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书七零:小炮灰逆天改命 > 第41章又来新知青

第41章又来新知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上午苗满仓突然接到公社知青办的电话,让他去市里火车站接新来的知青。

    本来这批知青是可以统一接到公社,再让各大队去公社接走的。

    考虑到鸡冠大队离市里比公社还近一点,把分配的名单给苗满仓,就直接让他去市里火车站接了。

    时雪他们来的时候,也是从市里火车站接走的。

    王建军刚回到知青院房间休息了没多长时间就被苗满仓叫走了。

    上午喝了酒,他酒量不好,还有点晕乎乎的,坐上牛车,王建军才知道是要去接新知青。

    王建军捏了捏眉心让自己头脑清醒一点,他问:“队长,这次来了几个知青啊?”

    苗满仓愁眉苦脸的,抽了一口旱烟才说:“五个,两男三女。”

    他们到火车站的时候,就见到了很多下火车的下乡知青。

    王建军看着那些尽管累却青春飞扬,充满希望的眼神,只觉得他们过于单纯了,不知人间疾苦。

    知青们都聚在火车站出站口,等待着各个公社的人来接。

    后边的人想往前挤,人群就乱了起来,王建军还听见有个女人大声喊着:“孩子,我的孩子丢了,都被挤了,帮我找找孩子。”

    “都别挤了,赶着去投胎啊!”

    王建军看不过去,走过去大喊了一声,“让一让,别挤了,没听见有人说孩子丢了吗?”

    这次听清是孩子丢了,人群才算是安静下来。

    “那位同志,你别急,你的孩子长什么样,说出来,大家一起帮你找一找?”

    女同志被这么多眼睛注视着,不好意思的说:“儿哈些,俺的孩子是俺娘帮俺亲手做的,黑色的棉布的。”

    姑娘乡音有点重,大家听的懵懵懂懂的,只以为是一个孩子身穿黑色棉布衣服。

    大家提着行李四处分散开,帮忙找孩子,也有的人站在原地没动。

    过了一会儿,那姑娘走到一个男同志身边,说:“恁踩到俺的孩子了,让一让。”

    男同志被如此污蔑,气的破口大骂,“你他妈的,别血口喷人,谁踩你孩子了?”

    小姑娘翻个白眼,又重复一遍说:“俺说,恁踩到俺的孩子了。”

    男同志举起手威胁道:“再胡咧咧,信不信我揍你,就算你是女同志我也照揍不误。”

    小姑娘看那人生气的样子,怕他真打她,出其不意的推了他一把,赶紧捡起来被他的大脚踩着的鞋。

    小姑娘爱惜的拍了拍鞋面上边的脏污,一边说:“幸亏俺的孩子比较经事,要不让恁给俺踩坏了。”

    这双鞋是她第一次收到妈妈的礼物,特别爱惜。

    男同志被她推的趔趄,举起手里的行李就想照小姑娘头上砸过去,大吼道:“我说了没踩你孩子。”

    火车站工作人员看见这边的变故,赶忙跑过来拦住男同志。

    不悦的训斥,“你们都是下乡的知青,有什么话不能说清楚,你们的素质呢?说动手就动手。”

    “有谁来说说事情经过?”

    很快有看到事情经过的人指手画脚说了一会儿。

    工作人员问那个女同志,“同志,你的孩子找到了吗?”

    小姑娘大声道:“找到了。”

    “那你为什么推那个男同志,还污蔑人偷了你孩子,你有证据吗?”

    “那个男同志踩俺的孩子,俺让他让一让,他一直不动,还特别生气想打俺,俺推他就是为了拿俺的孩子。”

    几个工作人员对视一眼,脸上都带着哭笑不得的笑意,他们都听明白了。

    他们火车站的工作人员,见的人多了,一些家乡话多多少少都懂一点。

    其中一个工作人员对着那个男同志解释说:“你们都误会了,有的地方说的孩子就是指脚上穿的鞋,女同志的鞋掉了,被你踩在脚下,她推你是为了拿鞋。”

    男同志听完工作人员的话,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红,不知道该生气还是该道歉。

    有人指着小姑娘,窃窃私语,“土包子,不会说普通话啊!”

    “就是……”

    工作人员又对那个女同志说:“同志,你的家乡话,别人听不懂,建议你回去好好练习一下普通话。”

    小姑娘被说的一脸羞囧,急忙用不熟练的普通话解释说:“俺,俺,我从小被爹娘送到乡下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才被爹娘接回家没多久,还没来得及好好学普通话,就下乡了。”

    大家听她这样说,反而一脸同情,觉得这姑娘就是个傻的,明显是爸妈不喜欢她,为了让她下乡,才把她接回家的。

    工作人员拍了拍手,大吼一声,“好了,误会解除了,大家排好队,。”

    刚才还拥挤的人,不情不愿的挪动脚步站好。

    很快,来接知青的人,拿着小本子,一个一个的开始念名字,念到名字的就跟着走。

    有的公社是拖拉机来的,但大多都是赶的牛车。

    苗满仓和王建军都没有急着找人,他们等知青都被领走的差不多了。

    才不慌不忙的开始念名字。

    “董大有。”他正是刚才和那个绑着两个麻花辫的女同志发生争执的人,高大魁梧,看起来很凶。

    “沈向阳。”他头发很浓密,寸头,浓眉大眼的,眼窝有点深,不知道怎么想的,还续了胡子,倒显得比别的知青成熟一些。

    “杨兵。”让人很惊讶的是,出来的竟然是个女同志,这个瘦高个子女生,估计得一米七,瘦的像个电线杆。

    “陶大宝。”他倒是白白净净的,看起来还很乖巧,一脸的青涩稚嫩。

    “蔡圆圆。”最后火车站出口只剩下那个扎两个麻花辫的女同志没被喊到名字了,显然蔡圆圆就是她了。

    董大有看见蔡圆圆就蹙眉,没想到竟和她分到一起了,刚才害他丢人,董大有显然对她颇有微词。

    “你们五个都被分到了鸡冠大队,我是队长苗满仓,走吧,行李放牛车上。”

    “五人的行李都不少,光行李就占了牛车一大半的地方。”

    苗满仓看牛车上还有点地方就说:“女同志坐牛车,男同志后边跟着走。”

    几个男同志也像是缺水的大白菜,蔫巴巴的,可也不好意思和女同志抢牛车坐。

    苗满仓和王建军坐在前边车架上,剩下的三个男知青咬牙坚持跟在牛车后边走着。

    后来还是王建军替他们感到心酸,跳下牛车,让出来位置,让三个男知青轮流坐,他跟在牛车后边走。

    三个男知青都感激的看着王建军,觉得他真是个好人。

    王建军就这样被发了好人卡。

    苗满仓皱眉,对王建军的做法有点不赞同,觉得王建军就是太心软,都是大男人,让他们走走路怎么了,就当是提前锻炼了。

    不过苗满仓也没干涉他的决定。

    就这样一路晃晃悠悠的赶着牛车走着,后边的女同志,蔡圆圆适应的挺好,她本来就从小生活在农村倒没有什么。

    然而杨兵就不行了,脸色煞白,她第一次坐牛车,摇摇晃晃的再加上路上坑坑洼洼的,一路上颠簸的她难受不已。

    后来她实在没忍住,趴在牛车上朝外吐了起来,“呕,呕……”哗啦啦一阵吐。

    不知道都吃了什么东西,特别难闻。

    苗满仓听到动静,赶紧停车,怕她吐到牛车上,“真是太娇气了,坐个牛车还能吐了。”

    幸亏,杨兵是脸朝外吐的,只是吐到牛车轮子上一些。

    苗满仓语气还算温和的说:“要不你下去走吧,车上都是行李,别一会儿吐到牛车上,再走二十多分钟就到地方了。”

    杨兵不好再继续坐牛车,面无血色的下去了,走路也是摇摇晃晃的,她那电线杆一样的身体,王建军都怕她摔一下骨折了。

    就这样为了迁就杨兵,一路走走停停,折腾到下午快五点才到知青院。

    车子刚一停下,可能是到了目的地,杨兵就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倒在了知青院门口的地上。

    苗满仓摇摇头,扯着嗓子喊道:“王建军去喊两个人,找个空房间把她抬进去,再找两个女知青帮她整理一下。”

    知青院里的人听到动静都跑了出来,所有人都聚集在了前院,一二十个人,还真不少。

    张秀英感冒还没完全好,浑身酸软无力,还是和徐招娣一起出来看热闹了。

    其他几个新来的知青都蔫头巴脑的坐在院子里的石凳子上,根本没心思收拾。

    等把杨兵抬进去安顿好,苗满仓对着王建军说:“他们,你看着安排一下,有事情就去大队部找我。”

    “哎,好。”

    王建军对着院里坐着的新知青说道:“时间不早了,大家一路奔波好几天了,想必都累了,后院的空房间都是没住人的,大家选好房间,简单收拾一下,今天早点休息。”

    “明天一早我带大家去大部队借粮食。”

    “今晚上没有饭吗?”董大有快饿死了,现在只想吃饭。

    “你们今天第一天来,我们老知青可以管你们一顿饭,明天就看你们是想自己开火做饭还是和大厨房一起吃了。”

    “如果和大厨房一起吃,每顿你吃多少粮食就交多少粮食,大厨房里女知青轮流做饭洗碗,男知青砍柴,前院里有水井,不用挑水。”

    “基本上就这些,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再问我,我是咱们知青院的负责人王建军。”

    大概看了看也听完王建军的话,时雪他们就都回去了,好像也没什么好看的,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

    蔡圆圆提起自己的行李去选房间了,她早点选说不定能选一个稍微好一点的房间。

    剩下的三个男知青看蔡圆圆都去选房间了,他们也不好坐着休息,总算起来也去选房间了。

    很快前院就没什么人了,只剩下王建军和身残志坚的李华了。

    差不多该做晚饭了,张秀英还在生病,最后做饭的主要任务落在了徐招娣身上,今天要多做五个人的饭,一个人会忙不过来。

    王建军,陈国栋以及林清水都去厨房帮忙了。

    而林民生自从开始和张楚甜谈对象就不在大厨房和老知青一起吃了,他现在和张楚甜单独开火吃饭。

    而时雪回到房间进到厨房就打开粮食柜子,取出来一大碗玉米面,让谭西砚送到前院大厨房。

    他们虽然不在大厨房吃饭,但来新知青了,五个人的第一顿饭也不能全让大厨房的老知青负担,他们也应该表示一下。

    大家都是明理的人,没多久,林民生和李娇娇也送了东西到大厨房。

    东西不多,但应该也足够新来的知青吃个七分饱了。

    徐招娣麻利地从柜子里舀出来三碗玉米面,又加进去小半碗白面,这样做出来的玉米饼会稍微松软一些。

    等和好面,盖上盖帘,徐招娣又从厨房柜子的地上的袋子里,取出来几个土豆,两棵白菜,三根白萝卜,一个芥菜疙瘩咸菜。

    陈国栋负责清洗菜和给土豆削皮。

    徐招娣又不停的给土豆萝卜白菜咸菜切丝,然后再分别装到盆里。

    林清水负责烧火煮粥,煮的是玉米碴粥,后来王建军又添进去两把大米,算是大米玉米碴粥了。

    徐招娣已经开始凉拌萝卜丝了,加了点盐和辣椒面,少量的醋,搅拌一下就算做好了。

    然后切好的土豆丝和白菜丝都炒一下,炒的时候她沾了点猪油抹在锅里,因为是欢迎新知青她又多沾了一下。

    粮油都是限量的供应的,他们平时想买也买不到,所以平时都很节省,猫冬的时候吃饭也只吃五分饱。

    今天已经算好的了,可以比平时多吃一点。

    炒完菜,又在锅里贴玉米饼子,快做好的时候,王建军已经去后院叫新知青吃饭了。

    他去的时候,新知青连卫生都还没打扫好,特别是几个男知青,干活没有条理,越打扫房间越乱,这儿抹一下那儿扫一下的……

    王建军无语的摇摇头,也不管他们了,只让他们准备一下去前院吃饭。

    然后又分别去喊了蔡圆圆和杨兵,显然这几个新知青里边,蔡圆圆是适应的最快的。

    蔡圆圆是真的这里挺好的,还有单独的房间住,她以前和爷爷奶奶住乡下,都得和堂姐堂妹四五个人一起睡,从来没有过自己的房间。

    她打扫好自己的房间还帮杨兵打扫了一下,而杨兵现在已经缓过来了,为了感谢蔡圆圆,还给她两块大白兔奶糖。

    杨兵虽然特别瘦,像电线杆一样,并不是家庭条件不好吃不饱,而是她从小就是这样,吃什么都不吸收,还特别挑食。

    她家里条件挺好的,父母是双职工,爷爷奶奶退休在家,也有退休工资,大哥在部队当兵的,二哥订婚了,正准备结婚,要不然也不会让家里最小的她下乡。

    她下乡的时候,家里爷奶父母都伤心的不行,特别是妈妈眼泪都没断过。

    杨兵身体不好,他们真害怕女儿在乡下会出事,千不舍万不舍也违背不了制度,虽然心疼的心都要碎了,还是让女儿下乡了。

    总不能为了女儿,让二儿子退婚吧,这样对儿子也不公平,对女方也不负责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两难选一难。

    等人都坐齐了,总共有十个人,新知青也没有精力说话,只想先填饱肚子再说。

    徐招娣给一人分了两个玉米饼,一人一碗粥,清炒土豆丝,醋熘白菜,凉拌萝卜丝,小咸菜丝。

    陶大宝盯着餐桌上的菜说:“都是素菜啊,你们平时也是吃这些吗?”他也不是嫌弃,只是有点好奇。

    陈国栋粗声粗气的说:“能有饭吃都不错了,现在粮食什么都是有限的,谁敢把肚皮敞开了吃。”

    杨兵什么也没说,细嚼慢咽的,一口吃半天,她胃口不好,也没有她爱吃的菜,她只吃了两口土豆丝就不吃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在吃药呢。

    蔡圆圆反而吃的格外香甜,这比她在乡下吃剩饭剩菜简直好太多了,她觉得好幸福,好开心,原来下乡这么好,还能吃饱饭呢!

    沈向阳和董大有倒没有表现出什么,反正就是也没少吃。

    吃完饭,大家一起收拾了碗筷放到厨房,徐招娣去洗碗的时候,蔡圆圆也去帮忙了,杨兵倒想帮忙,可她也没干过,只好在旁边看着,学习一下就当是参与了。

    后来,王建军又对他们说,因为他们刚来没有工分所以也没有口粮,明早带他们去大队部借粮食,等年底算工分的时候,从分工里扣。

    新来的五个知青都没有自己开火的想法,蔡圆圆是觉得大厨房挺好的能吃饱,杨兵是觉得她不会做饭,三个男知青更不想自己做饭了。

    他们一致都选择了在大厨房吃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