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章 拓跋洪求亲
“我想,圣上也很明白。只怕最后小五将成为一个牺牲品。”成丰田很清楚,圣上在最后只能将小五推出来,承受整治吏治失败的后果。但是不知道,圣上会怎样处理小五。
“我们就不能帮助一下小五吗?”小五不管怎样,也算是靖王的师兄,如果将来他要和瑞王争皇位,小五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帮手。
“我们肯定要帮小五,但关键还是要看圣上的态度。现在我们只能静观其变,还没到我们出手的时候。”成丰田也明白,有小五在,靖王将来与瑞王争皇位之时,能得一强有力的帮手。如果有必要的时候,他一定要出手帮小五。不管是对靖王,还是对于成丰田,他一定会出手帮助小五。保住小五,就是保住靖王的势力。
“刚才拓跋洪来了我的府上。”靖王这时才讲起了拓跋洪来找过他,他觉得还是有必要将拓跋洪来过的事,讲与成丰田知道。毕竟两人现在的关系不再似以前,他现在已经成了成丰田的女婿,两个人成了真正的一家人。
“拓跋洪进京已经有两日了,他此次入京的目的,表面上是向圣上示好,但是我觉得他来是另有目的。”拓跋洪入京一事,满朝文武其实都是知道的。圣上故意先晾他一晾,就是想看看他准备干什么。
“他今日来我府上,就是向我打听沈婉儿是否已婚婚配,他有意娶沈婉儿为妻。”靖王并没说拓跋洪原将无名组织交给靖王一事,他还没想清楚是否要将此事说与成丰田知道。转而说起了拓跋洪想娶沈婉儿一事。
“沈将军女儿?这怎么行,让沈婉儿远嫁塞外,苏夫人就不会同意。沈婉儿是沈将军留下的唯一血脉,在京城还有我等照顾,让她嫁去塞外,万万不可。”成丰田马上予以反对,还不等靖王再说其它。成丰田如果连沈婉儿都无法照顾,他觉得对不起死去的沈道习,更无法面对沈道习的旧部。可能他根本无法面对三万沈家军。
“我并没答应拓跋洪,只是同意帮他打听情况。”靖王没想到成丰田的反应会有这么大,他庆幸自己没有答应拓跋洪什么。要不然,他再见拓跋洪,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你且当什么事都不知道,切不可与苏夫人提起。沈将军留下孤儿寡母,我当帮她寻得一处好人家,断不可让她嫁去外邦。你想,如果我连沈将军的女儿都照顾不好,我将如何面对三万沈家军的将士?如何让沈家军听命于我?这事你断不可替拓跋洪去提亲,切记切记!”事关重大,成丰田绝对不会允许靖王掺和沈婉儿的婚事。哪怕沈婉儿自己要嫁给拓跋洪,成丰田也要阻止,更何况是拓跋洪提出来。
“我记下了。”靖王马上表示,不敢再参与此事。他确实欠缺考虑,没想过三万沈家军,这三万沈家军将来是他争皇位的后盾。他可不能失去这股力量。
“等拓跋洪面圣之时,哪怕他自己亲自提出和亲一事,你也必须站出来反对。你的态度将关系到沈家军以后对你的态度。”为了靖王的皇位,成丰田也要对靖王讲明厉害。
靖王只能是点头应允,拓跋洪所讲无名组织一事,他便暂时押将下来,不敢再与成丰田提起。
“对朝中大臣所奏小五一事,你是怎么看法?”御书房中,圣上问起了杜公公,关于今日朝臣奏报小五之事的看法。
“我觉得那都是小五真正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害怕了。小五并无过错。”杜公公长年陪在圣上身边,当然知道圣上的心思。他知道圣上就是想利用小五去敲打朝臣,小五也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在朝中没什么根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关系。
“你也觉得小五没错?”圣上自然明白,小五没有做错,反而做的也正合他意。既处理了贪官,又不太严厉。朝中大臣对小五很大意见,这更证明小五做的对,让他们对小五害怕但又没他办法。他不但不想处理小五,反而想给他嘉奖。
“如果靖王能做到贤德王爷这样,圣上倒是轻轻松不少。”杜公公对小五也是很看好,虽然小五是古心月的徒弟,但也不影响他对小五的喜爱。杜公公其实对古心月也只是害怕,但他一点也不讨厌古心月,对小五更是有好感。对瑞王、靖王他可是一点都喜欢不来,虽然两人对他也是很敬重的样子,但他从心里明白,两人根本瞧不起他。如果圣上归天,他的好日子肯定也是到头了。
圣上也明白,靖王和瑞王都是聪明人,不论让谁接皇位,恐怕都是不得安宁。两人定会将对方置于死地,才能安心。他最怕出现这样的事情,但是他到现在都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 如果古心月能出面帮助他,定能有办法制止。但如何能够让古心月出面呢?
“如按你所说,贤德王回京,朕不但不该给他惩罚,还该给予奖励?”圣上似在自言自语地说着,他似并未下定决心,仍在犹豫。
“一切都听圣上安排。”杜公公这可不敢发表意见,事关朝政,可轮不到他这么一个宦官说话。
“拓跋洪进京有几日了?”圣上突然问起拓跋洪来了,这个胡人借兵马收复鲜卑各部后,按照约定归还了人马。现在正在京城等候觐见,圣上故意晾他几日,杀下他的威风。
“才两日。”杜松龙回禀道。
“好吧,让他再等一日。你可知道他这两日可曾见过什么人?”人在京城,自然受圣上的人监视。
“今日曾去见过靖王。还有他在路上遇到了沈婉儿,就是沈将军的小女儿。”杜公公将拓跋洪的行程作了汇报。
“哦?拓跋洪怎么认识沈婉儿?”圣上觉得奇怪,这两人怎么有联系。沈婉儿只是一个小姑娘,她怎会与拓跋洪相识。
“似是偶遇,两人并不相识。二人见面还发生了小小冲突,之后拓跋洪还令人跟踪打探了沈家小姐的情况。好似对沈家小姐有兴趣。”杜公公得到的情报是拓跋洪派人跟踪沈婉儿去到将军府,还向周围的人打听了沈婉儿的情况。应该是不认识沈婉儿。
“他该不会向朕提亲吧。沈道习这个女儿,可不能与外邦和亲。拓跋洪懂事的话,就不要给朕这样的难题。”拓跋洪如果提出与朝中其它大臣和亲,他不会拒绝,只管听凭他们自家处理。但是沈道习的女儿,就连他也是要反对的,这个事关沈家军。
“这可未必,但只要圣上不允便可。听说贤德王和沈家小姐关系甚好,可能受苏夫人与古心月影响。他俩自青州之时,便常在一起玩耍。贤德王离京前,曾让沈小姐在王府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外间也有关于他俩将婚配的言论。”杜公公将外间的传言说与了圣上知晓。
经杜公公这一说,反倒给圣上一个提醒了,既然小五如此在意沈婉儿,他突然有了主意。
“贤德王现到了何处?”圣上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他要利用小五对沈婉儿的感情,下一盘棋。
“该是到了晋州。”小五的行程应是到了二皇子的地盘,不知他二人会不会有冲突发生。
“你修书告知瑞王,拓跋洪看上了沈婉儿。不要以我的名义,就当是你私底下与他联系。在收到小五的信息前,暂时不见拓跋洪。我倒要看看这个拓跋洪有没本事,自己将这门亲事给定下来。”圣上像看热闹的小孩子,带着坏笑,准备看沈家如何处理拓跋洪的事。
“听说瑞王将晋州治理得不错,你查到的消息如何?”圣上为了缓解瑞王与靖王的矛盾,大半年前便让瑞王去了他的封地。一方面是让瑞王能避开与靖王在京城与靖王的正面冲突,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他是否能将晋州治理得当。
“据报,瑞王在晋州对当地太守管理得比较松,与当地官员关系融洽。”杜公公这话里的意思是瑞王并没按圣上的意图,严格管理当地的吏治,似在笼络人心。
“哦。”圣上听出了杜公公话里的意思,瑞王似有意培养自己的势力。如此看来,他借外放的机会,想利用下面势力,与靖王对抗。在京城不能与靖王斗,便想借机在地方笼络人心。如此看来,他经过上次的失败,并未吸取教训,还是没有放弃皇位之争。如他一旦不在,靖王与瑞王定将有一番争斗。他一定要先行布局,不能让靖王和瑞王二人自相残杀。靖王在京城有成丰田支持,占据优势,如不将皇位传给他,瑞王在晋州定难得回京。若不好,瑞王将在晋州再次反叛。他一定要平衡两方的力量,加以制衡,以确保能按他的意思将皇位传下去。
圣上该如何制衡两人?难道再让靖王下去他的封地?目前靖王留在京城,确实能帮上忙,他还不是太舍得放他离开。倒不如让小五将沈家军带去青州,由小五和古心月掌握。青州离京城不远,如果京城发生变故,沈家军在古心月手中,只要他带着沈家军,定能去震慑靖王,不敢乱来。
圣上拿定主意,更加下定决心,要让小五自己尽快回京。
拓跋洪回到客栈,得知沈婉儿原来是已故沈将军的女儿。便打定主意,第二日便便命人备上礼物,前去将军府,提亲去了。
拓跋洪的到来,很让苏夫人惊奇,她不知道沈婉儿什么时候认识的拓跋洪。见到拓跋洪人已经上门,也只能是将他请进屋内就座。
“不知拓跋首领前来敝府有何事?这中只有小女子,没有男人,所以还请有何事就说。不敢久留你等。”苏夫人已经开始谢客了。
“夫人,我也知道来得唐突,就不再多说,直接说明来意吧。我昨日偶然在街上,遇见你家小姐,甚是满意。托人打听,贵小姐尚未婚配,故今日前来,意在与你商量我与你家小姐的婚事。现备上薄礼,还请收下。待我迎娶你家小姐之日,定另备厚礼。”拓跋洪说完,便命随从奉上各种金银珠宝、皮草等礼物。
苏夫人一下子被整懵了,这个胡人突然来到家中,便说要娶沈婉儿,她可是毫无思想准备。
“不好意思,小女虽尚未婚配,但也还没有出嫁的意思。此等礼物,还请收回。你也请回吧。”这个胡人真不懂中原礼节,还是假不懂,苏夫人也不想去追究了,但她确实对胡人没什么好感。再者她绝不会同意将自己女儿嫁给一个胡人。
“夫人还请不要这么快拒绝,我是真心实意地喜欢你家小姐。再说这此礼物也不算什么,还请收下。”拓跋洪也不管苏夫人拒绝,只是让他的手下,将东西放下。他也知道此次来,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成功,只是来打个招呼。所以他将东西放下,便带上他的人走了。
苏夫人想要阻拦,已是来不及,只能是眼看着拓跋洪离开。苏夫人没有办法,只能将沈婉儿叫了来。
“婉儿,你说说,这是什么情况?”苏夫人只能将眼前的礼物,摆在沈婉儿面前,问沈婉儿是什么事。
“怎么有这么多东西,都是哪来的?”沈婉儿也是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看着眼前的礼物,很是奇怪。
“刚才一个胡人,说什么是鲜卑首领,这次是来京城拜见圣上的。他说昨天见到你,便想娶你为妻,这是来下聘礼的。”苏夫人见沈婉儿也不知是何事,便将拓跋洪所说的,与沈婉儿说了一遍。
“就是昨天那个胡人?他竟然还找上门了,母亲你怎么不命人将他打将出去?他昨天在大街上抢我木棍,欺负我,今日还敢上门来。方才如果我在,定将他给打将出去。”沈婉儿一想起昨天,不但打不过那个胡人,还被他把小五送给她的阴沉木给抢了去,气就不打一处来。如果刚才她在的话,定会吩咐家人,将那胡人打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