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复成 > 第25章 先机

第25章 先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张勇不禁又一次暗叹皇长子殿下心志不坚,太容易受旁人或者处境的影响了,看似想了很久、很多才做出的决定,轻而易举就被别人三言两语给带着改变了。但终究是没有就这么撂下挑子,这是好事,接下来说得笼统一点,无非就是厉兵秣马、克复王都,再长远一些就是北上伐齐、直捣黄龙了。而自己这个下过大狱的羽林军统制,说不定也有机会重新担任一军统制,甚至更进一步也不是不可能。只有到那时候,自己所受冤屈、耻辱,才算是真正洗刷干净,才能真正扬眉吐气。

    “殿下但有吩咐,卑职万死不辞!”想到激动之处,张勇情不自禁单膝跪地抱拳以表决心。

    吴俊生何等玲珑,加上之前曾与张勇并肩作战有过交流,觉得这位汉子当是个可深交之人,是个可以称兄道弟之人,即便比自己要大上十七八岁又有何妨?此外,其人久随殿下身侧,定是殿下亲近可信之人,与其交好就等同于在给自己铺路,等到大成能不再缩于蒲郡防线之后转而挥师北上时,区区淮陵一郡又如何能施展我吴俊生的本领抱负?定是要领一任都统制,率大成三军健卒,统一方之战局的!

    “淮陵兵精粮足,殿下可以之为陪都,作长远之计。”吴俊生即刻表态,“张统制文韬武略,臣以为除淮陵兵马外,可令其于周边郡县募兵,新立一军,亦是殿下之亲军。”

    到此时,张、吴二人默契相视,旋即微微颔首,心照不宣。

    梁玉嘉稍稍整理衣衫重新入座,几个呼吸之后,首次对部下的建言作了明确的答复。

    “募兵之事可由张统制去做,包括日常操训,张统制乃是个中翘楚毋庸置疑,此处原御营亲兵、太尉府府兵历经苦战得存,必是悍卒,即刻起悉数归于张统制麾下,协助募兵之事。而新兵练成立军之时,却是要玉玦捧剑持符站到前面来的,其中缘由我便不说了,只问张统制可愿领下募兵整训的差事?”

    张勇拱手还是那句话,并未去多想什么君臣猜疑、防备之类的腌臜事情。吴俊生同样以一句“殿下英明”表示了对梁玉嘉的支持,并将淮陵的兵马配置详细说了一遍,算是将淮陵的军政大权悉数交给了梁玉嘉。

    “吴卿不必如此。”梁玉嘉抬手示意吴俊生入座,“淮陵军政,吴卿比我熟,我只作大战略上的决定,说不得将来的某些决定还要仰仗吴卿剖析的。不过吴卿切不可再只是着眼于淮陵一郡之地了,以卿之才,佐我理一国军政才不算埋没。”

    “微臣惶恐!微臣谨记!”刚刚坐下的吴俊生再次站起、后退、拱手、低头。

    至此,落难皇子一干人与大成最年轻、最具前途的一郡长官紧密团结在了一起。当然,这个目前最好局面的形成,离不开已故太尉章宪,也离不开其他战死在隆武殿和皇都南门的所有将士英灵。只可惜整个大成的形势并没有像淮陵这边所期望的那样发展,不过月余时间,已有多个郡治脱离了大成,或投向北齐或宣布中立。

    皇都陷落带来的震荡,由此可见一斑。

    “局势确实不容乐观,但毕竟是除夕夜,诸位且饮。”梁玉嘉举杯再放下,按照君父教导,未至十六是不可饮酒的,“料想那陈大将军已定然喝得烂醉,断然是不会打过淮水来的。”

    “就算是被他那北齐主子逼迫了过来,只怕也是要淹死在淮水中的。”

    “那可得有一段日子不能饮淮水了,晦气。”

    ……

    数人接着梁玉嘉的话茬说了几句,倒也缓和了沉闷的气氛,惹得众人渐渐展露笑颜。

    “说笑归说笑,正事还是要议一议的。”梁玉嘉也难掩笑意,“张统制,就由你先说吧。”

    张勇起身一揖,又朝在场诸位拱手,“回殿下,卑职募兵二十余日,共征得一千六百余人,正加紧训练。”

    “仅仅千余人吗……”梁玉嘉皱起眉头,似乎对这个数字很不满意。在场众人也小声议论,却听不真切具体所言为何。

    张勇正欲解释,却听吴俊生开口说道:“启禀殿下,左近县治适龄青壮大部分已于今岁秋收后补进淮陵本郡守军之中,故而张统制须得往更远处募兵。而眼下局势又不安稳,乡野之间早有流言说此时投军九成九是要上战场真刀真枪见血的,微臣猜测约是都藏匿了起来。反过来说,张统制能募得一千可战之兵已是不易。”

    吴俊生虽不是说的实情,但张勇还是轻叹一声再微微颔首以表谢意。

    “淮陵境内之县治,无户籍书册吗?在册丁口拒服兵役,是大罪!”

    户籍当然有了,淮陵下辖所有县治之户籍册子就在太守府能存放,随时可以拿出来。但眼下这种情况,是对照户籍挨家挨户强行征募青壮就能解决的吗?显然不是!须知道,宾天的官家除了有两位亲儿子,可是还有好几位亲兄弟的。

    “殿下。”吴俊生本不想在除夕夜提起叫人不快的事,但逃避又能如何,终究是要面对的,“淮陵隶属于牧州,是崇王的封地。而崇王并不承认殿下乃是大成正统,反过来说崇王是想要自立的,同时也对皇都那边宣战了。故而不仅仅是淮陵一郡,整个牧州的青壮皆欲投军至崇王麾下,以期光复旧都,建功立业。”

    “所以才纷纷隐匿起来,不来我这个落难皇子处投军,只等崇王放榜募兵了。”梁玉嘉看着杯中倒影,“如此,倒也不能苛责,起码是要讨伐共同的敌人。”

    “诚如殿下所言。”张勇拱手而言。

    “我就说嘛,堂皇大成之子民,怎会因畏战而逃避兵役?”梁玉嘉再度举杯,“崇王有心讨贼,亦是大成之福啊!且饮。”

    众人起身齐齐举杯,一饮而尽,落座后却尽皆垂头,瞧不出来除夕欢聚一堂、把酒言欢的喜悦。

    “哆!”

    忽的一声闷响,众人抬头循声去看,乃是梁玉嘉挥剑斩于案几之上,剑刃嵌入木中,剑身隐约震颤。

    “崇王?那也是君父给他的崇王!君父能给,我便能拿回!”梁玉嘉将长剑奋力抽回,到底是跟高雄学了一些要领,这次没有伤了自己。“君父于蒲郡血战时,其在何处?隆武殿章太尉血战时,其在何处?此时跳将出来募兵讨贼,其心可诛!”

    “殿下所言极是,崇王所为无非是想先声夺人,以求笼络人心,好叫其在妄图争夺大位时呼声高些。”吴俊生缓缓言来,“只是我等并无凭据,崇王大可矢口否认。”

    “哼,先声夺人,算是良策,只可惜仅是嘴上逞能,远远不及付诸实际行动来得有用,诸位可能助我真正占得先机?”梁玉嘉环顾而问。

    张勇闻言一跃而出,抱拳请战!

    此处众人,算起来地位不及自己的,也只有那位叫俞堂的执戟郎了,此等立功之良机怎能错过?

    “我毫不质疑张统制的武艺,若只是不计伤亡地拼杀一场,固然可以弄出些声势,却不是我想要的。张统制,你可明白?”

    张勇心中苦笑,那您这是在质疑我的脑子?

    “殿下宽心,卑职已有计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