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潜攻 > 第31章 赴任

第31章 赴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仁宗命徐复推演大宋国运,听了徐复一番忠言,知道天命难逆,也就不再追问。于是命太监捧出来一只锦盒来,赐予徐复。

    徐复打开锦盒一看,只见盒内盛着一枚金澄澄的令牌。

    仁宗拿起令牌交给徐复:“此是进宫之信牌,持此令牌可以随时进宫奏事。各地官员见到此令牌,如朕亲临。朕以范仲淹总督延州兵马诸事,行断臂之策,巩固西北边防,策应赵宇潜入弥药,行反间之计,诛杀兀卒大臣。然而朕深知,范仲淹为人刚直不阿,朕忧虑范仲淹初到西北,行事操切,西北军政废弛已久,各地军政官员未必能倾心相助。如有万一,先生可持此令牌,代行军政大权,调动延州边军便宜从事。然而除非万不得已,此令牌不可轻易出示,先生勉之慎之!”

    徐复接过令牌:“在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徐复拱手辞行之际,又想起卦象所示,于是又向仁宗皇帝进言道:“宫人之乱,祸在萧墙之内,陛下宜时时警惕:佞妄之人,不可留在身边。”

    仁宗点头:“朕谨记先生之言。”

    徐复回到驿馆,范仲淹等人早已打点好行装,整装待发。

    范仲淹派人去韩琦府上打问,邀约韩琦同行。韩琦家将回话:“韩将军尊圣旨,半夜已离京回川,交接公务,从四川赴陕西上任。”

    范仲淹听了,打发润州府一班随从回润州交差,自己与徐复、赵宇、雷兰夫、小嬛四人出了驿馆,向西直奔汴梁西门——安肃门而来。

    到了城外,赵宇、雷兰夫勒住马缰,向范仲淹拱手道:“我二人有事,须到山西五台山一行。早则一两月,迟则三四月,事毕自会到延州府与范大人相会。”

    说罢打马扬鞭望山西飞驰而去,范仲淹目送二人远离。

    范仲淹、徐复、小嬛三人顶着风雪,向陕西进发。进了潼关,就到了陕西境内,早有陕西经略府军将在此等候。

    由军将为前导,又走了一日路程,来到京兆府。见过陕西经略安抚大使夏悚,自然是一套官场礼节,不必赘言。第二日一早,出京兆府,沿着秦朝时候修筑的直道,经过耀州、鄜州,三人心中焦虑,在深山沟壑中日夜兼程,一天一夜,抵达延州府。

    延州府是宋朝西北门户,城池被延河一分为二,南北依山为墙,府衙居于半山石崖之上。

    范仲淹站在府衙前,极目远眺,只见延河水潺潺从城中流过,一座佛塔建在对面山顶,此塔乃是唐朝所建,名为岭山寺塔,极其庄严巍峨。

    徐复见范仲淹矗立眺望,心思凝重,问到:“大人心中可有什么忧虑?”

    范仲淹指着山下的延河说道:“延河水从延州城中穿城而过,延州城又无高大城墙可以防守,如果兀卒举兵来攻,何以拒敌?我念及此,所以忧虑。”

    小嬛说道:“我看对面那座山,比府衙所在这座山高大许多,山下又有河水环绕。如果把州城搬到那座山上去,即使兀卒率兵来攻,前有河水阻拦,周围有高山屏障,也可以坚守到救兵到来。”

    徐复笑到:“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小嬛此言有理。兵法云,必居高阳之处以待敌。这高山确实是御敌制胜之处。不过如果兀卒占据山下川道,断绝水源,我军困据高山,人马无水可饮,将以奈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