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摘杨梅教学
《机械笔记》第54页:
6月17日。
前天下午去摘杨梅。摘杨梅有些前期准备工作。首先需要穿长衣长裤,因为山上蚊虫多,以旧衣服为宜。其次需要一些辅助采摘的工具,比如削竹杆制成的长钩、在篮子上绑一个铁钩的挂篮。最后还需要扁担和装杨梅的箱子、篓之类的东西。
大概两点多上山。不知道是不是经过几天的旅游我的体能得到了提升,从山脚一直走到杨梅林我也不觉得累。以去年秋天也上了一次山,以我那时的身体素质,还是觉得挺累的。到了山上,奶奶已经在那里了。我爸妈在最近的两棵树上摘杨梅。乍一眼看过去,杨梅都是红色的,不是紫黑色的杨梅太酸,不好吃。我挑挑拣拣摘了一颗。还特地摘了些蓬蒿铺在篮子底下。我才知道,原来山中所处可见的野草在方言里叫“蓬蒿”,也许就是李白说的那种植物。因为看起来在杨梅林的入口没什么好杨梅,我听奶奶说,大伯和伯母在更深处,我就往里面走。
介绍一下杨梅林的情况。出于疏水考虑,杨梅种植在丘陵上。理想的情况是将山丘开发成一层层梯田,杨梅错落地种在每一阶上。但实际上山丘的土壤层比较薄,下面就是坚硬的岩石,所以大多时候没办法开发得像梯田一样有序,只能在每层稍微平整的地方种上杨梅。我家的杨梅种植也没有规划,是每年冬天种几棵陆续种的。树东一棵西一棵,树的大小也有别。杨梅树高的有四五米,矮的只有人这么高。高的树很茂盛,遮挡了视线。因此杨梅山上错综复杂,而我其实是在山斜坡的边缘上走,又走得艰难。
因为杨梅林没人打理,草长得很茂盛。我来了杨梅山很多次,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但是草一大,我也认不出路了。我沿着草里的脚印往前走,有野草、藤蔓、灌木阻拦,我一一趟过。走到了一块大石前。因为草茎一直绊着我的脚,让我感到很累,我赶紧爬到大石头上面。
这个大石头矗在一个斜坡上。高出周围的草和灌木很多,我站在上面视野不受阻碍。在这个位置我可以听到大伯说话的声音,但是却看不见他。可见他和伯母所在的位置被树遮住了。这就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了。我大声和伯父母交流,他们说我走错了,要先往山上走再下来。但是听着他们的声音又感觉很近,我想试试能不能从杂草中穿过去。这颗大石头旁边都是杂草,掩盖了下边的路面情况。我用脚探了探,深不见底。在山地行走,最要小心的就是这样乱草掩盖路面的情形,因为你不知道草下是深坑还是蛇洞。所以我在探不到脚下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原路返回。返回的路上看到了一块大小堪堪站一个人的石头,我很欣喜,因为草茎一直缠着我让我很疲惫。用脚在上面左右蹭了蹭,发现石头纹丝不动,就放心地踩了上去,结果这个石头前后动摇,我差点摔倒。
太累了,我就把篮子里的唯一一个杨梅吃掉了。我四处也找不到先上后下的小路,心生退意,正好大伯让我拿个钩子过去,我便回去拿钩子。奶奶虽然说钩子就挂在树上,我既找不到树,以我的目力就算找到了树又找不到藏在树叶中的钩子,没法给大伯复命。又遇到奶奶让我拿挂篮,我妈让我拿装杨梅的箱子,我便来回跑,羁縻在杨梅林路口。
总是在路口,道路也很难走,我需要拿着空篮子空箱子走到奶奶、我爸或者我妈身边。他们都爬到树上了。杨梅树不是乔木,从低矮的树桩开始,枝杈都斜斜地向四面八方伸开,所以比较好攀爬。但是因为树龄较老,用方言来说树已经“烂熟”了,枝干随时有断裂的风险。所以爬树时一定要小心。
山上蚊子好多,我在树下被咬了好多个包。还有一些甲虫为伴。其中有一只番黄色(我刚查的,我很难形容是怎样的黄)的,很有光泽的甲虫在我旁边,颜色很鲜艳,我有点怕它。因为山有坡度,而且地上没有可见道路,我在来回过程中需要抓着杨梅树枝。结果有一次觉得手抓到什么软的东西。一看,竟然是一只超大的棕色毛毛虫粘在树枝的下面。之后我就再也不敢进林子了,只能在路口等着。期间如果要递篮子,我就用扁担一端挑着篮子递到上面,我妈稍微下来一点接走篮子。
然后就是下山了。虽然眼看着杨梅树没几个紫黑的果实,但摘下来也有十几二十来斤。用扁担挑着下山。下山的时候看到其他摘杨梅的人。大家会炫耀一下自家的杨梅,再夸赞一下别人的杨梅,有几个男子还要跟我们的比一比。
忽然想起不知道在哪本书里,说到因为农村社区共同体的性质,人们喜欢炫耀自己的农产品。应该是费老说的吧。哪怕在现在的农村,也有这样的特点,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