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酒馆门口的老瞎子
身后一坛坛清酒散发着芬芳,清香四溢。
牛车走在小道上,摇摇晃晃,夜明也在不知不觉中睡去。
等到夜明再次迷迷糊糊睁开眼时,这条乡间小路似乎变宽了,路上也出现零零星星的人,或是背着竹筐,里面是一些手工玩意,卖给镇里人,图个新鲜;又或是牵儿携女,去镇上购买一些生活物品;还有用牛车载满货物,去镇里交易;
期间,夜明的父亲遇到了一些熟识的人,闲聊几句,便也匆匆离去,总之,形形色色。
大概是越来越靠近清风镇的原因,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多,络绎不绝,牛车前行变得缓慢,日上三竿时,到达目的地——清风镇。
夜明坐在牛车上,随着牛车慢慢进入镇里,经过城楼时,夜明抬起头,看着高高悬挂在墙上牌匾,上面写有”清风镇”三个大字,笔锋如泼墨山水般洒脱,挥洒自如;字体似雪下松柏般苍劲有力,大气磅礴;如龙翱翔临九天,似凤展翅腾苍穹。
说起这清风镇名字的由来,到也称得上是一件趣事,任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有人说是因为以前这里的镇守清正廉明,遵守规定,万事讲究事实,以事实为证,不阿谀奉承。
在职期间,没有一件冤案错案,正因如此,受到了百姓爱戴,深得民心,事迹被人广泛传播,皇帝闻之,啧啧称奇,称其为百官表率,又因此处清风白日,风景正好,久而久之,小镇就被人叫作清风镇。
还有人说是因为之前有一位善于观测风水的大师,闲游天下时,偶然来到这座小镇,一眼就瞧出了小镇的不平凡,登上不远处的山后,千里清风,吹散了爬山带来的疲劳,大师望着山底的小镇,对随行之人说道,“此地清风徐徐,似永不断绝,山环水抱必有风,这个镇日后定是人杰辈出之地。”借此,小镇之人就直接叫清风镇了。因此,这清风镇这名字也被一代代人传了下来。
关于小镇名字的由来的趣事,也成了贩夫走卒酒足饭饱或闲来无事的谈资,或是和外乡人吹嘘的资本。
牛车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在铺满青石台阶的街道上,悠悠地向镇中心走去,耳边不时传来小贩的吆喝声,临街两边的茶馆,说书人在台正在神情激昂说着话本,双手也时不时地比划着,引起了台下的阵阵讨论或唏嘘声。
不多时抵达了目的地,“清风酒馆”,夜明抬头望去,虽然已经来过了好多次了,可每次带给自己震撼却丝毫没有减少:
门口的三节台阶,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雕花细致入微,独特的色彩和质朴的质感无不象征着酒馆的豪华,进入酒馆里,其内更是富丽奢华,室内酒香飘逸,客人觥筹交错,一个个伙计穿梭在大厅里,抑扬顿挫报出客人所点菜名;
走上楼梯,来到二楼,入目便是一个个包间,为那些达官贵族,富家子弟,富商大贾所准备,推开二楼的竹窗,俯瞰景色,芸芸众生便可尽收眼底;
琼楼玉宇,雕栏玉砌,轩轩朱阁,碧瓦琉璃。
“夜大哥,你终于来了,急死我了,你要是再不来,我可就去找你了。”一声惊喜的声音伴随着脚步声拉回了夜明的思绪,回头望去,只见一个的身影从远处徐徐走来。
这便是酒楼的掌柜,姓王;身形挺拔,面容和善,一双深邃的眼睛没有夹杂属于商人的精明,却透露着世俗的沧桑。
“夜大哥,你再不来,那几个老家伙快把我小店拆了。”王掌柜拍了拍夜天的肩膀,笑着抱怨道。
“王掌柜说笑了,你家大业大,还惦记着我的这几坛酒?”夜天用手指了指堆在显眼角落的酒缸,笑着回应道。
“你就打趣我,走,今天酒到了,叫上那几个老东西,咱们不醉不归,夜明也来,让我看看你的酒量有没有进步。”
“王伯父,我就不去了,喝也喝不过你们,祝您和几位伯父喝得尽兴,好久没来镇上了,我出去逛逛。”
“嗯,也对,你年轻人和我们也没什么可说的,倒不如出去看看,听说那家茶馆新来了个说书人,说的比较新奇,平时年轻人挺多的,你可以去听听。”
“我看你就是惦记糖葫芦吧。”父亲最了解夜明,用着质疑的语气说道。
“走了走了,儿子长大了,别管了,喝酒去。”说罢,便拉着他向二楼走去,同时,吩咐小二将酒搬到后院,细心照看。
夜明走出酒馆,从随行的牛车上,挑出一坛上好桃花诺,抱在怀里。
没有去往中心街道,也没有沿着路去茶馆,而是来到离酒馆不远处的拐角。
此时,一个老者正在一团草席上打盹,穿着粗布衣裳,浑身破破烂烂;满头白发,因为长时间没有洗而显得乱糟糟的,一只破旧的布鞋随意摆着,另一只不知道在何处;身后一根翠绿的竹子靠在墙角,似是前不久折的,身前摆着用来乞讨的碗,碗边还有几个缺口,碗里零星有些铜钱,似乎这便是他的全部家当。
因为在酒馆门口没有见到乞讨老瞎子,夜明就来到了老瞎子经常睡觉的地方碰碰运气。
看到这一幕,夜明心生趣意,悄悄踮起脚,不发出声音,慢慢来到老瞎子身边,轻轻掀起那为了象征喜庆,美观装饰的红布,没有那层红布的密封,酒在空气中的味道更浓。
夜明缓缓走到老瞎子身边,低下身子,将酒放到他身边。顿时,老瞎子鼻子吸了吸,惊喜咂了咂嘴,“酒,好酒”说着,伸出那骨瘦如柴的手,准确的抱住了酒坛,仰头畅饮起来,几口酒下肚,不禁发出赞叹。等到酒饱后,才意识到身边人,说到“还是你小子对老头子最好。”
“你怎么猜到是我的?”
“小瞧我了,老瞎子我只是眼瞎,心又不瞎,除了你,没有人年年都给我送酒了,不过,今年的酒送迟了,要批评。”
闻言,夜明靠着老瞎子坐着,拍了拍他,示意让他往旁边去去,老瞎子无奈地往旁边挪挪,不满的说道:”你这小子一点也不尊重老人,不过却也与别人的避之不及不同,却主动靠得这么近,是个怪人,怪哉,怪哉。”
说完,又饮了一大口酒。
夜明坐在草席上,背靠着墙回答道,“今年冬天太冷了,桃花开的迟,新酒酿得晚,所以酒就慢些日子送来了,再说了,没有我这个怪人,你能有酒喝?”说着夜明有意靠近他道,低声询问,“你没酒喝,有没有去偷王掌柜的?”
“偷?我什么时候偷的,你可不要污人蔑清白!”老瞎子极力呵斥道。
“真的?”夜明语气怀疑,从上到下打量一番,“没偷,没偷,就是趁他不在,去给他尝尝味道,你说他那么大个酒馆,要是酒有问题,那不是害他吗?”老瞎子辩解道。
“就知道你肯定会偷,对了,王掌柜说清风镇最近新来了一个说书人,挺受欢迎的,你知不知道?”
“哦,我知道一点,每天人挺多的,说的是什么仙,什么天下大道,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就是从那些出来的人说的,你也知道,老瞎子我的钱都拿去喝酒了,没钱去听,也不想去听,除了好酒,没什么感兴趣的了。”
“仙?那我去看看。”夜明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杂草。
临走前,还从老瞎子的碗中拿了两枚铜钱,说道“请我吃个糖葫芦。”
“不行,不行,最多只能算借你的。”
“这么小气?算借我的,行了吧。”
“嗯,记住了,你要还的,要还的。”老瞎子呢喃道。
“知道了知道了,不就两枚铜钱吗?”夜明掏了掏耳朵,满不在乎地抱怨道。
夜明走出拐角,向着茶馆走去,身后传来心疼的声音,“记得了,要还的!”