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二十万年以后,昆仑的往事 > 第13章 往事知多少,人怎么样不亡4

第13章 往事知多少,人怎么样不亡4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送走了一中的人,唐校长叫来班主任,吩咐道:“你去选一间老师的宿舍给张小帆,告诉他学杂费全免,每月给他500元生活费,每次考试的奖励提升到200元。”

    班主任惊掉了下巴,校长的手笔也太大了,学生一个月的收入,比他的工资还高了一截,说道:“这么多的钱,都会给他打水漂,他会全部拿去买乱七八糟的野书,寻找‘人怎么不死的答案’,越看越糊涂,越看越魔怔。”

    唐校长说道:“我说同志呀,怎么能说打水漂,这叫投资,这个买卖不做,还能做什么买卖?这么天才的学生,他想要什么,我知道吗,我不知道;你知道吗,你也不知道;他自己知道吗,他也不知道!但是,我们想要什么,你想要什么,你知道吗,我知道吗?我们知道呀!”

    班主任还想说几句,被唐校长打住,虽然想不通,不过想想也不是自己出钱,于己有利而无害,就马不停蹄的去办。选好了宿舍,就带着几个老师帮小帆火速搬家,李唐后街的出租房里,小帆破破烂烂的课本没有几本,但是稀奇古怪的书,倒是拉了满满两架子车。

    “小帆,这本《资治通鉴》,借给我看看。”

    “小帆,这本《国富论》,借给我看看。”

    “小帆,这本《毛主席文选》,借给我看看。”

    几个老师相视而笑,一辈子教书育人,却在学生面前,感觉失态,有点自惭形秽。初三复习班的复读生张小詹,作为小帆的伴读,也一起搬进了学校,跟着小帆同住宿舍。

    没过多久,张小詹传来消息,一中的人偷偷去了张寨村小帆家,许诺学杂费全免,每月提供300月生活费,每次考试奖励200元。张小帆班主任,听到不免后怕,十分庆幸,还好下手早,要不然肠子都要悔青了。

    “校长呀,这一次我对你佩服的五体投地,你的高瞻远瞩,那是我们一辈子都赶不上的!”班主任说道。

    唐校长说道:“他们那些人的操性,老师优秀挖老师,学生优秀挖学生,什么资源都挖到县里去。所以嘛,我光辉伟大的形象,就是你们前进的指路明灯,要时时刻刻保持对我无上的佩服,以及崇高的敬意!”

    上课想来就来,不想来不来,甚至一星期半个月不到教室,疑心大的老师就会跑去宿舍,或者书店去看,或者询问张小詹。不过张小帆,考试准时,领钱准时。在当时,大多老师的工资并没有他高,发工资的时候想想小帆同学,苦涩的摇摇头苦笑。小帆拿到钱,第一时间会跑到新华书店,拿出长长的书单,递给营业员。

    到了高中二年级,张小帆忽然向班主任提出参加高考,对他而言高三再读,就是浪费时间。为了寻找终极答案,他要提前进入大学,要找更多的书,要读更多的书。

    两年高中,班主任虽然表面稳重,内心也随时紧张。一年后,内线张小詹去了县里上高中,没人打小报告,一星期半个月,甚至几天看不见张小帆,若是宿舍和书店找不到。他瞬间忧虑重重,感觉前途灰蒙蒙一片,完了完了那小子逃跑打工了,职称升不了了,工资加不了了。

    一惊一乍的,有时候班主任也会想,几个老师为了一个学生提心吊胆,过分吗?想想小帆的成绩,好像也不过分。都是自己的学生,其他学生重要吗,好像也不是那么重要。然后,心安理得的,继续过着一惊一乍的日子。

    当张小帆提出要提前高考,班主任先是惊诧,而后又想,以张小帆的超凡水平,好像也没有问题。

    “你保证都能考满分?”

    “我保证。”张小帆回答,班主任去找唐校长商量。

    “我想好了咱们去一中,拿上十套高考模拟试卷,让小帆模拟一下,如果十套都是满分,那就说明没有问题,咱们就跳级给他报上去,参加今年的高考。”班主任踌躇满志的说道。

    唐校长打开搪瓷缸盖子,白气袅袅,茶香顺着蒸汽扩散在空气里,他看了看没有喝上一小口,又盖回盖子。

    唐校长说道:“我说同志呀,你这样提出问题,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此行事,出来混是混不好的!你要先提出问题来,聪明的办法等我来说,才能时时刻刻维护我光辉伟大的形象,你这样子想到我前头,岂不是令我的形象受损吗?”

    心想这老头子真会玩,班主任暗暗叫苦,连忙补救说道:“属下一时心急,只想着为校长分忧解难,忽略了领导光辉伟大的形象。不过,在我心中时时刻刻,都保持着对你无上的佩服,以及崇高的敬意。在这个世上,我还没有见过第二个,像你这样英明又睿智的大人物,你永远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唐校长心满意足的说道:“过了过了,点到为止,点到为止。就按你说的办法做,如果跳级还能科科满分,就让他提前高考,这次不行也没有关系,还有明年嘛。关键是要看好他,煮熟的鸭子要是飞了,咱这笔买卖亏大发了,多花些钱倒没关系,不能让光辉伟大的形象有所损失!”

    班主任谦卑的说道:“没有想到属下浅薄的建议,得到了校长大人的认可,你一如既往的英明决断,那是我们一辈子都学不来的。你光辉伟大的形象,一定不会有一点损失,而且会越来越光辉伟大!”

    于是班主任到县里一中,找到要好的同仁,每次模拟高考的时候,请帮忙留一套试卷。如此,县里一中考过,隔上两三天,在墨镇张小帆也同样模拟一次。一科满分,科科满分,一次满分,次次又是满分,张小帆梦幻般的成绩,让几个老师感到振奋而又晕眩,实在不可思议。

    “他读过高三的课本吗?啥时候读的呀?”

    “咱们小帆读书无数,汗牛充栋,不知道啥时候,早顺手读过了。”

    “我倒是认为,教科书那点内容,对咱们小帆而言,如喝一口白开水,一点感觉都没有。”

    “关键是我们还没有还教过高三的内容呀。”

    班主任说道:“诸位老师,无论小帆有没有读过高三,有没有翻过高三的课本,请记住这孩子的成绩,就是咱们几个教出来的!”

    “对,就是咱们教的!”各科老师异口同声的说道,一点也不心虚,非常扬眉吐气。

    “除了咱们几个,天底下谁能教出这么优秀的学生!无论哪里的老师,能有咱们的水平吗?”

    到了高考的时候,老师们情难自禁,都跟着去县里,像护道者一样一路护法,让其他学生郁闷到命苦。等到开榜查分数的时候,果然不出意外,以科科满分的成绩取得了全省第一,同片区华东六省第一,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

    在那个暑假里,最忙活的就是唐校长,那时候还是用天线,收看电视节目的年代,华北平原上,各个乡镇基本都有电视台。唐校长在墨镇电视台,点播《西游记》《还珠格格》《小李飞刀》《神雕侠侣》等等,学生们喜欢的电视,从早到晚轮番播放。

    每播放半集他就跳出来,在电视里,激昂慷慨的演讲,介绍墨镇中学的悠久历史,光辉灿烂的校园文化,雄厚的师资力量。大书特书,大说特说,张小帆同学作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以全省满分第一,和华东六省第一的成绩,考取了科技大学。

    同时,在永河县各个乡镇,主要的交通路上,挂上横幅“热烈庆祝,墨镇中学高二年级张小帆同学,以满分第一考取中国科技大学,热烈欢迎全县同学选择墨镇高中部”。

    那一年新学期,墨镇中学潮水般涌来各个乡镇的学生,高中一年级突增到五个班级,张小帆一人之力振兴了没落的墨镇高中部。唐校长喜笑颜开,提着他的擀面杖,到镇里到县里走动,争取资金兴建教学楼,从此墨镇高中部走向中兴,重塑了几十年前光辉伟大的形象。

    张小帆留在教师宿舍的半屋子书,学校腾出两间教室,一本一本摆在书架上,供学生们阅读,教室外竖着《小帆阅读室》的牌子,在默默的时光里,供无数学子阅读,一届一届延续至今。

    但是结果却令所有人意外,当年张小帆并没去上大学,而是去了广东打工。张小詹问他为什么不去,小帆说道:“我以为科技大在首都,结果在合肥,到学校看了一眼,我连安徽省都没有混出去。我去,不去了!”

    满不在乎的样子,令张小詹嫉妒到心痛,他又问:“难道你放弃了终极问题,不再寻找答案了吗?”

    那是一个普通的下午,金色的阳光,打在张小帆脸上,和风飒飒,天空温婉而纯净,他沉默了半晌,说道:“学校并不能满足我的需要,也许在万丈红尘里争渡,才能得到我想要的答案,才能圆满。我不知道我的路是否正确,或者我会忘记了我要走的路,我不知道未来通向哪里,不过我不会放弃。如果我走错了,人生还能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还会选择走同样的路,因为我没的选,我真的没得选!”

    许多年之后,在岭南的山坡人间一别,张小詹想起了那个金色的下午,张小帆所讲的这一段话,清晰的记起了小帆当时满含热泪,浑身颤抖!只是当时小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为小帆可叹可气,为自己自怨自艾,而忽略了小帆那时的神情。跨越二十多年的时光,张小詹才真切的体会到,当时小帆的心境,只是不明白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如此那般的沉重,又如此的无助决绝!

    从小一起长大,发小堂兄弟,而他对小帆却一无所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