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游天地,见万古
一子落下,两人魂游天外。极速飞升到天穹之中。
楚会渊站在云端之上俯瞰世间,被震撼的无以复加。只见脚下神州风光无限,端得是一片大好山河。神州以南是一片汪洋大海,大海最南边有一片血红之色。
神州以西是一片辽阔无垠的森林。神州以北是一片紫色迷雾,让人难以看清里面的光景。东北则是月涯山脉,山脉连绵起伏宛如一条巨龙盘旋。月涯山脉与那片紫色云雾之间是一片冰天雪地。而神州的东南边…却是黑气环绕,不祥的气息极为浓郁,让人心生不安。
“夫子,那就是虚空魔族吧?我好像…有些明白先祖的决定了”楚会渊说道。
“先辈的路,是先辈给这个世界的答案。不是你的答案”
“会渊,你的道,又是什么呢?”
“行万里路,游天地间,见万古事。你的道,需要你自己去寻找答案…”
夫子话毕,周围的一切消失不见。只剩楚会渊一人坐在石凳之上,目露思索之色。
不多时,又被张涣之喊去炼丹了。
…
春去秋来,如此往复。一年时间已过。
如今已是第二年的十二月,冬日的龙虎山,虽然少了春日的繁花似锦和夏日的绿树成荫,但却多了几分宁静与祥和。山间的小径上,积雪覆盖。群山环抱下。银装素裹,别有一番风味。竹屋顶上积累着厚厚的白雪,仿佛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衣。屋子内,炉火旺盛,红光映照着楚会渊专注的脸庞,他在丹炉前忙碌着。
窗外的寒风呼啸,夹杂着雪花飘落,但屋内却温暖如春。炉火的热气与药草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四阶增元丹,丹成!”伴随着楚会渊话落,几颗晶莹翠绿的丹药出炉,楚会渊将其装入玉瓶之中,收回神魂焰,一气呵成。
收好丹药后,楚会渊走出竹屋。单手祭出飞天符。念念有词道:
“风起青萍之末,聚于指尖之间。
无形无质化有形,风动云随听我令
风卷残云破万难,御风之力显神通。
急急如律令,风来!”
随着口诀的念诵,只见竹屋外凭空刮起一阵轻风,渐渐变得强烈起来,围绕着楚会渊旋转不止。随后,那风似乎听从了某种召唤,缓缓托起楚会渊的身体,将其轻轻托向半空。楚会渊面带微笑,闭目感受风的力量,仿佛与风融为一体,御风而行。
半空之中,神魂焰自楚会渊的体内喷涌而出,远远看去,他的身体已完全被墨绿色火焰包裹,宛若自燃,随即,他的大手在空中划出一道惊人的弧线,伴随而来的,是那熊熊燃烧的神魂焰,犹如火龙升天,瞬间便席卷了下方屋子所在的那片竹林。
“哗”,只见整片竹林顿时化为一片墨色火海。
“散!”楚会渊敕令一声。火海瞬间消失不见。出奇的是,那片竹林和房屋并没有造成任何破坏,反而将附着其上面的雪花悄然融化。他微微一笑,收回了周身的火焰。
接着,他撤去御风符,任由身体从半空中自由下落。同时双手结出几道法印:“召唤咒术,通灵兽之智,聚日月之华,听我号令,现!”随着法印的凝结,一阵剧烈的强风飞过,有一大型白鸟飞来,稳稳的接住了他的身体。
白鸟展翅高飞,轻盈地承载着楚会渊在龙虎山的上空悠然盘旋。仿佛成为了一幅动人的冬日画卷。
老天师和张涣之此时站在天师府前,抬头看着这一幕。不由满意点头。
“真不愧是楚氏后人,未开灵能便可达到如此地步。师弟,看来你尽心了。”天师淡淡开口道。
“楚小子天赋异禀,短短一年时间便达到了丹道四品,符箓咒术已尽皆大成!精神力的控制亦难挑瑕疵。”张涣之满意道,脸上写满了自豪。
“焚雪而不伤物体本身,他对精神力的控制已达入微之境,带他来见我吧!”老天师双手背在身后,走进了天师府内。
片刻后,张涣之领着楚会渊来到天师府内。
“拜见天师!老天师与师叔用心良苦,会渊铭感五内!”楚会渊对着二人躬身一揖道。
“嗯,为何修炼,心中可有答案了?”张道玄问道。
“承天地之重任,任道义之担当。守邦国之安宁,救人族之危难”楚会渊沉声道。
张道玄闻言,满意点头正色道:“三日之后,祖宗祠堂。昭告先祖,授天师道!”
“师兄,这…”张涣之脸上阴晴不定,欲言又止。后者抬手示意他不必再说。
“回去吧。”天师淡淡说道。
两人告退一声后,共同前往竹屋。一路上,楚会渊见他一直心事重重,忍不住轻声问道:“师叔,你今日怎么了?一直心不在焉的,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张涣之闻言,深深叹了口气道:“小子,你…可知祖宗祠堂传天师道意味着什么?”见前者满脸疑惑之色,又接着说道。
“祖宗祠堂传道,会将道门气运加身受道者。先祖有训,只有十万年一遇的道门天骄且为天师传人才可授此道。而你小子…一非道门中人,二非天师徒弟。师兄他所承受的压力…难以想象。”
楚会渊闻言,顿时如遭雷击。毅然转身冲向天师府却被张涣之拦下。
“请师叔让路,我去求天师收回成命,此等恩情,恕会渊无法承受!!”楚会渊正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