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与繁华同落尽 > 第 9章 上巳节

第 9章 上巳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待到第二日,日上三竿,张凡和刘谦学才捂着沉重的脑袋悠悠醒来。

    张凡一边揉着太阳穴,一边看着从窗户透进来的明亮光线,嘴里嘟囔着:“哎呀,这脑袋可真疼啊。”刘谦学也是皱着眉,摇晃着脑袋试图清醒一些,“是啊,昨晚真是喝得太多了。”

    两人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张凡眯着眼睛,看了看房间四周,还有些恍惚。刘谦学则是用手搓了搓脸,试图让自己精神起来。

    随后,他们开始慢悠悠地穿衣洗漱。张凡一边系着衣带,一边回忆着昨晚的情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刘谦学则在整理着自己的头发,嘴里还哼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

    等收拾妥当后,两人相视一笑,准备一同出门去透透气,醒醒神,开始新一天的生活。可就在这时,房门突然被砰砰砰的敲响了。

    张凡一边揉着还有些昏沉的脑袋,一边冲着房门喊道:“谁啊?”

    刘谦学也满脸疑惑地看向房门,心里暗自嘀咕着会是谁。

    张凡一听是李北望,赶忙打开了门,只见李北望一脸焦急地站在门外。

    “北望,怎么了?这么急找我们何事?”张凡疑惑地问道。

    李北望笑着说道:“哈哈,你们忘了吗?我们昨天约好了今天要去上巳节呀!我早早就过来了,就怕你们睡过头给忘了呢!”

    张凡和刘谦学对视一眼,这才恍然大悟,刘谦学拍了拍脑袋,笑着说:“哎呀,你瞧我这脑子,还真给忘了!”张凡也笑着挠挠头,说道:“哈哈,还好你提醒,不然我们还真就错过这热闹了。”

    李北望催促道:“那还等什么呀,赶紧收拾收拾,咱们这就出发吧!”说着,他满脸兴奋地搓了搓手,似乎已经迫不及待要去感受上巳节的欢乐氛围了。

    张凡忙应道:“好好好,我们这就来。”说着,他和刘谦学迅速行动起来,穿衣洗漱,整理行装。不一会儿,两人就准备妥当。

    “哈哈,走吧!”张凡笑着对李北望说道。李北望点头,三人兴高采烈地一同走出房门,迎着清晨的阳光,迈向那充满欢乐与传统韵味的上巳节。

    一路上,他们满心欢喜地谈论着对上巳节的期待。到了举办上巳节的场地,只见处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五彩斑斓的旗帜在微风中飘扬,人们身着盛装,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周围摆满了各种特色小摊,有卖精致手工饰品的,有卖美味小吃的,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远处,一群女子正在优雅地跳着传统舞蹈,身姿轻盈,如同翩翩起舞的彩蝶;旁边还有文人墨客们在吟诗作对,展示着自己的才华。河面上,一艘艘装饰精美的花船缓缓驶过,船头的人们欢歌笑语,与岸上的热闹融为一体。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笑声回荡在整个场地。张凡、刘谦学和李北望兴奋地融入这欢乐的氛围中,他们一边品尝着各种美食,一边欣赏着精彩的表演,尽情享受着上巳节带来的独特乐趣和浓厚文化氛围。

    在这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街市里面,其中最为热闹的无疑要数那文人雅士云集的上巳节广场了。需知,大夏人一直以来都是极为崇文尚武的,他们对文化的尊崇和对武力的崇尚同样热烈,这已然成为了大夏人深入骨髓的特质,在这热闹场景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那一片热闹的上巳节场地中,文人墨客们聚集的角落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围坐在几张精致的桌案旁,桌案上摆放着笔墨纸砚。所有来上巳节的人都可以上台吟诵自己的诗文,只要能够拔得头筹便能受到各大世家的关注以及文坛的青睐有加与极力推崇,进而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机遇与荣耀。

    一位身着青衫的雅士轻摇折扇,微微眯起双眸,似在捕捉那一闪而逝的灵感。少顷,只见他眼神一亮,迅速提笔蘸墨,那手腕转动间,笔锋犹如游龙般在纸上舞动,一行行飘逸若仙的字迹便跃然纸上。他写完后,微笑着将诗作举起,周围的人纷纷凑过来,眼中满是欣赏与赞叹。有人轻声诵读着那优美的诗句,仿佛沉浸在诗意的世界中不能自拔,“妙啊,这遣词造句真是精妙绝伦,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其他人也都颔首称赞,对这位雅士的才华佩服不已。

    另一位年长一些的墨客捋着胡须,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似乎那无尽的苍穹和广袤的大地都能成为他诗意的源泉。稍作思索后,他那沉稳而富有韵味的声音缓缓响起:“春风拂面意悠悠,上巳佳节韵不休。花影摇曳情何在,诗意心间万古流。”他的吟诵犹如洪钟大吕,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在人们的心间,周围的人都安静下来,静静地聆听着这充满诗意诗意的吟诵,有的人微微点头,有的人则露出钦佩的神色,仿佛在这诗句中看到了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沉淀。

    还有几位年轻的文人,他们相互切磋着,时而争论不休,时而相视一笑,灵感的火花在他们之间迸发。一人忽然灵感乍现,兴奋地大声说道:“我有了!”便迫不及待地提笔书写,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他笔下的诗篇。周围的人都好奇地看着他,期待着他的佳作诞生。当他写完,便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来,那抑扬顿挫的语调仿佛让诗句活了起来,带着大家一同走进了他所描绘的奇妙世界,“桃花映水泛红潮,翠柳扶风舞细腰。上巳欢歌情韵绕,诗心沉醉乐逍遥。”在场的人无不鼓掌喝彩,纷纷称赞道:“真是后生可畏啊,如此才情,日后必成大器。”

    看着人群中那些吟诵诗文热闹非凡的景象,一旁的李北望突然扯开嗓子冲着人群大喊道:“让一让,让一让啦!”李北望身材高大挺拔,今日穿着一身淡青色的长袍,衣袂在行动间轻轻飘动。他面色泛红,额头上甚至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眼神中满是急切与兴奋,那炯炯的目光仿佛要穿透人群一般,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冲到人群中央去。只见他一边用力地往人群中挤去,一边还紧紧拉着身旁的张凡和刘谦学。

    张凡生得眉清目秀,剑眉星目,此刻他那白皙的面庞上带着一丝疑惑与惊讶,眉头微微皱起,澄澈的眼眸中满是不解,但还是被李北望拽着往前走。而刘谦学则是一副从容淡定的模样,他身着一袭素雅的白色衣衫,嘴角始终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微笑,似乎对李北望这种突如其来的举动并不意外,只是安静地跟着,脚步沉稳而又坚定。

    就这样,在周围人满是诧异的眼神中,李北望成功地拉着二人挤到了人群中央。就当大家都以为他也想要吟诗两首时,李北望却出人意料地冲着众人一伸手行了个礼,接着大声说道:“让我兄弟来,他可是当今新科状元!”此时的张凡脸上闪过一丝腼腆,那红晕瞬间从脸颊蔓延到了耳根,他下意识地低下头,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而刘谦学则是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在憋着笑,那微微眯起的眼睛里透露出一丝温和的光芒。李北望站在那里,犹如一个骄傲的卫士,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仿佛在向所有人展示着自己兄弟的不凡,他挺直的脊梁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坚定。

    听到李北望的那句“我兄弟是新科状元”的话,周围的人先是在一瞬间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安静得落针可闻。但仅仅只是片刻的停顿,不过倏忽间,人群中不知是谁率先提了一句“状元郎来一个”,这一声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打破了这短暂的静谧。

    这声呼喊仿佛具有传染性一般,迅速在人群中蔓延开来。“对呀,状元郎来一个”“让状元郎展示展示”的声音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人们的脸上带着兴奋与期待的神情,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了张凡的身上。他们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这位新科状元能展现出怎样与众不同的才能或技艺。

    这声呼喊仿佛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般,就如同那迅速蔓延开来的熊熊烈火,眨眼间便在人群中熊熊燃烧起来。“对呀,状元郎来一个”“让状元郎展示展示”这样的声音如同汹涌澎湃的浪潮,一阵高过一阵,此起彼伏,没有丝毫要停歇的迹象。人们的脸上无一不带着兴奋与期待交杂的神情,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眸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就好像是无数颗闪耀的星辰,仿佛在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这位新科状元究竟能够展现出何种与众不同的才能或技艺。他们紧紧地盯着张凡,那炽热的目光中饱含着热切的渴望,仿佛要将张凡整个人都看穿一般,急切地期待着他能马上有所行动,好满足他们那按捺不住的好奇与期待,让这场面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他们能够大饱眼福,见证状元郎的独特风采。

    张凡淡定自若地走上台去,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出一种沉稳的节奏。一上台,他先是对着人群优雅地施手一拜,脊梁挺直,身形挺拔如松。他的脸上始终保持着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既不张扬也不谄媚,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亲切与温和。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众人,眼神明亮而清澈,没有丝毫的躲闪与畏惧。在那目光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笃定,让人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气场。他微微仰起头,下巴的线条显得格外坚毅,彰显出一种自信的姿态。

    接着,他轻轻甩了一下衣袖,举止潇洒而自然,双手随意地垂在身侧,手指微微弯曲,显示出一种放松却又随时准备行动的状态。他的站姿稳健,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仿佛脚下生根一般,稳稳地站立在台上,无惧任何风雨。在他说话时,声音朗朗,语调不疾不徐,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让人不禁对他的淡定从容心生敬佩。

    他的表情始终保持着那份从容不迫,无论是面对众人炽热的目光,还是那依旧此起彼伏的呼喊声,他都能做到神色不惊,仿佛一切都尽在他的掌握之中,那份自信与从容的姿态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张凡看着张凡看着这人来人往,喧嚣无比的上巳节有感而发,慢慢开口吟诵道: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众人在感叹张凡的才情的同时,也被诗中那雄浑的雄心壮志所深深感染,更是对张凡那愿为国效忠的决心和情怀而赞叹不已,一时间,钦佩与敬仰之情在众人心中油然而生,现场陷入了一种对张凡的深深折服与赞誉的氛围之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