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深深的感慨
在繁华的都市中,&34;白居易&34;的故事已然讲到帝王不再早朝的地步。
显然,已无故事可续。
再往下,只能凭空捏造,然而,乐天兄怎会是编造虚言之人?
此刻的李白,身着白色西装,一只皮鞋落在一旁。
他忧虑地注视着瑶桥上的苏晨。
“乐天兄,你究竟是何方神圣……”
苏晨的目光中透着一丝惆怅。
他继续吟诵:
“后宫三千佳丽,宠爱独集于一身。”
“金屋妆成,侍夜娇媚;玉楼宴罢,醉卧春风。”
高台上,杨贵妃听到这句,脸色愈发苍白。
她回首望向李三郎——那个拥有天下权柄的李隆基。
他将所有的宠爱倾注于她。
而杨贵妃也竭尽心力以博得帝王欢心。
“好诗……”
杨贵妃痴痴赞叹:“虽未亲见,却如亲眼所见,好一句‘玉楼宴罢醉和春’……”
李白同样心生震撼。
“玉楼宴罢醉和春……”
寥寥数语,描绘出帝王对贵妃的宠爱与无尽疼爱的画面。
“乐天兄果真才情出众。”
“这样的悲情诗篇,我却无法写出这般韵味……”
李白沉醉于诗中,举杯痛饮,酒香入肠,醉意渐渐弥漫全身。
他感到身体温暖,但内心却越发寒冷。
帝王的心思全在贵妃身上,那天下,又有谁在乎?
不料,李太白刚有这样的念头,便听见了下文。
“姊妹兄弟皆封侯,门楣生辉显荣耀。
于是天下父母心,重女轻儿成风尚。”
只此一句,李白猛然一震。
他震惊地望向李隆基所在的方向。
此刻,大唐皇帝李隆基身旁不远处。
一些对宴乐无甚兴趣的人,听到苏晨的诗句,尤其那句,纷纷起身。
人群中,一人头戴高帽,身着金色镶边的宽大长袍。
此人胡须浓密,眼神中隐含威严。
杨国忠。
大唐右相,位列司空。
他起身,眯眼直视站在酒池之上的苏晨。
“何谓‘姊妹兄弟皆封侯,门楣生辉显荣耀’?”
这诗人,究竟是何许人也?
他先前议论帝王后宫,如今又将矛头指向皇亲国戚!
杨国忠面色阴沉。
漆红的栏杆上,一双粗砺的大手缓缓攀附。
他斜眼看去,与大唐皇帝身边的杨贵妃目光交汇。
竟发现妹妹眼中有些紧张。
杨国忠轻轻摇头,目光转向苏晨挺拔的身影。
他脸颊紧绷,眼底肌肉不停抽动。
“骊宫高耸入云端,仙乐飘渺传四方。
轻歌曼舞伴丝竹,君王终日看不厌。”
苏晨念至此处。
他并不急躁,站在瑶桥上,一一扫视在场的每一个人。
对后世而言,这些人早已化为尘土。
那些歌姬舞姬,应长眠地下,或许连骸骨都不存。
这些雕栏玉砌,或许已被拆毁,不知所踪。
而所谓的大唐名流,或许全被困在史书的记载中。
任后人匆匆一瞥,仅知其名,未见其人。
今日苏晨重返大唐,目睹这些沉溺酒色之人,心中感慨万千。
他看见。
人群中,一位臃肿的胖子,胡须弯曲,非中原人士。
不是安禄山,还能是谁。
此刻的安禄山,置身于大唐名流之中,犹如小卒。
他认李隆基为干爹,杨贵妃为干娘。
故意出丑,博人一笑。
然而这位看似憨态可掬之人,已是河东节度使,手握十万兵马!
苏晨收回目光。
他长叹一口气。
这场极乐之宴,表面繁华,实则暗藏危机。
台上杨国忠,台下安禄山。
帝王身边有佳人,歌舞升平有霓裳。
“铮!”
突然,静谧的宴会上,不知是谁手中的琵琶轻轻响起。
接着,人群中一个歌姬诧异地看着手中的琵琶,连连摇头,表示并非她所动。
紧接着,在众目睽睽之下。
琵琶再次自行震动,发出轻响。
伴随着尖叫声,歌姬将琵琶丢在地上。
仿佛有鬼一般,周围的箜篌、笛子也相继响起。
这场极乐之宴,仿佛有无数幽魂开始演奏。
乐声哀怨,不同于盛世的欢快风格,透着酸楚与悲伤。
原本围在苏晨四周的大唐名流纷纷惊恐后退,瞪大眼睛看着这诡异一幕。
苏晨负手而立。
他脸上丝毫没有对帝王的畏惧,只有深深的感慨。
苏晨凝视着瑶桥下的翠绿色酒池。
心念一动,一股酒水仿佛被赋予生命般从池中升起……
水滴汇聚,形成如蛇般扭曲上升的水流。
这画面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如痴如醉。
“我的天!”
“白居易在盛唐极乐之宴上大闹……”
“这真是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画面!”
“酒池的水流居然动了,乐器也开始自动演奏,这种感觉配上盛唐的画面,既诡异又贴切……”
“不不不,不知道苏晨接下来要做什么!”
“我已经在电视画面中看到了杨国忠,看到了安禄山……而且,《长恨歌》最重要的部分还没真正开始呢!”
“这只是开胃菜而已!”
……
画面中,大唐皇帝李隆基先前还一脸阴郁,此刻却满眼惊骇。
旁边的贵妃用扇子遮住脸,但眼神中满是震撼。
只见酒池中的水柱不止一条,而是十几条,如同淡绿色的青蛇在空中扭曲,随四面八方的音乐起舞。
旁边的丞相杨国忠冷哼一声。
“从哪找来的术士,难道是安禄山那小子的把戏?!”
杨国忠素来与安禄山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