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七年后
七年后。
闻朝在帝王周承颐的治理下,海晏河清,国力强盛。
新帝钢风铁腕,无不让来犯之敌闻风丧胆,乃至之后,万国朝圣。
只是,如此强大的帝王,这么多年,一直孑然一人。
后宫凤位空置, 这些年,谁也不敢多说什么,直到近日,有文官进言,言说天下社稷,总要有个后继之人,帝王重情义,惦念先王妃那么长时间,如今,也到了该翻页的时候。
帝王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当晚,把一直都不再召见的霍千行,召进了宫中。
灯火如豆,影影绰绰。
自七年前,从边关回来,周承颐一夜白头,他便再也没见过他。
霍千行垂手站在下首,人还是那个人,只是,做了七年帝王,周承颐更带了一股子不容忽略的威严。
周承颐把玩着手中的茶盏,一双眼睛幽深如渊,沧桑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他道:“你可知道,为什么,这些年,朕为什么把你放在外头,一直都不肯见你?”
霍千行紧抿着唇,没出声。
“你跟着朕这么久,朕最信任你,可是,朕把最重要的人交给你,你却让朕失望了。”
周承颐说着,把玩着杯沿的手,微微颤抖。
时隔多年,他还是没办法平静的谈论起她的死。
这些年,他故意不去问询,故意不去深究,他只当她还在边关,说不准哪一天,就会自己回到自己身边。
自欺欺人了七年,如今,也到了该醒的时候。
更因为,昨晚,一口鲜血,毫无防备的从他嘴里溢出。
他身体里,蛰伏了多年的绵毒,终于再次发力,大约,不久后,他就能见到她了。
独活七年,并未冲淡他的思念,反倒是在每夜每夜老牛反刍般的记忆里,他越来越渴望能见到她。
只是,去见她之前,他总要弄清楚,当年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也总要知道,是谁害死了她。
总要给她报仇雪恨,才好去见她。
霍千行猛的一抖,该来的,还是来了。
这七年,周承颐对他不闻不问,不深究当年发生了什么,又何尝不是对他的宽容。
他该怎么办?
实话实说?
还是……
良久,霍千行道:“匈奴人多势众,属下与惑海师父寡不敌众,拼死逃到了悬崖边,属下一时不查,王妃她,她……”
未尽的话,淹没在一阵要命的沉默中。
原来,是这么回事。
原来,是,这样啊……
匈奴人,呼延赫,他明明答应过,要好好的把人送回平阳。
周承颐攥紧了拳头,他不是没有设想过这个可能,可七年之前,他刚刚接手江山,即使知道是匈奴杀了他的爱人,他又能如何?
再次让将士们陷入无尽的厮杀之中么?
他挑了这肩上的重担,便再也不能如之前那般,随心所欲了。
而今……
周承颐抬眸盯住了眼前的人:“你可愿再同朕一同前往边关?”
不为别的,若他身死,总要死的离她近些。
霍千行神色惊变,大骇道:“皇上,您如今是万乘之尊,天下社稷,万里江山还都指着您,皇上,七年了,您……”
周承颐止住了他还欲往下的话。
是啊,七年了。
依照她淡薄的性子,也不晓得,愿不愿意在忘川河畔,等他七年。
周承颐唇角泛起一抹化不开的苦,迎上霍千行满是担忧的样子,摆摆手:“罢了,去叫承胤来见朕。”
“是。”
霍千行默默退下。
去重华宫通传了消息后,又赶去了惑海的府邸。
约莫半刻钟后,周承胤穿戴整齐的出现在了周承颐跟前。
当年的小孩子,如今, 也长成了身量颇伟岸的少年,张口便是恭敬知礼的称呼,再不是那个一见他,就缠在他身上不肯下来的孩童了。
“这儿没有外人,还是唤朕一声哥哥吧。”
“哥。”
周承颐看着他始终知道分寸的疏离,心里五味杂陈,这些年,那么多人都曾秘密进谏,周承胤毕竟是周闻尧留下来的子嗣,养在身边始终是个祸患,不如早点除去,也好保闻朝江山永世稳固。
周承颐只听听,从未对周承胤克扣过什么。
住的寝殿,一如往常,衣食用度甚至还要优于他是前朝皇子的时候。
从七年前江山易主,到今天,兄弟二人咫尺相对。
周承胤其实从未恨过他什么, 哥哥始终对他很好,只一点不好,便是总要求他要好好学习,要他学习为人处世,治国之道,凡是以前皇子要学习的东西,他都要学,甚至,还要学的更多,更深。
有一点闲暇,哥哥还要派人,教他武艺。
他其实是不愿意学的,朝中那些进谏给哥哥的话,他不是不知道,他只盼着,自己再愚钝些,能安安稳稳的待在离哥哥不远的重华宫,这就够了。
他学治国之道干什么呢?
这些,自有哥哥在。
可是,他越是不好好学,哥哥便越是不肯见他,到了后来,还对他不好学这事,下了惩戒。
甚至,哥哥还因为他的不学习,愁的一夜就白了头。
他再不敢任性妄为,再不敢随心所欲,他没日没夜的学习,世人都说他有夺权的狼子野心,可只有他知道,他只盼着有朝一日, 哥哥想要用他做点什么的时候,他不至于什么都不会。
四目相对,周承颐脸上浮动起一抹温和之色,他笑道:“早年间,见到哥哥都是迫不及待的扑进我怀里的,怎么现在见了我,反倒生疏了。”
周承胤满脸都是恭敬的恰到好处的礼数:“以前不懂事,哥哥宽容。”
周承颐唇角笑意更深,他招招手,道:“过来。”
周承胤听话的走到他跟前。
周承颐上下打量,嗯,高了,瘦了,原本婴儿肥的脸褪去了幼年时的憨态,初初显露出少年人的挺拔,常年文墨香浸润出来的文雅,又使他不至于那么锋芒毕露。
他的弟弟,如他所想,好好的长大了。
“你看这龙椅好看吗?想不想坐坐?”
周承胤大骇,急忙跪在了地上,他有些惶恐道:“皇上明鉴,臣弟从未有过叛逆之心。”
他不知道如何表明他的忠心,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周承颐笑笑:“慌什么,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