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故乡有棵大槐树 > 第33章 逃离鹤壁煤矿

第33章 逃离鹤壁煤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安阳地区,有一个关于工匠的顺口溜,是这么说的:铁匠偷铁,木匠偷磦,油漆匠公道,腰里别个猪尿泡,有漆偷漆,没漆,桐油也要。

    手艺人上门干活,如果主家刁难工匠,克扣工人的工钱,这种情况一般就会发生。或者主家不够尊重手艺人,言语冒犯,食物招待不周,自己家吃好饭,给手艺人吃粗茶淡饭,必然会遭到手艺人的报复。

    鹤壁煤矿所产的煤属于低硫,发热量高的优质煤炭,在华北一带久负盛名。日寇对这块肥肉早已经垂涎欲滴,他们霸占了鹤壁所有的大小煤矿,并进一步掠夺鹤壁煤矿的宝贵资源,以满足他们国内日益增大的能源需求。他们强迫中国的矿工们使用陈旧落后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设备,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矿井下支撑巷道的柱子是只有一米半长,一把粗的木棍子。铺顶板所使用的防护网是高梁杆儿等植物编织成的,巷道高度仅有一点三米,矿工必须弯着腰或者爬行才能通过。井下没有通风排水,防瓦斯设备,在漆黑的井下工作,每个矿工使用着一盏忽闪忽闪的麻油灯照明。采煤的唯一工具是铁镐头,靠工人一块一块的刨煤。运煤工具是一个荆条编的筐子,下面有四个轮子,每筐可以装煤二百五十公斤。依靠着矿工们一篓一篓地往井口拖拉,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矿工们下一次井要十二个小时,甚至更多。

    矿工们在井下出的是牛马力,然而还是常常吃不饱饭,住的是破草房,睡的是干草窝,并没有床铺,还经常遭受监工的辱骂殴打。因为憎恨日本人的残酷压榨,矿工们也会私下里夹带一些物品。同村的柱子因为经常吃不饱,就把从矿上偷出来的机油用来做饭,结果吃了以后肚子里火烧火燎的,难受了好几天。“这啥他妈味儿啊,一点都不香,我这肠肚子都快被烧烂了”这下大家才明白,机油和菜油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我们必须马上采取行动,动员所有的力量,明晚对煤矿守军发起进攻,”为了阻止日本人对鹤壁煤炭资源的疯狂掠夺,八路军对鹤壁煤矿的日伪军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武装斗争,炸毁了运输煤炭的专用铁路和桥梁,并且向煤矿的守卫日军发起了进攻。

    十五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天空。枪炮声震耳欲聋,矿工们一个个从睡梦中被惊醒,“打起来了,打起来了,”“大家都别慌,这是八路军来攻打日本人了,现在日本人顾不到我们了,大家赶紧趁乱离开这里,”忠儿带着儿子和其他工友们趁着混乱逃离了鹤壁煤矿,慌忙中还不忘各自包了一兜煤炭背回了家中。一进门,爷俩就累的瘫倒在了地上。然而,乡下的日子也不太平,在日军的铁蹄蹂躏下,中原百姓都在过着前所未有的艰苦的日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