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成为骨干
舒月一年时间里很快就成长为了教师骨干。当然,这一年里她不仅学习书本知识,也多多学习业务经验。还被当做新人培养对象多次到外地学习经验。她总是虚心接受各种培训,虚心向各位前辈请教,还能不耻下问,也能向朋辈取经。很快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一年就成了联校的年轻骨干教师,。第二年她就开始准备走自学之路,决定提升自己的文凭。可是由于她带的是小五毕业班,每年都要全县以考到县级中学的学生多少排名,从联校到学校都抓的很紧,再加上还要让她参加各种活动,学校校长就给他们五年级想参加自学的教师做工作,希望他们能安心带好班级,自学的事学校给集体考虑。能让他们去参加成人考试,一定帮忙让他们参加。舒月就这样似乎在蹉跎中等待着机会的到来。
这期间,联校要选拔优秀讲课能手手,舒月就报名参赛了,那天参赛的语文组长是舒月上学时的李老校长,现在是在联校当教研主任。抽签完毕后,恰巧是舒月以前的初中语文老师和李老校长,还有几个前辈,共五个人听舒月的课,那天她讲的是初中的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她选择的是第二课时——分析课。
未上课之前,她先和学生沟通熟悉一下,因为这次讲课规定不能用自己的学生,也规定必须讲初中的课程,所以,熟悉一下学生是课前必须的,上课前一分钟,在李老校长的带领下,所有听课老师鱼贯而入,舒月一看是自己的老校长和老师,信心更足了,笑着和他们打了招呼,上课铃响起,学生起立问:“老师好!”舒月从容面对学生鞠躬说:“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有很多老师听我们的课,希望同学们能努力配合老师完成这节课的任务。刚才咱们已经是简单认识了一下,现在咱们开始学习课文。”“这篇课文是当代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写的一篇战地通讯。文中以三个典型事例表现了志愿军的可贵品质,歌颂了他们的崇高精神境界,最后号召人们热爱志愿军并强调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文章通过议论性抒情的表达方式,歌颂了志愿军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同学们,下面根据老师刚刚讲述的在文中找到那些地方是叙事的,那些地方是议论性抒情?大家边读边在文中标出。先读出第一个典型事例,余下的就好找了。”
学生们就不约而同地开始读书找答案。那时候对教师讲课的要求是不能超过20分钟,也不让用熟悉的学生早练习讲课,是比较真实的反应教师的讲课水平。不像现在什么精品课,典范课都是事先讲了又讲,磨了又磨,不是讲成了背诵模式,就是花蝴蝶课,花架式多,一堂课下来,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一会儿看视频,一会儿听音乐,一会儿学狗叫,一会儿又演武术,看着方法颇多,其实是教师累,学生也累,学到什么了?这样的花架子课要想取得好成绩,那只有教师课后加班,学生作业成堆,没有踏踏实实的安静教学,哪来的学生身心都得到滋养?
经过规定时间的读书,学生们总结出了第一个典型事例——松骨峰战斗。
对,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总结那两个事例就可以了。
同学们再看开头和结尾。开头用饱含激情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指出志愿军战士的伟大和可爱。结尾再次强调人们热爱最可爱的人——志愿军。
那些抒情式议论的语言相信大家也可以找出。接着就随意指了一个学生回答,应答的基本正确。
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下课,一走出教室,李老校长就笑呵呵地说道:“这姑娘就是一张好嘴,普通话一点也不差。”舒月疾步赶上他们,试探着问:“李老师,我讲得能过关吗?”“哈哈!把心放肚子里吧!”以前的老师也拍了拍她的肩膀,给了一个肯定的眼神。舒月高兴极了。脚步轻盈地跑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看了一眼课程表,接下来没她的课了。她要趁着这个空档,赶紧给江鸿写回信。前天就收到他的信了,舒月这几天准备讲课,没顾得上写回信,他们从开始通信到现在几乎每月两封,每次几乎都有说不完的话。舒月写到:
未曾提笔笑意满面,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今天就在刚刚,教学竞赛成绩肯定不错的,我已问过咱们以前的老校长李老师了,他是这次评选能手的领导人,他还亲自听了我的课,也给我肯定的回答。虽然我的成绩是微乎其微的,但自己总算是有进步了,是吧?
你怎样?最近可好?读着你给我的信,我真的好感动,江鸿,我一直觉得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自己,就把日记本当成了自己的知己,想到什么就写在上面,对它述说,现在你也是我的知己呢!有些话我也乐意跟你说说,你在我心里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你的学识,你的见解,还有你赤诚的话语,都感动的我泪流满面,感恩有你这样的同学真好!感恩你没嫌弃我这个落后之人,继续和我保持着这份纯洁的同学友情!欢迎你放暑假回来赶庙会!等你!
舒月接着也告诉江鸿穆永庆的一些近况。因为最近永庆问过她:“江鸿好几个月没给我写信了,给你写了没?”舒月说:“没。”说完就逃也似地离开了。她还没学会撒谎,怕永庆看出她的尴尬。
就这样,很快一个学期就过去了,舒月也如愿评上了教学能手。
舒月村里的庙会也在每年的如火如荼农历的六月如期而至。舒月也在心里期待着江鸿能回来赶庙会,不为别的,只是觉得同学之间的那份友情是那样的纯洁而又浓烈。
终于在庙会正当天的下午,在庙会上舒月和江鸿,永庆“不期而遇”了。舒月当时站在一个人稀少的比较醒目的台阶上,人们只要一进戏台的大门就能随意看到她,她其实今天下午早早就来这里了,想到可能江鸿会回来的,继续回村了,一定会和永庆一块来庙会上转一圈的,就这样,江鸿和永庆一出现在大门口,舒月就已经看到了,其实江鸿也是一样的,他第一眼就看到舒月孤零零一个站在那个台阶上,他正准备和永庆说话,永庆说:“看,那不是舒月,我们过去找她吧!”“嗯!”江鸿笑着点头。他们就像一股股小溪,一下子欢快地奔流而来,他们汇聚在一起,一起述说着这几年的变化,也述说着各自的见闻感慨。不一会儿,又遇见了好几个同学,同学之间就有说不完的话题。男生说男生的,女生说女生的,还不时有笑声响起,不一会儿,又换成了男女生互相问候打趣,欢乐的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儿,就到散庙会的时间了。这时同学们已经各自找到了聊天的人,也都聊的差不多了,就是江鸿和舒月有时候对望一眼,他们俩始终没有单独聊过天,看看天色,有人提议,咱们散了吧?明天再见!说着就开始走,舒月和江鸿不约而同地走在了最后,有意和大家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江鸿小声问:“舒月,你今晚来看戏吗?”舒月低声说:“我,来吧?”说完就看着江鸿。江鸿说:“我吃了饭,去你家叫你。”“那你去我家吃饭吧!”舒月悄悄说。“不,今天晚上去我叔叔家吃,已经说话了。”“哦”“晚饭后你在家等我。”江鸿低声说完,就匆匆疾步赶上永庆并肩走了。舒月和其他同学道了别,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家了。
吃完晚饭,舒月缓缓地跟爸爸妈妈说:“你们还想起那个去年赶庙会时来咱家的我的那个同学不?”“谁呀?”妈妈惊讶。“就是和永庆一起来咱们家的那个,叫江鸿的。”“啊哦,那个小时候和你一起并列第一的那个孩子?我还有印象。”爸爸笑呵呵地说。妈妈说:“听说人家不是考上大学了吗?”“是啊,他每年咱们村赶庙都回来,他一会儿来我们家,叫我……。”舒月妈妈平时对舒月的呵护可是严了,晚上根本不可能让她一个人出门。但小弟可以,说是男孩子什么也不怕。舒月怕妈妈到时候不让自己出门就尴尬了。舒月忐忑地等着妈妈表态,这时弟弟一边说:“今晚我跟姐姐一块去看戏。”妈妈想了想说:“那让你弟弟和你一块吧!”“好!”舒月高兴地说。不一会儿,就听到大门外有脚步声传进院里,舒月小弟就跑出大门口,只听说到:“哎呀,大哥哥啊!快进来!”“小弟弟长这么大了,都成大小伙子了。”“大哥哥,我十七岁了。”“哈哈!”听着是江鸿爽朗的笑声。接着就和弟弟先后走进了院里来了。“叔叔阿姨好!”江鸿说。“好好好!快做。”父母说着热情地给江鸿让着做。江鸿也没有多客气,大方地和大家坐在一起,舒月微笑着看着江鸿:今晚换了一身衣服,白色的短袖衬衫,蓝色的西服裤,脚蹬一双黑皮凉鞋,不是下午体恤短裤的模样了。真想问为什么还换衣服了,一个念头闪过脑际,舒月心不小心跳了一下,马上摇一摇头,心里说:“不可能!”只听江鸿和舒月父母寒暄了几句,就对着舒月说:“舒月,你吃饭了没?吃了咱们一起去看戏吧!叔叔阿姨,一会儿我还送她回来的。”舒月妈妈赶紧接话说:“让小弟和你们一起吧!”好!那咱们走吧!”江鸿爽快地说着就站起来。舒月也和小弟一起走出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