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章 送亲
燕书平嘭的一声,重重的把门摔上。师兄弟们也被这摔门声吓得愣在了原地。师父平日里很是和善,只是不爱言语。自从燕小青走后,更是开始喝起了酒。怎么今日看到小青回来反倒生起了气!
燕小青本想在和父亲解释一番,却看到倚在厨房门口的朝他笑意盈盈的玉琴。顿时,相思叫他忘记了所有。一步三晃地走到玉琴面前,原地转了一圈。朝着玉琴笑道:“哥哥这身行头如何。”
玉琴捂嘴咯咯笑个不停,伸腿就朝他踹了一脚。:“你个山猪。”燕小青也不恼,拉着玉琴的手,就进了厨房。
晚上,大家准备了些酒菜给燕小青接风,小好拖着身子也参加了。
众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燕小青把他在青帮的境遇也说给了大家听。用他的话说,就是龙门得跃,骏马得骑,一朝直上青云。青帮的乾副帮主竟然看上了他,叫他打理手下的一家宝阁。众人听他这莫一说,简直羡煞的不行,有这样的大人物提携,那还不得登天!
几坛酒下肚,大家也都醉了,一阵打闹后就各自返回了房间。唯有小好和玉琴还未离去。
燕小青是真的喝多了,酒水都顺着嘴角流淌。
“玉。。琴,我。。。这次回来,。。。就是要把你带过去。。我和帮里都说好了。。”燕小青抓着玉琴的素手,醉眼朦胧地盯着她。玉琴也饮了一些,面色泛红,两腮若桃。听着燕小青的话,轻轻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下来。
燕小青见她允了,顿时心情大好。又倒了满满一杯,对着瘫在椅子上的小好说道:“还有你,这次必须跟我过去,我在帮主跟前都拍了胸脯的。”
不由小好同意,他便一口干完了碗中的酒。小好心里明白,这又是乾先生的安排。只是燕小青不知道他早已拒绝了乾先生的邀请,他也是白搭。
“师哥,不是我不想去,师父他老人家已经为我安排好了宗门。”小好两手一摊,一副身不由己的样子。
“我爹能给安排什么好宗门,能有青帮好不成。”燕小青听了有些生气,在他心里父亲也就在这范阳郡有些名气,但在这偌大的江湖里,也就如条游鱼一般,搅动不了什么风云。
“昆仑神教”小好笑着对他吐出了四个字。
燕小青双眼瞪大,简直不敢相信小好说得话,他父亲能联系上昆仑神教这样的超大宗门。但在玉琴的点头下,他再也不提,劝小好加入青帮一事。
三人又闹了一会儿,小好便拖着身子走出了门,玉琴起身也要跟着离去,却被小青一把拽在怀里,把喷着酒气的嘴重重的堵在了红唇之上。
第二天,燕书平把小青叫到房间,对他说了一番话。燕门是不会加入任何帮派,除非他燕书平不当这门主了。并告诫小青,有大树遮荫是好事,但自己也要努力起来。树会倒,山会崩,只有靠自己的真本事才能在这江湖里生存。
燕小青对于父亲的决定很不理解。背靠青帮这棵弥天大树,是多少小门派烧香都祈求不来的事,父亲却断然拒绝,真不知他老人家心里在想些什么。
挥别了众师兄弟,燕小青驾着马车,载着玉琴,朝京城而去。燕书平没有送他,只是又在房间独自喝起了酒。
整整十天,小好才恢复如初。他再也不尝试将二气混在一起了,这种难受只要经历一次,就不想再有下次,真的是痛不欲生。唯一的好处就是旋涡中的二气变得明亮了那么一些。
这日,城坊的李家找上了燕门。他家姑娘嫁到京城琉璃河,想从门里雇几个人,护送过去。毕竟百里来路,万一有个闪失,跟亲家也不好交代。
燕书平答应了下来,却只派了小好一人。李家本不愿,但听得指派之人是那范阳比武的第一人后,便喜哄哄的回去了。
到了送亲那天,燕书平特意把他的一件衣服送给了小好。
黑色长衫低垂,白色缠腰飘洒,蹬一双千层底的玄鞋,一圈圈的绑腿缠层层叠叠。小好往那里一站,端的是英俊洒脱,侠义弥漫。
小好看着自己,这就是他儿时憧憬了无数遍的模样。今朝终于得偿所愿。心里不由得激动起来。
小好告别了师父,便跟着一队披红的车队,向着京城去了。
车队行的缓慢,待到天黑方到胡良。主家便找了间客栈休息,并单独给小好开了间房。这天下本就不太平,若有流寇出现,还得要他出手解决,怠慢不得分毫。
晚上和大家吃了些饭,待众人休息后,小好独自一人步行来到了胡良桥上。
今夜月未满,但也映得河水波光粼粼。小好想起那日和山雨在这里玩耍,不由的又想起了许久未见的他。
嗞的一声响,小好朝桥下望去,但见一个蓑笠老翁在河边垂钓,正中了一尾大鱼。
小好童心大起,跳下桥坐在老翁身边,看他和鱼儿互相拉扯。一竿一鱼来来回回,有那么几次险些将老翁拽进河中。小好刚要伸手扶他,却听嘣的一声响,鱼线被大鱼扯断,隐入河中不见踪影。
小好脱口道了声可惜。然后把跌倒的老翁扶起。老翁摘下斗笠,却一张鹤发童颜的面孔笑着说道:“本不是我物,能有这一番乐趣,倒也值得。何来可惜之说。”说罢,从腰间解下个葫芦拔开,饮了一口。顿时,空气中弥漫了一阵阵沁人的酒香。小好吸溜了一下鼻子,搓着双手望向老翁。
老翁见他馋样儿,便把葫芦扔给了他。小好一把接住,也不讲究,对着葫芦嘴就灌了一口。如火线入喉,一股劲道散布全身,嘴里更是馥郁悠长。小好忍不住道了一声好酒,又灌了一大口。才有些不舍得把葫芦递还了老翁。
老翁又饮了一口酒,然后站起身带上斗笠,把手中竹竿朝河里一抛,足尖点地纵身跃在竹竿之上,随着河水飘流远去。
小好见老翁露了手一苇渡江的本事,且又喝了人家两口好酒。便朝着老翁离去的方向大喊:“还不知前辈姓名,好报这赠酒之恩”
我本青山一老翁,
钓尽岁月江湖中。
请君莫问姓和名,
今朝只记醉刘伶。
一串串诗歌吟唱,随着河水悠悠回转飘远。
神仙中人啊!小好不由得心中感慨道。这才是江湖!这才是意境!吾自想着哪天自己老去,也如这老翁似的,一壶浊酒相伴天涯路远。
一夜平安!
早上吃罢了饭,车队便又缓慢地上路了。小好跟在车队后面,闲来无事便躺在马车上,欣赏起路边的风景。朝阳和煦,暖风醉人。路两旁白杨枝叶嫩绿,雀儿藏在里面叽叽喳喳。小好闭上眼睛,倾听这动人的声音。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一声怒吼,马匹长嘶,孩童惊叫,家丁更是慌忙从车后拽出了长刀短剑。
小好正闭着眼,享受这慵懒春日。却被这一嗓子扰了兴致。便跃下马车,朝车队前面走去。只见七八个黑衣蒙面大汉手持砍刀挡住了去路。其中一个更是用手中长刀拔开轿门,对着新娘子淫笑不停。
“今天哥儿几个,不光要你们的钱财,这俊俏的小娘子也得陪哥哥们玩玩儿。”
说罢,七八个大汉便要一拥而上,行着劫道之事。一众家丁都是镇上的本份人,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手中刀剑和双腿吓得颤抖不止。
一群劫匪正要动手,却见一袭玄衣的小好从车尾缓缓走了过来。
“今天是李家姑娘出嫁的日子,我不想杀人,你们都滚吧!”小好边走边说,在一众劫匪面前停下,负手而立。
劫匪见他一身装束,确定是个练家子无疑。但自己这边七八口钢刀,数十条手臂,还怕他一个赤手空拳之人不成!为首之人便嗷的一声,挥舞钢刀朝小好劈了过去。
小好伸出手指朝劈来的钢刀上弹了一下,钢刀应声断成了两节。然后闲庭信步般穿行在劫匪中间,但听得啪啪啪一阵脆响,七八条大汉全都被抽飞了出去,在空中还喷着一口碎牙。
这帮劫匪明白他们碰上惹不得的人物,爬起身飞似的逃了,生怕跑的慢了小命不保。
小好没去追,吩咐家丁们继续赶路。一众人看到小好如此神勇,才知道这范阳第一功夫不是吹出来的。经此一事,小好也没了看风景的兴致,坐在马车上运行起了漩涡经脉。
车队又行了一天,于第然日早上到了琉璃河。城镇的样子和范阳无大的差别,只是此地方的口音多了些婉转,听着略有调戏得味道溢出。真是应了那句古话:真是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接亲的队伍早早就在路口等候,见着车队行来,顿时锣鼓唢呐就吹奏了起来。喧闹着把新娘送上花轿,一路吹吹打打送到了一座灯笼高挂的宅院门前。新郎官胸前挂着大红绣球,戴着绣花小帽,在门口迎接。只是不知为何,却用方巾蒙面。小好也是奇怪,难道这里还有什么讲究不成!倒是新郎官给他的感觉似乎在哪里见过,一时又想不起来。
把新娘迎进宅院,跨火盆,拜天地。酒席铺开美酒倒满,亲朋好友同祝二位佳人新婚。小好被安排到了高位就做,席间主家也频频给他敬酒,谢过一路护送之恩。
待新人入了洞房,酒席也就逐渐散去。小好则被引领到一间准备好的房间休息。
小好微醺,躺在床上吾自想着,哪一日他和海瑞也如这样并结连理,双宿双飞。岂不美哉!就在他喜滋滋幻想着,一根竹管戳破了窗纸,吹进缕缕青烟,飘散在屋里化作无形。
躺在床上的小好,鼻间突然闻到了一股腻人的香气,顿觉脑袋昏昏沉沉,腹中一阵恶心袭来。一头便栽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