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郭沫若小时候的故事 > 第20章 第二十章

第20章 第二十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嘉定大佛,位于嘉定城外大渡河口的凌云山崖壁之上,是唐代海通和尚历经艰辛所凿造的杰作。这座巨大的石佛,不仅展现了古人卓越的雕刻技艺,更是佛教文化在嘉定地区传播的重要标志。

    站在大佛脚下,仰望那巍峨壮观的佛像,不禁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与毅力。海通和尚为了弘扬佛法,不惜耗费巨资和人力,将凌云山的山体深深地凿空,历时数年才完成了这一宏伟工程。

    大佛的造型庄严肃穆,线条流畅,神态慈祥,仿佛是一位慈悲的佛陀降临人间。佛像的衣褶、手指等细节部分,更是雕刻得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佛像本身,大佛周围的建筑和装饰也充满了佛教元素。山门、钟楼、鼓楼等建筑错落有致,与大佛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

    参观嘉定大佛,不仅是一次视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领略到古人卓越的艺术才华和精神追求。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嘉定,不妨抽出时间来参观一下这座千年古刹,感受一下那份宁静与祥和。

    嘉定大佛的建造背景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在民间的广泛影响密不可分。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渐在社会各阶层扎根,成为当时重要的宗教信仰之一。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开放,佛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地兴建寺庙、佛像的热潮此起彼伏。

    嘉定大佛的开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据史书记载,嘉定大佛的建造始于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年),由当地富商沈氏家族出资,由高僧海通发起并主持建设。海通和尚为了弘扬佛法,希望通过建造这尊巨大的佛像,来吸引更多的信众前来修行和朝拜,从而提升佛教的影响力。

    嘉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交通要道和商贸集散地,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繁荣的经济。在唐代,嘉定已经成为江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镇,人口众多,商业繁荣。因此,建造一尊规模宏大的佛像,不仅能够彰显地方的经济实力,也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地位。

    综上所述,嘉定大佛的建造背景是唐代佛教文化的兴盛、地方经济的繁荣以及弘扬佛法的宗教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座佛像的建成,不仅是佛教艺术的瑰宝,也是唐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

    嘉定大佛的建造背景确实与减轻水势的实用目的有关。唐代时期,嘉定地区的水利工程尚不完善,洪水频发,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海通和尚在选址建造大佛时,考虑到了这一地理特点,利用山体的自然地势,将佛像巧妙地融入到防洪体系中。

    大佛的开凿位置位于大渡河口附近,这里是水流较为湍急的区域。通过在山崖上挖掘佛像,不仅改变了水流的方向,还增加了河床的宽度,从而起到了一定的减缓水势、防止洪水泛滥的作用。这种结合实用功能与宗教信仰的建筑方式,体现了唐代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利用。

    在实际操作中,海通和尚组织了大量的工匠和民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历时数年,最终完成了这一宏伟的工程。大佛的建成,不仅在技术上展示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更在艺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的存在,既是唐代封建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因此,嘉定大佛的建造背景既包含了减轻水势的实用考虑,也反映了唐代社会文化的繁荣和进步。它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件珍贵的文化遗产,至今仍在为后人所敬仰和赞叹。

    海通和尚在组织人力物力修建嘉定大佛时,采取了多种策略和措施。

    首先,他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社会资源。嘉定作为一个繁华的商贸城市,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海通和尚通过广泛宣传和动员,吸引了大量的工匠、民工和志愿者参与到大佛的修建工作中来。这些参与者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职业背景,他们共同为大佛的修建贡献力量。

    其次,海通和尚善于运用经济手段吸引投资。他向当地的富商、地主和其他有经济实力的人士发出邀请,让他们参与到大佛的修建中来。他承诺给予一定的回报和荣誉,以换取他们的支持和资助。这种方式使得大佛的修建得到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此外,海通和尚还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他组织工匠们进行技术交流和培训,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他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秩序。他还亲自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确保大佛的修建按照预定计划进行。

    最后,海通和尚还借助了宗教信仰的力量。他通过宣传佛教教义和弘扬佛法,激发了信众们的虔诚和热情。许多信众自愿为大佛的修建捐款捐物,甚至亲自参与到施工中来。这种宗教信仰的力量为大佛的修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综上所述,海通和尚通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运用经济手段、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以及借助宗教信仰的力量等多种策略和措施,成功地组织了人力物力修建了嘉定大佛。这不仅展现了他的卓越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也体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海通和尚在选址修建嘉定大佛时,显然考虑到了地理环境的优势。大佛背靠凌云山,面向南方,正好与峨眉山相望。峨眉山的山脉远远地横亘着,成为天然的屏障。这样的布局不仅使得大佛在视觉上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而且在风水学上也被认为是吉祥之兆。

    从地理角度来看,峨眉山的山脉作为天然屏障,对于嘉定地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风,还为当地带来了充沛的降水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这种自然的屏障效应对于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此外,海通和尚选择在这个位置修建大佛,还可能考虑到了风水学的因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风水被认为是影响人运势和环境的重要因素。峨眉山作为“龙脉”的一部分,其山脉的走向和形状被认为能够带来好运和福气。因此,海通和尚可能希望通过修建大佛来借助峨眉山的“龙脉”之力,为当地带来繁荣和昌盛。

    经过数年的努力,嘉定大佛终于完工。这座佛像的建成,不仅是佛教文化的瑰宝,也是唐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它的存在,见证了海通和尚的智慧和毅力,也体现了唐代人民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和对美的追求。

    如今,嘉定大佛已经成为了嘉定地区的一大名胜,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它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寄托。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领略到唐代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海通和尚修建嘉定大佛的过程是一部充满智慧、勇气和毅力的史诗。他的成功不仅在于选址的巧妙和施工的艰辛,更在于他对佛教信仰的坚定和对文化传承的执着。嘉定大佛的建成,是唐代佛教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项杰出成就。

    凌云山的石佛,是一尊历经千年风雨洗礼仍屹立不倒的佛教艺术瑰宝。它静静地坐在山腰,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人们的信仰。

    石佛的雕刻精细而栩栩如生,无论是面部表情还是衣褶纹理,都刻画得惟妙惟肖。它的双眼深邃而明亮,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的真理。它的微笑安详而慈祥,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在阳光照耀下,石佛的肌肤呈现出一种温润而光泽的质感,仿佛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如玉。它的双手合十置于胸前,似乎在默念着经文,为众生祈福。

    石佛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缭绕的云雾,仿佛是大自然为它披上了一层神秘而庄重的外衣。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了,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偶尔传来的鸟鸣,打破了这份宁静与祥和。

    每当人们来到这里,都会被石佛的庄严与神秘所震撼。他们纷纷驻足瞻仰,虔诚地祈祷和许愿。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禅宗精神的深远影响。

    《乐山县志》卷十一明陈起龙《重修凌云寺记》中的这段话,是对四川山水美景的一种赞美和肯定。它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和自豪,同时也展现了四川人民对自然风光的独特欣赏和感悟。

    这段话中所提到的“天下山水在蜀,蜀山水在嘉,嘉山水在凌云”,既是对四川山水的概括性描述,也是对凌云山的具体赞美。它表明了四川的山水美景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而凌云山则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古志之矣”则是指这一评价早在古代就已经有了,它体现了对古人审美眼光的认可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段话不仅是对四川山水的赞美,也是对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它表达了四川人民对家乡山水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凌云山之旅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怀揣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好奇,踏上了前往凌云山的旅程。从迎春门出发,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我们来到了府河边。河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映照着岸边的绿树红花,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

    过河后,我们来到了篦子街。这条小村落宁静而祥和,仿佛时光在这里凝固。街的东头,便是通往凌云山的登山道口。道口旁,一块巨石上刻着“凌云山”三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透露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我们踏上了这条蜿蜒曲折的山道。山道在岩壁的半腰作平缓的倾斜而上,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游人铺设的阶梯。沿途,我们看到了形态各异的岩石,有的像狮子,有的像大象,还有的像骆驼,仿佛是一座座天然的雕塑。

    山石是赭红色的,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给人一种温暖而舒适的感觉。而清洁的泉水在路畔的细涧中流泻,发出悦耳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为我们的旅程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

    随着我们不断攀登,山势逐渐变得陡峭起来。但我们并未退缩,而是怀着对美景的期待,继续前行。沿途,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展示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终于,我们登上了山顶。站在山顶上,俯瞰着整个城市的美景,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愉悦与满足。

    这次凌云山之旅,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力量。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还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的自然奥秘,感受大自然的恩赐与馈赠。

    苏东坡有一首诗就是在这凌云山上写的《送张嘉州》

    生不愿封万户侯,

    亦不愿识韩荆州。

    但愿身为汉嘉守,

    载酒时作凌云游。

    虚名无用今白首,

    梦中却到龙滃口。

    浮云轩冕何足言,

    惟有江山难入手。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谪仙人此语谁解道,

    请君看月时登楼。

    这首诗《送张嘉州》是苏轼的一首佳作,充满了豪迈与深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解读:

    首句“生不愿封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苏轼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漠。他不愿意为了世俗的荣耀而放弃自我,也不愿意为了攀附权贵而卑躬屈膝。这种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展现了苏轼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

    次句“但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苏轼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在汉嘉这个地方担任一职,有机会在闲暇之余,载酒爬山而游凌云,与朋友们畅饮,享受人生的乐趣。这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三句“虚名无用今白首,梦中却到龙滃口”,苏轼感叹虚名的无用,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虚名已经变得毫无意义,而那些曾经的梦想和追求,如今只能在梦中实现。这种对虚名的批判和对梦想的怀念,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最后两句“浮云轩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难入手”,苏轼以浮云比喻功名利禄,认为这些东西都是过眼云烟,不足挂齿。而真正值得珍惜的,是那难以捉摸的江山之美。这种对功名利禄的轻视和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展现了苏轼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整首诗以豪迈的笔调,表达了苏轼对功名利禄的淡漠、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虚名的批判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珍视。这种情感交织,使得这首诗成为了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独特的个性和才华。

    凌云山:苏轼的诗意栖居地

    凌云山,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它不仅以险峻的地势和秀美的景色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更因与苏轼这位文学巨匠的深厚渊源而名扬四海。

    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一生创作丰富,诗词歌赋皆有卓越成就。他的诗词风格豪放奔放,意境深远,深受后世喜爱。而凌云山,正是他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之一。

    据史书记载,苏轼曾在凌云山上读书、写作,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迹。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那句“载酒时作凌云游”。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苏轼对凌云山的深厚情感,更展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正是这句诗,让凌云山在文人墨客心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为了纪念苏轼在凌云山的足迹和创作,后人在岩壁上刻下了“东坡先生载酒时游处”的字样。这九个字虽然简单,却承载着后人对苏轼的敬仰和怀念。每当游客来到这里,都会驻足观看,感受苏轼当年的风采和情怀。

    在这题壁的附近,约略在登山的半途上,那伟大的石佛的颅顶便从岩畔突兀了出来。

    除了这处石刻外,凌云山上还有许多与苏轼相关的景点。比如那座“东坡亭”,据说就是苏轼当年读书的地方。亭子虽不大,但古朴典雅,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站在亭子里,仿佛能听到苏轼当年吟咏的声音,感受到他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凌云山不仅是一座自然风景区,更是一座文化名山。它见证了苏轼的文学成就和人生历程,也承载了后人对这位文学巨匠的敬仰和怀念。每一次来到凌云山,都能让人深深感受到苏轼的诗意魅力和人文底蕴。

    在现代社会,凌云山依然保持着它的宁静与美丽。它不仅是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更是人们寻找心灵慰藉的圣地。在这里,人们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和喧嚣,静下心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文化的熏陶。

    总之,凌云山是苏轼的诗意栖居地,也是后人追寻文化足迹的重要场所。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和体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