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潜攻 > 第21章 献计

第21章 献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宋仁宗对赵宇说到:“朕知你两次上书陈述弥药边事,均为宰相所阻拦。今日在此,你有何主张,尽管奏来。朕取你良策,当赐美官显爵。”

    赵宇微微一笑:“我冒险进京陈事,并非为了求官。倘若有利于国家,我死而无憾。”

    大宋仁宗皇帝听闻赵宇之志向,不禁肃然起敬,心中暗想:“我竟狭隘了。”说道:“卿有何良策,尽管讲来。”

    赵宇说道:“当今大宋与弥药形势,战必败,和必损。臣请陛下非战非和,用诡道制之。”

    仁宗皇帝问道:“何为诡道?”

    赵宇说道:“选才德,居要害,任权变,广招致,募向导,行反间,使弥药君臣携二,自相屠戮。设先举之策,行潜攻之术,此所谓用智而不用力,制其要冲之计!”

    仁宗闻听赵宇之言,恍然大悟,心内清澈,拍案而起,大喜道:“好一个潜攻之计!杀兀卒,制弥药,真是万世不出之妙计!”

    赵宇又说:“弥药是小族,人口不多,弥药远居西北一隅,物产贫乏,难以自足。其向北、向西、向南皆为生活在沙漠中的游牧民族,无可贸易,只能向东与大宋交易,以西北特产青白盐、牛羊马匹交换中原的粮食、茶叶、绸缎布匹,弥药衣食皆依赖于我大宋。大宋可以无弥药,弥药不能无大宋,所谓朝廷,水也。弥药,鱼也。水可以无鱼,鱼不可无水。兀卒反叛,弥药百姓真心追随者少之又少,即便弥药上层当权者之中,反对兀卒反叛朝廷者也大有人在。如果朝廷暗中联络弥药主和派,派遣间谍里应外合,刺杀弥药主战大臣,则弥药主战派群龙无首,弥药可平,战争可熄,和平可致。”

    仁宗点头道:“真乃妙计!不过要施行此计,要在得人。任一人则计可行,朕思西北诸将之中,夏悚、范雍等人,均非胜任之人,朝中何人,可堪此大任?”

    赵宇笑道:“眼前现有之人,圣上何以不用?”

    仁宗愣了一愣,随即会意,笑道:“此人确是可用之才!”

    赵宇又说道:“圣上欲用此人行潜攻之计,当授予此人独断之权。西北边境,我大宋与弥药接境军州,鄜延路最为紧要,也是行潜攻之计的必经之路。当授以范仲淹鄜延路、延州府军政之职,使其统管军政事务,另有不听陕西边帅调遣及向圣上专奏之权。否则范仲淹受到各方牵制掣肘,则潜攻之策难以成功。”

    仁宗颔首道:“任之则信之,这是自然。”

    仁宗皇帝听了赵宇潜攻之策,心内大喜,说道:“朕也要封赏卿官职。”

    赵宇拱手言道:“在下一介草民,浪迹江湖,疏阔惯了,不愿受官职束缚。如圣上决意行潜攻之计,在下熟悉弥药地形民情,愿为先导,身入弥药,潜入弥药境内,以为策应。”

    二人正说着,房门一开,首领太监王守诚奏道:“皇太后、皇后听闻皇上在驿馆遇险,十分忧虑,正在宫中等待皇上,请皇上回宫。”

    大宋仁宗皇帝以仁孝治天下,闻听母后忧虑,忙说道:“朕这就回宫。”又对赵宇说:“朕此番出宫,有幸得遇高人,不枉朕一番苦心。卿且在此处忍耐几日,朕回宫后与大臣商议,几日便有旨意。”

    嘱咐随行太监、侍卫:“不可张扬今日之事,只说朕出宫闲游,路遇几个贼人,已被陈希亮、范仲淹驱散。”众人应诺,簇拥着仁宗回宫去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