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难舍难分
易容焦急的等待着父亲的归来。可是,都到了午夜,还不见他回来。这下,易容可是急得如热窝上的蚂蚁——团团转。
李武见状,劝她说:“急有什么用?如今黑天暗地,去哪里找他?我估计,他可能忘了时辰,在外面找地方住宿了。明天就会回来。”
“但愿如此。”易容也只能这么说。
这一夜,易容怎么能睡得着。她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难眠。而睡在身边的夫君,也许是白天太累的缘故。此时,已经发出了阵阵的鼾声。
好不容易捱到天明。易容便穿衣起床,打开房门,向外张望。她多么希望,父亲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可是,却让她失望。
仿佛间,易容看到前面走来了两个人,在晨曦中若隐若现。易容一阵心喜,知道是父亲回来了。她连忙奔向前去……
“爹!您怎么才回来?让我一夜不曾合眼。”
易容走近一看,除了她爹,另一个便是康老板的儿子康军。心想,俺爹怎么跟康军在一起?难道他……
康军看到易容来接她爹,便说:“你爹昨天准备回来时,在路上遇到了几个土匪,差一点丢了性命。还好我带着几个捕快,到外面执行任务,刚好路过,帮他解了围。”
易南听了,也说:“多亏康公子及时出现。否则,爹可能见不到你们了。”
康军对易容说:“老伯就交给你了,我这就回去了。都一大把年纪了,最好不要再干这种体力活了。最近,地方上很不安全。”说着,转身走了。
易容冲着他说:“康公子,谢谢你。昨天多亏了你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有时间常来坐坐。”说着,站在原地,目送他远去……
易容扶着老爹返回了家。一进门,她便心疼的说:“爹!以后不要出去了。如果你有什么三长两短,叫女儿如何心安。从明天开始,就呆在家里。”
也许是他们的说话声,吵醒了李武。李武一睁眼,听到易容的说话声,便知道岳父回来了。他一咕噜坐了起来,穿好衣服,走出房间。
“爹!您昨天是不是忘了时辰?您没有回来,让我们一夜上担惊受怕。”
“刚才,是康军送他回来的。听康军说,爹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几个土匪。刚好捕快路过,给爹解了围。”易容说着,转而问易南:“爹!您说说,怎么会遇到土匪?”
易南心有余悸的说:“我走到丰饶村时,忘了时辰,也想把油全部卖完。所以,便一直往前走,走进了丰收村。虽然把油卖完了,可抬头一看,天快黑了。
此时,我有些着急,连忙往回赶。可是,到了一个叫石门岗的地方,遇到了几个土匪。他们让我把身上的钱全部拿出来。否则,要杀了我。我正在犹豫,是否把钱给他们,可却很心痛。就在这时,十几个捕快打这里经过,康公子认出是我,便和土匪干了起来。土匪毕竟人少,斗不过捕快,便灰溜溜的跑了……”
“后来呢?”易容连忙插话问。
“后来,我就跟随康公子来到平饶镇。因为天黑了,康公子怕我路上不安全,便安排我在镇上住了。一大早,他便和我一起回来。”
李武听后,说:“回来就好!以后就别出去了,免得我们担惊受怕。您说,万一出了什么事,我们会有多伤心。”
“听你们的。”易南感动的点了点头。
且说,李武离开昌平城后,邱知府便找到了赵青。因为一个是军界头目,一个是政界头目。两人平时也有联系。可以说,也是老熟人了。
邱知府亲自登门,赵青以为有什么政事。便开玩笑说:“知府大人!有什么指示?”
“在赵将军面前,谁敢说‘指示’二字。不过,此次拜府,的确有一件事想和你探讨。”邱知府也顺水推舟,开玩笑说。
“哦,这么说,不还是有事吗?”
“最近,我们抓到了一伙人贩子。为首的外号叫‘独眼龙’。据他交代,他把一个孩子卖入军营,可有此事?”邱知府说着,看了赵青一眼。
“这……”赵青被邱知府的这一问话蒙住了。心想,他今天来原来是为了这事。不对,他应该是冲着我来的。因为他也知道,我曾经抱养了一个儿子。
邱知府继续说:“孩子的亲爹已经找到昌平城来了。他说,当年他们在昌乐镇的城隍庙烧香时,孩子被人抱走了。几年来,他们没有放弃寻找儿子。
尤其是孩子的奶奶,更是沿途乞讨,一路的打听寻找,终于在昌平城打听到孩子的下落。可惜,孙子没有见到,却被马车辗压致死。”
赵青默默地听着,一声不吭。他知道,邱知府说的这个孩子,就是自己的儿子赵勇。当年,就是从“独眼龙”的手上买来的。如今,这个孩子和我们可亲了。
他的亲爹找来了,可我们怎么忍心放手呢?于是,赵青也假装糊涂,说:“如果有这事,容我调查一下,再回复你。”
“好!那就不打扰了。”邱知府听说,知道赵青揣着明白装糊涂,自己也不好再说什么。便起身站了起来,告辞回府。
邱知府走后,王依然走了进来,说:“我刚才听到你们的谈话,说到孩子的事。我听不明白,邱知府究竟在说什么?”
“其实,他是冲着我来的。他说,勇儿的亲爹已经打听到孩子的下落,而且知道是被卖入军营。邱知府虽然没有明说,但分明是在说我。我当然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王依然竖起大拇指,揄扬说:“做的好!勇儿这么可爱,我们不能让他亲爹带走。只要没有证据,我们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赵青不明白的问。
“就三个字:装糊涂。”
赵青听了,赞同的点了点头。说:“其实,孩子跟着我们,不会比在他亲爹的身边差。再说,我们是因为没有孩子,才想到抱养孩子。只不过,不知道这个孩子是人贩子偷来的。”
时间过了十天,邱知府没有等来赵青的回复,而李武却再一次找上了门。
原来,易容放心不下孩子,便催着丈夫再去昌平府问一问。由于李武经常外出,他便收了一个徒弟,名叫李永宁,是个族亲。此人十六、七岁,生得聪明伶俐。李武回家时,把他收为徒弟,带到县城。
经过几个月的实习,李永宁对草药已基本上熟悉。所以,李武要出门,便把店铺让他打理。这次,李武又要到昌平去,自然把店铺交代给李永宁打理了。
李武来到昌平城,直接找到了邱知府。邱知府一看,当然知道李武的来意。便说:“我已去了军营,找赵将军谈过了。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得到他的回复。我估计,他是不想放手。
李武,你可要做好心里准备,假如他不肯放手,你可要怎么办?据说,他们夫妇对孩子很好,非常疼爱。在他那种家庭,孩子生活得很幸福。假如你要把他带回去,他也不一定会跟你走。”
李武想了想,淡淡的说:“像他这样的家庭,我是很放心。如果赵将军不肯把孩子让我带走,我也不强求。只是,让我看一眼孩子,总该可以吧!”
“你这个要求合情合理。我再找个时间,跟他说说。你既然来了,先找个客栈住下来,听我的消息。”
第二天,邱知府再一次来到将军府。可是,一打听,赵青已经被朝廷调到战场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邱知道了解到情况后,也很为难。他找到了王依然,说明了此次的来意,并转达了李武的意思,看她怎么说。
没有想到,王依然爽快答应了让他们见面。不过,让李武不要告诉孩子,他们之间的关系。邱知府替李武应承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