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入职
还未从单相思、暗自情伤的阴影里走出来,王浩桐又踏上了四处求职的道路。
解封以后,他接连面试了几家互联网公司和几家大型央企的下属企业,每一次面试他都认真对待、精心准备,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面试的效果都还不错,他接连收到了几家面试公司人力部门发送过来的offer。
选择一多,让患有选择恐惧症的王浩桐陷入到另一种困境,究竟他应该选择哪一家公司好呢?
一家互联网公司薪资待遇最为丰厚,是国际知名的大公司。然而,工作强度也最大,而且离家很远。选择这家公司的话,每天怕是要早上摸黑出家门,晚上呢,踏月而归。王浩桐想到父母身体都不太好,尤其是母亲有心脏病,并有一双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腿,白天在医院的打扫工作已很辛苦,而父亲的工作没有规律,晚上经常不在家,所以作为为唯一的儿子,自己最好可以晚上有时间陪伴母亲。思虑着这些,王浩桐把这家离家最远的公司offer先挑出来,搁置在了一旁。
这家国企的待遇也还不错,而且可以保证朝九晚五,工作内容是他比较擅长的,他可以比较快速地上手,而且离家也近,好像没有什么理由拒绝。可工作看起来如此轻松, 我是想这么早就养老么?我还这么年轻?他在网上仔细查阅了这家国企的相关资料,发现处在传统行业的这家国企在技术上没有什么突出特点,管理上比较松散,确实在这里工作应该会比较轻松,在国家政策的关照下,不会怎么参与市场竞争,每年公司的收入是旱涝保收的。这样的工作必然是稳定的,而且如果不想处心积虑向上爬的话,日子很可能是轻松愉悦的。王浩桐没有忘记自己年少时的理想,就是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最好能够为社会乃至世界做些突出贡献,于是他也对这份工作offer摇了摇头。
王浩桐最后把目光锁定在离家不远的一家私企和一家央企,这两家企业都是做清洁能源的,央企的整体实力要好很多,而且团队庞大,在这里他应该可以结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同事,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也可以施展抱负,把他日夕苦读的专业知识用在国家大力扶持的行业上,他又想到自己的志愿能与国家战略高度统一,不错、不错。私企呢,是比较灵活的,也许自己未来的上升空间也会更大,只要获得老板的赏识,再加上公司发展良好地话,可以很快出人头地,然而风险也大,更没有大公司更完善的管理和系统性的保障。一穷二白的王浩桐在权衡利弊方面没有太费脑筋,给这家央企的人力工作人员打去电话,希望可以早点入职。
入职以后,王浩桐自然是辞去了外卖员的工作,他把电动车钥匙交给了父亲,自己则每天走路上下班。这段路程虽然不长,但走下来也会有点疲累。一开始,他看到路边有没锁又没人骑的共享单车,他只会去帮忙锁上。后来看到这种现象多了,加上自己的疲累,也就懒得去锁,而是顺脚把随便一辆车子开到公司门口再锁。再后来,他看到没锁的车子,骑到公司也不会去锁,想着方便同事,想着也许谁下班也能方便地骑上它回家呢?再后来,他索性把车子开到公司的私人车棚里,放在最里面,一般人根本不会去的位置,只方便他自己下班来取。这样做,他丝毫不觉得不妥,因为他看到,更有甚者,干脆用自己的锁把共享单车占为己用了,他无论如何也不屑这么做,跟这样的人相比,他觉得自己无疑是道德高尚的。
上班的生活则更加充实了。每天两点一线外,他都在研究公司的产品资料,硬件和软件,研究行业信息,当然他重点研究的是即将交给他负责的产品,该产品属于公司产品系列里的核心产品。然而,该产品功能复杂,对性能要求也近乎苛刻,公司研发了很多年,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该产品已经可以商用,然而客户满意度不好。他把自己的工作目标定位在不断优化和改进该产品。王浩桐很感激领导的信任,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了他。因此,他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开心。
有一件事让他很是惊讶也有些惊喜,那就是他入职几天以后,居然在公司里看到了他认识的人,这个人使他感到敬畏,他是在陈小小小区门口见到过的,打听以后,不难知道这个人叫做陆炯,现担任公司营销部门的经理。偶尔在公司一起开会时,陆炯的气度和气场更印证了王浩桐对他最初的印象,让他更心生敬畏。陆炯却对他没有什么印象,只知道王浩桐是新入职的大学生,负责某某产品的具体工作,加了工作微信以后,就没有联系过。王浩桐倒是时常想跟陆总打听一下女神的信息,但始终没有鼓足勇气。一个初来乍到的小职员,又怎么好开口跟公司领导,打听这种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