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外出寻子
康仁最近输了钱,心里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的气,听老婆这么一说,火气就更大了。大吼道:“你唠叨什么?再给我唠叨,看我敢不敢揍你。你们女人,就是这副德性。”
“敢捧你就来啊!我站着让你捧。”楚娟也丝毫不畏惧,毫不相让的说。
康仁果然举起拳头。可是,举到半空中,却没有落下来。他“哎呀”的一声,收住了拳头,气冲冲的走开了。
也许是省悟了,还是输钱输怕了。康仁果然收手了,再也没有往赌庄跑了。这一切,楚娟看在眼里,乐在心头。心想,知错能改,还是个好同志。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哪个人不会犯错误?
自从丈夫染上了赌博,楚娟把店里的钱管的很死,康仁想拿钱,都得经过楚娟的同意。幸好!康仁及时省悟,没有越陷越深。
有一天,楚娟也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听说九峰山上,有一个和尚教着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练武。而这两个年轻人,年龄都是十四五岁。她一听,就想上山看一看。
她心想,管他是不是我的三儿,看一看比较放心。如果上天垂怜,那个男青年果然是三儿,那我肯定高兴死了。
于是,楚娟把自己的想法跟丈夫说了,康仁也很支持。恰好!这九峰山就在昌安县境里,离县城三十几里路。来回四、五天的时间。楚娟认为,钱可以慢慢挣,找人要紧。
说走就走。次日,康仁关掉了店铺,驾着自家的马车,一路向九峰山驰去……
来到了山下,康仁却犹豫了。原来,九峰山有九座山峰。不知道那个和尚就在哪个山峰。可山下人烟稀少,又见不到人家,没办法问路,这可怎么办呀!总不能又返回去?
正当他们进退两难之际,只见山坡上走来了一个猎户。康仁夫妇喜出望外,连忙迎了上去。康仁说:“这位大哥!听说有一个僧人师父在山上教徒习武,不知道在哪一座山峰?”
这个猎户不是别人,正是谭松。
谭松望了他一眼,说:“是有此事。不过,你问这事干什么?”
“是这样的。”楚娟连忙编造谎言说,“那个男徒弟是我家亲戚,我们替他父母上山看望他。大哥能不能行个方便,指点一二。”
“这个没问题。实话告诉你,我是这里的猎人,名叫谭松,那个女徒弟是我家闺女。我本来住在山下,为了方便女儿住宿,后来搬到山上了。不过,你们来的不是时候。”
“为什么?”康仁有些失望,连忙问。
“他们都被师父带到军营去了。如果你们早来一个月,也许还能碰见他。今天,恐怕是白跑一趟了。”
楚娟想了想,说:“既然大哥的女儿也习武,应该知道那个男青年叫什么名字吧!”
“知道。他叫秦斌。据他自己说,他是永平县主秦用的儿子。”
“县主的儿子?”康仁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县主是文官,怎么会让儿子去习武呢?”
“这个你就不知道了。”谭松似乎有些沾沾自喜,他小声的说:“我和僧人经常在走棋,两人混的很熟了。他偷偷的告诉我,这个秦斌,不是县主的亲儿子,是捡来的。”
“是真的吗?”楚娟一听,喜不自胜。
“我何必骗你们呢!僧人跟我说了实话。他说,这个孩子其实是他云游的时候,在一个村口捡的。因为自己无力抚养他,便又放在岔路口,让一个教书匠捡去抚养。这个教书匠就是秦用,没想到这个教书匠走了官运,刚开始当了师爷,后来便升任县主。
僧人还说,他经常关注这个孩子的成长。因为自己不仅是个和尚,更是一个武林高手。时下,宋辽在打仗,他想教个徒弟去从军,报效朝廷。僧人还告诉我一个秘密,说自己是皇室,他不愿意看到赵氏天下改朝换代。所以,尽管自己出家当了和尚,但仍然在关注朝廷动态。”
康仁夫妇听的一清二楚,这个孩子是游僧捡来的,又送给别人抚养。这么说,这个孩子十有八九是自己的三儿。他命好,是被教书匠捡了,不会吃苦。只可惜,他到军营里去了,没有办法确认是不是自己的儿子。不过,这一趟也没有白来,听这个猎人一说,基本确认是自己的三儿了。
楚娟也实话告诉猎人,说:“谢谢大哥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多的信息。其实,这个孩子是我十多年前,被我婆婆遗弃在村口的儿子。当时,因为家里穷,家里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婆婆怕养不起,趁着我分娩过程中,暂时性休克的时候,偷偷的抱去丢了。正好,那个时候,我男人在外面打工。”
“后来,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秘密,是十几年后,我婆婆临终时才告诉我们的。她说,她放在村口时,躲在暗处,亲眼看到是一个游僧抱走的。所以,我们以为这个孩子也当了和尚,我也是找遍了许多寺庙。”
康仁插话说:“我们也有想过,这个游僧会不会把婴儿又送人了。听大哥刚才这么说,游僧果真把婴儿转送他人了。不过,我们已经知道了他的下落,见面是迟早的事。”
谭松总算听出来了。说:“原来,你们才是秦斌的亲生父母。可惜,你们来晚了一步,让你们失望了。”
“我们虽然没有见到儿子,但也有收获,最起码已经知道了儿子的下落。”
“说的没错。”谭松说着,便转身走了。
康仁的马车也原路返回。路上,楚娟说:“我们跟永平县主不熟。不然,向他打听一下,就知道孩子的后背,有没有一块胎记。”
“只要想结识一个人,办法总是有的。”
凑巧,康仁夫妇关了店门,离开县城的时候,吴老板却来了。他一看店门紧闭,心里吃了一惊。心想,这个康仁,关了店门去哪里呢?不会是经营不善,关门大吉了?
吴老板连忙打听隔壁的店主。他们都说康老板不知哪里去了,店门已经关了四、五天了。他们都认为,康老板不像是跑路的。因为,店里的东西都没有搬走。关了店门,肯定是家里有事。说不定快回来了。
有多嘴的店主,还偷偷的告诉吴老板,前段时间,康仁染上了赌博,听说输了不少钱。不过,最近很少出来赌了,应该是戒掉了。吴老板一听,心里吃了一惊。心想,既然染上赌博,说不定把本钱也输了。我这次来,恐怕拿不回那十两银子了。
再说,他出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吴老板正在胡乱猜想着,只见一辆马车朝这边驶来。吴老板一看,知道康仁回来了。
“吴老板!你几时来的?”康仁看见是吴江河,感到有些意外,连忙打招呼。“实在凑巧,这几天刚好有事,出去一趟,让你久等了。”
“没事!昨天来的。”
康仁开了店门,连忙拉过凳子,让吴老板坐下。楚娟也很热情,也去炉里烧水。她心里清楚,吴老板是来收欠款的。
一番寒暄过后,康仁说:“吴老板!多谢你的信任。那十两银子,我早就准备着哩,存在银庄里。你稍坐一下,喝口水,我马上去取。”说罢,走出店门。
不一会儿,康仁回来了。他双手把银子递给吴江河,说:“吴老板!你是我一生中的贵人,我康某永远记住你的恩德。如果没有你的信任和支持,康某至今还是一个打零工的。”
吴江河接过银子后,笑了笑说:“你过奖了。是你自己有那个想法和能力,我只是提供货源罢了。”
“肯让我欠账,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就凭这一点,康某永远记住你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