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建房
子祥读初中后,刘玉竹和孔德明就开始私下商量起进城买房的事,儿子已经十多岁,从出生到现在一直住的是职工宿舍,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肯定不能这样过下去。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于他们这样的乡镇基层工作者,有着不高但稳定的工资收入,算是乡下社会中的上层人士,有条件更进一步成为城里人。他们这个圈子的人都有着一样的想法,别人都想着进城,自己也不能落下,就算他们自己不能,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留在城里。目前,适逢国家房改政策,国家对职工购买或者自建住房给与一定的补贴,所以对孔德明他们这样的群体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进城良机,随即他们就开始聚到一起商量进城买房子的事。
这时候县城基本上没有商品房,城里职工多数是单位分房或者集资建房,有条件的就买地自建。几经打听和比较后,孔德明一伙人看中了郊区一块空地,面积4亩,最终谈下来25万,算下来一平米才100块钱。这个价格在当时属于正常水平,要知道孔德明此时的工资也才一千多一点,在交完买地的两万块钱之后,他手上也就只剩下一万。
这块地皮一共十二户人家,分成三排,除去道路、活动室等公用面积之外,每家分到的地基大概180 平。孔德明用工资卡作抵押,跟银行贷了十万来盖房子,贷款分十年还清,夫妻两人一个月工资加起来两千多,一个月就要还一千多块钱,从此之后这一家三口的日子就过得十分紧。虽然国家对干部职工有房改补贴,但目前也只见到一纸文件,至于什么时候能拿到手,那还是个遥远的未知数。
用了一年半时间,房子全部建好。每一家都独门独院,房子建面呈“l”字形,敞开式设计,一共两层。一楼是厨房、客厅、一个卧室和卫生间,二楼是四个卧室,楼顶当做阳台,还用砖砌了一小块菜地。院子大概还占到整个地基一半的面积,足够宽敞,可以种些花花草草,还有足够的空间可作为堆放杂物的地方。
子祥第一次看到房子完整的立在面前的时候,内心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兴奋,他敲一敲墙壁,摸一摸门窗,抠一抠墙缝里的泥灰,就好像一个验房工一样,仔细的检查着房子每一个角落。他上到楼顶四下眺望,周边还都是些菜地、玉米地,不远处的山坡上还有一大片橡胶林,除了这十二栋房子,方圆五百米之内没有一栋像样的建筑。围墙将这十二栋房子围成一圈,好似古代都城一样在绿野之中傲然挺立,子祥感觉自己仿佛成了这一小片土地的君王,周边一切都臣服于自己。自从来到这个城市那天起,他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感到满足,因为从今天开始他也算是一个城里人了。
子祥沉浸在新家的喜悦之中,可接下来房子的装修却让孔德明和刘玉竹犯 了愁,房子盖好,之前的十万贷款就已经用光,实在没办法,孔刘二人只能向自家兄弟姐妹开口借钱。这些亲戚都靠务农或者四处打零工维持生活,哪里能拿得出多少钱,但好在是兄弟姐妹多,一家借一点最终是凑了两万块钱。这钱拿在手里,孔德明和刘玉竹都感觉火辣辣的,兄弟姐妹在乡下住的是瓦房,而自己却要找他们借钱来盖楼房,越发觉得自己良心上过意不去。接下来,孔德明又和镇上做修理生意的朋友借了一万,这下三万块钱来装修应该是够了。
又过半年,房子好不容易才装完,孔德明夫妇暂时松一口气,这时子祥却不高兴了。他看到房子预装的黑色的铁皮门没有换掉,黑洞洞的格外刺眼,一下就拉低了新房子的身段。客厅的铝制推拉玻璃门松松垮垮,有的地方已经被撞的凹进去,推拉轨道歪歪扭扭,拉门的时候“吱吱吖吖”十分刺耳。除了一套实木座椅和电视柜组合,一台60寸大彩电和一台抽油烟机是新买的外,沙发、冰箱、洗衣机、桌椅板凳这些都是旧的。再看看自己的房间,一张一米二的简易床,一张颗粒板做的书桌和一把木制椅子,还有一个简易的布艺衣柜,除此之外别无他物,20多平的房间显得空荡荡的。窗帘是刘玉竹自己买布缝的,窗户两边敲一颗钉子,拉一根铁丝,夹子一夹就挂上去。子祥试着拉了拉窗帘,那夹子和铁丝摩擦发出刺耳的“嘎吱”声,稍微一用力窗帘就会从夹子上松脱掉。
房子的装修和子祥预想的完全不一样,他觉得这不应该是一栋新房子应该有的样子。小区里其他几家,有的房子就装修的很漂亮,有实木门,有防盗门,连卫生间的门也是专门定制的,这房子的门一换,就像女孩子画了眼妆,立马就漂亮一大截。有的家买了真皮沙发,厚实大气;有的家卧室里铺的是木地板,进去还要先脱鞋子。他们还有宽大结实的实木床,垫着厚厚软软的席梦思床垫,一看就忍不住想跳上去蹦两下,而且他们的窗帘都是定做的,华丽的欧式窗帘,雕花的窗帘杆,拉起来特别丝滑。
子祥不高兴,他想要和别人家一样的实木门、皮沙发、实木床和欧式窗帘,想要自家的房子跟别人家的一样漂亮,可在这事情上,他没有什么发言权。他很不满意,同时也知道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在作怪,他想努力说服自己,但这一次跟他克制青春期的躁动有所不同,因为那是面对外人,而这次是面对父母,儿女在父母面前总会更由着性子一些,于是子祥开始挑起刺来。
“妈,这门轻了关不上,重了又哐哐响,能不能换一下啊,你看他们家的,轻轻一关就可以,还没有声音。”
“还有窗帘,稍微一用力就拽掉,又要爬上去夹,麻烦死了。”
“花那么大力气盖房子,结果这也不好用,那也不好用,跟买了车子推着走有什么区别,白白浪费钱。”
刘玉竹本来就为这房子的事操碎了心,结果还不讨个好,被子祥这么一激,她也没了耐性。“能用就行了,铁门,木门,金门,银门,还不都是门,人要是不会算账,金山银山也不够用。不要跟别人比穿比吃,要比谁更有出息,以后你要是有能力,你想换啥门就换啥门。”
子祥一听母亲的叨叨,心里顿时一股火气直往上冒,他白了母亲一眼,想要反驳,但又觉得喉咙被堵住。于是,他憋着火转身上楼,那脚步声“咚咚咚”的,就好像要把这房子给踩塌一样。
其实子祥并不是不理解父母的苦衷,家里的经济条件他还是清楚的,他知道自己的虚荣心和自尊心又在做怪,在学校里就低人一等,现在自家有了房子,还是比别人家矮一截。十五六岁的年纪正值花季,有哪个少男少女不希望自己更光鲜,更夺目,更体面,虚荣也好,物质也罢,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不能光用理智来加以解释和评判。反正子祥就不是不高兴,凭什么那些城里人什么都有,什么都好,什么都漂亮,他们是做了什么杰出贡献,还是对其他人有什么大恩大德,或者就只因为他们出生在城里?子祥越想越气愤,越气愤就越恨不得赶紧把书读完,他想赶快长大成人,去赚钱,赚多多的钱,想要什么就买什么,缺什么就买什么,别人有的他也要有,别人没有的他就更得有,甭管这东西有用没用,只要自己看着顺眼,只要能比别人高那么一截,他就要。
房子装修完之后,孔德明就向县局提交了工作调动申请,就等着合适的时候,领导签个字就行。几年前孔德明被穿小鞋调到镇上工商所,这里的人事调动相对于政府部门要灵活的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因祸得福。当然工作调动不是那么随意,写个申请跟领导诉一下苦就行,这和孔德明前期工作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子祥上五年级的时候,工商所的老所长调进县局,孔德明顺利接过老所长的接力棒当上了所长。那时候局里领导喜欢下乡,隔三差五到各个乡镇所开展实地调研、检查、现场指导等工作。孔德明作为所长从头跟到尾,好烟好茶,好酒好菜安排得十分到位。乡下饭菜没有城里的精细,不会那么多花活,放点猪油下锅一炒,稍稍调味就行,吃的就是那股野味、土味、鲜味,这是城里锅灶烧不出来的。说来也怪巧的,领导下乡总能遇上些野猪、野鸡、麂子之类的野味,于是这桌饭菜就更锦上添花了。领导们吃得是满嘴油花,肚皮溜圆,频频举杯和孔德明干杯,夸他工作干得好,孔德明憨厚的回道,“都是领导指导有方”。领导回城的时候,刘玉竹还会给他们捎带上几份山茅野菜、土鸡蛋,这不值几个钱,但城里人就稀罕这个。
领导对孔德明的工作比较认可,安排了更多年轻人来所上实习锻炼,其中不乏领导家的少爷千金。子祥不喜欢那些领导,一个个肥头大耳,梳着大背头,满脸淫笑,个别手上还有纹身。他们说话大声,脏话连篇,实在没有一个领导的样子,看着父亲被他们呼来唤去,跑前跑后,他心里觉得别扭。相反,子祥倒愿意和这些领导们的少爷千金玩,他们长得精致,穿衣打扮讲究,还喷着香水,有时候还会拿一些他没见过的零食给他吃。和父亲一起工作的时候,他们嘴上都“孔叔,孔叔”的叫着,在父亲面前也都毕恭毕敬,这让子祥看着心里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