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又见江南旧事影(五)
待两把翠色宝剑相撞,一支金刚竹插入两剑之下,向上轻轻一挑,推平了两道剑力,算是平了一场小风波。
萧兴偕急忙后退作了一揖道:“徐先生,晚辈萧阖字兴偕,方才遭受奸人所害,多有得罪,还望上师多担待。”
徐凌稍作回礼,墙头上便传来那汉洛的声音。
“少主,什么叫做奸人?”
徐凌略微咦了一声,回头看看这汉洛随后哼了一声多半想着明天怎么让他落选吧。
“少主,再不走客栈可不让进了!”听到这呼唤吴家后生转身向两位上师道别。
待两个后生走后,青衫先发语:“这萧兴偕同当年一样多懂礼术自是可造之材,那汉洛却是资质平平,庸劣不堪,朽木不可雕也。怎么每次萧兴偕身边都有个玩世不恭的家伙。”
鲁雄喃喃道:“手引红线十万丝,一人可分得几丝,从未见过有人竟可以……”
徐凌斜眼看了鲁雄一眼,摇了摇头:“你不会看易经看傻了吧!”
鲁雄也不多说什么只是憨厚的嘿嘿一笑。
“我倒在想你堂堂一殿首座怎么会跟一个后生过不去?”老农调侃道。
“这年头皇帝越来越无能了,各方势力强者征兵,势者招募。倒还好还有个令尹闻伯正,算是有些心计,趁着正学府广招世子之际,安插一个燕乌衣进来,多半是怕哪边起势好拿着别人家兔崽子做人质。”
徐凌又道:“纵观天下儒林,当朝令尹的确是能算得上半个儒道至圣,不过此人太忠,最终只得称其是愚忠!他看不透这皇帝,当年诸葛圣人都扶不起一个刘阿斗,他算什么”
鲁雄又是嘿嘿一笑:“那个老家伙也是有资本的,扶持第十九代帝君登位,助第二十代帝君谋九州之变,现今已是第二十一代帝君,虽说这代帝君昏聩但是闻伯正也说过:只要有我在,八州之王终究是乌合之众!
此人算是有胆识有气魄,只叹未遇上明主,多半又会如诸葛圣人一般出师未捷身先死。可悲可叹。也正是因为如此,堂堂江南正学府竟会沦为朝野控制八州的把柄。”
徐凌难得点头同意了他的看法:“此事暂且不必细纠,我着实想不通你为何说那个何姓纨绔有过人天资,我也有观相感灵之能,但却未在他身上察觉一丝。”
鲁雄轻笑道:“观相者,知天命也,尔仅不惑何以看透,观蚕虫春茧,你怎知他将来会成万人赞叹的花腰奴?”
或许这就是一同在正学府交往多年养出来的吧,方才还在互相挑逗,这会儿又开始嬉皮笑脸了。
“花腰奴啊!我倒是也豢养不少。”一风姿绰约的女子稳步走来。
眼前这女子姓萧名华字子锦,可以说是萧家世子的表姨。
不过关系的确是淡如清汤,当年也是因为一场姻缘劫,被萧子轩逐出萧家,与她长相厮守的竟是现在看来对情爱一丝不沾的徐凌徐正严。
九州七律诗骨陈昂正曾说:“不败正严叱百人,终输萧女回眸神。”
但其实还是徐凌死缠烂打罢了,最后才叫萧家女子动了真情,最后二人着实无路可走终究顺了朝纲才到了这江南正学府。
二人说实话为人处事如出一辙,但是相较之下还是有些区别的徐正严办事有理有据可查,不得不叫人信服。
可是萧子锦办事没那么讲事实论据,往往毫无凭据便乱下定论,所以口碑与万年冷板脸徐正严只坏不好。
鲁雄满脸堆笑:“大妹子来了。”
女子冷眼斜看了一眼眼前这个邋遢老农走到徐正严身边说道:“府首说了明日新学子首练学监一职由我担任。”
话语就这寥寥两句,说罢鲁雄起身便作别走了。
女子撩了撩鬓发:“这鲁雄如此碍事,以要解决他也不是不可能,你怎会这么让着他?”
徐凌笑着摇摇头说道:“只因为他是个老实人。”
女子更加皱眉,面对夫君这句话有些奇了:“老实人?不应该更好欺负?”
徐凌可能也是服了这荆室,冷哼了一声:“更是因为他是个老实人才不能欺负,憨实流辈若佛陀,佛陀宝像压邪魔,后生无由推此佛,佛倒魔出人未活。
他现在对我来说只好不坏,岁数大了,看透的事情比我多,反而教了我不少道理,府首对我们学府五殿首座最青睐的也便是他……先不说这些了,可是这府首怎会叫你安排首练之事?”
萧子锦摇摇头。
每十年一代新学子入正学府通过首练可在五殿中择优拜师。
但也并非直拜首座,能为首座之徒的基本为当殿首座亲定,本代学子正逢这三十年一选弟子之时。
正学府这两日陆续到来的估摸着少说也有六千人,先一试文去了一些打肿脸充胖子的纨绔世子。
二比武,留下来的不到三百人,这样三波四折下来留下来的不是靠实力就是靠势力的,不管怎样都惹不起。
此次破天荒的让这个正学府出了名的不靠谱来当学监,多半就是燕乌衣从中作梗。
让人不禁为这代学子捏把汗,当然燕宦官的到来不仅正学府蒙在鼓里,除了帝君与令尹整个朝廷也是震惊。
至于现在都城里头那位是不是真龙也有的好猜,指不定和燕乌衣一起来江南耍耍了。
不过也有几个特例从西边天秦王朝来正元王朝求学的学子还是不敢动,谁让人家有权有势呢?
天秦,正元多年东西两立,几次战争也扰的周边各国不得安宁,最后第三方所谓的蛮族插手才算是了解了六十多年来两朝的纷争。
但自此之后蛮族销声匿迹两方势力又在蠢蠢欲动。
令尹随即派遣周求安西行安抚天秦王朝,又派李求宁东渡笼络势力,最终与南蛮诸国,南海岛国合并有了现在的九州之地。
定了当下大局,着实让人未曾料到的竟是如此国家大事竟是两位僧侣两张嘴便可平定的,戏称为“佛陀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