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伯虎和王阳明 > 第68章 龙岗书院

第68章 龙岗书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豁然开朗了起来,整个人洗心革面,焕然一新。

    王阳明重新翻新了他的茅草屋,正式命名为“龙冈书院”,开始讲学授课。

    这个理是王阳明二十多年苦苦追寻,历经千辛万苦,历经磨难才悟出来的,王阳明要做圣贤,要把自己辛苦悟出的真理,传授给天下人,不能只是让它荒废在这山洞里。

    王阳明要免费办学讲课,要无偿地传给普罗大众。

    王阳明挂上学校招牌,摆好桌椅,号召大家前来听课。

    龙场这里深山老林,没有学校,这里的少数民族更加不知道学校是什么,讲课又是干什么的,闻所未闻,一头雾水。

    一开始没什么人听课,王阳明不甘心啊,看当地小孩没有学上,不读书明理,于是把彝族小孩,苗族小孩都叫来上课,反正他们也没啥事,王老师给他们上课也挺新鲜,还挺好玩的。

    有时候,小孩听得入迷忘了回家,家长找来,也加入了听课的队伍。

    渐渐地,一传十,十传百,当地的少数民族彝族、苗族、仡佬族等,都来听王阳明的课,有空就来听课,忙完了就来听课。

    王阳明的事迹不胫而走,越传越大,越传越远,甚至有学生翻山越岭到龙场来听课听讲,认真学习。

    一天,王阳明与弟子讲学至深夜,有个学生弄不明白良知为何物。王阳明解释了半天,学生还是没有理解透彻。

    王阳明正想着怎么形象生动讲学呢。

    忽然,房上有瓦动声响,还落下一些灰尘。

    过一会儿,听见门外卫兵大喊“抓贼”。

    王阳明没有停止讲课,再一会,房门敲开,卫兵押了一个灰头土脸的人进来,说这人是小偷,等候阳明发落。

    王阳明想让小偷洗心革面,还想让在场的学生更能清楚明白什么是良知。

    于是,王阳明让卫兵散去,指着小偷对众人说,我把他的良知找出来,你们就明白良知为何物了。

    王阳明向小偷道:“把衣服脱了。”

    王阳明没有多加解释,众人感觉莫名其妙,小偷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大惑不解。

    小偷被抓现行,对方人多势众,小偷战战兢兢,只能照做,慢慢脱去一件衣服。

    王阳明不停地叫他脱,一直脱到只剩一件裤衩。

    到这,王阳明再怎么严厉,小偷就是死活不肯再脱,并高声喊道:“打我也行,杀我也罢,就是不能再脱了。”

    王阳明问他为什么,小偷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一个字来。平时无恶不作的小偷强盗,此时居然脸红了。

    王阳明微笑着说:“这是因为在你心中还剩有羞耻感,这羞耻感就是道德良知的表现。一个小屁孩绝不会在乎光屁股的,可见你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家伙,也是有道德良知的。”

    众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良知啊!

    小偷感动哭了,给王阳明下跪忏悔:“我为生计没良心,从来就没有人尊重过我, 我自己也瞧不起自己。

    做贼几年,被人逮住不是被打就是被囚,从没有人告诉我还有良知,只有您还把我当人看,我不能辜负您。今后如果再偷,我不得好死,宁可去死,也绝不再偷!”

    王阳明给小偷上课,讲得洗心革面。

    最后,王阳明没把小偷送官府,而是把小偷放走。

    王阳明相信人们心中的良知,也相信自己上课能帮小偷找回心中的良知,同样相信这个小偷已经改过自新,会重新做好人的。

    做老师做到这份上,也没谁了吧!如此用心良苦,难怪王老师课讲得那么好!那么多人爱听王老师讲课。

    理论无敌,对答如流,至理至情,形象生动,感人肺腑,圣贤不正是如此的吗?

    思州知州听说王阳明开了个书院讲课,影响很大。

    这就纳闷了,自己管理的地界,这王阳明哪里冒出来的,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啊,也没跟我这个知州打声招呼,不行,要找人给他点颜色瞧瞧。

    王阳明正津津有味地讲课呢,学生们也都聚精会神地听着课呢。

    忽然,一帮小混混来到龙岗书院,凶神恶煞地说:“谁是王阳明?给我滚出来。”

    王阳明一看有人找茬:“我是!”

    “你个小小的龙场驿丞不得了啊,到了龙场这么长时间了,到长官那儿报道了吗,居然在这搞一个什么书院,弄那么多人干什么呢,这是非法聚众!”一个小混混气焰嚣张地说。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是来砸场子的吗?”一个学生站了起来,问道。

    小混混飞扬跋扈:“就是来砸场子怎么了!”

    苗民,彝民人高马大孔武有力,人多势众,大家都在专心听课呢,王老师讲得那么好。

    得知小混混是来捣乱之后,在场的民众围上去就是一顿乱拳,把捣乱的人打得哭爹喊娘,屁滚尿流,狼狈逃窜。

    思州知州找小混混想教训王阳明,结果自己反倒自己吃了个闷亏,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向上级毛应奎告状。

    毛应奎想了解情况,然后,亲自跑到龙场调查。

    毛应奎调查后发现王阳明学问不得了,见识不得了,完全没想到龙场这里居然有如此厉害人物。

    毛应奎不想把事闹大,化干戈为玉帛,建议王阳明写信给知州道歉,或者去衙门给知州赔礼道歉。

    结果王阳明不是给知州写信,而是写信给毛应奎,文采斐然,据理力争,意思就是:我连刘瑾我都没跪拜过,死都不怕,我还怕谁,况且是别人捣乱我讲课教学,真理在我这边。

    毛应奎被王阳明的人品和学问深深折服,不再找王阳明和龙岗书院的麻烦,甚至还为王阳明保驾护航,宣传夸赞。

    此后,龙冈书院声名鹊起,名声大噪。

    各地学者慕名而来,文人雅士纷至沓来,达官贵人也是络绎不绝。人太多了,龙岗书院已经没法容纳。

    于是,大家纷纷出钱出力,把书院建得更具规模。

    王阳明与一位学者交谈。

    学者:“阳明先生,此地环境艰苦,您怎能忍受?”

    王阳明:“人的身外之苦,只是皮肉之痛,心灵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

    龙场不仅是他身体上的流放之地,更是他精神上的修行之所。

    在这个偏僻的书院,王阳明的心灵得到了真正的释放和升华。

    37岁悟道之后,王阳明的人生豁然开朗了起来,感觉整个人焕然一新,能量满满,正勇往直前,为实现心中的理想努力奋斗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