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八方逐鹿 > 第6章 二王子与司马无忌

第6章 二王子与司马无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五十年前,秦王喜得一子,这是秦王的第二个儿子。此子降生之时有大异象,当天晚间红霞满天,至半夜时分晴天一道霹雷,二王子降世,宫中众人都说闻到了浓郁的花香。朝中有卜算大家,算出二王子命格贵重,秦王大喜,命秦国上下庆祝三天,免一月赋税。至满月秦王亲率家眷去到普济寺为这二王子祈福,四岁的大王子赵伯诗亲自念祈福经文,秦王为二王子起名赵仲书。

    祈福完毕,一行人将要回府,遇天降大雨,只得在庙中留宿避雨。三更时分,庙门突然被敲得咚咚响,把众人都吵了起来。众人开门观看,竟是一伙村民冒雨来到庙上,庙中住持认出这些都是周边村子的村民,便问他们何事。领头的村长言说,他们村子降生了一个不祥之人,说着就有人抱出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村长说这孩子刚刚出生,出生之时母亲难产死了,刚才打雷的时候又劈死了其父亲。村民都说这孩子一出生就克死了父母,长大肯定会克死全村的。老村长无奈,只得把这个孩子送到普济寺。想看看寺中的长老有没有办法收留这个孩子,要是没有就要把这个孩子扔到后山让他自生自灭了。寺中主持听完也是十分为难,寺中从未收养过刚出生的婴孩,这婴孩需要母乳,让一帮和尚去找母乳喂养这孩子简直不成体统,可是出家人慈悲为怀,碰见这种事情又不能见死不救。正在为难之际,看热闹的大王子赵伯诗站了出来,他说他见此婴孩十分有眼缘,便求秦王收留这个孩子。秦王这次本就是来庙中祈福,碰见这种事情自然是愿意结这个善因。这个婴孩父家姓司马,为了百无禁忌,所以取名司马无忌。

    从此司马无忌就随秦王一起生活,秦王一家也视他如己出。又因为当初是大王子赵伯诗出言留下的他,所以从小无忌就把大王子看成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对大王子的话言听计从,从不违背。但是说关系最好的还是和二王子赵仲书,两个人年龄只差几天,在王府里是同一个奶妈喂养长大,跟同一个先生念书,跟同一个师傅习武,两个人从小就形影不离。为此秦王还曾给七岁的司马无忌封了个带刀侍卫的虚衔,好让他名正言顺的跟在二王子身边。

    虽然是相同师傅教出来的徒弟,可是两个人的性格却是大相径庭。赵仲书为人敏锐,善于照顾别人的情绪。司马无忌性格却是大大咧咧,颇有些江湖习气,倒像个游侠儿。这时秦王又多了个儿子,就是三王子赵叔礼,从此形影不离的两人身后又多了一个小不点跟屁虫。

    彼时的秦国国力强盛,民丰国富,民间盛行文辞歌赋之风,大华西部的风流才子大多都在咸阳求学,其中佼佼者更是在此开门立派,著书立说,影响源远流长。后世把这些在咸阳修学的人称为咸阳学派,与鬼谷,稷下学宫合为天下读书人的三大圣地。

    咸阳的文人越来越多,因此历代秦王也慢慢变得开始重文轻武,直到如今这代秦王,虽然还号称有二十万精兵,但统领的将领却基本上没经历过什么战事,大部分都是所谓的儒将了。本来这一切都掩盖在秦国的繁华之下,并不为人所重视,直到义渠犯边。

    义渠在秦国西边,原本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有几十个小部族的地方,各部族之间也是征战不断。靠近秦国的几个部族也多次犯境,可是被守边的兵卒狠狠的教育了几次以后也就收敛了很多。直到十年前义渠烈风部出了一位首领,自称是梦中得到天神的命令让他统一义渠,然后他自封义渠王,率本部征讨其他部族,没几年的时间竟真的让他统一了整个义渠。

    义渠地处荒原隔壁,资源匮乏。他的旁边就是繁华的秦国,之前是能力不足,现在一统的义渠还是把手伸向了秦国边境的几个城市。起初得到奏报说是义渠犯边,秦王并不放在心上,他正在烦恼,甜蜜的烦恼,两个儿子实在是太过优秀,到底让谁继承王位?大王子赵伯诗从小学问就好,如今学问更上一层楼,在这咸阳学派中也是出类拔萃。二王子赵仲书更不得了,出生时天生异象,命格贵重。长成以后学问很好,更难得的是精研兵法,堪称文武双全。而且二王子素有贤名,结交甚广,尤其和咸阳清贵氏族屠家的当代族长屠仁怀是忘年交。这屠家虽无人在朝为大官,却是秦国出名的富商巨贾,更隐隐是这秦国世家门第的领袖。因此秦王更倾向于二王子即位,可是长幼有序这也是祖宗家法。

    正巧这时一帮子文人提议让大王子成立咸阳书院出任院长用来容纳各个咸阳学派。大王子本身也是醉心学术,不喜权谋,所以一拍即合,同意建立咸阳书院,出任院长。奏折到了秦王这里,正中秦王下怀,立刻找人建设学宫。这学宫刚打下地基,边关告急的文书就像雪片一样的飞来,这时候秦王才重视起来,连忙派出朝中武将率兵抗敌。可是承平日久,朝中多是没经过战事的武将,敌人却是尸山血海中摸爬滚打出来的,结果可想而知。前线余地对阵十余阵,阵阵皆墨。损兵数万,战将十数人。一时间朝廷内的武将竟无人敢带兵迎敌。义渠王带领麾下劫掠了大半个秦国,最近的时候离着秦都咸阳也就一百多里。一时间秦国上下无不忧心,大批的学子甚至动了离开咸阳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二王子赵仲书临危受命,出任兵马大元帅连带着司马无忌当了先锋官。

    二王子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请出了曾经说过永不出仕的屠仁怀出任宰相。屠宰相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咸阳城屠府设宴,宴请了整个秦国世家贵族,富商巨贾。席间屠仁怀向众世家筹款,自己带头认捐1万两,其他世家纷纷跟进,这个捐八千,那个捐五千,一席宴会筹集了整整十万两黄金。

    屠仁怀将这十万两黄金铸成十个金人,在光天化日之下送至军营。二王子收到如此大礼,军威大壮,随即趁势出兵平乱。司马无忌作为先锋,带领三千轻骑先于大队出发。因带领的全是轻骑,所以行动甚是迅速。不到两天时间,就赶到了义渠军时常出没的地方。司马无忌派出数十队斥候,来回穿梭打探。从探马得回来消息司马无忌猜测了几个义渠军下一步的几个动向,可是他带的只有区区三千骑兵,不能每个地方都去设伏,只能选了一个他看起来最有可能的地方。

    司马无忌找来了军中几个千夫长,将设伏的计划告诉了他们,同时将三千骑兵分成五队,指着行军图上的一处地方,布一个口袋阵。计划进行的十分顺利,义渠军也如司马无忌所料出现在了口袋阵里。当义渠军看着突然冲出来的秦军开始的时候也十分慌乱,可当两边交上手以后,慌乱的却变成的秦军。司马无忌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之前的秦军为什么会节节败退了,秦国的士兵久疏战阵,刚一交手尚能凭借出其不意略占上风,但是面对弓马娴熟的义渠兵冲杀几个回合之后,就原形毕露了,特别是见了血以后,有的秦兵看到身边的战友一刀被砍掉半个脑袋之后竟然被吓得从马上掉了下去。如此一来,原本的瓮中捉鳖之局竟变成了敌人的大杀四方。纵使司马无忌以一挡百也无力回天。幸亏这支义渠军人数不多,大约只有千数人,也不是最精锐的王帐军,所以冲杀了几个回合后就脱离战场而去。

    此役秦军大败,本就不高的士气现在更是低到了极点。司马无忌带领的先锋营残部会合了后来的大部队,自己脱甲自缚见二王子请罪。二王子早就知道了当时的情况,也没有怪罪他。解开司马无忌的绑绳后,二王子也是愁眉不展,现在的秦兵秦将多年未经战事,纸上谈兵尚能展现兵法气度,可是真上了战场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二王子带领着这三万兵马也不能坐以待毙,凭借着司马无忌超强的战场嗅觉,后来又成功的埋伏了几次义渠的劫掠队伍,但是每次都是成功包围,然后让敌人突围而出。由此秦军之中开始流传一种说法,说义渠军的军人其实并不是普通人,而是边陲的恶魔,这些恶魔刀斧不能伤其身,箭矢不能取其命。这样一来秦军更没人愿意出战。二王子见此情形也不敢再贸然出兵,本来这算是稳妥的做法,可是传到了朝中却变成了二王子畏敌怯战,拥兵自重。要不是屠仁怀在朝中极力压制,恐怕弹劾的帖子早就递到了秦王的桌子上。

    这些说法终于还是传到了二王子这里,司马无忌看着他愁眉不展的样子,也猜到了应该是因为前线战事不利。更为雪上加霜的是,长期间的大部队集结粮草供应也渐渐有了问题。虽然军中军费不缺,但是负责采买粮草的官员回来反映现在越来越难采买,边地常有义渠骚扰,所以以前的农户都迁往别处,原先存粮的大户看着现在这种情形也谨慎的售卖着粮食。

    内忧外困,一筹莫展。二王子wh整个人都显得颇为颓废,将秦王视为父亲,二王子视为兄长的司马无忌不能再任由事情如此发展,于是申请带领一支队伍主动出击,而且这次挑选的士兵基本上都是原先的边军,这帮边军常年在边疆镇守,和义渠也有过接触,这帮兵丁最起码上了战场不会临阵脱逃。

    这次司马无忌不打算再给义渠军设伏,他打算追着他们的尾巴光明正大的打一次,这仗要是赢了,所有的士气都能回来。司马无忌看着探马传回来的信息,选了一个人数最少的队伍下手。不过这一次司马无忌的运气真的不好,他选的这个队伍正是义渠王所在的王帐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