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小镇做题家孔子祥 > 第11章 出发

第11章 出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出发北京前,孔德明骑着摩托车载着子祥回了一趟老家。子祥考上大学的事早已经在乡下传开,他就像孙悟空一样,一声惊雷横空出世,震动了这个不到一百户人家的小山村。

    奶奶紧紧握住子祥的手,眼中饱含激动的泪水,“子祥啊,了不得,真是了不得,谁敢想我大孙子竟然考上状元,哎呀,我们孔家祖上有光啦!”

    “北京,那里有毛主席啊,奶奶不敢想喂,奶奶就是替你高兴。”

    “这下好啦,你爸你妈心落下了,奶奶死也死得心安喽!”

    一旁的叔叔婶婶,堂兄姐妹,同村乡亲也都纷纷发表对子祥的溢美之词,他成了这个小山村的英雄一般的人物。自从高考过后,他就被众人围观夸赞,但直到现在他还是不大习惯,羞得满脸通红,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返回的时候,叔叔婶婶们都不约而同的掏出钱来塞到子祥手中,100的,200的。他知道这些乡下亲戚苦钱不容易,心意他已领,但这钱实在不忍心拿,于是就百般推辞。

    奶奶说:“拿着,拿着,这是你叔叔婶婶们的心意,不是给你当学费,是对你的考上大学的奖励,别家孩子,他们也一样给!”

    子祥拗不过就只好收下,这些钱拿在手里沉甸甸又暖和和,自此他心头又多了一份期待和责任,他心中暗暗发誓,以后自己学成归来,一定要帮助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亲人们。

    回到家,孔德明又带着子祥去买手机。此时,最流行的是诺基亚、爱立信和摩托罗拉,周杰伦、王力宏、陶喆等一帮明星为其代言,年轻人最喜欢,手机卖的相当火爆。子祥也想买一台当时爱立信很火的v630音乐手机,可当时要卖2600多,这价格不低,虽说现在他爸妈工资已经涨到三千上下,完全可以给他买一台,但想想读大学还要用不少钱,他就果断打消了这个念头。最终,他买了一款不知名的杂牌机,金属外壳,质感十足,机身纤薄,一体式按键,花了1400块。

    几天后他们一家三口坐上到省城的卧铺大巴,准备隔天从省城再坐飞机到北京,这小县城里也有机场,可以直接坐飞机到省城,但这样的话就要多花不少路费,反正也不赶时间,而且坐大巴也算是一种体验,所以一家人就选择这样的方式出行。出发之前,孔德明和刘玉竹背着子祥向亲戚朋友借了两万块钱,本来刘玉竹坚持只让孔德明一个人送子祥去,可孔德明不同意。

    “我说你就不要犟了,多你一个人也就只多了两张机票钱,吃住那些又花不了多少,一辈子会有几回去得了北京。”孔德明尽量压着性子说道。

    “怎么没有机会,你儿子才读四年,等他毕业想去哪里不行。”刘玉竹扭着个身子,冷冷的说着。

    “到时候又是另外一回事,你要是不去,子祥心里会好受?他会不知道你是为了省钱,这不是给他压力吗?”

    “他会理解的。”

    “不要再说了,我来决定,就一起去。”之后,孔德明不顾刘玉竹反对订了一家三口的票。

    从家到省城有六百多公里,大巴车多是天黑后发车,这样乘客在车上睡一觉就能到省城。子祥第一次坐大巴,车上有40多个窄窄的上下铺,刚好够一个人躺下去。狭窄的过道,摆满了鞋子和乘客的小件行李,车内空间格外拥挤。车里充满了各种复杂味道,床铺的霉味、乘客的脚气、夜宵味、汗臭味,还有某个行李散发出来的咸菜味,熏得子祥不由自主的蒙住口鼻。

    晚上9点,车子发动,往城外方向驶去,子祥后头张望看着这座小县城的灯火逐渐离他而去,心中生出几分惆怅。十多分钟后,大巴驶入山区,窗外变得一片黑暗,二级公路有些颠簸,车身摇摇晃晃,发动机的声音沉闷而嘈杂,坐这铁罐头可真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情。子祥睡的是上铺,他枕着胳膊仰面看着车顶,心里开始不安起来,18岁的他还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座小县城,对外面未知的世界既期待又有几分焦虑,此刻他还没有一丝睡意,心绪随着大巴的晃动而荡漾,想象着未来大学校园的样子,那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大学同学,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拥有高端仪器设备的实验室,校园里美女如云,再也没有令人窒息的习题和考试,一想到这些马上就要变成现实,他的心情又变得激动起来。

    11点,大巴车终于驶上高速,车速明显加快,车内也安静了许多,有的乘客已经开始打起鼾来。凌晨1点,车子驶入一个服务区,司机开灯叫道,“上厕所”。子祥和父母二人都下了车,想到外面透透气。车外的空气十分清新,有些微凉,混杂着一点汽油味,四周一片漆黑,天空稀稀落落的点缀着几颗星星,远处只见夜空映衬出的黑色山脊,子祥不知道这是到了哪里。服务区里停满各地发往省城的大巴车,乘客成群的往厕所涌去,他们散乱着头发,打着哈欠,车边好些男的抓紧时间点起了烟,烟头的火星随着男人们的吮吸一闪一闪的,吐出的烟气翻滚着上升,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这时,有两个女的从厕所出来后就认不出自己坐的大巴车,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神色十分焦急。好在司机开车前都要清点一遍人数,见到她俩慌乱的样子,大喊一声,两人才赶紧奔了过去。服务区入口处,大跑长途的大货车还在不断进站,刹车的气闸发出“呲呲”声,车轮上蒸腾着热气,高速路上也时不时闪过一串车灯,飞速往远处黑色山脊的方向驶去。子祥从没有见过这场面,心中不禁感慨,“都这么晚了,这路上怎么还这么忙碌。”

    大巴车继续上路,子祥无心睡眠,他也睡不着,后半夜一直迷迷糊糊,半醒半睡直到天亮。

    早上6:30,大巴下了高速进入省城,随后驶上穿城的高架桥,子祥立刻坐起来扒在车窗上四下张望,只见一大片密密麻麻、高高低低的楼房向四面八方延伸开来,一直和最远处灰蒙蒙的山连在一起。他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城市,比自己住的小县城大了不知多少倍,城中心散布着约摸五六十层,不,估计应该有一百层的大厦,反正就是很高,和电视里一样。路上挤满了汽车,每个车道都满满当当,个别车辆在车道上腾挪闪躲,歪来拐去的往前赶,时间快到7点,他们都应该急着上班去。

    没过多久,大巴下了高架桥,拐进一条破旧的巷道。这路上摩托车、出租车相互抢着道,“嘀嘀嘀”的喇叭声急躁又刺耳,大巴车也跟着急起来,闷雷一样的喇叭声震得路人一惊。路两边排满了早点铺、小吃、饭馆、烟酒杂货铺、水果店、宾馆住宿,各色招牌高高低低、大大小小、花花绿绿,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大巴在这拥挤的巷道里拐了又拐,走走停停,过了15分钟才进到站里。

    子祥一家下车出站,在路边的小摊上随便吃了点东西,之后打上一张出租车直奔机场而去。

    到达机场,一进到大厅里,子祥仿佛就进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一幕有些似曾相识,就是电视剧里面的样子,宽敞明亮的出发大厅,一字排开的值机柜台,高大的电子屏上连续滚动着航班信息。拖着行李箱的年轻男女,提着包踏着高跟鞋的时尚女子,背着双肩包的差旅达人,还有成群结队的老年旅游团,他们或是疾步向前,或是昂首阔步,或是四下张望,或是拍照留念。眼前的一切似真似幻,自从昨晚上离开家之后,子祥所看到的一切都对他产生着巨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他这乡巴佬第一次进城,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好奇,同时也对陌生的环境产生焦虑,加上他本身就有的自卑心理,让他觉得自己与这个全新的世界格格不入。这是孔德明夫妻第一次来省城,坐飞机也是头一回,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他俩也有些手足无措,在机场人员的帮助下,他们顺利办完登机手续,然后跟着人流惴惴不安的过了安检。

    找到对应的候机厅坐下,一家人紧张的情绪才放松下来。高大的玻璃幕墙外面停靠着一架架飞机,大的,小的,白的,花的,远处就是跑道,每隔一两分钟就有一架飞机平稳落地,然后紧接着又一架呼啸而起。孔德明像小孩一样难掩兴奋,趴在护栏上看飞机起起落落,还招呼着子祥母子二人赶紧过去。随即,刘玉竹也起身走过去跟着一起瞭望,只是子祥虚荣和自卑又开始作怪,他害怕别人笑话他一家人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所以就没有应声,而是坐在椅子上故作正定。

    中午12点,终于可以登机,狭小的机舱不比大巴车也宽敞多少,但这里面干净整洁,空气里有一股淡淡的清新剂的味道,还夹杂着些女士的香水味,面带微笑、苗条靓丽的空姐给略显单调的机舱增添了一抹亮色,每一个乘客都显得那么体面,没有脚气,没有汗臭,更没有咸菜味。子祥脑海中突然冒出“天壤之别”这个成语,他猜测造出这个成语的人一定是坐了飞机之后才想出这个词来的。

    子祥一家三口刚好坐在一排,刘玉竹坐最里面,子祥坐中间,孔德明靠外。飞机缓缓推出,滑向跑道,随着发动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飞机一跃而起,直插云霄。子祥望着舷窗外蓝色的天幕,朵朵白云漂浮脚下,灰茫茫的大地已经分辨不出高低起伏,隐约还能看见片片村落和蜿蜒的河流。这一幕他在电视上看过,可此时他又觉得不那么真实,这一切变化的太快,太突然,仿佛时空穿越一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