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太乙版黄帝内经 > 《太昊》卯

《太昊》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太昊卯甲》

    病者,臟腑諸經俞穴,皆可病之也。其狀一,其病異。其病異,其痛一也。故言:類類也,類不類之類者。弗類以治之,不已。複類以為之,非良工也。此良工之所不為也,聖人所棄之。

    足太陽之脈,令人腰痛者,引項脊(屍兀兀)背如重狀。刺其郤中,腰骶脊間。冷水擂郤中絡露,出其血。或太陽正經出血,春無見血。

    足少陽脈令人腰痛,如以針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俛仰,不可以顧。刺少陽成骨之端出血。成骨者,膝外廉之高骨也,夏無見血。

    足陽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顧。顧則脘如冰置,如有所見,善悲。刺陽明於(骨行)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和無見血。

    足少陰令人腰痛,痛引脊內廉。刺少陰於內踝上二痏,春無見血,出血太多,不可複也。

    足厥陰令人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刺厥陰之脈,在腨踵魚腹之外。值之累累然,乃刺之。其有病令人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痏。

    太陽之絡病,解脈令人腰痛,痛引肩。目(目巟)(目巟)然,晦遺溲。刺解脈,在膝筋肉分間,郤外廉之橫脈出血,血變為止。

    九陽之絡病,解脈令人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狀。善恐怒,刺九陽之絡俞。郤中結絡如黍米,刺出黑血令赤平而已。

    六陰之絡令人腰痛,痛如小錘居其中,沸沸然。刺六陰之脈俞,在外踝上絕骨之端三痏。

    陽維之絡令人腰痛,痛處上,怫然腫。刺陽維脈,脈與大陽合腨下間,去地一尺所。

    六陰併沖衡絡令人腰痛,不可以俛仰。仰則恐僕。得之舉重傷腰,沖衡絡絕,乃惡血歸之。刺郤陽筋之間,上郤數寸。委陽殷門之陽二痏出血。此即六陰沖合,六陰衡沖之會也。

    會陰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幹令人欲飲,飲已欲走。刺蹺陽之申脈上三痏。在蹺上郤下五寸橫居,視其盛者出血。

    陰維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拂拂然,甚則悲以恐。刺陰維之脈會,在內踝上五寸。少陰之前,與陰維之會三痏。

    昌陽之脈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目巟)(目巟)然。甚則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內筋交信二痏,在內踝上大筋前,太陰後上踝二寸所。

    散脈令人腰痛而熱,熱甚生煩。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甚則遺溲。刺散脈,在膝前骨肉分間。絡外亷束脈為三痏。

    少陽絡令人腰痛,不可以欬,欬則筋縮沖急。刺少陽絡俞二痏,在太陽之外,少陽絕骨之後。

    腰痛,俠脊而痛至頭幾幾然,目(目巟)(目巟)欲僵僕。刺足太陽陽明郤中出血。腰痛上寒,刺足太陽陽明。上熱,刺足厥陰。不可俛仰,刺足少陽。中熱而喘,刺足少陰郤中出血。腰痛上寒不可顧,刺足陽明。

    陽明絡病大便難,刺足少陰。六陰絡阻少腹滿,刺足厥陰。少陰絡病腰如折,不可以俛仰,不可舉,刺足太陽。少陽之絡病引脊內廉,刺足少陰。六陰陽明絡縱,腰引少腹控(月少)不可以仰,刺腰(屍兀兀)交者,兩髁胂上。以月生死為痏數,發針立已。左痛取右,右痛取左。

    痛有無名,不中經絡溪穀,非髒非腑筋骨血髓之疾者;何謂也?乃氣病也。氣病者,即非臟腑經絡,亦非溪穀筋骨血髓者有之。其氣怒也,處肌肉膜隟間。刺其痛處,暨七以下肋突間。其乃陽明之絡也,刺則已。

    《太昊卯乙》

    夫欬者,熱也,風也,病(病水火)也,邪也。其為禍也,龠肺橐心,敗膈壞胸。故久欬也,積邪及水禍,伏火病(病水火)涎之患也。刺之以膽肺之絡者,已矣。

    且肺之令人欬者,皮毛之所以合矣。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胃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與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欬。

    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則各傳以與之。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其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欬,甚者,為泄為痛。

    其邪之乘秋,則肺先受其邪。其邪之乘春,則肝先受其邪。其邪之乘夏,則心先受其邪。其邪之乘長夏,陰,則脾先受其邪。其邪之乘冬,則腎先受其邪也。

    故肺欬之狀,欬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

    心欬之狀,欬則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

    肝欬之狀,欬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

    脾欬之狀,欬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欬劇。

    腎欬之狀,欬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刻涎。

    夫五臟之久欬也,乃移之於六腑。故脾欬不已,則胃受之。胃欬之狀,欬而嘔,嘔甚長蟲出。

    肝欬不已,則膽受之。膽欬之狀,欬嘔苦汁。口苦舌青,鼓睛而面若腐銅狀。

    肺欬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之欬狀,欬而遺矢。

    心欬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之欬狀,欬而失氣,氣與欬俱失。

    腎欬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之欬狀,欬而遺溺。

    久欬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之欬狀,欬而腹滿,不欲飲食。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故《下經、欬》曰:治髒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上逆者,治其下。下遺者,治其上。

    《太昊卯丙》

    《上經類熱》曰:“夫風鬱,溫熱,寒痹,陰陽寒溫毒者,皆寒變也”。"故熱病者,其皆傷寒之類也’。

    何謂也?因"其外感風寒,或髒或腑之氣冒冒,是以蒸蒸而熱也。傷於風者,先竅塞而悶悶憬憬。傷於寒者,先僳僳而息風涕漓’。是以凣屬病熱者,皆傷寒之類也。

    夫巨陽者,諸陽之所宗也。故為諸陽之主氣,以統攝也。人之傷寒也,則邪乘於陽而陽閉之。其內氣(氣火)不用,而薄於臟腑經脈之間,不得以疎,故熱泛泛也。為病熱者,熱雖甚,不死也。

    其兩感於寒,而病熱者,必不免於死也。何謂哉?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強,腰脊如有木在其中。身灑灑漓漓,胛肩重。

    傷寒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幹,不得臥也。

    傷寒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夫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髒者;故可汗也。

    傷寒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幹。

    傷寒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幹而渴。

    傷寒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

    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時減如故。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

    其治之者;先各通其髒脈。待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

    其熱已,時有所遺者,邪之散而未去也。故諸遺者,熱甚強食之。強食之,則邪氣撒而入之,故有所遺也。

    若如是者,皆病已衰,而熱邪有所藏。因貞與穀氣相薄,兩熱相和,故有所遺而不去者也。當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矣。

    病熱少愈,食肉則複。病熱已愈,多肉食則遺。堅食者,熱病之其禁也。

    兩感傷於寒,其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幹而煩滿。

    兩感傷於寒,其病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

    兩感傷於寒,其病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其若五臟已傷,六腑不通,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數日乃死。其病死耶?其命終也?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氣火)盛,故不知人。淚其氣乃盡,故死矣。

    凣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溫病。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暑當於汗皆出,勿與止。止之,若未已,則病畜其腑,留而不去,遺其身殃。

    傷寒病溫,莫可輕之,其溫不去,則久而留毒,累累之畜,久則引而發之,其來若雷霆,其去若解芯。得時可為,失時者不救。

    《太昊卯丁》

    《眞意有無》曰:"陽薄於陰,氣動為風。風者,氣之怒也。薄者,氣怒薄於物也。人之病生於風,故為百病長’。長者,始於斯而甚於斯也。夫病也,其來寒熱暑濕躁五者,皆風之入者矣。

    夫風之傷人也,或寒或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厲風,或為偏枯。或為弦暈,風之為也。其病各異,其名不一。或內至五臟六腑,其病各有所別也。夫風氣藏封於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使其內自害,其外消敗。故風之中人,亦為封矣。

    風者,善行而數變。其腠理開,則灑然而寒,腠理閉,則鬱熱滿悶。其寒也,則衰食飲。其熱也,則消肌肉。故使人怢憟而不能食,名曰寒熱。

    風氣於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內眥。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中而目黃。其人瘦,則其風氣外泄而寒,則為寒中而泣出。

    風氣於太陽俱入,行諸脈俞。散於分肉之間,與衛氣(氣火)相干,其道不利。故襯肉憤(月眞)而有瘍,衛氣(氣火)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所不仁也。

    癘者,有榮氣(氣火)熱胕,其氣不得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膚皮瘍潰。夫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或名寒熱。

    以春甲乙傷於風者,為肝風。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為心風。以轉戊己傷於邪者,為脾風。以秋庚辛中於邪者,為肺風。以冬壬癸中於邪者,為腎風。

    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為臟腑之風。右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

    飲酒中風,則為漏風。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風。新沐中風,則為首風。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飱泄。外在腠理,則為泄風。

    故風者,百病之手也。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氣也。

    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皏然白,時欬短氣。晝日則差,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

    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日赫),其色赤。甚則言不可快,其診在口舌,其色赤。

    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嗌幹善怒。時憎女子,其診在目下,其色青。

    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墯,四支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其診在鼻上,其色黃。

    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痝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

    膽風之狀,多汗頸肩胛脊惡風。背如有負,頭束口苦。目澀髎緊,嗌幹如刺。脅滿食不消,人寅欬不已。診瞼青,臥不安,多夣而驚,心如縣。

    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隔塞不通。腹善滿,兩脅瘨(月眞)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腹大。

    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內。至其風日,則病少愈。

    腦風之狀,卒厥不知人。魚睛相天,面青唇紫浮白。間風反弓,枕風耎跌。翳風拳拳立足,庭風頭如撞機,皆卒不知人。

    診其間風者,面青唇紫。枕風者,唇烏舌紫。翳風者,唇粘舌如棘。庭風者,面土唇黑。

    漏風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口幹善渴,不能勞事。

    泄風之狀,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幹漬。其風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則寒也。悖逆時常,勇於無謂,則為風邪所入,入其所幹矣。故事於治者,莫若事於攝養者也。

    故曰“人腦為清明之府,故非風寒莫之能乘,非毒火而莫之能病。其膽肺為首,陰平而陽秘,氣血之所以營守,邪莫之能乘也”。乘之,則瞻肺之氣消,而病亂之,則莫能治,治而莫能已,已而莫能袪矣。

    《太昊卯戊》

    上古也,民生樸。其情恬澹,皆養乎天命。作於春秋,攝養於冬。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其皆應乎常,安於自然之宇無虞者也。

    今時之人,得而暴食。欲得而大作,其不得而苦。勞勞乎事,慻慻乎其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

    夫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無擾神志。故能形與神俱,霔其天眞。故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則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眞,不知持滿,不時禦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乃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之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髙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謂德者,得也。非得之物,乃得之與無(無本字空曠豁然乎達也,精萃之二微而功著者也。)之眞也。非得之於事,而乃得之於天常也。德者,大也,容也,開闊也。非得之於學,乃得之於養也。其心處乎平常,其心正乎無事,其思處乎非我而無謂也。

    《太昊卯己》

    天地有常,常以焄然。布氣於化,榮枯物猷。人亦有常,自然之道矣。

    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髪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能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眞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髪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髪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髪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氣虧血少。故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丈夫八歲腎氣實,髪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氣火)溢寫,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眞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發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發齒去,形不支。

    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分藏之,故五臟盛,乃能寫也。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髪鬢白,身體重。步行不正,而無子耳。

    人有天眞之氣有餘,其天壽過度者,氣脈常通,腎氣平均而有子也。

    雖然,則男子不過八八,女子不過七七,天地之精氣(氣火)竭矣。夫是營氣有餘,後天資泩,則反乎生意。據物合而逆天造,進乎極而終於常者,亦八十而囿已。

    夫全生有道者,能卻老而全角。雖身年皆百數,而天眞不竭,故壽而有子也。

    上古有眞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氣火),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眞人。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變,順乎常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矣。

    《太昊卯庚》

    天地有常,常有非常。非常者,是謂病。人亦如之,故邪留之為病。其邪散於筋骨,肌腠經脈之間為痹。

    故《上經筋經》曰:"風寒濕三氣之雜至也,合而併薄之為痹’。其風氣勝,而寒濕不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而風濕不勝者為痛痹。其濕氣勝,而風寒不勝者為著痹也。

    以四時言之,其痹有五。以冬遇此者,為之骨痹。以春遇此者,為之筋痹。以夏遇此者,為之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之肌痹。以秋遇此者,為之皮痹也。遇者,言其發也。

    以臟腑而言之,亦同也。因之,五臟六腑,皆有所合者病也。以合髒之為陰,合腑之為陽也。"久留而不去,舍於其合’。

    故骨痹不已,複感於邪者,則內舍於腎。筋痹不已,複感於邪者,則內舍於肝。脈痹不已,複感於邪者,則內舍於心。肌痹不已,複感於邪者,則內舍於脾。皮痹不已,複感於邪者,則內舍於肺。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而內擾臟腑筋經,外害肌腠者也。

    凣痹之客五臟者。肺痹之狀,煩滿喘而嘔。心痹之狀,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幹善噫,厥上氣則恐。肝痹之狀,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懐。腎痹之狀,善脹。(屍兀兀)以代踵,脊以代頭。脾痹之狀,四支解墯。發欬嘔汁,上為大塞。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淫氣喘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淫氣乏竭,痹聚在肝。淫氣肌絕,痹聚在脾。

    "諸痹刺不已,亦益乎內也’。其風勝者,其人易已也。諸痹也,其入髒不去,客變而聚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連皮膚間者,易已。

    其客於六腑者,隨食飲起居之客者也。故曰"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濕三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則各舍其府也。

    其治之道,《下經針刺》曰:"五臟有俞,六腑有合。循脈之分,各有所發,各隨其過’。則病瘳也。

    榮者,水穀之精氣(氣火)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而絡六腑也。

    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

    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三氣合,故不為痹。夫痹者,有痛有不痛者。有不仁者,有寒有熱者,有燥有濕者。是其三氣勝薄於形體之應也。夫痛者,寒氣勝也,有寒故痛矣。

    其不痛不仁者,其病久入深,而榮衛之行濇。其經絡時疎,故不通耳。皮膚不營,故為不仁。

    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痛相益,故寒也。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夫痹也,其有過者也。痹在骨,則骨氣外泄。其骨氣外泄,則骨節間臃腫,不能引曲。故骨節強以刺痛,而重也。

    痹在脈,則血凝而不流。其瘀在脈中,則其過而不用。不用,久則死矣。

    痹在筋,則屈不伸。脂膜消,則其筋枯不用。

    痹在肉,其肉不仁。其肉消,榮衛不達也。

    痹在皮,則皮寒。其衛不支,經脈不伸,故知寒。

    故此五者,則有不痛也。不痛,其治不已矣。凣痹之類,逢寒則蟲,逢熱則縱。

    《太昊卯辛》

    經曰:"二氣背離而不交,為之厥。

    勝而相薄,為之逆。

    入而不發,為之痿。

    氣邪相併之爭,為之痹。

    營氣(氣火)瘀阻,則為之腫。

    衛氣(氣火)不宣,為之浮。

    寒熱相持,則為(月眞)脹。內積外熱,則為之消。外滯內畜,則為之滿’。

    故厥陰有餘,病陰痹。不足病生熱痹,滑則病狐疝風。濇則病少腹積氣。

    少陰有餘,病皮痹。隱軫不足,病肺痹。滑則病風疝。濇則病積溲血。

    太陰有餘,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則病脾風疝。濇則病積,心腹時滿。

    陽明有餘,病脈痹身熱。不足病心痹。滑則病心風疝,濇則病積時善驚。

    太陽有餘,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腎痹。滑則病腎風疝,濇則病積善巔疾。

    少陽有餘,病筋痹脅滿。不足病肝痹。滑則病肝風疝,濇則病積時筋急目痛。

    《太昊卯壬》

    《下經針要》曰:"刺虛則實,滿而泄之。菀陳則除,邪盛則虛。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言虛言實,若有若無。察後與先,為虛為實。虛實之要,九針最玅。補瀉之時,若得若失。九針之名,各不同形。實須其虛,虛須其實。經氣(氣火)已至,慎守勿失。深淺在志,近遠如一。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神欲無營眾物,必正其神’。

    "刺之道,虛則實之,實則瀉之。實之者,針下熱也。瀉之者,針下寒也’。故刺虛則實之者,針下熱也,氣實則熱。滿以泄之者,針下寒也,瀉之則寒也。菀陳則除之者,出惡血也。邪勝則出之者,出針勿案。熔而疾則實者,徐出針而疾案之。疾而徐則虛者,旋出針而徐案之。

    言實與虛者,寒溫氣多少也。若無若有者,疾不可知也。察後與先者,知病先後也。為虛與實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離其法也。虛實之要,九針最玅者,為其各有所宜也。補瀉之時者,與氣開闔相合也。

    九針之名,各不同形者,針窮期當補瀉也。刺實須其虛者,留針陰氣隆至,乃去之也。刺虛須其實者,陽隆至,針下熱乃去之也。經氣(氣火)已至,慎守勿失者,勿使變更也。深淺在志者,知病之內外也。

    近遠如一者,深淺其候等也。如臨深淵者,神不敢墯也。手如握虎者,欲其壯也。神無營於眾物者,靜心觀病人,無左右視也。義無邪下者,欲端以正也。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氣易行也。

    三裏者,膝下三寸也。低(骨行)中,舉膝易見也。跗者,太沖也。跗大趾內上者,公孫也。跗下陽明者,內庭也。跗下少陽者,臨泣地會也。巨虛者,蹺足(骨行)獨陷也。下廉者,下陷者也。

    九針也,上應天地四時陰陽。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六律,七星八風九野,身形亦應之。針各有所宜,故有曰九針。

    人皮應天,人肉應地。脈應人,筋應時,聲應音。陰陽合氣應律,人齒面目應星。出入氣應風,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野。

    一針皮,二針肉,三針脈,四針筋。五針骨,六針調陰陽,七針益精氣(氣火),八針除風寒濕,九針通九竅。除三百六十五節氣,此謂之各有所主也。

    夫人者;以神營精衛,思志意想,而應八風。以神志衛意,為天為陽。精想營思,為陰為地。以喜怒衰樂,以為人也。此三者,亦分陰陽四時也。

    人者;其動氣應天,其靜氣應地。喜怒衰樂,為四時八風。人之發齒耳目,以應五音六律。人之陰陽,以五氣諸腑應天,六脈血髒應地。經筋骨肉皮,人形之五部也。氣血筋骨肉,質之五行也。

    貞髒以肝氣應地,心氣(氣火)應天。肺氣應天,脾氣應地。腎者,以命應天,腎氣應地。目以金木水火土本,精神氣血相應。

    陽之數九,以應九竅。目為神竅,鼻為氣竅。耳為腎竅,舌為心竅。口為脾竅,前為精竅。右目為肝竅,右耳為肺竅。後為穀竅,右鼻為營竅也。

    人有骨三百六十五節,以應三百六十五俞。天經三百六十五日,以別七十二候。候繼二十四氣,氣歸十二。天地陰陽,與人無邇也。故人之陰陽虛實,寒熱表裏者,亦歸之矣。

    天有三百六十五日,地有三百六十五度,形以三百六十五節應人。天生於一,地成於一。人合以一,以為生計。

    是以觀動靜,而知生成。知天常,以明地機。觀形色,以知壽夭。一以通天常,六律應之。二以候五色,七惑應之。三候以氣動,八風應之。四辨之以時季,九野應之。五別五域五行,風寒暑濕燥應之。若日之灮於曐,氣之併於月耶。

    知之血,以候發之毋澤。知之氣,以候五音之辨。辨音聲之甚一,以候宮商角征羽五音,以合六律。臟腑法有虧盈餘,應有餘不足。聞息知氣,觀面五位以知精。精之秀於質,氣之秀於色,神之秀於目。

    天一地一人一之為三,三三九部,以候高下有餘。地有九野,以應九候。一天候風寒暑熱,頭項胸背應之,以候陰陽,侯節寒熱應之。

    二地候臟腑筋骨,經脈節俞應之,以候表裏開閉節度,皮毛汗弗汗應之。

    三人候虛實之變,血氣(氣火)精經應之,以候生死,盛虛根元應之。

    一分天,候首胸面齒。一分人,候肝膽脾胃腸。中上反復,泄多血少。十分地,候筋骨精髓。下中反復,有澀十分,有蹇利之變。五分人,以候緩急,強弱生死。六分地不動,火水不足,三分見寒。關節次第,九分而明。

    別四時,辨清濁。人與寒溫暑濕四時,一而應之,以其候相反。一者,四方上下。各以其常作解,釋然。

    《太昊卯癸》

    《上經宗言》曰:"切有五常,氣、脈、穀、音、形色也。切者,切合也,無合不切。夫氣以形切,血以脈切。虛實以穀切,氣以音切。通滯以色切,病不病以常切也’。"五常之要,在於一也。一者,天地之至極也’。

    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穀盛氣盛,穀虛形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形盛氣塞,形瘦熱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聲洪氣盛,聲喑氣衰。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色美內熱,色枯血敗。此其常也,反此則病。

    氣虛身熱,此謂反也。穀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穀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脈盛血少,此謂反也。脈少血多,此謂反也。形消而寒,此謂反也。形肥而注,此其反也。音大失中,此謂反也。聲喑氣盛,此謂反也。內寒色美,此其反也。血盛色枯,此其反也。

    氣盛血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穀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穀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輿肺也。脈小血多者,飲熱中也。脈大血少者,脈有風氣,水漿不入,此之謂也。形消而寒者,怒傷氣而血泣也。形肥而熱及血妄水注者,濕反於上而熱客於下,土躁而反失約也。音喑氣盛者,邪客肺也。音洪氣哀者,邪客於心也。

    夫實者,氣入也。虛者,氣出也。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入實者,左手開針空也。入虛者,左手閉針空也。

    《下經諭》曰:“經之所在,營之所溜。所溜者養,所注者生,津其所溜,液其所注,溜之注之,萬物生之。大小深淺,廣狹遠近,流注多少,各不在一也”。何謂哉?五臟六腑髙下大小有所別也。臟腑之別,受營不等,應之亦然矣。其經所受液而行之,受氣以揚之,故有其別也。

    “所謂經脈,受血而營,和雷氣以治,相環以遠,蠢動盎然”。“所謂臟腑,雷氣相受,如水揚波,蠢然相環,周而複來”。故其氣不足者木,其血不足者痹。氣不足,其間變則聚弗能也。血不足,物不達則支弗濟也。弗能,則水不利而淤。弗濟,則運不力而瘀,此害生之門也。

    水始病則目窠脹,頸脈動,時而欬,陰股間寒。欬在嗌,上氣,足脛腫,腹如身重,其水成矣,案之隨手,如裹水狀,此其侯也。

    寒氣客於腸外,輿衛相搏,氣不得布榮於形,因有所系,癖而內著,惡氣乃起,瘜肉方生。其始也,大如雞子,漸而益,至其成如身重,久者離歲,案之則堅,推之則移。婦人月事以時下,名白腸(病睾)。

    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血道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衃以留止,漸而益,狀如身重,月事不以時下,名曰石瘕。時若當,欣快無可惡,則導而下之,皆生於女子也。

    寒氣客於皮膚間,鼞鼞然,腹大不堅,身盡腫,皮厚剝,案則窅然不起,色不易,名日膚脹,邪自外客入者也。

    腹脹身皆大,其大若膚脹等。色蒼黃,筋起絡見在腰腹四肢,名曰臌脹。

    寒氣客於胃,漸移於膽,食飲則嗌嗝,膽刑其脾,則食即吐逆,案腹如石,色蒼白,頭弦不時,名曰伏殺,寒刑之所伏也。

    故“病有其因,物有所畏,形有所不拊,其內有所奉,病之成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