后,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事情的不简单。
这词何止是好,说是传世之篇,恐怕也不为过。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特别是这一句,可谓返璞归真,浑然天成。
与其说是词,倒不如说是一幅绝美的画。
“下半厥呢?”
众学子就像是看见一个绝世美女的一缕倩影,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其全貌。
苏子湛见众人痴痴的模样,显然比自己方才还失魂落魄。
略一停顿后,这才满意地继续念道。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诗词是稷下学宫的必修课业,天底下再没有比稷下学宫还懂诗词的地方了。
所以,稷下学宫众学子们的震撼也远远比教坊司的众人还要大得大得多。
以至于苏子湛念完最后一句许久,众学子依旧沉浸在那首《苏幕遮》的世界里。
又过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后,终于有人出声打破了沉默。
“子湛兄,这首《苏幕遮》是何人所作?长安城里何时出了这样的人物?”
“陈微之?”
“这人是谁?我怎么好像没听说过?”
苏子湛茫然摇了摇头。
众人一脸疑惑,面面相觑。
类似这样的事,在今夜长安城,不断重复发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